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給你講講她吧
作者:和曉      更新:2020-06-28 09:08      字數:2244
  連莫顏這種極少去高級餐廳的人,都覺得旋轉餐廳的自助餐可選種類不夠高級。

  好在去那裏就餐,奔的本來就不是餐本身。

  莫潔蓮拍了足夠9宮格的照片之後,才安心吃飯。拍照、美顏、修圖等需要全情投入的活動再一次衝淡拜訪養老院帶來的心理衝擊。

  王承佑其實早就來過空中旋轉餐廳,也早知道菜品有限,他不過是想讓莫顏激動一下,他好趁機達成心願——與莫顏一起拍一張親密的合照。

  既然宣傳了他有女朋友,總要有圖有證據。

  瞧,他這秘密男友,在自斷緋聞上,是多麽有覺悟。

  可是,長久以來,莫顏似乎對不能名正言順、光明正大做男女朋友心中介懷,導致在星茶小店,他們有那麽多機會接觸,愣是沒有一張親密如情侶的照片。害得他開學前一連ps了兩個晚上,才p到50多張滿意的合照。

  可p的到底是p的,盡管他考慮了光線、視角、曝光度等拍照因素,一瀏覽才發現,這50多張跟擺拍差不多,總差那麽點情感流動。

  “莫顏,我們拍張合照好不好?”

  趁緩緩轉動的餐廳帶給莫顏新奇感覺,王承佑趕緊提要求。

  “好啊。”看來好情緒,的確會讓事情進展得更順利。

  “喀嚓。”莫潔蓮操刀,用王承佑的手機對著他們連拍3張。

  拍照時,王承佑試探性的、緩緩地將手放在莫顏肩頭,放在肩膀與胳膊交接的地方,輕輕合攏手。呼,太好了,她沒有扭動身體擺脫他的手。

  隔著薄薄的衣衫,依然能感受到肌膚的滑潤與微彈。

  王承佑對著鏡頭,露出地主傻兒子般的笑。

  等莫潔蓮拍好,王承佑接過手機一看,傻眼了。那想入非非的眼神,一看就跑神十萬八千裏,比他p的那些還不如。

  莫顏湊過頭看一眼,看見王承佑傻笑得太厲害,兩個人的畫風明顯不一樣。算了,她本來還想要過來留存一張呢。

  自助餐吃了2個小時,空中餐廳正好旋轉一周,將浦江兩岸的風景一覽無餘。飯畢,大家心滿意足去塔上塔下觀光。

  意外地,在259米全透明懸空觀光層,王承佑拍到了滿意得不能再滿意的合照。

  莫顏恐高,在高空玻璃地麵上,簡直站都站不穩。

  是時候展示他的男子漢氣概了,他穩站如鬆,將手伸給莫顏。

  莫顏像溺水的人抓到了浮木,哪肯隻是扶一扶,她是完整地把他的胳膊抱在懷裏……還好,他控製不住的激動,被寬大的上衣遮擋住了。

  這時候不趕緊舉起手機自拍,還要等什麽時候?!

  刺激的高空遊覽之後,再去底層看上海城市曆史發展陳列館,就溫和得多。等他們三人終於從東方明珠裏走出來時,又到了考慮吃晚飯的時間。

  2天的報道時間結束,今晚,王承佑需要回自己的宿舍住宿。算算時間不夠他往返,於是,隻好電話打給金剛,請求金剛支援。

  金剛果然不負眾望,帶著莫潔蓮事前準備好的行李,到了王承佑訂好的陸家嘴中心的甬府小鮮。

  又神奇地湊成了4個人的晚餐。

  招牌十八斬,芋艿羹,白蟹炒年糕、炸帶魚……美食app上推薦的必點,王承佑都點了。

  “好吃。好吃。”金剛的吃相,真不敢恭維。

  晚餐過後,調了一下座位,金剛開車,王承佑坐副駕駛位置,送莫潔蓮去高鐵站。

  回家的高鐵40分鍾一班,莫顏想讓媽媽明天天亮時再走,莫潔蓮覺得沒必要再浪費一晚的住宿費。何況2個半小時就能到家,花費的時間跟莫顏回自己山高皇帝遠的學校一樣。

  由於前一趟車正在檢票中,隻能買40分鍾後的那趟車。

  這樣,除去安檢與檢票,至少需要等待20-30分鍾。

  莫顏不舍得讓媽媽獨自等待,便坐在候車椅上陪她。王承佑拉金剛離開了,莫顏猜,他可能去買禮物去了。因為他沒有挑明,她也不好預先阻止。隻能隨他去。

  坐在帶圓點鏤空的鐵皮椅上,莫潔蓮輕輕拉了拉女兒,開口道“我給你講講她吧。”

  她?

  “我好像從來沒有跟你說過她。”

  外婆?

  “不知道該怎麽說是一回事,更要緊的是,不知道你聽了之後會怎麽想。”

  莫顏不知道該說什麽。

  說實話,見過外婆後,尤其是知道她假裝不認識媽媽後,她對那位老人已經自發滅了好奇心。

  “你現在長大了,我應該不用擔心這段往事會擾亂你的心智了。”

  擾亂心智?

  聽上去會很燒腦。衝一點,倒勾起莫顏的一絲絲興趣。

  “那麽,媽媽隨意說說好了。”莫顏道。

  莫潔蓮清了清嗓子,開始追憶。

  “你外婆其實並不姓莫,而是姓陳。耳東陳。

  你外婆的爸爸,是一位做皮草的商人。哦,請不要想得很高端,就是收二手皮草貨的。

  從那些趕時髦的闊太太那裏收些看不上的陳年時裝皮草,或者,從那些收入下降為了維護體麵偷偷變賣體己物的落魄大戶收些皮草毯褥袍子什麽的……”

  隨著媽媽的講述,莫顏稍一展開想象,就仿佛看到三四十年代的舊上海。新局麵還沒有建立,不明朗的世態下,一位精明能幹的皮草商,利用自己善於識貨的雙眼,護得一家人衣食無憂。

  建國後,家產重新洗牌時,他的小女兒,正值豆蔻年華。

  膝下無子的他,不覺對她寄予厚望,緊衣縮食送她到女子中學讀書。無論他的人生遭遇了什麽,他都盡他所能,讓她生活得像一位小姐。

  高中畢業後,他允她外出工作,去一所小學任教書先生。新時代的小孩子們,圍著她叫“陳老師”。她回來跟他講,他笑得由衷開心。

  她20歲的時候,他廣泛發動人脈,為她說下一位願意倒插門的年輕後生。

  這位後生想讀書,他拿出棺材本,連後生一起供起來。

  誰也不曾想,那後生一畢業,竟然遠走高飛去了西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