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五章 主少國疑
作者:靜覓貓      更新:2020-06-28 07:29      字數:2807
  在這個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秦國是當之無愧的最強帝國。

  鹹陽城也毫不例外是七國當中最強大的都城,而身處鹹陽秦王寢宮的嬴政獨望著天空,就像是困在囚籠中的幼龍。

  腦海中。

  一道聲音傳來。

  “以你現在的處境,韜光養晦才是最好的選擇!”

  “權術謀算,我比你在行,再說我如何行事,也用不著你來教我!”嬴政冷冷道。

  “什麽叫用不著我教你?”

  一道散發瑩瑩清光的身影從腦海中無盡的黑域中緩緩走出,“你我本就一體,何來指教一說!”

  黑域中,人影的模樣正是陳銳。

  嬴政也在腦海中顯現,搖搖頭:“陽神兩斷,你我雖為一體,本源也一致,可道路終究不同,我修神,精於帝王之道,你煉體,專於武道。”

  “這才是我為始皇嬴政的根本原因,你就不用嫉妒了。”

  “你說我嫉妒你,陳銳?”陳銳眯起雙眼。

  “難道不是嗎?”嬴政與之對視,“始皇嬴政,帝道之始也,我相信我會遠比你更容易得證仙果!”

  “哈哈哈哈”

  長笑聲回響在兩人之間。

  “你是不是覺醒了某種什麽屬性?”陳銳看著另一個自己,像是精分一般,譏諷道:“傲慢、自負,暴怒、懶惰、貪婪、**,果然不愧是我的陰暗麵。”

  “皇極帝道也唯有無恥麵的我才能修煉啊!”

  “彼此彼此,以武道證仙道,你也比我好不到那裏去。”身為嬴政的陳銳同樣諷刺過去。

  “狗日的係統。”

  “狗日的係統。”

  兩道音色,音質,音量相同的聲音響起,卻出自異口。

  兩位陳銳互瞟一眼,默不作聲,很有默契的揭過。

  “嬴政我就讓給你了,盡快幫我找好爐鼎,要不然以你專精神魂,而無體魄支持,你的身體絕對會被撐爆!”

  “放心,虧待誰也不會虧待我自己。”

  “多久能好?”

  “十年,抹除呂不韋之後!”

  “你!”

  還未說完,對麵身為嬴政的陳銳就直接切斷了聯係,令本我陳銳一臉無奈。

  昔日天雷之下,陳銳在係統助力幫助下尋得一絲陽神出體的契機,原本都降臨到了另一個世界,隻待奪舍他人,便有重修希望。

  那想到,在這臨門一腳的時機,突然來了位神秘大能,一掌就將陳銳陽神一拍兩斷。

  幸好,此時係統利用了他在係統空間中準備好的部分靈粹,這樣才得以穿越,使他來到秦時世界。

  不過也不是沒有代價。

  係統陷入死機狀態,任由他再怎麽呼喊都沒有半點蘇醒希望。

  再者便是他自身陽神兩斷。

  何所謂陽神?

  性命雙修也,也可以說是神形雙修也。

  如今他形神分離,縱使在係統助力下僥幸不死,但也造成了像現在這樣精分的場麵。

  “公子,公子,公子”

  趙高在陳銳身後輕輕叫喚著。

  切斷腦海中的聯係,陳銳陡然轉過身來。

  轟!

  趙高腦子赫然一懵,看著公子嬴政的漆黑雙瞳,不知怎地,竟像是麵對絕世強者一般。

  “可公子嬴政明明不會武功啊。”

  冷汗不由流下,趙高猛吞咽口口水,底下頭顱,輕聲道:“我王!”

  “不用了。”身為凡我的陳銳拍拍趙高的肩膀,“私下就先叫著公子吧,秦王這個稱號,目下還不屬於我!”

  “不,在小高眼裏,公子就是秦王,一生都是我趙高的秦王!”趙高驀然昂起頭來,眼神堅定,言語鏗鏘。

  陳銳看著麵前這位紅衣少年,回想起自己未覺醒前與他在趙國邯鄲的時間,實在難以想象他會是日後指鹿為馬的一代閹相。

  不過他已覺醒,趙高一輩子都翻騰不了他的手掌心。

  “公子,你真是太厲害,前些日子在內苑,真是令丞相一臉震驚呢,還有那些底下群臣恐怕都會對公子刮目相看的。”趙高歡快的跟在陳銳身後,樣子跳脫,少年氣十足。

  “震驚?”

