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公司瑣事
作者:俗世老氓      更新:2020-06-28 03:30      字數:2346
  謝清雅不是普通的女人,再加上有張昊的神力滋養。

  她的身體已經徹底恢複了,和之前沒懷孕時一樣。

  也正是因為如此,醫生說的產後兩個月不能同房的禁令,對於他們兩口來說根本無效。

  回家的第七天,張昊就和謝清雅了一番。

  還好小家夥被李桂芝帶到她房間去睡了,不然這兩人也不敢從晚上十一點折騰到了第二天的早上六點。

  要不是小家夥不在,張昊也不會壞笑著偷吃了他的幾口口糧。

  老人看孩子,張昊和謝清雅兩個人就閑了下來。

  讓張昊有點小鬱悶的是,他那四個徒弟的女娃,現在也差不多兩個多月了。

  聽說謝清雅出院,張昊的那四個徒弟,邊帶著老婆孩子上門了。

  張昊家裏的房間多,也不怕住不下。

  而且這四個徒弟媳婦不止是帶著孩子來了,還帶來了月嫂和保姆。吃的喝的用的,一樣不落。

  顯然把張昊這裏當成月子中心了。

  張昊和謝清雅沒什麽意見,反正家裏房子多,夠用。

  三位老人更是舉雙手讚成。

  他們三個現在麻將不打了,每天就是圍著五個孩子轉。

  謝清雅和四個徒弟媳婦倒是很輕鬆了,每天就是出去逛逛街,在家打打牌。

  過的那叫一個逍遙自在。

  謝清雅還讓張昊給四個徒弟媳婦傳了修煉的功法,還幫著她們提升了修為。

  隨手就做的事,張昊自然沒有拒絕。

  張昊的四個徒弟把老婆孩子放在張昊這,就各自去忙了。

  每天下班倒是回來看看。

  還有就是王蘭花也搬了過來,四個老人每天逗孩子,倒是很熱鬧。

  人多了,房子就顯得有點小了。

  張昊打算搬家,找一棟大一些的房子。

  他把想法和謝清雅說了一下,謝清雅同意了,她知道張昊現在不缺錢。

  而且現在聖清製藥每個月的利潤就是一大筆錢。

  還有就是聖清貿易在很多國家都弄了專營店。

  當然了價格訂的比國內要高出二十多倍。

  但是對於一些窮人來說,專營店每個月都會賣一批貧民藥。

  證明自己患病,再證明收入低下。

  這樣就能按照國內的價格進行購買了。

  剛開始的時候,業績很差,蘇梁有辦法,搞了一些活動,免費給一些病人提供藥品。

  隻是即便這樣,依舊沒人願意以身試藥。

  於是蘇梁又提出了獎勵,隻要願意用聖清製藥的產品,最快治愈的人可以獲得一大筆獎金。

  獎金設立的不少,因為每個人的病不一樣。

  他就每一種病設立了一個獎金。

  就這樣,口碑慢慢的坐了起來,市場慢慢的打開了。

  當然了,事情也沒有說起來這麽順利,其中的辛苦和小插曲張昊也知道不少。

  聖清製藥的產品在一些國家銷售,需要很繁瑣的手續。

  而且即便你手續辦好了,也不會獲得銷售權。

  就好比那個騎在羊背上的國家,odly。

  百般刁難,廣是手續就辦了四個多月。

  辦完了手續,又找各種理由拒絕藥品入市。

  蘇梁當時就氣壞了,但是正好那時候謝清雅在家養胎,他就沒有告訴謝清雅。

  而是打電話給了張昊,想看看張昊有沒有什麽辦法。

  張昊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很是不爽,直接告訴蘇梁。

  對於故意刁難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取消產品銷售計劃。

  另外頒布新的規定,購買藥品的人必須明。

  而且不允許代購,也就是說,買的藥品必須用在病人身上,不得拿出去倒賣。一旦發現,就不再賣給違規者任何藥品。

  蘇梁勸張昊不要這樣做,被張昊給罵了一頓。

  別人都騎著脖子拉屎了,還想著拿藥去救他們?

  想都不要想。

  而且對於那些故意刁難的國家,一盒藥都不賣給他們。

  要是他們跑到別的國家購買的話,價格是當地定價的百倍。

  除此之外,張昊還讓李強東帶著人跑了一趟那些沒有專營店的國家,讓他和當地的一些勢力聯係,在他們國家的黑市上,高價出售藥品。

  正軌渠道進不去,那就走私過去。

  張昊給了李強東兩個戒指,一次能帶過去不少藥,想抓都抓不住。

  張昊的這些對策,剛開始還沒見到什麽效果。

  可是等接下來幾個月,被聖清製藥的藥品治愈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效果就顯現出來了。

  那些沒有聖清製藥產品可以買的國家,紛紛要求聖清製藥一視同仁,在他們國家也開店。

  最不要臉的就屬odly這個國家,用很強硬的語氣給聖清貿易公司下了一份告知函。

  要求在他們國家也要開店,價格要和華夏國內的定價一樣。

  蘇梁那個張昊看了,氣的張昊直接跳起來罵了半天。

  然後讓蘇梁回複對方,這輩子都不可能在他們國家設立專營店。

  同時張昊讓李強東把在他們國家黑市上的價格,提高了千倍。

  就好比治療肝癌的藥物,一個療程,在國內也就是一萬多點。

  但是到了他們那,就要一千萬,而且是愛買不買。

  同時張昊讓蘇梁去和已經有專營店的國家談。

  不允許攜帶聖清製藥的產品出境。

  要麽答應這個條件,要麽就直接撤掉專營店。

  這樣就徹底斷了有些人想找代購的念頭。

  不過還是有少量的產品流入了那些沒有專營店的國家,特別是odly和國。

  帶過去一份就有百倍的回報,這麽大的利潤,足以讓一些人鋌而走險了。

  不過張昊也有應對的招數,那就是登記買藥。

  一個病人最多買兩個療程的藥。

  張昊對自己的產品很有信心,再重的病,也就是兩個療程。

  剛開始有些病人會打著自己服用的旗號購買,然後拿去賣。

  但是這條規定立下之後,有的人買了兩個療程的,想要繼續購買的時候,發現買不到了。

  沒人願意拿著自己的命換錢,所以流出去的藥越來越少了。

  那些沒有藥可買的國家,爆發了很大規模的遊行。

  張昊讓蘇梁見風使舵,直接爆出了為什麽不賣給他們藥的原因。

  這無異於火上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