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高句麗
作者:靜覓貓      更新:2020-06-28 07:29      字數:2350
  陳銳目色掃向甲板上的數道人影,戲謔毫不掩飾的掛在嘴角。

  寇徐兩人嘴巴張的老大,目光閃爍,又轉頭看向身邊的白衣倩影,她同樣也是也是一臉驚疑的模樣,明顯感覺到了陳銳的深不可測。

  畢竟,剛才飛電般的輕功,給人一看就是江湖上的絕頂高手。

  寇仲暗暗的嘀咕道:“陵少,看那惡婆娘的表情,要是我們有這樣的武功,天下間誰人還敢惹我們揚州雙龍?”

  徐子陵搖頭苦笑不答。

  陳銳上下審視了一番雙龍,轉身便看向倩影旁風度翩翩的貴公子。

  宋師道心中震驚萬分,但臉色波瀾無驚,令人看不出任何異樣,隻是微微抱拳沉聲道:“宋閥的名聲不是自己吹捧出來的,而是江湖上各位好漢給的,剛才些許誤會,閣下請不要怪罪。”

  聽到這裏,連傅君婥也不得不承認這繡花枕頭似的的公子,說話得體,不卑不亢。

  不過這家夥確實有這種資格,現今江湖上,聲名最著者莫過於四姓門閥,但若論吃得開,則要數四姓中的宋家門閥。

  宋族乃南方勢力最大的士族,閥主“天刀“宋缺有天下第一用刀高手之稱。

  當年楊堅一統天下,建立大隋,因顧忌宋族的勢力,對他們采取安撫政策,封宋缺為“鎮南公“,而宋缺亦知南朝大勢已去,詐作俯首稱臣,以保家族。

  四姓之中,其它三姓均雜有胡人血統,而這碩果僅存,保持聲威的南方大族,則一直堅持傳統,嚴禁族人與漢族以外的人通婚,故在江湖上被視為漢族正統。

  文帝楊堅在位時,以宋缺的雄材大略,仍不敢輕舉妄動,還韜光養晦,潛心修隱,免招大禍。

  到楊廣即位,內亂外憂,朝政敗壞,叛亂四起,宋閥才再次活躍起來,成為名動天下的大家勢力,絲毫不亞於那些那些割據一方的軍閥。

  更兼得宋缺占據嶺南天險,韜光養晦三十多載,誰也不知道,宋閥的底蘊到底有多深?嶺南之下是否又藏著數十萬精兵?

  這些都是影響天下格局的信息,世人卻無人得知。

  宋缺除了是公認的天下第一刀法大宗師,自出道以來,未逢敗績,還是軍事上卓越的戰略兵法家。

  他早年登上閥主之位,整頓嶺南,平定夷亂,聯結南僚諸雄,時隋帝楊堅掃蕩南方,以十萬大軍欲征嶺南,宋缺率一萬精兵對陣,雙方決戰於蒼梧,宋缺十戰十勝,若是嶺南伏兵十萬,宋閥絕對可以動搖天下。

  陳銳看著這位氣度非凡的貴公子,點點頭道:“宋閥威名如何,我初來南方知道的不多,不過宋缺之名,當今天下無人不知,我也不例外。”

  “但我很好奇,宋閥威名身寄宋缺閥主之上,若是宋閥主逝去,宋閥又該當何如?”

  宋師道涵養極好,養氣功夫也練到了家,即便聽到挑釁的話語也沒動怒的跡象。

  不過空中卻傳來朗笑之聲:“我宋家閥主天刀不敗豈是浪得虛名,縱論當今天下三大宗師又有誰能言勝過我族兄?”

  “再而言之,我宋閥是否有其他高手,你大可一試!”

  伴隨這豪邁大氣的聲音,一拐杖穿空襲來,化作一點寒芒將周遭空間掀陣陣風浪,好似一條銀龍在空中翻江倒海一般。

  寇仲,徐子陵快要高興的跳腳,免費的高手對決不看白不看,不過轉身看到傅君婥臉上凝重的表情,也知道這場戰鬥絕對非同凡響,那如此就更要從中學習出些許端倪出來,他們才肯罷休。

  不過這場非同凡響的戰鬥卻未如他們所料,陳銳麵對那霸烈的拐杖,毫無暫避鋒芒的意思,隻是直挺挺的向前一步,一掌平推而出,不帶任何煙火。

  當!

  拐杖與平平無奇的肉掌相擊,猛然以比上之前更加快絕的速度向拐杖主人激射出去。

  艙廳的黑暗處傳來一記悶響,片刻後,從中走出一對男女。

  男的年約四十,卻滿頭白發,長著一把銀白色的美須,但半點沒有衰老之象,生得雍容英偉,一派大家氣度,隻是神態間略顯疲憊。

  女的約二十五六間,頗為妖媚,與男的態度親昵,且神情體態,甚為撩人,隻不過一雙狐媚的大眼睛不由自主被前方淡然而立白衣青年吸引,挪不開眼睛。

  “魯叔?”宋師道臉色有些擔心。

  宋魯抬手示意暗示自己沒有問題,走上前去,向陳銳抱拳道:“多謝公子手下留情。”

  陳銳:“無妨,我對天刀宋缺甚為敬仰,家父也對宋閥主惺惺相惜,所以我對宋閥並無敵意。”

  宋魯鬆了口氣,正色問道:“敢問公子身份?”

  陳銳一笑道:“幽州,羅成!”

  柳菁挽著宋魯的手臂明顯感覺到輕微一動,連旁邊宋師道也流露出頗為震驚的表情,但他們這些外露的情緒隻是一瞬間便掩飾了過去。

  寇仲,徐子陵天生感知力過人,這點小情緒並沒有逃過他們那些狡黠的雙眼。

  心中好奇,拉扯陷入到沉思中的傅君婥,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傅君婥精芒閃爍,對於幽州,羅氏她可是絕不陌生。

  陳銳當然注意到了這個目露精芒的白衣女子,對於傅君婥背後與羅藝勢力不遠不近的王朝他也是頗為熟悉。

  隋唐時期的高麗,也可叫作高句麗,高麗是被唐滅以後的稱呼。

  在這個時期的高句麗可不是後世占據一小撮地圖的韓王朝,而是割據了大半個遼東平原,收伏百濟,新羅等域的野心國家,而且不同於突厥,此時的高句麗已經開始農耕,有了自己的製度和治國理念。

  這一點極為可怕,沒有製度如突厥那樣消滅後在曆史上也就沒了,而高句麗不一樣,如果不將其製度與文化催滅其仍然有死灰複燃的可能。

  隋煬帝楊廣,唐太宗李世民皆是意識到這個問題的關鍵所在,這才有了後麵的三次征伐高麗,勢必要將高麗的戰爭潛力滅絕。

  若非如此,恐怕後世未必不會冒出個如同金,遼一般的王朝出來。

  所幸,楊廣,李世民非短視之輩,皆以舉國之兵征伐高麗,最終在唐高宗時期大破高句麗,並且拿下遼東平原地域,斬滅高句麗戰爭潛力,使其束縛山陵一角地域,又三麵朝海。

  李二有句話陳銳很認同:“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

  眾人聽到陳銳顯露身份,心思各異,旋即在宋魯邀請下,在艙廳設下酒席,簡單而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