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道法
作者:流連山竹      更新:2020-06-29 00:45      字數:4406
  儀式結束之後,鍾木根夫婦他們,帶著小花離開龍泉觀,下山回家去了,留下了鍾文在觀裏。

  觀裏的其他無關的人,也開始散去,留下了其他的幾位道人在場,當然,李道長肯定要在的。

  “見過師傅。”

  鍾文向著李道長行了一禮,靜候著師傅的吩咐了。

  “以後,你就是我龍泉觀的第十九代弟子了,不再是鍾家小娃了,以後的日子,你要開始學習,讀書寫字,念誦經文,這些才是你未來需要做的事情,三年之內要學會讀書寫字。”

  李道長向著鍾文開始說著話,把將來三年內的事情按排好,當然,這教鍾文讀書寫字的事,必然不可能由他親自來教的,自然有其他的幾位道人教授鍾文,至於經文這一塊,也將由他們來承擔。

  李道長能教的,也就是一些他所熟知的東西,畢竟,那才是他的本事,不過,這需要鍾文在三年之內把字認熟了,以後自然而然的,將由李道長來教授了。

  “是,師傅,弟子謹尊各位長輩們教導。”

  鍾文對於讀書寫字,早已不陌生,不過,要他用毛筆寫字,估計有些難,但想來多練練還是可以的,至於經文什麽的,無事的時候也是可以看看的,多背誦一些,也是沒有壞處的。

  龍泉觀裏,除了李道長最大之外,其他的道人隻是普通的道人,他們沒有承接龍泉觀的資格,但卻得依附在龍泉觀裏生活。

  而那位陳豐道長,卻又是李道長的好友,與著李道長有著不同的關係,至於是什麽關係,這有待鍾文以後探究了。

  觀裏除了李道長與陳豐二人身手不凡之外,其他的道人,手腳上也是有些功夫的,雖然不是很曆害,但對付一些小毛賊還是沒有問題的。

  而至於各道人們的家屬,那基本就是普通人了,觀裏的規矩不能破,自然是不能把觀中的一些拳腳功夫傳出去。

  而那些道人們的家屬們,每日間,基本就是紡麻織絲,當然也種有一些田地,雖不多,但也夠家中用度的。

  他們又不需要交納任何糧稅,更沒有所謂的徭役可服,身體自然要比村子裏的村民們要好上太多了。

  鍾文被陳豐帶到一間屋子,隻有一間,這裏將是他未來生活的地方。

  屋子裏,除了一張床榻,一張小桌子,一把小凳子,再有的就是一個小衣櫃,其他的基本就沒有了。

  說簡陋,那也算是,說清貧,也可以說是,吃飯什麽的,觀裏到是有個小飯堂,供應著整個龍泉觀中二十幾口人吃用。

  不過,觀裏的那個小飯堂,去吃的人也不多,兩三個道人家中沒有娘子的,到是在小飯堂中用些飯食,就如鍾文的師傅,以及陳豐一家人,還有一個道人一家。

  做飯的是其中一個道人的娘子在操持著小飯堂,每天吃什麽,都由她說了算,李道長也從不過問,做了什麽,就吃什麽。

  龍泉觀中的大大小小事物,都由著陳豐在管理,哪怕觀裏的一些錢糧也是如此。

  “九首,整個觀裏的地方,我也帶你轉了一遍了,你也熟知了,這幾年,每日清晨起來,跟著眾位同門們起來念誦經文,其他的時間,你就得好好開始讀書寫字了,以後將由我教你讀書認字。”

  一整個上午,陳豐帶著鍾文在整個觀中轉悠了起來,向著鍾文介紹每處的屋舍,大殿偏殿什麽的,回到鍾文入住的屋子,陳豐向著鍾文說起每日間要做的事情。

  “謝謝師叔。”

  鍾文看了看陳豐,知道以後教自己讀書認字的就是這位長輩了,到也沒所謂,反正自己認識不少的字,除了一些難認的繁體字之外,其他的基本是沒有問題了,當然,字的意思,還是需要陳豐來解讀的,自己可不一定比他們懂的。

  “哈哈,你可不能稱我為師叔,以輩份來論,我比你還小一輩的,不過以後,你在外人麵前稱我為師侄,在觀裏到是隨意一些,喊我一聲叔就行了。”

  陳豐聽著鍾文喊他一聲師叔,心裏大為高興,看著這麽一個小人兒如此懂事,心裏到是覺得李道長收了一個好弟子。

  “謝謝陳叔。”

  鍾文聽的雲裏霧裏的,剛才也沒跟他講輩份的事啊,難道自己輩份很高嗎?還是自己那便宜師傅輩份很高?

