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下江湖
作者:靜覓貓      更新:2020-06-28 07:29      字數:2252
  陳銳目送兩人消失在風雪中。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這是盛唐邊塞詩人岑參所作,管中窺豹可見北地天氣如何,且此時陳銳對這首詩更深有體會,因為此時便是八月。

  八月是個十分動蕩不安的月份,因為在並州雁門發生了不說絕無僅有,但絕對可以說是世所罕見的事情。

  楊廣被兵圍雁門,天下鼎沸。

  曆史總是相似的,西漢劉邦有白登之圍,當今隋帝楊廣又來了個雁門之圍,可見人們從曆史中得到唯一教訓就是人們無法從曆史中得到任何教訓。

  且不言劉邦白登之圍如何,現在楊廣被突厥兵圍雁門的消息可是傳遍天下。

  無論南北地域,無論街頭巷尾,無論高門寒舍,唯一談的一件事情都是楊廣被突厥兵圍雁門的轟動消息。

  楊廣作為隋朝君王,被突厥兵圍,其中所代表的政|治,還軍事等都有極為深遠的影響。

  毫無疑問,自楊廣兵圍之後,他的威信勢必江河日下,不管隋朝內部暗流,還是外部龐大壓力都會令他難以招架。

  現在可不比楊堅韜光養晦給楊廣留下了豐厚的家底,自楊廣繼位來營建東都洛陽,開隋朝大運河,龍舟巡遊天下,三征伐高麗等等,無不消耗數百萬的民力。

  此時可以說民生凋敝,國力漸喪;加之楊廣征斂無度,民夫轉輸不息,徭役無期,士卒多列溝壑,骸骨遍及平野。黃河之北地,千裏無煙;江淮之間,則成蒿萊。且災年饑饉,穀價猛增,百姓困苦,凍餒交加。

  好巧不巧,楊廣被兵圍雁門更是雪上加霜。

  君主被圍,亡國之象漸顯,心懷野心的豪雄之輩自然揭竿而起,原本之前的農民起義叛亂,還是星星之火,但自從兵圍雁門後,烽煙勢必成燎原之勢,滾滾升騰。

  史書記載此後起義將席卷全國,農民軍多達百餘支,人數百萬眾。隋朝軍隊忙不迭救火,卻根本難以撲救。

  經曆這場雁門之圍後,隋煬帝也幾乎沒有了年輕時率兵征伐的銳氣和膽氣,對身邊重臣蘇威道:“北地流年不利,兵災連綿,朕欲移駕江都。”

  次年楊廣果真移駕東都,回到他年輕時最喜愛的揚州。

  陳銳目光遙遠的看向並州的方向,冷笑浮現,昨日他有收到到了一封信件,若是上麵沒說錯的話,一場大型造勢大工程已經竣工。

  信件上說,李淵二子李世民出現雁門,解開楊廣的雁門危機,收獲了偌大的聲望。

  而具體細節是李世民應募救援,闖入趕來勤王屯衛將軍雲定興的大營,智珠在握對他說有破突厥的妙計,雲定興也沒想其他,頓時就拜服問計

  李世民道:“必齎旗鼓以設疑兵。且始畢可汗舉國之師,敢圍天子,必以國家倉卒無援。我張軍容,令數十裏幡旗相續,夜則鉦鼓相應,虜必謂救兵雲集,望塵而遁矣。不然,彼眾我寡,悉軍來戰,必不能支矣。”

  雲定行一聽,大為佩服,高聲道:“英雄出少年,疑兵之計,絕妙非凡,必定照辦。”

  據信上說,布下疑兵之計後,突厥幾十萬騎兵,連半分派兵打探的念頭都沒有,直接立馬嚇得望風遁逃,全線回撤,由此李世民輕易解開雁門之圍,擢取了偌大名聲。

  這其中透著濃濃的陰謀味道,首先疑兵之計乍然看上去行得通,但是這完全是將突厥幾十萬騎兵視作無物,也將突厥首領始畢可汗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好歹人家始畢可汗也是吞並草原諸多勢力的梟雄,手下人才濟濟,更有畢玄這種武道大宗師,這種梟雄人物還不懂得派出騎兵試探嗎?

  就算能損失兵力能損失多少,九牛一毛都不算?就這樣試探都不試探,直接灰溜溜走人?

  還有雲定行此人,更是庸人不堪,其人先是太子楊勇的嶽父,然後賣身投靠楊廣,助紂為虐殘害自己的親外孫長寧王楊儼,隋亡後又拜倒在王世充的膝下,這種人物最後的結局竟然是被唐朝封為歸德公,其子嗣也被李世民重用。

  就是這種透著陰謀的計策,李世民搖身一變直接成為了天下人的救世主。

  百姓多愚,文武百官除去幾人發現其中貓膩,又有誰捅出來?就這樣擢取偌大的名聲也將會愈發發酵,繼而憑借其收攬豪雄異士。

  如此的大型造勢,儼然就是一場就是救世主的戲碼。

  陳銳已經懷疑李世民已經得到佛門和道家的暗中關注,甚至勾結突厥他也不奇怪,畢竟他血統就是鮮卑胡種,而且李淵,李世民皆有向突厥北麵稱尊的曆史。

  不管怎樣,李世民已經正式冒頭,陳銳也勢必將加快一統河|北的戰略布局。

  大業十一年九月,突厥敗退。

  同時,陳銳化名秦川率領蘇烈,竇建德再次拿下清河,安陽兩縣,大肆收斂北地流民,兵卒近萬。

  次月,北地烽火成群,無數農民勢力揭竿而起,唯有幽州羅藝按兵不動,既不率兵討伐,也不順勢起義,世人稱奇。

  大業十一年末,陳銳率兵征伐高士達,一舉殲滅,同時橫掃周邊起義勢力,加以招攬各地勢力兵卒,兵力過兩萬。

  時間進入大業十二年年中,陳銳兵鋒所向披靡,連破數郡數縣,大敗前來圍剿的隋軍,同年二月,陳銳出奇計,攻破涿郡,斬殺隋軍過萬,勢力臨幽州不過兩百裏之遙,引得天下震動。

  環視河北,陳銳士卒已達五萬,攻占河北近半之地,稍弱幽州羅藝,屬於河|北最強大的起義軍隊,而且因勢力緊鄰幽州,這令天下人都十分期望新銳崛起的大軍閥與老派勢力一決高下,但是顯然這種期望肯定會落空。

  縱觀天下,陳銳乃是天下間較為強大起義部隊,而且北方還有一大霸主勢力穩壓陳銳一頭,那便是瓦崗一軍。

  瓦崗軍是為天下間最為強大的一支,其勢力遍及山||東,河||南兩地,手下也兵多將廣,大業十二年,更得李密投靠,同年李密攻占中原的戰略要地滎陽,並且出奇計戰殺隋朝名將與張須陀,威震天下,在起義軍中風頭無量。

  當然南方同樣也很熱鬧,冒出了杜伏威,李子通等與陳銳相等大小起義勢力。

  盛夏,陳銳駕一葉輕舟南下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