第十五章 當年件件舊事
作者:江白衣      更新:2020-06-29 14:21      字數:4054
  ,最快更新道聽!

  “先生。”夫子站起身來,躬身說道。

  “還有事?”正準備離開此處的有熊氏轉頭看著他,狐疑問道。

  “沒有了。”夫子匆忙擺擺手,剛才有那麽恍惚瞬間,他覺得麵前的白衣先生似乎變得有些個陌生,好像跟隨了千年之久的先生正在緩緩離自己遠去。

  旋即有熊氏點點頭,身形便漸漸化作萬千熒光消散在了沉香樹樁旁。

  山寨之中。

  姬歌看著落去正座的溫稚驪,替她將杯中的添至半滿。

  隨後才神色一絲不苟地說道:“可以說了嗎?”

  溫稚驪端起杯盞抿了一小口,眼中流露出來的是與年輕相貌極不符合的滄桑。

  “其實若是把這件事放在尋常氏族之家無非就是世家子弟與千金小姐一見鍾情,打算私定終生,結果兩方的家長都不同意,就做出了棒打鴛鴦的荒唐事。”

  姬歌皺了皺眉頭,瞪大眼睛質疑問道:“就這麽簡單?”

  溫稚驪搖了搖頭,嗤笑一聲,“若是這麽簡單,他怎麽會離開那座白玉京,帶著族人躲避著各族的圍追堵截,定居在那片原本荒蠻寸草不生的島境之上?”

  溫稚驪回想起千百年前之事,臉上盡是一片滄桑神色。

  “千萬麵前自那位始祖大人開辟混沌,以無上的通天修為打造除了幅員遼闊不見其邊際的洪荒古陸,天生萬物,萬物便按部就班的繁衍生息。”

  “想必他有跟你講過他的出身吧?”說到這,溫稚驪看著杯中的茶水,輕聲問道。

  姬歌點點頭,“先祖同我說過,說他自小便被師尊撫養,其上有一師兄,下邊還有一個師弟。”

  溫稚驪抬頭看了他一眼,開口解釋說道:“他的師尊便是那位震爍萬古的人皇伏羲。”

  說道這溫稚驪的臉上露出十分的崇敬之意。

  “隻有那位在位時,人族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鼎盛繁榮,那時雖然伏羲大人沒有承認是百族之主但諸天萬界也都是在心中默認了,所以才有了當初百族來朝的盛世壯景。”

  “也就是在那時,伏羲大人收了三名人族子弟作為自己的弟子,打算以後便讓他們接替自己的位置,統帥人族。”

  “那三人便是炎帝一脈的神農氏,軒轅一脈的有熊氏,還有天機一脈的明月氏。”

  “這便是以後的人族三脈。”

  “而當時伏羲大人能夠成為百族之主的另一原因就是因為他的妻子是妖族唯一的妖神女媧大人。”

  “那時人族與妖族和平共處,整座洪荒古陸之上沒有絲毫硝煙禍亂。”

  “隻是過了沒多久,大陸之上便流傳起了人皇伏羲三弟子,皆是神仙中人的傳聞。”

  “伏羲大人的眼光自然是極好的,按理說他挑選的三名繼承自己衣缽的弟子天資本就卓絕,可壞就壞在了那後一句的神仙中人。”

  “在當時那個聖人不出大帝不顯的荒古期年,身負帝子之姿便是對後輩子弟最高的評價。”

  “而至於那句神仙中人。”溫稚驪略微停頓了一下。

  “捧殺。”姬歌開口說道。

  溫稚驪點點頭,“確實,是赤裸裸的捧殺。”

  “但即便是這樣,百族的族長也不會有任何的想法,頂多就是對他們三人心生忌憚,可一想到還有向來尊崇的伏羲人皇,所以這股流言便慢慢地停息了下來。”

  “直至後來神族中的水神共工撞倒了不周山,導致諸天塌陷,天河之水滾滾注入人間,古陸之上浮屍遍野,如同人間煉獄一般。”