  “嗯,放輕鬆些,進了龍泉觀,以後這裏就是你的家了,可不要太過緊張了,你師傅也是個隨意的人,而且大家也都挺隨和的,其他幾人你也可以喊他們的名字,或者喊一聲叔也行,他們的輩份也都和我差不多,都比你小上一輩的。”

  陳豐看著鍾文像是有些拘謹,但這事在他眼中,或許屬於正常,而鍾文隻是有些懵罷了。

  “好的,陳叔。”

  鍾文不知道這龍泉觀中,還有這麽些事,輩份高不說,雖然自己是新來的人員,但還是把這關係處理好才是,要不然,他們這些在觀中待了這麽些年的道人們,指不定給自己下什麽陰手呢。

  當然,這或許在鍾文心裏是這麽想的,但如果觀中的哪位道人,敢背後下黑手對李道長自己的弟子的話,那李道陵可不會放過他,趕走是小事,殺了都很正常。

  唐朝時代的道觀或寺廟,可還真不怎麽受朝廷節製,如果真有殺了人的情況的話,最多也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而且這事本來對於那些官吏來說,都不算個事。

  而當今天下的皇帝李世民,本來就有揚道抑佛的舉措,李世民一家,一直尊老子李耳為祖先,所以當然以道家的理念為主旨,抑佛揚道,在李世民在任的這幾十年當,可是沒少幹過的。

  “九首,過一會吃早飯了,到時,你可以直接去飯廳,剛才我已經帶你去過了,以後這早晚飯,你就自行去吧。”

  陳豐看著外麵的天色也該到了吃早飯的時候了,隨之交待了一聲,離開去了,留下鍾文像個傻子似的,不知道要幹嘛。

  鍾文站在屋子裏看了看,床榻上擺著兩套道服,這是以後自己要穿的衣服,隨既,開始在屋子裏換起道服來,換好道服,從屋子裏走了出來,站在空地前,望著前麵的主大殿。

  “九首,到為師這裏來。”

  正當鍾文看著主殿發呆時,鍾文的師傅李道陵向著鍾文喊了起來。

  “師傅,有事吩咐嗎?”

  鍾文小跑著過去,向著師傅行了一禮後問道,心中奇怪,自己這位師傅,每天好像都挺清閑的,都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這龍泉觀的主事人,還是不是一位靜修的德道高人啊?越看,越像是個普通的老頭而已。

  “九首,以後這裏就是你的家了,要勤學苦練,除了讀書識字之外,早晚課都要好好做,陳豐會適當的教你一些拳腳的功夫,你也要好好學,來,這本道書先拿去,等著陳豐他教了你認字後,你也就能看看了,記住,這本道書,可不能外傳,過些日子,為師要出趟遠門,你在觀裏要好好學習。”

  李道長把手中一本藍本冊子交給鍾文,意思是以後再看,估計現在的鍾文也不認識字,至於以後多久能看下這本道文下來,他可不知道。

  “師傅,你腿腳不方便,還是不要出去了,這路可不好走的。”

  鍾文接過本冊子之後,也沒放在心上,直接塞進懷裏,可聽見師傅說要出遠門,這事就有些奇怪了,這才剛收下自己,就要出遠門,這是要幹嘛去啊?

