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小寒之後是大寒。
作者:側帽聖祖      更新:2020-05-18 17:28      字數:2109
  冬至之後,是小寒。

  小寒,標誌著寒冬正式開始。冷氣積久而寒,小寒是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極點的意思。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小寒的天氣特點是:天漸寒,尚未大冷。俗話有講:“冷在三九”,由於隆冬“三九”也基本上處於該節氣之內,因此有“小寒勝大寒”之**。

  小寒之後,是大寒。

  大寒同小寒一樣,也是表示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民諺雲:“小寒大寒,無風自寒。”大寒在傳統節氣中是極冷的時節。在東水藍星部分地區,大寒不如小寒冷,但在大部分地區,全年最低氣溫仍然會出現在大寒節氣內。大寒以後,立春接著到來,天氣漸暖。至此水藍星繞太陽星公轉了一周,完成了一個循環。

  如此,一共二十四個節氣,循環交替,永不斷絕。

  二十四節氣是李乾宸前世的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歲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麵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係。而季風氣候,是東水藍星氣候的主要特點。在季風氣候條件下,夏季潮濕多雨,冬季幹燥少雨。季風氣候是海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高溫潮濕多雨。冬季受來自內陸的幹冷氣流的影響,氣候寒冷,幹燥少雨。季風氣候的高溫與多雨時期基本一致,雨熱同期,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因為在農作物生長旺盛,最需要水分的時候能有充沛的雨水供應。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節律息息相關,二十四節氣在農耕生產方麵起著指導作用,它是李乾宸前世古代農耕文明對於節令的反映。而不管在哪個世界,永遠都是民以食為天,所以在李乾宸前世,二十四節氣,非常非常的重要,應用在多個方麵。而在李乾宸今生二十四節氣也非常非常重要,是一種極其強大的天地法則。特別是因為二十四節氣順應農耕之道,所以二十四節氣與皇朝興衰,龍氣更疊有著巨大的關聯。

  自然節氣轉換與天文上的“黃赤交角”,即黃道與赤道的交角有著密切的關係。黃赤交角決定了太陽星直射點回歸運動的範圍,即南北星回歸線的緯度。南北星回歸線並不是真正意義上存在的線,它是黃道與赤道的交角,是太陽能量能夠直射到的離赤道最遠的界線。太陽星直射點始終在北星回歸線和星回歸線兩個緯線圈之間周而複始地循環移動。東荒大地位於北水藍星,北星回歸線穿越東水藍星境內。北星回歸線的緯度值為黃赤交角,大約在北緯二十三度二十六分的地方,它對天文、地理、氣候、生物等具有重要的意義。黃赤交角除對水藍星運動的意義產生影響外,還深刻影響著與其緊密聯係的其它自然地理現象,如水藍星上四季節氣變化以及五帶、氣壓帶、風帶、氣候帶、自然帶變化等等自然現象。當天文意義上的四季、節氣轉換時,這條北星回歸線及其附近區域的物候、氣候亦在漸變。二十四節氣編排與這條特殊緯線以及季風氣候有著密切的關係。

  另外,二十四節氣本身蘊含了極為深奧的天地道理,所以李乾宸前世的二十四節氣的劃分在不同時期也曆經了不同的劃分方法。

  分別有鬥柄指向法、平均時間法、定氣法等不同的劃分方法。李乾宸前世今古的“定氣法”與上古“鬥柄指向法”在確定方法上不同,雖確定方法不同,但兩者所標示的天象是吻合的,如鬥柄指向法以鬥指正南為夏至,太陽星直射北回歸線;交節時北水藍星是一年中白晝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即古籍中所謂的“日長至”。“定氣法”以水藍星圍繞太陽星公轉的一個周期作為一個輪回,太陽星運行至黃經九十度時為夏至,交節時太陽星直射北回歸線,北水藍星白晝最長。鬥柄指向確立的二十四節氣雖然是古人根據北鬥七星鬥轉星移製定,其實造成鬥轉星移的原因則是水藍星繞太陽星公轉,因此二十四節氣與靈曆日期基本相符。現行的“定氣法”二十四節氣是根據水藍星在黃道,即東水藍星繞太陽星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星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星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十五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三百六十度,因此分為二十四個節氣。“定氣法”將太陽星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二十四等份,每一份為一個節氣,合起來正好是“二十四節氣”。

  還有鬥柄指向法,上古時代以北鬥七星鬥柄頂端的指向確定節氣,北鬥七星循環旋轉,這鬥轉星移與二十四節氣有密切關係。北極星位於水藍星地軸的北端,在北鬥七星中的天璿與天樞連線的五倍延長線上。由於水藍星的自轉,而北極星正好處在天球轉動的軸上,所以相對不動,而在軸邊上的北鬥星看起來就象圍繞著北極星轉一樣,這就產生了“鬥轉星移”。“二十四節氣”是幹支曆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即月令的特定節令。李乾宸前世天文學將北鬥星鬥柄所指的方位作為確定季節、月份的標準,稱為鬥建,亦稱月建。“建”代表北鬥七星鬥柄頂端的指向。每一歲周期鬥柄旋轉依次指向“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十二月建是依據二十四節氣而來的節氣月,配數字與十二地支,十二月建分別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鬥柄從正東偏北,寅位,後天八卦艮位開始,繞東、南、西、北轉一圈,歲末十二月指醜方,正月又複還寅位,故“鬥柄回寅”為春正;“鬥柄回寅”,指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鬥指寅為立春,鬥指壬為雨水,鬥指丁為驚蟄,……鬥指醜為大寒。鬥柄指向確定的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