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平靜裏的暗湧
作者:寧溪南      更新:2020-06-28 01:32      字數:2319
  1949年十月,新中國成立了。

  但實際上,這個時候還沒有全國解放,一直到1951年五月藏西的解放才標誌著新國家真正的建立了起來,但仗還在打,一直打到了六幾年,打地方武裝,也叫土匪。

  這也是為什麽我們的報警電話一開始叫做匪警的原因,而且那會兒的公安局是真的要打仗的。

  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裏,公安戰線上犧牲了無數英雄兒女,才有了今天的大好河山。

  49年,劉華奇的母親,劉老太太再一次病倒,臥床數月後永遠閉上了眼睛。

  49年,張景義再次懷孕。

  這一年來,劉照瑞在部隊上,隻是和家裏通過幾次書信。他入伍後先後參加了解放喜都和奉天的戰役,已經提升為連長,駐守在本溪地區進行剿匪工作,保護本鋼恢複生產。

  老太太去世的時候劉照瑞都沒能回來,有任務。哭著寫信自責了一通,劉華奇又去信安慰,勸勉他家裏雜事一概不須操心,在部隊上認真努力的工作。

  老太太一去,老太爺也一下子蒼老了許多,精氣神也去了五成,家裏的擔子全部落在了劉華奇身上。劉華奇工作忙,白天要上班,晚上要翻譯文件資料,於是家裏這一攤子就交給了弟弟劉華文,隻是在大事上點撥幾句。

  張景義安安穩穩的在家裏當著大太太,她性子好動,又不太懂得人心世顧,家裏的活兒劉華奇從來不讓她做,漸漸的就引起了劉華文媳婦兒的不滿,人前人後難免的指桑罵槐幾句,連帶著劉華文的幾個孩子對這個伯母也開始不待見起來。

  但這個家還是靠劉華奇來養,一大家子人花著劉華奇的錢生活,雖然心裏不滿,但麵子上也不太敢發作,甚至不敢流露出來,懵懂的張景義對這些全然不知,依然樂嗬嗬的抱著劉照豐過著自己的日子。

  這個種子卻是埋下了。

  劉家大宅現在已經變了樣。社會穩定下來,劉華奇換了積蓄把老宅修繕了一下,又買回來幾間房子,總算像個宅子的樣子了。

  再加上劉華文的幾個孩子讀書嫁娶,家裏家外一應開支大部分是劉華奇一個人擔著,積蓄也是日漸削減,好在有一份工資,另有一份國家秘密津貼,還能應付,在這個年代,也算得上是富裕之家。

  青堆子那邊,張景義的老父老母先後去世,家交給了張景義的弟弟。在賀子山的周旋下,張家的宅子雖然沒還回來,但另給了一套宅子,一家人過的到也算安穩。

  不過因為是地主出身,在這個時代到處受人白眼,日子就清苦些,沒事這個弟弟就會跑到姐姐家裏來打打秋風,毫無心機的張景義就把裘皮大衣,皮包什麽的都給了弟弟拿去賣錢添補家用。

  劉華文的媳婦兒暗暗看在眼裏,記著小賬,每日在劉華文耳邊嘮叨,剛開始劉華文還訓斥幾句,慢慢的就不再出聲了。

  日子就這樣在家長裏短之中慢慢過去,一晃兒劉照豐已經可以趔趄著滿院子跑了,整日裏把老太爺逗得開懷大笑,這卻也成了劉華文媳婦兒賬本上的一筆。

  女人的嫉恨真的是沒有緣由的,也不講道理。她從未想過自己的吃穿住用從哪裏來。

  50年十月,劉照瑞來信,響應國家號召,他決定和戰友一起,雄赳赳氣昂昂踏上國外的戰場。

  十一月,農曆十月二十二日,張景義在家裏土炕上生下一個女兒,老太爺取名:劉金榮。

  於是劉華奇這邊的長房院子裏就更多了些生氣,每天都是從一聲響亮的啼哭開始新一天的生活。

  “爸爸,我因為對人民對黨的忠誠,已經被批準光榮的入黨了。

  現在,我不僅僅是一名戰士,更是一名有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的黨員,我會用我的青春和熱血向黨,向祖國和人民交出勝利的答卷,也會成為你和媽媽以及家裏的驕傲。

  這邊很冷,也很苦,但是我們的心是火熱的,任何困難都無法阻擋我們獲得勝利的決心。”

  “爸爸,我從來沒有想像過,打仗會是這麽的艱難和殘酷,沒有冬衣,沒有足夠的彈藥,沒有食物和飲水,我們麵對的是世界上最先進強大的國家的聯合部隊,我們沒有飛機,沒有足夠的大炮和防空武器,甚至沒有安全的運輸線。

  部隊今天到了清江川。

  朝鮮比起我們更窮,更苦,甚至部隊也不像是一支正規的軍隊,這裏的老百姓甚至連野菜都吃不飽,到處是一片荒蕪,村莊城市大多已經沒了人煙,就算有,也基本上是婦女和孩子,他們站在路邊膽怯卻又渴望的看著我們,看著我們身上的炒麵,或者別的什麽吃的。”

  “爸爸,死了好多人,很多人還很年青,他們的家裏還有爸爸媽媽弟弟妹妹在盼著他們回家,可是他們永遠的也回不去了,甚至有些屍骨都找不到了,這就是戰爭的殘酷。我不害怕,我認為這就是我們當兵的理由,讓戰爭結束在我們手裏,讓以後的人民可以和平,幸福快樂的生活。”

  “爸爸,我又立功了,我帶領著運輸車隊闖過了敵人的封鎖線,敵人的偵察機都沒發現我們,把物資送到了最前線,一輛車都沒有損失,首長誇的我都有點兒不好意思了。

  爸爸,我升官了,雖然我不應該因此感到虛榮的驕傲,但是我還是抑製不住的特別高興。這裏是部隊,我不能在戰友麵前表現得那麽膚淺,隻好寫信給你,希望和您一起分享這種快樂。”

  “爸爸,我不知道戰爭什麽時候會結束,也不知道哪一天一顆子彈會結束我的生命。我今天特別想家,想念你,甚至想念姨媽,想念從未見過的弟弟和妹妹,想念爺爺。不要罵我把爺爺放在最後,我和爺爺相處的時間太短,我現在甚至想不起他的模樣來了。這並不是我不孝順。”

  “爸爸,我又升官了,但這次我並沒有感到興奮或者高興,我最親近的戰友犧牲了。”

  “爸爸,我們勝利了,我們贏了,我們終於打敗了敵人,我簡直高興的想要大喊大叫。爸爸,你和姨媽等著我,我就要光榮的回國了,帶著勝利的消息。”

  隨著劉照瑞的一封一封來自國外戰場的家書,時間一年一年的過去,國內的日子平靜的過著,地方局勢已經安穩,開始提出發展工商經濟。

  劉金榮已經可以拉著哥哥的手跑到街上去玩了,偷偷的讓哥哥從街邊的貨郞那兒買甜甜的糖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