  “這才有了後來的女媧大人煉石補天,相傳也是在那次煉石補天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中,女媧大人身化七彩神石彌補了那道天之裂痕。”

  溫稚驪將千百年前的諸天百族中的事跡娓娓道來,姬歌竟然一時之間難以接受。

  “女媧大人自那以後便再也沒有歸來,一些個妖族分枝本就是狼子野心,之前有女媧大人在還不敢掀起任何的風浪,但自從他們得知女媧大人已經身隕道消以後便開始了各種動作。”

  “可以說那股暗流最開始是從妖族開始湧動起來的。”

  “本就沉浸在痛失妻子中的伏羲大人根本沒有絲毫的心情去平息那股暗流。”

  “也是在那不久,約摸隻過去了三四百年的光景,就是在某一天的清晨,伏羲大人消失不見。”

  “整座洪荒古陸之上都探知不到伏羲大人絲毫的氣機,隻能對外宣稱人皇伏羲羽化飛升,自此以後人族便真正的沒有了人皇,人族始分三脈。”

  “也就是在那時,原本已經平息下來的那道流言又悄然在古陸上開始流傳。”

  “隻不過被某些有心人改動了些許,如此一來,各族對人族三脈的忌憚之心與日俱增。”

  “是什麽樣的流言?”姬歌好奇地開口問道。

  “伏羲已死人族已立,三脈之主盡收洪荒。”溫稚驪手指敲打著桌麵,嘴角勾起一抹諷笑。

  “就在這風口浪尖之上,你家先祖又做出了件驚世駭俗的舉動,當年在諸天百族中傳承的法身共有十座,分別掌握在各大豪族手中,當然人族也有一座名為烽炎破帝法身薪火相傳。”

  “後來先祖他該不會創立了那座龍凰不朽法身吧?”姬歌咧了咧嘴,開口問道。

  溫稚驪冷笑一聲,看著姬歌,“沒錯,就是你體內的那座龍凰不朽法身。”

  “他的這一舉動確實有了那麽點人皇之後獨斷千古的風采。”

  “隻不過這也愈發證實了那句謠言的準確性,最起碼人皇的二弟子確實是個不甘平庸的神仙中人。”姬歌開口說道。

  他已經能夠想象的到一襲白衣的先祖在當時肯定是毀譽參半。

  溫稚驪微微點頭,“當時你家先祖可謂是廣交天下豪傑,百族中有近半數的子弟都與其交好,所以說若隻單單是因為他研習出了第十一座法身就要對他口誅筆伐也確實不現實。”

  “那時他在洪荒古陸上一時之間可謂是風頭無兩,雖然是二弟子,可隱隱有人族之主的意思,當然他那位大師兄也不會說什麽,畢竟三人自小情同手足,人族之主他們師兄弟三人誰座都一樣。”

  “有那麽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那座白玉京上都是由他坐鎮其中。”

  “那麽後來是因為何事迫使先祖遠離人族,偏居一隅?”姬歌忍不住開口問道。

  溫稚驪抿了口茶水,神色凝重地說道:“就是如同我先前所說的那番,風流倜儻的富家子弟愛上了門當戶對的千金小姐,結果兩家不同意棒打鴛鴦的的狗血戲碼。”

  姬歌扯了扯嘴,雙手捧著臉,無言以對。

  “在伏羲大人還在位之時,洪荒古陸西南那邊便有一豪族生來便不將各族放在眼中,與周邊各族之間都有摩擦。”

  “隻不過當時伏羲大人還在,時不時地出麵調解,而且那豪族也不敢太過分,所以雖然有摩擦但自始至終都沒有引發一場戰亂。”

  “隻是在伏羲大人消失不見以後,偏居西南一隅之地的豪族便不再抑製自己的好戰,開始大肆吞並屠戮周邊的種族。”

  “巫族?”姬歌響起溫稚驪之前告訴過自己的話語,那座長城正是為了抵禦巫族而修建的。

  信溫稚驪站起身來,走到窗牖前,聲音清冷地說道:“巫族大舉進攻著周邊弱小的種

  (本章未完,請翻頁)

