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外
作者:西岐二公子      更新:2020-09-04 13:59      字數:2967
  孤夜裏暗起一卦。孤,將不久於人世。一世為人,孤必要留下些什麽,以便後人評判功過。

  漫天諸神,孤不怕你們,孤就要死了,用不著再怕你們了

  孤乃黃帝苗裔,祖父季曆,祖母太薑,父王文王姬昌,母後太姬。父王生前侍奉商紂,忝為西方伯侯之長,統領西路二百諸侯,人稱西伯侯,乃一方貴胄。

  西伯侯這一尊貴的稱號,等父王百年之後便會由他嫡長子繼承,而那個人不是孤,孤隻是二公子,西岐二公子。父王百年之後,繼承西伯侯之位的是孤的親哥哥,姬昌嫡長子“姬伯邑考”。看這名字就能知道,父王是鐵定要將西岐傳給大哥的。

  “姬伯”姬姓伯侯邑考。

  不能繼承伯侯之位這事孤早知道。在孤五歲的時候,孤就知道,在大哥麵前孤隻能是個陪襯,也必須得是個陪襯,因為那是父王希望見到的。

  孤記得那是一個冬天,為了寫出一篇好字手給凍的通紅,不過孤內心是歡喜的,這是孤習字以來寫出最好的字,孤歡歡喜喜地將字給父王看,不想父王僅看了一眼,就皺著眉頭訓斥道:“發兒,些許成績就得意忘形,回去,將這一篇字抄寫五十遍再來見我。”

  “父王,我隻是見大哥寫了一篇好字得了您的誇獎,今天我扛著凍寫了一篇更好的字,為的也是那一句後繼有望啊,可您為什麽,為什麽非但不誇我還罰我”孤當時心裏是這般想的,如今想來卻是幼稚的可笑,不過一句誇獎而已,一個貪玩小孩就願付出了這般大的代價,這難道不可笑嗎

  “二弟,聽說父王罰你抄寫。”

  孤當時心頭一陣厭惡:“也不知是哪個該死的奴才,竟然將這事告訴了這廝,讓他逮著機會來嘲笑我。”

  “如此好字,父王怎會訓斥你”大哥看了我寫的字,自認不如。

  孤一聽這話,當即火起,帶著哭腔嘶吼道:“比你寫的好多了,可為什麽父王誇你卻訓我,為什麽,為什麽,我討厭父王,討厭你,你給我走,給我走。”孤推搡著就將伯邑考推到屋外。

  “二弟別哭,是大哥的錯,是大哥的錯。”伯邑考在雪天裏向孤認錯。嗬嗬,可笑,他有什麽錯,錯的是父王不是他,他隻是循規蹈矩的做一個長子該做的事。可兒時的孤就覺得,是他錯了,是因為他伯邑考我才會被父王訓斥,我愛父王,我恨伯邑考。

  “姬發,為父是如何教你的,兄友弟恭,你就這樣對待你的長兄”父王見伯邑考被孤轟到了門外挨凍,厲聲斥責孤,不以“發兒”稱呼,而是叫孤全名“姬發”。

  孤抹著眼淚,將房門打開,哭泣著賠罪:“父王,大哥,發兒錯了,發兒不該這麽對大哥,發兒錯了”

  “我沒錯,錯的是父王,是伯邑考,我恨伯邑考,我恨伯邑考。”從那時候起孤王開始隱忍,也開始恨我親愛的大哥。

  若幹年之後,當孤成了父親,做了王孤才知道,錯的不是伯邑考,也不是父王,而是孤。父王如此厚此薄彼,不過是不想我跟大哥他日兄弟鬩牆。

  家族出一個經世之才是天大的喜事,而同時出現兩個卻是天大的禍事了,為了姬氏一族,為了西岐百姓,父王隻能舍棄孤,也必須舍棄孤。參考李世民與李建成

  可是父王啊,當孤明白一切的時候已經太遲了。伯邑考,我可敬可愛的大哥死了,是被孤親手葬送,做成肉餅送進父王你的口中。

  猴兒,孤錯了;大哥,二弟錯了。

  父王精通先天演算,占卜之術享譽全國,對此道父王可謂是癡迷非常,每每晨起便會卜上一卦以測凶吉,以驗對錯。

  “我要是學會了先天演算,必定能討父王歡心,到時父王就寵我就寵我。”孤那時有了這想法就央求祖母教我先天演算。說起來父王的占卜之術也是由祖母傳授,不然父王貴為西伯侯又怎會這世人眼中裝神弄鬼的把戲。

