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鍾文親往產鹽地
作者:流連山竹      更新:2020-06-29 00:58      字數:3589
  公審已是結束了。

  而這場大型的公審,除了利州城之外,其餘六縣也是同時進行著。

  公審的效果不用言語訴說。

  因為公審過後,各地方宗族的話事人就已是到了縣衙自首了。

  隻不過,這自首後的結果,那就是用錢糧抵罪了。

  鍾文沒有想著要把地方宗族全數打壓下去,因為鍾文知道,這地方宗族太大也太多了,依著利州目前的情況,也無法真正的取締地方宗族。

  真要是把事鬧大了,這地方宗族真要是聯合起來,那絕對是一場大亂。

  鍾文不傻,當然知道該如何選擇。

  時過五天後,該準備的也差不多準備好了。

  被招納至鹽隊人員,此時已是整裝待發,集結於利州城西的碼頭處。

  “今日我親自帶著你們前往鹽地,到了所在之地,可能會有些艱苦,希望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如此事一成,你們將會成為我利州功成,到時,我親自上書聖上,為你們博一番功名。”鍾文向著集結的一百人揮手喊著話。

  “另外,這一路前去少說也有兩千裏的路程,至少也得近兩個月的時間,希望你們能堅持到底。鄭別駕,食物這事可安排好了?可別讓這第一批的人員餓著肚子了。”鍾文繼續說道。

  “鍾刺史,食物已準備好了,馬匹一類的東西也都準備妥當,可以出發了。”鄭之回應道。

  此去兩千裏之遙,自然需要準備不少的東西。

  而這些後勤之事,也就落到了鄭之的頭上,全數由著他來操辦。

  鄭之對於鹽地之事也是上心的很,後勤這份差事,辦得也還不錯,至少,在鍾文的眼中,還是不錯的。

  況且,此次前往土穀渾腹地還是由著鍾文親自帶隊前往的,這要是出了什麽差錯,他鄭之那也得小心他的官帽。

  此時利州的食鹽也是緊缺的很,隻能由著利州商團從外界購買回來後再出售,以緩解整個利州缺鹽之事。

  王氏鹽行一倒,買賣食鹽的行當雖有人想搶奪市場,可是這市場太大了,他們也是有心無力。

  而且榮州公井(自貢)縣那邊的鹽井所產的鹽,也少有來到利州的。

  不過,鍾文已是讓鄭之加緊讓人去富義洽談了。

  公井縣有鹽井十數所,所產的井鹽大多也都是送往長安以及洛陽等地。

  況且,這十數所鹽井均屬於朝廷。

  當然,除了這十數所鹽井之外,還有著不少的小鹽井,由著當地宗族以及官府控製。

  而其中小鹽井的數量,有一半為世家王家所控製。

  井鹽,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最為上等的食鹽了,普通的百姓可沒有機會嚐到井鹽的。

  公井井鹽的開采,有著兩千多年的曆史了,所以,後世也稱其為千年鹽都。

  井鹽,鍾文沒有想過去開采,因為那裏的情況就算是自己參一腳,估計也無法滿足利州食鹽的用量。

  況且,那裏的井鹽產量本來就低下,而且價格又貴。

  鍾文讓鄭之派人前去,也隻是想暫緩一下利州食鹽的用量罷了。

  隻要自己在土穀渾腹地尋到了產鹽之地,那必然是能夠大大的緩解利州的用鹽量。

  而且,說不定還能大量製作發賣,成為利州商團的最大利益來源。

  “出發。”此刻,鍾文得了鄭之的回應後,大聲向著所有人大喊一聲。

  鹽隊所有人開始登船,帶頭的是統軍府的副將張成。

  隨著所有人登上了船隻後,十來艘船隻開動,往著嘉陵水上遊而去。

  利州的事情,會依如往常一般運轉。

  至於小花,早已是被鍾文送回了龍泉村,甚至連吳溝村村正吳滿山的小孫女也都帶到了龍泉觀中去了。

  幾天的時間,鍾文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完畢,這才有著心思帶隊前往土穀渾尋找產鹽之地。

  此行,鍾文所要前往的地方,自然是華夏最大的產鹽區,察爾汗鹽湖了。

  因為,鍾文也隻知道這麽一個產鹽區,其他的地方,鍾文前世反而沒有記住幾個,唯獨這察爾汗鹽湖記在了心中。

  鍾文他們此行,會直達嘉陵水上遊支流故道水,最終會在黃花縣下船,然後途經大散關到達陳倉。

  目的地,當然是蘭州城了。

  最終,所奔向之地自然也就是青海湖方向了。

  幾天後,鍾文他們一行人終於是在黃花縣下了船。

  又是數日後,一行人過了大散關,來到了陳倉,再一次的改坐船隻。

  好在鍾文他們此次出行帶有不少的錢財,要不然,連船隻都不一定雇得到。

  曆半個多月,鍾文一行人可謂是過關斬將似的,在某日下午,終於是來到了蘭州城下。

  “鍾刺史,我們所帶的食物有所減少,得在蘭州城補給了。”張成向著鍾文建議道。

  “我的建議隻適當的補給,因為,過兩天我們會抵達鄯城(西寧),到鄯城之後再從新補給,還有,馬匹也不夠數,得到鄯城找人要一些馬匹代步,要不然,一下土穀渾後,你們可吃不消。”鍾文有著自己的想法。

