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王上請自重
作者:靜覓貓      更新:2020-06-28 07:29      字數:3304
  呂不韋身邊那人不知何時出現,一襲青衣葛袍,頭戴高冠,鶴發童顏,氣息縹緲不定,好似隨時都要乘風而去。

  “赤鬆子!”

  一些年過半百的百家老者一言便道破其人身份,令其餘人等心中一震。

  戰國時代儒墨道法為當代顯學,而這四大家中,儒家在大賢孟軻死後,荀子為當代儒門魁首。墨家縱有分裂,但皆以六指黑俠為尊。

  法家商君雖死,但隻要秦盛則法不滅。而道家因為對“道”的理解不同,三百年前分裂為天宗和人宗,一直爭鬥不休,可即便如此,諸子百家誰也不敢輕道蔑道,更何況天宗赤鬆子在江湖上輩分極高,可以與荀子平等論道而坐。

  “墨家六指黑俠恨秦國入骨,師傅專研學問,不理七國紛亂,法家在秦國雖盛,卻無賢才如商君者”

  “能請到天宗赤鬆子鎮場,沒想到,秦國能量不小!”

  “不!或許應該說秦相呂不韋能量不小。”

  李斯瞥了瞥場上百家凜然正色,渾身抖擻的樣子,不由心中一笑:

  “雪霽!”蓋聶緊盯著赤鬆子手中那柄形狀奇異,周身散發淩寒之氣的碧紫長劍。

  雪霽,道家曆代掌門人的信物,風胡子劍譜“十大名劍”排名第六。天宗、人宗分裂之後,爭奪的焦點便是那把祖師傳下的鎮門之劍雪霽。雙方約定每五年比試一次,勝者即可執掌雪霽。

  “昌平君對國相有何看法?”陳銳舉著黑子,目光透過前方巨大的山河屏風將大殿全貌及諸子百家一覽無餘。

  “百家恃才放曠者不知何幾,心中難免輕視秦國,道家天宗掌門赤鬆子輩分極高,也正好讓他們收斂收斂。”

  “嗯。”陳銳應了一聲。

  昌平君繼續道:“呂相崇尚黃老之道,無為而治,順其自然,能邀來天宗赤鬆子壓陣不足為奇!”

  “奇倒不奇,可焉知這冰山之下還有多少未能顯現的。”

  昌平君沉默不語,一旁一英俊華服青年沉聲道:“趙高,你曾經替呂不韋組建大半個羅網,總知道些隱秘的吧?”

  趙高深深看了眼蒙恬,靜靜道:“我知道的都告訴了王上,羅網雖由我組建大半,但層級架構皆有呂相一手掌管,涉及隱秘,也隻有他一人知曉!”

  蒙恬對這隱隱帶刺的話不以為意,若換做少年時期,恐怕絕對要聲討趙高一番。

  “秦王,說多了又有何益,徒增煩惱罷了!”

  這時焱妃輕搖臻首,緩緩踩著步點而來,搖曳生姿,清冷的柔聲中帶著一股難言誘人魅惑。

  身影飄幻,瞬間便看到焱妃美得可令任何人屏息的俏臉飄出一絲笑意,令昌平君與蒙恬唯暗咬破嘴唇才能不被迷失進去。

  “焱妃風華絕代,傾倒眾生,真若《九歌》中神女一般!”

  “是嗎?”焱妃淺淺一笑,更令整個空間明豔芬芳起來。

  “沒錯。”陳銳輕輕勾勾手:“過來!”

  焱妃微微顰眉,難解這突兀之舉,但還是走至他的身前,那料想平靜的秦王嬴政一反常態探出手

  修長的手指點住她的下巴,令她身子猛然一個激靈,呆若木雞。

  微微回過神,焱妃從未受過男子這種輕薄無狀之舉,嗔怒就想出手給近在咫尺的嬴政一個教訓,可剛生出這個想法,身後幾道強橫似有若無的冰冷殺意直指她的後背,令她生生壓製住了動作。

  看著嬴政的臉頰貼的越來越近,還帶著一股淡淡激揚霸道的雄性氣息,此刻焱妃心跳驟然加快許多,好看的暈紅染開在粉臉之上。

  “王上,請自重!”焱妃氣息有些紊亂,眼神迷離閃爍。

  可好像麵前的高大挺拔人影並沒有絲毫放開的動作,反而手指越發捏著她的臉頰,臉湊到她的耳邊,手指指著大殿上:“看到殿上那些諸子百家沒有?”

  “看到了。”焱妃心亂如麻。

  “知不知道他們為什麽站在那裏,你為什麽站在這裏?”

  “什麽意思?”焱妃問道。

  “你們陰陽家沒有選擇!甚至數百年前你們不過是道家一個分支而已。”

  “相比於殿外的諸子百家,陰陽家沒有治國方略,沒有齊民要素,沒有大賢大才”

  “但這些都沒有關係!”

  “以寡人現在形勢,沒有挑剔的機會,你們隻是我手中的馬骨,可作為馬骨就要有馬骨的覺悟,應該明白你們陰陽家的優勢是什麽?寡人到底需要你們什麽?”

