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偽善
作者:右邊人      更新:2020-05-06 08:31      字數:2524
  黑色虛言最新章節

  “同情心的表達在更多的時間變成了偽善,這句話你們覺得如何?”

  “學姐又開始說奇怪的話了!”

  “同情心的表達變成了偽善?這有人類不應該展現自己的同情心的意思嗎?”

  “趙英學弟,你這個解讀是不是有些過頭了?”

  “過頭嗎?我倒是沒有這種想法哎,學姐她本身就不是在表達這方麵的意思嗎?”

  “雲夢,別這樣看著我,我隻是在說明啊,這不代表我本身的立場吧!”

  “學姐不是第一次用這種說法為自己開脫了,對吧?”

  “嗯。這麽一回事。”

  “哎呀,你們都在糾結什麽東西啊,會長的事,那能叫自我開脫嗎?根本就不能這樣好不好?”

  “學姐總是在不停地實踐一件事呢?”

  “什麽?”

  “強權大於真理!”

  “……”

  “哈哈哈,學弟真是太猛了!”

  “嗯,這樣說就沒意思了,學弟。”

  “我們不管學弟說了什麽,我們繼續我剛才說的,關於同情心變成偽善的事情。我這裏要強調一點,同情心的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同情之餘,或者懷有著同情心卻做不了什麽,這樣的同情心就會演變成偽善。”

  “等等,學姐,你這裏有個問題。我是否同情,和我是否要為了我同情的對象做些什麽,這兩者之間存在同一性嗎?”

  “哎嘿?你的意思,空有同情就可以了嗎?”

  “不然呢,學姐?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在路上看到有個乞討的乞丐,你怎麽想?”

  “嗯,感覺他們很可憐吧!”

  “對呀,他們這麽可憐,所以,學姐,你給他們錢了嗎?”

  “給啊,當然給啊!”

  “哎”

  “真的假的啊?”

  “學姐果然不是一般人呢!”

  “學姐,我冒昧問一下,你每次給多少啊?”

  “十塊二十,五十,不等吧。”

  “嘶……”

  “果然,有錢就是可以任性啊!絕了!”

  “每次都給!真是絕了。”

  “你們呢?”

  “第一二次看見的話,會給的吧,但三四次看見的話,怎麽說?還繼續給嗎?這未免太詭異了吧。”

  “我和學弟一樣,隻是前麵幾次看到了會給錢,後麵就算了吧,誰的錢也不是風刮來的,怎麽可能說給就給,還每次都給。”

  “學弟,我怎麽感覺你在諷刺我?”

  “沒有沒有,學姐,這個真沒有。不說其他的,衝著你的這份同情心,我是絕對佩服你的,真的!”

  “行吧,看你說話的樣子還算是誠懇,我就信你了。”

  “嗯嗯嗯!”

  “繼續說同情心的事情。學姐,沒有做什麽的話,這真的不影響同情心的產生。我再舉個例子,比如說你在新聞上看到外國某地發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死了很多人,你同情他們吧,但這時候你會去做些什麽嗎?這不現實吧。”

  “如果這樣說的話,那我沒話說。”

  “是啦。不會去做什麽的同情心不應該被劃在偽善的行列裏,產生同情幾乎是人類的本能之一吧!”

  “等下,這個我不這樣認為。人類的本能中應該並沒有捆綁同情心,比如說人在以其他動植物為食的時候,就沒見說什麽要同情一下吧!”

  “哎。我想起來好像有什麽國家有吃飯之前要禱告一下的說法吧!”

  “有嗎?”

  “我好像聽說過,但到底是什麽情況,我不記得了。”

  “嗯嗯嗯……”

  “這個重要嗎?”

  “應該不知道。”

  “既然不重要,那要在這件事上糾結這麽久幹嘛呀,我的天!”

  “好吧,我們回到之前的話題上吧,同情心?韻曉學姐,你是不是有話沒有說完啊?”

  “一開始的話嗎?如果是那個的話,我確實沒有說完。”

  “好的,那你繼續吧,你那話後麵是想說些什麽呢?”

  “不就是關於偽善嗎?利用所謂的同情心之類的,實際上是懷有著其他目的的接近,是不是很惡心?”

  “學姐,你這是想表達什麽呢?”

  “遇到的一些事情啊,就感覺一些人非常惡心,大概就是這種意思。”

  “嗯……怎麽感覺有頭沒尾的?”

  “就是,有人利用同情心,做了讓人惡心的事情,大概就是這樣吧。”

  “學長,你覺得你的閱讀理解能得幾分呢?”

  “幾分啊?”

  “七分。”

  “七分?是十分製嗎?感覺還行。”

  “當然不是十分製了,是百分製!”

  “……”

  “哈哈,學弟,你為什麽給趙英這麽低的分?是不是他在什麽時候得罪你了?”

  “學姐,這和得罪不得罪有什麽關係?你再想想趙英學長解釋的說法,那不就是把學姐話的字麵意思拿出來複述一遍嘛,這樣的解釋有意義嗎?”

  “好吧,說得也是呢!”

  “行吧,我的解釋確實有問題,這件事還是讓學姐自己來解釋吧!”

  “不要說什麽解釋了,我隻希望能知道這件事從頭到尾到底是什麽情況。韻曉,可以進行說明嗎?”

  “……”

  “是不是我們的要求稍微多了一點?”

  “是多了一點嗎,學弟?你再想想,細細想想?”

  “呃……”

  “說吧,韻曉。”

  “這其實也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就是一些人因為一些事情而出現幾乎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然後有人就借著所謂的幫忙調查的借口介入進去。他們實際上並沒有任何想要幫忙的打算,隻是希望將這些蒙受損失的人的數據收集起來,做成自己的研究資料。”

  “學姐,他們這個研究對於受害者損失的追回有作用嗎?”

  “沒有的,應該是沒有的。”

  “應該?為什麽要說個應該,不確定嗎?”

  “嗯。不確定,但他們主觀上沒有幫忙的意願,這是可以肯定的,他們隻是來收集數據而已,收集完了就馬上從群裏退出去了,你想想這是什麽行徑!”

  “這個應該怎麽說呢?他們收集數據主觀意願上也沒有要傷害這些人的打算吧,這份數據的收集也沒有傷害到受害人的利益,對吧?”

  “利益倒是沒有什麽損失,但這樣不是很過分嗎?你們覺得呢?”

  “也不能說過分什麽的,他們畢竟也沒有拿這件事做文章做什麽壞事,他們隻是收集數據,收集完了就走了,就當他們跟這件事沒關係,從頭到尾都沒有介入進來不就行了。”

  “怎麽可能行了!他們可是一直想著,一直裝出一副同情的樣子才讓對方配合自己的行動的!不然你以為他們是依靠什麽從那些受害人那邊取得信任的!”

  “……”

  “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件事確實是惡心了!”

  “是吧!那副嘴臉真的是很偽善吧!”

  “好了,韻曉,差不多了,今天就這裏吧。”

  “是不是我的職能在被逐漸剝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