  這蘭州城暫時還是住一晚,至於這補給,鍾文可不想帶更多的東西一路往著鄯城趕去。

  因為,當抵達了鄯城,基本上也就差不多到了唐國與土穀渾交界了,再往前就是土穀渾國境了。

  “鍾刺史,趕了這麽多天的路,大家也是身疲乏累,你看是不是多休息一兩天,也好養精蓄銳?”張成繼續建議道。

  說來,他張成也累了。

  打從利州出發,走了兩段水路,這到還好。

  可是,這不走水路之時,那得騎馬,其他人要麽得步行,那自然是累的很啊。

  他們可不像鍾文,有著一身的武藝在身,根本沒感覺到累的情況,依然一副遊玩的狀態。

  鍾文聽了張成的話後,這才反應過來道:“那今明兩日就在蘭州城休整吧。”

  說來,鍾文並沒覺得趕這麽點的路就喊累的。

  如果隻帶府兵出來,鍾文也不會應下此事。

  但這隊伍中可是有製鹽的匠人,他們可受不了如此遠距離的跋涉,鍾文為了考慮那些匠人們的身體,隻得答應了。

  隨後,一行人入了蘭州城。

  不過,在入蘭州城之時,還被查驗了一番。

  鍾文不得不亮出魚符出來,要不然,他們可入不了蘭州城。

  在蘭州城休整了兩日後,鍾文他們一行人再一次的出發。

  在五日後,鍾文他們搭乘一些小船隻,來到了鄯城北部碼頭。

  “我們在鄯城休整三日,三日之內,張副將你們得被補充食物,我去找人弄馬來。”剛下得船來,鍾文就向著張成他們交待著事情。

  “是。”張成應道。

  隨後,一行人再一次的被查驗,而且比蘭州城更為嚴格。

  入城鄯城之後,包下兩座客舍,這才把人按排好。

  而此時,鄯城外某軍營內,卻是迎來了一個暗探。

  “稟將軍,鄯城來了一批人,有上百人,帶隊之人為利州刺史鍾文,還有利州統軍府副將張成。”那名暗探一入軍營內後,就向著鄯城駐軍的將軍稟報著鍾文他們這一行人的行蹤來。

  “利州刺史鍾文?他來這裏幹嘛?給我備馬。”此名將軍聽了暗探的回報後,心有不解。

  不過,他再是不解,也是聽聞過鍾文之名的。

  隨即,騎上快馬,往著鄯城縣而去,沒過多久,此人已是到了鍾文他們所居住的客舍。

  “敢問你們可是從利州而來?請問鍾刺史可有在?”那人一進入客舍,就向著坐在廳堂休息的將士打問道。

  問話的語氣很是客氣。

  這要是讓他的部下,或者他的同僚知道了的話,指不定要笑話他呢。

  “刺史,外麵有人要見你,是一位將軍。”一名將士見一位將軍過來尋鍾文,趕緊路向鍾文所在的客舍後院屋子裏向著鍾文稟報道。

  “敢問是何人找我?”鍾文在客舍後院聽聞有人找他,從客舍後院出來後,見到一位將軍坐在客舍廳堂,心有不解的問道。

  自己這才抵達的鄯城,怎麽會有人找自己?

  況且,這鄯城他也沒有認識的人啊,鍾文心中著實奇怪。

  “見過太子少保。”那名將軍見一年輕人出現後,斷定此年輕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鍾文了,趕緊抱拳行禮道。

  “將軍客氣了,敢問你是?”鍾文回禮問道。

  “少保肯定未曾見過我,我叫李大亮,不知道少保可有聽聞過?”李大亮笑著說道。

  “原來是武陽縣伯,久仰。”鍾文得了他的自我介紹,這才知道這名將軍就是武陽縣伯李大亮。

  鍾文自然是未曾見過他李大亮了,而且此人一直在外任職,而他上次回京述職之時,鍾文當時正好帶著陳豐返回龍泉觀。

  當然,他李大亮也從一些傳過來的消息當中,知道了鍾文最近在長安的一些事跡。

  而且,可以說鍾文算是一個武將。

  與文官都鬧成這樣了,怎麽可能還是一個文官呢。

  所以,李大亮在得了到了鍾文突然來到了鄯城,這才趕過來見一見傳說已久的鍾縣侯。

  “不知道鍾少保次此前來鄯城所為何事?如需要我李大亮幫忙的,我定當盡力。”二人客套後,坐下開始敘話,這李大亮就開始打探起鍾文他們此行的目的來了。

  “為了鹽。”鍾文也不想隱瞞什麽,直接道了出自己一行人的目的來。

  “為了鹽?難道鍾少保這是要前往土穀渾?這可不行啊,此時的土穀渾亂的很,到處都有賊禍,如果鍾少保稍有一些閃失,這可是我唐國之不幸啊。”李大亮隻聽鍾文一句話,就知道了鍾文這是要前往土穀渾弄鹽去。

  土穀渾產鹽,他李大亮哪裏會不知道。

  隻不過,因為地處土穀渾,唐國又不便運輸,這才一直未曾與土穀渾進行鹽的交易。

  而他從鍾文嘴中知道鍾文他們此行是為了鹽,那必然是前往土穀渾的,他這才趕忙勸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