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奉天
作者:寧溪南      更新:2020-06-28 01:32      字數:2478
  劉華奇扭頭問拘禁的坐在一邊的張景義:“景義,你餓不餓?”

  張景義點了點頭,臉上泛起一片腓紅,低下了頭去。

  劉華奇又轉向坐在另一邊的兒子:“照瑞,你肚子餓不餓?想吃什麽?”

  劉照瑞想了想,說:“我想吃牛扒。不過還是看姨媽的吧,姨媽想吃什麽就吃什麽。”

  劉華奇說:“我記得這邊上就有一家俄人餐廳,也不知道現在還在開了沒有,有牛扒和俄式牛肉土豆,烤香腸和洋蔥,味道還算可以。”他轉過頭問張景義:“這些可以吃嗎?要不然我們出去轉一轉,慢慢的找個你喜歡的餐廳。”

  張景義點頭說:“好的。不知道這附近有洋人開的理發館沒有,我頭發幾天沒打理了。”

  劉華奇說:“我們先帶照瑞去吃牛扒,然後我陪你在這附近慢慢找找,總會有的。”扭頭對賀子山說:“賀先生一起吧,算我為你踐行,陪了我們一路幾百公裏也是辛苦你了。”

  賀子山說:“應該的,華奇同誌你不用這麽客氣。”

  劉華奇站起來穿外套,問賀子山:“這邊用什麽錢?”

  賀子山說:“光洋,鷹洋,盧布,法幣都可以,國黨的中聯卷也過來了,日元也是可以流通的。隻有滿元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肯收,國黨的銀行可以把滿元換成其他的幣種。奉天省委的同誌為你們準備了一些法幣。”

  他從身上的皮包裏拿出一個大的牛皮紙信封,遞給劉華奇。

  劉華奇想了一下,伸手接過信封,說:“我就卻之不恭了,現在我沒有收入,還有一家人要養,也確實缺不得錢。”

  賀子山說:“組織上已經考慮到了這方麵,你在奉天的所有開支都由我們來支付,等到了安東會給你安排一份合適的工作,你放心吧。”

  劉華奇點了點頭,把外套穿好,把信封塞到口袋裏,幫張景義拿過貂皮帽,替她戴好,對劉照瑞說:“把帽子戴好,不要吹了風。”

  四個人出了房間,順著樓梯下樓到一樓大堂,劉華奇走過去,用俄語和服務人員說了幾句,走回來說:“還好,餐廳還在,連位置都沒有變。”

  賀子山笑著說:“劉先生對奉天真的很熟悉呀。”

  劉華奇點點頭,說:“在這生活過一段時間。”

  出了旅社的大門,寒風夾著雪花迎麵吹過來,大街上沒幾個人影,電車叮叮當當的開過,有幾輛方盒子一樣的汽車停在路邊。

  賀子山招了招手,一輛兩匹馬拉著的“出租車”跑過來,車上四周加了簾子,可以擋些寒風,裏麵還生著一個銅的炭爐。

  四個人上車,劉華奇說:“走浪速通(中山路)去春日町(太原街),就到叉口那家俄國人的飯店。”

  車老板甩了個鞭響,兩匹馬頂著風雪動起來。

  劉華奇對張景義說:“奉天這裏比冰城更久,好東西也是要多些的,這邊明湖春,洞庭春,鹿鳴春都是好飯店,菜品還要強過新世界,隻是菜種略有不同,等明天休息好了我帶你吃過去,看看你喜不喜歡,今天先依了照瑞。”

  張景義眨眨眼睛看著劉華奇:“比新世界還要好嗎?”

  劉華奇笑著說:“要好的,你走的地方少,了解的不多。奉天這裏拿出一個鋪子都有一二百年,就是生家也做成熟手了,何況還有大師傅坐陣。”

  張景義問:“你吃過的?”