  “怕是忌憚吧!”

  “至於,群臣嗬嗬。”

  陳銳心中暗思,作為身集陰暗的一麵,他向來不憚以最壞心思揣測他人。

  而且麵對呂不韋這個對手,他也做好了長期鬥爭的準備。

  因為以現在他的境遇,條件,實力根本難以抗衡呂不韋,甚至若想親政,還不止呂不韋這個對手。

  首先,他自身條件是根本不可能親政。

  這一點便是年弱!【秦始皇十三歲繼位】

  年弱是少年君王親政最大阻礙之一,也導致產生了在君主製下特有的重大政治危機一——主少國疑。

  在君主製下,有兩種權力現象所導致的政治危機最為嚴重:其一是強君暮政,其二便是主少國疑。

  自古以來,幾乎所有的權力突變都發生在這兩種危機時期。

  強君暮政之危,因暮年強君行蹤神秘而導致陰謀風行,最易使奸邪叢生豎宦當道,終致身後亂政國力大衰。

  幾乎遍數中國古代所有強勢君主,無一例外地都曾經麵臨暮政危局,暮年清醒而能有效防止身後亂政者鮮有其人!

  縱使秦始皇也不例外,在其晚年,趙高

  主少國疑卻是另一種危機——主少必弱,最易強臣崛起而生出逼宮之亂!

  畢竟強君雄主鳳毛麟角不世出,舉國上下,包括文武百官對少年君王普遍持質疑態度,所以需要待少年君王成人之後才能理政!

  這也是陳銳從不指望一番話就能令滿朝文武打破固有觀念,須知道,言語最是無力。

  更何況對於秦國這樣一個極為講究事功的國家,行動表現才是最好證明。

  第二個攔在陳銳,或是說嬴政麵前麵前的大山,便是已逝秦王嬴異人的遺詔。

  “未及加冠,不得親政!政事由太後趙姬與丞相呂不韋共決也!”

  冠禮也可稱為成人禮,早在部落氏族時期就有類似禮儀,表明一個人發育完備,可進行獨立生存。

  進入禮樂發達的西周,成人禮便化為天下第一大禮——冠禮。

  至春秋戰國時期,加冠意義更甚,尤其是對於貴族而言,這代表一個人獲得了群體性的承認,有了治人、為國效力、參加祭祀的等等權力。

  在秦國,親政君主必須加冠。

  或許這才有了《《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記載:“: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帶劍。”

  彼時的秦始皇二十二歲,也是他親政的第一步。

  且加冠還不是你想加就能加的,須知道這是一個群體性承認儀式,需要考察資質,若未有宗廟,大臣支持,強行加冠效力就會大打折扣。

  至於遺詔後麵:“政事由太後與丞相呂不韋共決也!”

  這已經表示陳銳沒有資格親政,在法理上麵更是站不住腳。

  當然若實力推平一切,且不說陳銳陽神兩斷,實力還在不在,就這種公然違抗發令的行為,在秦國簡直就是愚蠢之極。

  舉個例子,有個詞叫自己造自己的反,這種行為已經可以叫做皇帝造國家的反。

  秦國執政根基是《商君書》,當年孝公時期,商鞅就為了變法殺的人頭滾滾,不是從下,而是向著貴族階級開刀,這般上行下效,秦國法度之嚴之苛才根植在每一位老秦人心中。

  現在秦王公然違抗發令,看來這秦王是不想當了。

  第三座山,便是敵我雙方實力懸殊。

  目前,陳銳就有個仆役趙高,從小玩到現在的蒙恬。

  而呂不韋為丞相,禮絕百官,統攝國政,號仲父,爵位封候,食邑洛陽十萬戶,門下有食客三千,家僮萬人,人才車載鬥量。

  若想親政,這三座山必須搬開,這也難怪雄才如始皇,也被逼得方二十餘才加冠佩劍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