  而且,鍾文認為自己這位便宜師傅的腿都跛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好好行路,這不在觀裏待著,閑得到處竄幹嘛啊這是。

  “無事的,我這腿雖殘了,但還是能走路的,再者,此次有要事要去辦,自然不可能在觀裏久待的,等這事辦完之後,以後也就少有出去的機會了。”

  李道長看了看這個新收的弟子,心裏甚是欣慰,都知道擔心自己這個師傅了,隨之,抬起頭來,望著天空,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鍾文站在一邊,陪著李道長,完全不知道自己的這個便宜師傅要幹嘛去,更是不知道為何又抬頭看天空,可自己看了看這天空,冒似也沒有什麽可看的啊。

  “九首,你先去飯廳吃些飯食吧,為師還要找陳豐說些事情。”

  片刻之後,李道長向著鍾文說了一聲,隨之離開,往著陳豐他家所住的屋子那邊走去。

  鍾文不疑有他,也懶得管這個便宜師傅,抬著小腿,往著飯廳行去,想去看看,觀裏的夥食如何?如果都不如家中那麽好的話,那自己可就有意見了。

  現在的鍾文可是十一歲,正在長身體的時候,要是沒有什麽營養的飯菜,身體自然無法健康成長,再者說了,自己可是李道長觀主的弟子,難道還能吃爛到掉渣的飯食不成?

  “九首來了啊,來,這是你的飯碗,你跟我來,我給你乘飯菜。”

  掌管飯廳的那位婦人,早上就見過了鍾文,一見到鍾文來到飯廳之後,趕忙走了過來,遞給鍾文兩個飯碗,一雙筷子,隨之轉身向著裝有飯菜的兩個木桶邊走去。

  一碗白米飯,一碗水菜,一雙筷子,擺在飯廳的桌子上,坐在凳子上的鍾文,此刻想死的心都有了。

  白米飯沒有問題,可就這碗水菜,鍾文不知道如何形容了,說是菜吧,那必然是菜,說是豬食罷,可這又是自己要吃的。

  青菜配了些臘肉煮的,湯汁多到都可以當水喝了,顏色,真叫個一清二白,菜是青色的,肉是白色的,湯當然也是如此。

  鍾文的心中,真想不做這道士了,也不做這李道長的弟子了,這觀裏的飯食就這模樣,還不如自己家裏的呢。

  “算了,吃吧,總不能餓肚子吧。”

  鍾文自我安慰著自己,倒些湯水在米飯裏,開始拌著吃了起來,味道難以形容,隻能先緊著肚子再說其他的,以後怎麽著也要自己做飯吃,真要不行的話,大不了回家吃去,反正離家也就兩刻鍾的事情。

  將將把飯食吃完的鍾文,拿著碗筷洗幹淨後,擺放在存放碗筷的地方,回到自己入住的屋子中。

  從懷裏掏出師傅交給他的那本道書看了起來,雖然有一些繁體的字不認識,但自己也不是文盲,隨著整句話的意思,還是能解出個五六分來的。

  或許對於別人來說,看一本道文有些枯燥無味,但對於鍾文來說,反正也隻是背一背,到也沒覺得無聊的很。

  再者,以後的鍾文可得在這觀裏生活的,每天念誦經文,讀書識字,研究道文,習練功夫,這些都將是生活中的一部份,現在開始也好給自己一些適應的時間。

  可當鍾文開始通讀整本道文,這才發現,這本道文一開始,是介紹道法的總綱,而往後,卻是兩篇完整的道文。

  總綱所說,道法的主要道文,總共有九篇,但卻已經遺失了五篇,現今存在的有四篇。

  鍾文手上拿著的,就是這四篇當中的兩篇,至於剩下的兩篇,估計還在李道長的手上。

  鍾文也不管什麽九還是四五了,反正此時閑來無事,順著整篇道文開始通讀了起來。

  小半個時辰後,兩篇道文印在鍾文的腦海當中,一字不差,一字不多,雖然沒有標點符號,可到了鍾文的腦中,開始分段分句了。

  鍾文雖不理解這兩篇道文的意思,但隻需要給他一些時間,必然能研究出來是何意的,再說了,自己可是有著超強的記憶力,以及演算能力的。

  兩篇道文,到了鍾文的腦中,必然是逃不掉研究與演算的下場的,至於有什麽功用,鍾文現在可不知道,但想來必然有所用的,要不然,為何這總綱說這九篇道文傳載了上千年的曆史呢?

  “上千年,也就是說,這兩篇道文應該出現在前秦以前了,那就是屬於春秋時代了,天爺啊,這得多牛啊,這,好吧,我是得好好研究一番才行。”

  坐在凳子上的鍾文,自言自語的,可當他知道這兩篇道文出現在春秋時期時,心裏有些激動,因為自己習練的那篇無名的道文,就是在春秋時期,甚至還早於春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