  先天演算的鼻祖乃是伏羲人皇,傳說洪荒時代風雨無常,民眾朝不保夕,人皇就想創出一門預知未來的“功夫”,後來在一個河邊見到一隻老龜,看到龜甲上的紋路,人皇頓悟了,而後繪出了八卦,創出了先天演算這門“功夫”。

  那隻老龜後來成了截教門徒,道號“龜靈聖母”,據說倉頡當年能順利造出文字也多虧有它幫助,奈何上天不公,如此大功德的神龜最後卻被一大群蚊蟲吸幹了精血,隻剩下一副龜甲。那副龜甲事後被孤收起,供奉在祠堂,享受香火,孤也借助著神甲的力量算到許久之後的未來。

  祖母不似父王隻疼伯邑考,在眾兄弟中祖母最心疼孤,孤到現在還能清楚記得祖母那慈祥的模樣。祖母一聽孤要學卜卦之術,當即就答應了,嘴裏還念叨著:“學了好,學了好。”孤當時沒當回事,如今想來,祖母是早就算到我日後多災多難,需得學這先天演算來趨吉避凶,與天鬥,與人鬥,與神鬥。

  原本隻是想學了先天演算討父王歡心,卻不想孤在這方麵極有天賦,孤也對它很有興趣,就連祖母也誇讚孤說:“發兒的資質比之你父王更勝一籌。”

  “我比父王還厲害,哈哈哈。”初得此稱讚兒時的孤自然心中歡喜,不過轉念一想“不行,要是父王知道了該會生氣的,對,我不能比父王優秀,我要緊隨著父王。”就是從那時候起,孤學會了藏拙。

  “父王,孩兒今日開始跟祖母學先天演算,祖母還誇我呢。”

  父王用他的大手拍著孤的頭,言道:“是該學,是該學。”果然,大人要比孩子承受的更多,不僅要擔負起一個大家,還要在孩子沒長大成人前,承擔孩子的一切。

  細細想來,那段學算卦的日子,是孤一生中最充實,最快樂的日子有一個目標並為之努力奮鬥,身邊還有家人。能見到父王,能聽見琴聲。

  學著父王的樣子,孤每日晨起便占上一卦,測算今天會發生些什麽,明天又會發生些什麽。一開始錯處多多,甚至於是沒有一處是對的,但孤始終堅信祖母說的“發兒小小年紀能做到這樣已經很好了,僅僅比你父王差一些而已。”

  “塔拉拉,塔拉拉”夏日的那個清晨孤又占了一卦,卦象顯示“日晴,鵲鳥飛頭過,邑考夜鼓琴。”

  “一定又算錯了,伯邑考怎麽會跟喜鵲一塊,他可不配。”收拾好心情推開新一天的房門,就聽見“喳喳喳”的鳥叫聲,孤抬頭一看,竟是隻雙眼烏黑、翅若祥雲,尾羽絢爛的喜鵲。

  “來人,把那顆大樹給本公子伐了”孤一氣之下,指著不遠處的百年老杉木命人伐了。

  喜鵲啊喜鵲,哪裏不好做窩非到我門前礙眼。

  “轟隆”老樹應聲而倒,就因為這一聲巨響,驚動了父王。

  “發兒,你為何伐了那顆老杉木”

  “那杉木長在孩兒門前,不僅阻了孩兒前進的去路,每日還擋了和煦的晨光,潔白的月光,是以孩兒就命人將它伐了。”孤自然不會將自己是因為一時惱怒,才會命人伐木這一事實說出來。

  “胡鬧,那樹的年歲比你祖母還大,豈能因你一己之私就奪了它的性命”父王拍案而起,厲聲嗬斥於孤,氣得不輕。

  “不,父王你別生氣,孩兒是聽說杉木做琴甚好,尤其是百年的老杉木,孩兒就想伐了老杉木,給大哥做一把好琴。”孤當時福至心靈地,想到這麽個理由。

  大哥跟孤喜歡占卜術不同,他自小便喜愛音律尤癡鼓琴,天資更是非同一般,小小年紀就有大家風範,那琴音一出真叫人如癡如醉。奈何,如今已成絕響,而且還是孤親手割的弦,斷的琴。

  “哦還算你有心,做琴的事你就不用操心了,我會命人製作,你且下去吧。”

  孤小心翼翼地退出房間,心中怒火狂燒“伯邑考,為什麽一牽扯到伯邑考,父王就那麽大度,不僅不生氣還誇我有心。伯邑考伯邑考”

  如今想來,孤當時可真是幼稚的可笑,憑父王的演算之術,怎會算不到這些許小事,必是一早就準備好了斫琴師就等著杉木倒下,不然不過才月上柳梢,大哥焉能盤坐在杉木樹根上鼓琴予孤聽。

  “大哥,二弟好後悔,當時沒認真聽你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