  族,版圖的麵積也愈發遼闊。”

  “妖族也曾出兵征討過巫族,可惜也是兵敗而歸,而且還丟失了許多靈力充盈之土地。”

  “按理來說都是豪族,妖族沒理由會落敗才對。”姬歌轉動著杯盞,出身詢問道。

  溫稚驪聞言搖了搖頭,“聽說兩軍交戰之時巫族調遣了十二祖巫之中的六位,而且這六名都是大帝境界。”

  “六位輪回境的強者,即便是放到現在都能輕而易舉的將一種族覆滅,更別提在那上古年間了。”

  “所以巫族一時之間成了百族共同的敵人,也就在那時以人族炎帝一脈號召修築長城來抵禦巫族對百族的進攻吞並。”

  “也就在那時,你家先祖就跟戲本中寫的那般荒唐地與巫族聖女互生愛慕。”

  姬歌撫了撫額頭,趕緊灌了口茶水壓壓驚。

  “發生這種事情百族中人怎麽會答應,更何況那人還有隱隱坐穩了人族之主的有熊氏。一時之間群情激蕩,隱隱間人族走到了天理難容的地步。”

  “作為大師兄的神農氏自然不會允許人族之中出現這種荒謬至極之事,所以就打算將你家先祖自長城之上帶回族祠受罰。”

  “可那時他正值年輕氣盛,況且以他那執拗的性子怎麽會乖乖聽他大師兄的話。”

  “總之這件事以後師兄弟二人之間就有了間隙,就因為他們二人之間的關係,導致兩脈的族人平日裏的往來便稀少了很多。”

  “漸漸地,人族三脈不再說是親如兄弟,和平融洽,而是私下裏都帶中濃濃的硝煙味。”

  “後來便是他的大師兄為了徹底打消他的念頭便幫他安排一件親事,要嫁給他的是妖族鳳凰一脈的長公主,名為霓凰。”

  “霓凰長公主生來便有沉魚之容,而且當時也是同他一般都是輪回境的靈力境界,容貌與其修行資質皆是上品,可以說這兩人若是成親結為仙侶在當時不知道會羨煞多少旁人。”

  “可就是在大婚之日百族來賀之時他遲遲沒有現身竟然毀了婚約。”

  “後來才聽說他帶著身邊的小書童去見了巫族的那位聖女。”

  姬歌聽聞後下巴墊在了桌麵上,不斷翻著白眼,自己怎麽會攤上這種“薄情寡義”的先祖。

  “在往後就是聽聞這件的事的妖族覺得顏麵掃地便與人族決裂,而你家先祖也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百族之人覺得他私通巫族,意圖吞並洪荒,所以以神族為首聯合諸天百族打著攘外必先安內的旗號對人族群起而攻之。”

  “當年那一仗的慘烈猶勝之前長城前的數次戰爭,人族幾乎到了快被滅族的地步。”

  “再後來你家先祖覺得不能因為自己的過錯就將整個人族拖入萬劫不複的地步,所以就決定帶著軒轅一脈退出人族,一路向東南而去。”

  “當然路上免不了被各大豪族圍追截殺,再加上孤立無援,當年脫離人族的軒轅一脈看似已經山窮水盡的地步。”

  “在那一段暗無天日的時日裏,軒轅一脈地族人近乎成了過街老鼠,成了諸天百族的眾矢之的。”

  “所以自從踏上了這座古陸,你便不讓我說明是出自軒轅一脈。”姬歌坐直身子,恍然大悟地說道。

  “千年的光景,說短也不短,足以使得滄海桑田,但說長也不長,修行人眼中的彈指一揮間罷了。”

  “這片古陸之上,仍舊有很多人將軒轅一脈視若仇敵,恨不得殺之欲快。”溫稚驪摩挲著手邊的窗欞,眉眼微彎地說道。

  姬歌摸了摸脖子,感覺渾身涼嗖嗖的,於是他便攏了攏衣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