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家書
作者:流連山竹      更新:2020-06-29 00:57      字數:3756
  “道長,你學好了?天怎麽就黑了呢?”

  剛睡醒的金水,兩眼還糊著呢,要不是鍾文叫醒他,估計能在這太醫院睡一晚去不可。

  有火盆暖屋子,又有喝的,除了沒吃的,其他的基本都有。

  這要是在這樣的屋子睡一晚,那也正常。

  “你問我,我問誰去啊?”

  鍾文無奈,帶著這麽一個傻二憨似的暗探,也不知道他的頂頭上司怎麽找的人。

  做暗探嘛,你怎麽的也是個機靈的人吧,為何選這麽一個除了吃就是睡的家夥啊。

  其實,這也要怪鍾文。

  要不是鍾文把這寶寶金水弄到自己身邊來,估計人家這會還在哪貓著呢。

  機靈不機靈,那也要看情況嘛,在這太醫院,你機靈有啥用?

  冬天的天,黑的快,這還沒出皇城呢,天就開始黑了下來。

  又是過了小半個時辰,這才回到惠來客舍。

  “徐福,徐福,弄點吃的來。”

  一進到客舍後,鍾文就向著那店家徐福喊道。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一晃,就是半個月了。

  這半個月裏,又是下了兩天的大雪,隨後,雪停下之後,天空就陰沉沉的。

  不過,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裏,鍾文每天帶著金水除了做吃的,就是去太醫院背醫書。

  而到了如今,這太醫院的醫書,基本也差不多被鍾文給背完了。接下來的時間,就得開始跟著各太醫去臨床了。

  某日上午,鍾文如往常般,帶著金水這個吃貨來到太醫院。

  “洪太醫,我這來了太醫院半個月了,也看了半個月的醫書了,說來,我這醫術雖說也學了一些時間,但接下來,我想跟隨各位太醫去接診,不知可方便否?”

  鍾文向著那洪太醫說道。

  “道長你客氣了,聖上有令,你可以隨意跟隨觀摩,不過我們太醫院所診治之人,基本都是勳貴之人,所以到時還請道長不要多言啊。”

  洪太醫明白,眼前的這位小道長,隻不過是來學習的,並不是過來搶他們的位置的。

  至於能學到多少東西,那就看這位小道長有何突出的能力了。

  李世民傳過來的口諭隻不過是大開方便之門罷了,但這門該如何開,還不是他們說了算,這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嘛。

  至於這半個月,他們也從不過問鍾文如何,你來那就來,你走,那就走,就好像沒有鍾文這個人似的。

  隨後幾天裏,鍾文到也是跟隨著這太醫院的太醫,奔忙於長安城各裏坊,當然,就連宮城,鍾文也都去過一次了。

  太醫院,本就是個閑散的衙門,無接診之時,這些太醫,要麽寫寫畫畫的,要麽喝茶閑聊的。

  少有人會在這醫術上鑽研,畢竟,都做到太醫了,每個人都自我覺得很厲害,自我認為自己有幾把刷子。

  可當鍾文跟隨觀摩幾次之後,基本對這些太醫的手段,或者診治之法,差不多都了解了。

  到不是說他們這此太醫不會治病,隻不過,看人下菜而已。

  比如上次去宮城,給李世民的一個妃子診治之時,所開的方子,平平無奇。

  人家就一個發燒的症狀,你直接說多喝水,你再開幾副藥就完事了嘛。

  可這些太醫們不會如此,而是會選擇多開上幾副,以求平和,溫淡的去除這發燒的症狀,隻要不越發的燒下去就行。

  用著鍾文的理解,那就是不治死人,一切都可以。

  論醫術,這此太醫們,肯定有幾把刷子的,隻不過,身份擺在這兒,這要是搞出事來了,他們誰又承擔得起呢?

  所以,看人下菜,也是一種本事,更是一種生存之道。

  可是,鍾文受不了,受不了這種平和,他不是這太醫院的太醫,他隻不過是來學習的一個道人罷了。

  話,肯定不會說的,鍾文也不可能去說。

  觀摩鍾文已經沒有興趣了,隨之,他卻是開始探聽起長安城一些醫術名家來。

  當然,也包括一些名氣很大的大夫,隻要是鍾文覺得這人醫術不錯的,就會用張紙記錄好。

  其實,這探聽,到不是鍾文去探聽到的,而是由金水這個傻憨貨去查的。

  鍾文他一個初到長安城的小道士,哪裏知道什麽,這事肯定得交給金水來辦啊,反正又不要給工錢。

  此時,長安城南門,正奔來數匹快馬。

  沒過多久,就已是到了皇城,最後,又到了宮城。

  “稟統領,這是從利州來的快報。”那數匹快馬停在了宮城左側,一名為首的人,從懷裏掏出幾封信遞給了李山。

  “辛苦了,趕緊下去休息去吧。”

  李山接過信件後,隨意的看了看,最後,才拿著他下屬的奏報看了起來。

  奏報上寫的,基本都是二十來天前,派快馬去利州查驗鍾文身份的事情。

  基本與著鍾文所述的並無差別,而且,其中更為具體一些。

  甚至是連鍾文小時候膽小的事情,都是事無巨細的描述著,當然,那一次頭被砸之事,也在其中。

  再往下,就是事關龍泉觀的一些消息了,還有一些關於龍泉村百姓的事情了。

  “李道陵為何要選擇這麽一個地方隱居?難道這其中有什麽深意不成嗎?”

