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我會始終跟你在一起
作者:和曉      更新:2020-06-28 09:08      字數:2254
  “你隻查了五六天的資料?”

  星辰特意將“五六天”咬得很重。

  “那不是重點。”王承佑回。

  “當然是重點!我可不想給三腳貓當白鼠,那還不得被你玩死?”

  “重點是,我不會給你開藥!”

  這個提議,還真是……特別具吸引力。

  星辰曾說過,他的奶奶,一輩子辛苦操勞,導致暮年時身患多種疾病,一餐要吃一大把藥。那些便宜的、將功效吹噓到極致的、花花綠綠的膠囊、藥片,被奶奶攏在手心,有星辰一個拳頭大。

  “我得吃藥啊,我得活著,我得照顧我家崽。”

  奶奶看著星辰,含笑將藥分批放入口中。而後,她出門給星辰買早餐包子,被一個宿醉清晨歸家的人撞死。

  星辰無比懼怕吃藥,恐怕跟奶奶去世後,過的那幾天孤兒生活有關。為數不多的旁係親戚忙著索要賠償,他們一直謠言,說星辰的爸媽在外麵從事不正當職業,早已賺滿金山銀山。之所以遲遲不帶星辰走,是因為漂亮的星辰還沒有長大。

  在他們的邏輯裏,反正星辰的爸媽有的是錢,自然不屑於要索賠來的錢,所以他們一起努把力,把索賠要多些,他們也好多分些。

  他們激動著他們的激動,完全忘記簡陋筒子房裏,星辰餓得真啃自己的衣角。

  那種餓,那種胃好像把自己的內髒消化掉的痛楚,無處發泄,化成了對藥物的恐懼。幼的他大概覺得,奶奶不吞那些藥,就不會反應遲鈍,就不會被車子撞上。奶奶活著,他也就不會忍饑挨餓、擔驚受怕。

  如今,坐在王承佑對麵的星辰,顧慮在於,他聽說不成熟的心理師,有本事扒開傷口,沒本事縫上,讓患者再度硬生生重體驗痛苦,反而會加重患者的症狀。

  “你反正沒有選擇,好歹死馬當活馬醫,萬一成了呢?”王承佑勸說猶豫的星辰。

  “那……試試吧。”星辰回答。

  排斥心理醫生,自己又沒本事自我療愈,星辰確實卻沒有太多選擇。

  “先把你的理論說給我聽。”星辰道。

  “我在d上聽過一場演講,演講人說她花了5年的時間,訪談了數百人,閱讀了數千頁的心理學、神經科學、及哲學。她把這些匯整起來,總結為人生‘意義的四大支柱’。瞧,我是隻花了天,但有人為此花了5年。善假於物也是本事好不好?”

  星辰笑了:“別得瑟了。莫顏又不在這裏。快點講幹貨。”

  王承佑習慣性拿出紙和筆,邊說邊寫一些關鍵詞。

  王承佑引用那位花5年時間探索此問題的結論,過有意義的人生的四大支柱分別是歸屬感、目的、超然和說故事。

  王承佑進一步解釋,所謂“歸屬感”,來自相互珍惜人際關係。

  第一根支柱,就讓星辰心服口服。從前,他不覺得父母將他賣給造星工廠,他如孤兒般的生活有什麽不好。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多活幾年,才知道沒有繩子係住的風箏,並不能擁有藍天。

  王承佑拿筆在“歸屬感”字上畫了一個圈,豪邁宣布,從今往後,他要時不時將莫顏的逸聞趣事透露些給星辰聽。如果星辰願意,他願意做星辰永遠的大哥。

  感動麽?有一點。

  可總覺得感動之餘,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滿滿的得了便宜又賣乖的即視感。好在那不是重點,畢竟王承佑真的比星辰年長。

  星辰:“永遠?”

  “永遠!”

  “袖袖還曾跟我說過,會永遠跟我在一起。”星辰傷感。

  王承佑對星辰的傷感充耳不聞。他要主導話題。

  “第二根人生意義的支柱是目的。找到你的目的,並不是指找到讓你快樂的工作。目的的重點是你能給予什麽,而不是你想要什麽。正如醫生的目的是治愈生病的人。家長的目的是扶養他們的孩子。”

  星辰兩手抱住頭:“我的人生目的呢?”

  王承佑道:“你的人生目的是站上舞台,用你的曠世容顏治愈別人。最好,再積累點演技,畢竟容顏會老。”

  星辰垂下眼。問問他的內心,曆經造星工廠的嚴酷歲月,支撐他走過來的,正是站在舞台中央的夢想。

  “第三根人生意義的支柱是超然。超然的狀態不常見,但可以有。

  看星辰大海,看宇宙起源,甚至看一株超過00年的古樹,你都可能獲得短暫的超然。欣賞藝術,去教堂等等不一而足……對你來說,可能是全身心投入地唱一首歌。

  如果你從來沒有體會過,我有不少&b&b宇宙起源的視頻,發給你。看完之後,你會連個人生死都看淡,生活中的煩惱更是不在話下。”

  星辰的神情,不知不覺漸漸變得認真起來:“這對我來說不是問題,我一個人坐在樓頂,風從臉頰吹過的時候,體驗過超然。”

  王承佑沒有就去樓頂幹什麽展開支線話題,他保持主線推進:“第四根支柱是說故事。”

  “說故事?”

  “是的,你告訴你自己關於你自己的故事。即便你被事實給限製住,你仍可以編輯、詮釋、再重新述說你的故事。”

  為了方便星辰更好地理解,王承佑拿他從演講中聽到的事例來進一步闡釋。

  有位年輕人,因為踢足球而癱瘓。癱瘓後,他下意識的感受是:我從前的人生多棒啊,但,看看我現在!這樣想,年輕人就容易焦慮和沮喪。

  一旦他改變向自己說故事的方式:在我受傷前,我的人生沒有目的,常去派對,很自私,但,受傷讓我明白,我可以成為更好的人。他便實現了自我救贖。

  星辰依舊擰著眉毛,他聽得不是很懂。

  “第4點,主要靠你自己完成,先反思、尋找出你對自己講故事的方式,再編輯、修正它。不要著急,我們不指望一蹴而就,隻要先弄明白未來努力的方向就好。”

  星辰黯然:“所以,最終還是靠我自己?”

  這跟他想得不一樣。他沒有改變自己的力量,若有,早改變了。

  “我會始終跟你在一起!”王承佑向他打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