  劉華奇點了點頭,說:“明湖春的燕窩和一品翅你肯定是喜歡的,還有佛跳牆,你還沒見過。洞庭春和鹿鳴春,我到是不確定你會不會喜歡,反正吃了再說吧,都是魯東菜。

  奉天還有家餃子做的好,叫邊家餃子,你喜歡吃餃子嗎?我還沒問過你,在冰城也很少見你要吃這個。”

  張景義就使勁的點點頭,伸手挽住劉華奇的胳膊。

  劉照瑞和賀子山坐在對麵,賀子山說:“鹿鳴春很好,不但菜好,人也好。”

  劉華奇看了賀子山一眼,點了點頭。那個時候鹿鳴春是我黨在奉天的主要活動地點。

  那時候奉天有三春六樓七十二店,八十一家比較有名的飯店,以後起之秀鹿鳴春為首,解放後私營取消,這些飯店大都關張,少部分改為國營,慢慢的都消失了。

  一九五一年,原來三春的老廚師和他們的後人商量著重新把飯店辦起來,明湖春,洞庭春,鹿鳴春三春合一,就是今奉天太原街的勺園飯店,名字來自於老鹿鳴春大堂裏掛的一塊匾。

  再後來鹿鳴春重建,洞庭春明湖春也相繼重建。不過,已經是名同人不同了。

  街上有行人,穿著棉布長袍,戴著狗皮帽子,抄著手縮著頭在街邊走過,張景義睜著大眼睛打量著,感到很新奇。也有人力黃包車,車夫哈著白氣在冰雪上小跑,硬是比叮叮當當響著鈴的電車要快上幾分。

  劉華奇在張景義頭上撫了一下,問:“好看麽?”

  張景義點了點頭:“比冰城要大,路也要寬些。人也多些。”頓了一下,補充說:“樓也多。”

  車老板又甩了個鞭響,車穩穩的停在莫麗娜亞餐廳門口。

  “先生,到了。”車老板扯開捂在嘴上的圍脖,其實就是一條棉布,稍微打開一點車上的簾子,對坐在車裏的四個人說。

  劉華奇下了車,伸手扶著張景義下來,那邊賀子山已經遞給車老板一個光洋,這種馬車的價格算是相當的高,這個時候四個人在飯店裏好好的吃一頓飯也就是三塊錢或者四塊錢。

  馬車馬上被兩個毛子叫走了,在這樣的天氣裏,坐上有炭爐的四輪馬車也算是一種享受了。

  餐廳就建在路邊,紅磚樓,正麵臨街這邊有斜拉的蓬子用來遮擋雨雪,這會兒上麵已經承滿了雪花,邊緣還有冰溜垂下來,看來老板也不是個不太勤快的人。

  進了屋裏,隨著一串很好聽的風鈴聲,紮著毛子傳統花裙的服務員迎上來,笑著歡迎。

  隨便找了張桌子,給劉照瑞點了牛扒,又幫張景義叫了濃湯和沙拉,然後劉華奇才詢問賀子山想吃點什麽。賀子山也沒客氣,要了土豆燒牛肉和烤腸,要了些麵包和牛尾湯。

  賀子山也懂一些俄語,和服務員交流是沒有問題的。

  吃了飯,喝了尾湯,劉華奇又叫餐廳切了些牛肉香腸麵包用紙袋裝了,這才付了賬,四個人起身從餐廳出來。這邊車不太好叫,四個人在門口小廳裏等了一會兒,一杯咖啡喝完了,才看到一輛汽車開過來。

  賀子山出去攔住汽車說了幾句,擺手示意可以乘座,劉華奇帶著張景義和劉照瑞這才出了餐廳的玻璃門,四個人上車回到旅館,這樣的天氣也沒法逛街。

  旅館邊上圍著一群人,仰著頭往上麵看著。

  是在更換旅館的牌匾。原來的大和旅館牌子以及日文的霓虹燈招牌被拆了下來,換上了一副更大些的字牌:鐵路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