  李山自認為李道陵絕對是一位絕世高手,要不然,是不可能教出一位臨近絕世高手的弟子來的。

  所以,這才有了這個懷疑。

  “聖上,這是從利州快馬傳回來的快報,還有兩封書信。”

  李山拿著快報以及兩封信件,向著李世民稟報道。

  “拿來我看看。”

  李世民此時正坐在一處大殿之中,與著一位小年輕人說著話,聽到李山的匯報後,向著李山招了招手。

  “這兩封信,是給九首的吧?無須給我查看,直接轉交給他即可。”

  李世民拿著兩封信件,一封寫的是九首親啟,一封寫的是鍾文親啟,他李世民可不好意思拆開來看。

  再者說了,隻要確定鍾文是李道陵的弟子身份這事,他就不會再有什麽疑心的了。

  “是,聖上。”

  李山接回兩封後,直接轉身離去。

  “道長,道長,你有兩封信件。”

  一個時辰後,金水從上麵接到了兩封信件,說是轉交給鍾文的。

  他手中拿著信件,快跑著闖進惠來客舍,大喊著。

  “信件?這麽快?”

  還在房間裏的鍾文,聽著金水的呼聲後,心中還納悶呢。

  這才離著自己寫回信去才二十天的時間啊,怎麽就這麽快就有回信了呢?難道用信鴿傳遞的嗎?

  “道長,你看,這是上麵讓我轉交給你的信件。”

  金水這些天以來,跟著鍾文在一塊,可謂是吃胖了些許了,當然,這關係嘛,自然也是熟絡的很。

  鍾文接過信之後,看了看信封,一眼就可以看出這寫字之人是誰了。

  寫著九首親啟的,正是自己師傅李道陵的筆跡,至於寫著鍾文親啟的,自然是自己小妹小花所寫的了。

  “吾徒可還安好?自從你離開下山而去,已是十月有餘了。為師身體還康健,你也無須掛念。如你在長安遇著陳豐,你二人可自行決定去留。另,想來你也知道為師身份了,有些事,你知即可,……”

  李道陵所書之信,基本也都是一些常見之事,並無奇怪之處。

  隻不過,鍾文對信上說所的陳豐,他卻是一臉的盲然,他哪裏知道陳豐來了長安城啊。

  真要是知道的話,那必然是要去尋找的,隻不過,眼下卻是知道了陳豐來長安了,心中想著,這下,總算是有個熟人了。

  “金水,金水,你來,我與你說,你派幾個人,去長安城的東門和南門處,打聽一下這麽一個人,他身高……”

  鍾文這才把李道陵的信看完後,就急切的把金水喊了過來,還把陳豐的身高長像以及特點全說了出來,好讓金水找人去東南兩門處打探去。

  接到信件開始,鍾文的心就是激動的。

  打他聽到陳豐也來了長安,那心就更激動了,有了這麽一個熟人在,那最好不過的了。

  隻不過,鍾文所按排的事情,估計也是白搭一場。

  畢竟,在他鍾文到達藍田縣一陽觀之時,陳豐就已離開了這長安城了。

  至於此時的陳豐在何處,無人知曉,畢竟,隻有他陳豐一人而已。

  按排好後的鍾文,又返回到房間,拆開自己小妹所寫的信來。

  “哥,沒想到吧,我還能給你寫信呢,我有好多好多話要跟你說呢,可是,這紙張就隻有這麽幾張,這還是觀裏的道長拿過來的呢。哥,你這幾個月還好嗎?有沒有餓著肚子啊?阿爹阿娘天天在擔心你餓著肚子。哦對了,哥,我告訴你哦,再過幾個月,我可就要做姐姐了呢,阿娘的肚子裏懷了個小弟呢……”

  看到這裏,鍾文心情有些複雜。

  自己在外,肚子之事,還讓自己的阿爹阿娘如此的掛心,心中有些愧疚。

  可當看到小妹寫到自己阿娘又懷上了,心中又是激動又是興奮。

  至於是小弟也好,還是小妹也罷,隻要是自己的親弟弟妹妹,那都是親的。

  “哥,阿娘要我告訴你,讓你趕緊回來,好成個親說個娘子回來,等小弟長大了一些,她也好給你帶娃呢。”

  “哥,阿爹要我告訴你,讓你在外在注意安全,特別是在京城長安,要好好保護自己,不要惹事,更不要與人爭吵打架。我們是農戶人,可比不得那些京城裏的貴人,忍一時平安即好。”

  “哥,長安城大嗎?你什麽時候回來啊?到時候哥你給我說一說長安城吧。”

  “……”

  信越往下看,使得鍾文心中越是複雜。

  不管是自己的阿爹也好,還是阿娘也罷,甚至是自己的小妹,每個人的掛念,都藏在一些你以為的嘮叨話語之中。

  可就是這些嘮叨的話語,每一字每一句,都帶著一份深深的掛念。

  生活,本就是如此常態,沒有所謂的一語驚人,也沒有所謂的一詞定好壞,有的盡是嘮叨之聲。

  師傅的掛念,家人的掛念,使得鍾文想盡快結束這長安之行,趕緊回家去。

  可是,盡管如此,鍾文還是得在這長安城多待上一些時間,畢竟,他的醫術還沒學成,他還有很多的事要做。

  在未離開家門前,帶著的是一種憧憬。

  當久留於外界之後,記起那熟悉的味道,卻又是想回到那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