  由耳邊傳來的酥麻令焱妃瞬間有種顫軟的感覺,卻聽到他的聲音越來越堅定:“沒有人可以命令寡人去做什麽,如何做!”

  “兩年期限,陰陽家未盡數搬遷至秦國境內,斬盡殺絕!”

  下巴上溫暖的手指離開,焱妃感受心中悵然的情緒,既羞恥又惱怒。

  “諸子百家入席!”

  隨著上首兩位威武甲士高聲宣講,諸子百家找到位置紛紛入席,回禮致謝。

  “百家可各陳己見!”呂不韋拱手向百家問禮。

  “我有一問。”剛一入座,一個藍衣士子就從大案中震衣站起,揮手向身後一圈高聲道,“我等都是列國之人,初來秦地,敢請教秦國何以掄才選賢?”

  “敢請教汝為哪國人士,那門家學?”

  “齊國,儒家!”藍衣士子傲然道。

  “齊國。”呂不韋拉長聲音:“中原文興之地,列國莫能匹敵也,稷下學宮吾深向往之!”

  “好!”場下一片士子與身穿齊國服飾的武者大聲叫好。

  藍衣士子聽到呂不韋誇讚,臉色反而謙虛下去,淡淡道:“丞相見識不差,稷下學宮薈萃百家之長,王霸之辯,義利之辯,天人之辯,善惡之辯皆出稷下,列國豈有匹敵者?”

  此話一出,列國文士武者臉帶不忿,甚至在屏風內蒙恬都有些不悅,但也無可奈何,因為這就是事實。

  “不錯!”呂不韋淡淡點頭。

  藍衣士子:“稷下學宮以論戰選賢,以煌煌四辯震爍戰國,更選舉無數賢才,可是效此法選賢?”

  “不是!”呂不韋搖搖頭。

  霎時間,全場目光都聚在呂不韋身上,底下一片嗡嗡議論聲。

  “那以何才?”另一名士子站出身來大喝。

  呂不韋卻是微微一笑,不緊不慢道:“招賢館中大碑上已經寫了,賓客群臣有能出商鞅奇計強秦者稱為賢!縱橫捭闔如張儀者稱為賢,破家滅國如白起者稱為賢,當然墨家百工利秦國可為賢,農家耕種豐收利秦國也可為賢。”

  “秦以事功論,無事無功,若效仿稷下學宮,僅憑混沌間以寥寥數語定才,這等才我秦國不要也罷!”

  聞言,藍衣士子臉色漲紅,怒哼一聲拂袖而走。

  餘下齊國士人於武者看了看旁邊工具齊全的秦墨,秦農,甩下一句:“羞於之為伍!”

  呂不韋不以為意繼續說道:“宰相起於州部,猛將發於卒伍,招賢掄才過後,若有意留下的秦國必以官職以待,到時候試玉半年,誰是誇誇其談者?誰是小才?誰是中才?誰是大才?誰長於治國?誰勝於軍旅?誰堪廟堂?誰可縣治?一目了然!”

  “打擾了”

  “打擾了”

  片刻後,諸子百家已經消失了大半,留在大殿上的隻有不過百人。

  “王上?”昌平君看著這樣的場麵,皺起眉頭。

  “無須理會!”

  “國相說的沒錯,宰相起於州部,猛將發於卒伍,秦國要的是真材,而非誇誇其談之輩。”

  “拜謝諸位!”呂不韋向台下深鞠一功。

  此刻殿內回應者寥寥,想要看一看下麵秦國到底如何選材?

  呂不韋擺擺手:“今次議題有三,皆為秦國急務要務重務,題目皆為國君擬定。”

  “列位可有疑慮?”

  “如何判定正確?”

  呂不韋遙遙指著大殿兩側:“吾與秦王共決之,兩側幹吏將軍輔之!”

  “掄材論戰起!”、

  甲士高喝間,舍人從呂不韋手中接過竹簡走到陳銳所在屏風內。

  秦王在此不少諸子百家深感意外,李斯更是閃爍微芒。

  “仲父公務繁重,想必遇到問題不少,不妨挑個棘手的出來一試真材?”陳銳將第一個議題機會交給呂不韋,想要試探出他目的為何?

  “謝我王垂愛!”呂不韋對著屏風,躬身一拜,隨即目及殿下諸子百家:

  “昔日山東六國合縱伐秦,連創秦國,如今曆經七年修養生息,我秦國欲出函穀關,東向列國,以報先前之仇!”

  “趙者,燕之世仇也,燕國附趙國,非其本心,一年前我已經密遣剛成君使於燕國,使燕王質子稱臣,孤立趙國,東西而入,共同伐趙!”

  “目下燕王喜將使太子丹入質於秦,我欲使秦名將張唐往相燕,互為邦交,可張唐謂我曰:“臣嚐為秦昭王伐趙,趙怨臣,曰:‘得唐者與百裏之地。’今之燕必經趙,臣不可以行。””

  “豈有此理,簡直欺人太甚!”

  聽呂不韋講完議題,趙國士人,武者轟然離去。

  “於張唐可有勸導之法?他就在哪裏!”呂不韋不管不顧,指了指兩側一位中年披甲壯漢。

  久久無言,殿上無人上前對那位名叫張唐的將領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