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夜幕下的冰城
作者:寧溪南      更新:2020-06-28 01:32      字數:2341
  人生如夢,女人如花

  她的幼年,是雛菊,充滿著滿滿的快樂和幸福

  而她的童年卻變成了蒲公英,美麗而虛幻,風吹過,灑得漫天遍裏,卻無根無聚,不知道歸宿在何方

  ……

  刺骨的寒風卷著積雪在城市裏呼嘯而過。

  這是一九四五年。

  整個冰城都充斥著一股不安的氣息,日本人在投降潰退,國共在隔空打嘴仗,毛俄已經揮兵而至,牢牢的控製了這裏。全城的老百姓隻要天一黑就不再敢上街,把門用硬木杠子緊緊的頂起來,一家人小心的呆在屋子裏,連喘氣也不敢大聲。

  夜幕下的大街被積雪覆蓋著,路燈發著微弱的光芒。偶爾有汽車或者坦克從街麵上駛過,轟隆隆的噪聲中留下一股濃重的汽油味。

  “咯吱咯吱咯吱咯吱”隨著一陣粗重的喘氣聲,一輛黃包車小跑著順著街道跑了過來,車夫沉重的腳步踩在積雪上,積雪發出牙酸一樣粉身碎骨的聲音。

  “爺,到了,就是這旯。”車夫雙腳往前蹬,雙手使力的扶著車把,滑行了一小段,把車穩穩的停了下來,頭上的狗皮棉帽子下麵有白汽蒸騰出來。

  坐在車上的人往四下看了看,抬腿從車上下來,從衣兜裏掏出錢來,車夫帶著笑臉欠著腰說:“爺,有法幣嗎?滿圓不好用了,買不到東西。您老耽待。”

  坐車的人打量著四周,笑了笑,說:“你到是撒冷,小日本剛跑你這就收上法幣了。”手上換過錢。

  車夫接過錢,借著路燈的燈光看了看,小心的解開衣襟把錢收進裏懷裏,扣好扣子,說:“原來小日本在這法幣也是通的,讓花。鷹洋,港幣,朝鮮銀行票,袁大頭都有,日本人自己也花。有時候還能看見越南錢。”

  坐車的人活動了一下手腳,在這大冷天裏坐車的比拉車的冷,腳有點僵,邊活動邊問:“這邊沒發行過中聯券?”

  車夫搖了搖頭說:“沒有,不過,這幾天都鬧哄著說要用中聯券了,說那東西不當錢。”

  坐車的緊了緊衣襟,又問:“軍票見過沒?”

  車夫又搖搖頭:“沒見過,軍票是啥?爺你不能拿你們和我們比,我們這苦哈哈,一輩子窩在這邊混著活,沒啥見識。”

  坐車的搖了搖頭,說:“沒事,看來小日本對東北還真不錯,連軍票都沒在這邊發過。你們哪,算是走運,關裏讓小日本的軍票坑的傾家蕩產家破人亡的還少了?行了,黑燈瞎火的你也回吧,我這到了。”

  車夫加著小心說:“爺,你一會兒還回不?要是回的話我在這等等。這烏去摸黑的車也不好叫,一會兒爺你總不能走著回去吧?嘿嘿。”

  坐車的想了想說:“也行,你要不怕冷就在這等會兒吧,我進去找個人。”扯了扯身上的棉袍,邁步向胡同裏走進去,車夫在後麵喊:“爺,有事你就招呼一聲兒,我就在這塊兒。”

  胡同裏黑乎乎的,好在是冬天,雪地裏還能看著些東西,不至於撞到哪。順著胡同一直往裏,走到一家門口,坐車的仔細觀察了一下,確認是倒數第三家,這才抬手在門上敲了敲。

  “誰?”門裏傳來一個男人的聲音。

  “紅崖子,哥,我來看你啦。”

  木板門打開,露出一張瘦削戴著眼鏡的臉,坐車人也沒客套,閃身進了院子,戴眼鏡的人關好門,貼到門上聽了一會兒,這才往院裏走,說:“進屋說吧。”

  兩個人進了屋。

  這房子不小,正房三間,邊上還有廂房兩間,馬欄米倉都是全的。

  戴眼鏡的男人領著坐車人進到正房西間,火炕燒的很熱,屋裏熱氣騰騰的,坐車人搞下棉帽子,向戴眼鏡的男人伸出右手:“你好,華奇同誌,我是賀子山,代表組織來看望你。”

  戴眼鏡的男人,華奇同誌把手裏的手槍收好,伸手和賀子山握到一起:“辛苦。這麽冷的天,路上沒少遭罪吧?”

  賀子山說:“小鬼子投降了,全國解放指日可待,好日子馬上就要來了,苦還能再苦幾天?值得。組織上就是不放心你的情況,派我過來看看,想問問華奇同誌你的意見,你是留在冰城還是到後方解放區去。我們尊重你的意見。”

  華奇同誌想了想說:“我還是回家吧,這一晃,也有十幾年沒回去過了,以後解放安定了,我就在家裏過過平靜日子就好。能行吧?”

  賀子山笑著說:“肯定行,怎麽不行。華奇同誌的老家是安東省吧?”

  華奇同誌說:“莊河,這個接頭紅崖子的暗號就是那兒老時候的稱呼,現在沒人這麽叫了。”

  賀子山問:“華奇同誌在老家還有什麽人嗎?生活上用不用我們安排?”

  華奇同誌說:“有,老宅還在,我弟弟一家還在那生活,還是會通信的,平時我會寄錢回去。”

  賀子山說:“那就好,有親人在就更好了,這樣我們也放心。解放了,一家人團聚,多好啊。”

  華奇同誌說:“我弟弟家的成分,沒什麽問題吧?”

  賀子山說:“沒問題,這點上你放心,我們也是區別對待的,就是地肯定要國有了,房子什麽的還是你們自己的。必竟現在不實興地主了嘛,這個還請華奇同誌你理解。當然,根據華奇同誌你的特殊情況,國家會有相應的政策,你就放心吧。”

  華奇同誌問:“那我們什麽時候可以走?”

  賀子山說:“別急,你的情況有點特殊,你知道的,我們得保證萬無一失。你們一家先在這委屈幾天,最晚初九出發,可以吧?”

  華奇同誌點了點頭,說:“可以,我相信組織上的安排。就是孩子,這麽天天在家裏呆著有些呆不住,鬧騰,嗬嗬。”

  賀子山問:“華奇同誌是兒子吧?多大?”

  華奇同誌說:“對,小子,已經十三歲了,還在上學。對了,回到那邊,孩子上學有辦法吧?”

  賀子山說:“這個我不太了解,不過現在全東北都在搞複工複課,我想應該沒什麽問題。到時候有什麽意見你可以和地方上的同誌提,會有專門的同誌處理你的事情。放心吧,我們當初對你的承諾絕對不會改變。”

  華奇同誌點點頭:“那就好,那就好。我其實不是耽心,我還是相信組織的。”

  很快,賀子山告辭出來,坐上一直等在街口的黃包車走了。

  幾天以後,一輛黑色的轎車停在巷子口,華奇同誌一家三口人帶著皮箱上了車,車子碾壓著積雪向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