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身不由己
作者:關關公子      更新:2020-06-27 14:55      字數:2160
  第七十九章

  帶著黑羽衛、家眷、工匠、家丁長途跋涉,幾經輾轉,終於在三月初進入了川峽四路,成都府。

  川峽四路物產豐饒,中原地區屢經戰亂,官僚富豪紛紛逃亡入川避難。甚至還留傳著‘河北江東處處災,唯聞全蜀勿塵埃。一瓶一缽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的說法。

  因為地利的優勢,川峽四路長年不受戰火殃及,糟了大難的世家豪紳,最喜歡來的地方便是蜀地,而江湖人也是如此,被朝廷逼的沒辦法了,就往蜀地的險峻山嶺中一鑽,大軍攻不進去,小隊伍找不到人。

  這就導致了成都府和別的州城完全不一樣的情況,城池的富裕在大宋也是名列前茅,僅次於汴京、杭州等地。可周邊的郡縣又匪患頻發,險峻山嶺之中山寨無數,各種占據山頭自立為王,其中最大的一隻匪寇由蜀王陳鬆率領,足有萬餘人的規模,稍微次一點的也有不少,如蜀州青龍寨、眉州眉山寨等。

  這些個山寨是百年前一場起義遺留下來的,因為蜀地背靠吐蕃諸部沒有外敵,也沒有重兵堆在這裏,多年清剿不幹淨。時間一長,反而穩定了下來,和周邊的百姓達成了默契。

  蜀地山寨和山東的截然不同,因為官府勢大,光靠劫掠活不下去,官府隨隨便便也打不進來,雙方僵持了很多年,寨子裏很多人要養,總不能天天吃土。於是乎有些個山寨就讓婦孺編織竹筐、簸箕,喬裝成良民跑去鄉鎮上換鹽鐵等必需品。

  官府天天剿匪剿不動,時間一長衙役捕快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隻要不跑來打家劫舍就好。

  其他寨子看到這場景,為了讓日子過的舒坦些,又不想和官府打仗,便開始各顯其能,釀酒、造紙、熏臘肉、醃泡菜、種花椒,然後拿著產品去鄉鎮上賣,或者等著商戶過來收。

  就這麽十幾年下來,蜀地持續多年的匪患竟然不鬧了,大部分山寨除了不交稅賦,基本上和村落無異。山寨中都是些被苛捐雜稅逼的沒辦法才落草的百姓,有條活路都很珍惜,有時候犯了大案的匪寇逃入深山,不想惹事的山寨還把人逮住扔在衙門外,四處劫掠燒殺的山寨隻有一小部分。

  若非如此,典魁司也不會放著不管,要不是前些年陳鬆統一了一大片寨子自己稱王,‘西蜀’的名字都不會出現在案牘庫裏麵。官府也清剿了兩次,可惜還是打不下來,最終也不了了之,蜀王就蜀王吧,你自己樂嗬就行。

  不過,西蜀也並非太平的地方。近些年因為花石綱、造作局、西城所等事件的影響,湧入西蜀的世家和江湖人劇增,大部分都被各個山寨吸收,也有不少人自立門戶。新舊勢力之間的摩擦頻發,導致蜀地又有些亂的苗頭。

  匪寨終究是匪寨,朝廷也沒法指揮,隻能是誰冒頭打誰,盡量穩住局勢。

  而就在這樣的環境下,一隻新的勢力,以過江強龍的姿態,悄然來到了險峻蜀地的小泥塘之中

  -------

  咚——咚——

  渾厚的鍾聲傳遍皇城,街道之上,兵甲和百姓在地上叩拜,百官恭敬等在禦街前,迎接大宋新帝入宮。

  身著龍袍的趙轍,坐在寬大的禦輦之中,身旁是著鳳冠霞帔的王妃,走過宮城的大門,她便是王後了。

  王妃眼中並沒有什麽喜悅,隻是做出端莊威嚴的表情,與趙天洛有五分形似的眸子裏,帶著幾分擔憂與思念。

  趙詰一係死絕,康王上位,康王是最大的得利者,本就得避嫌。而曹華還是康王的女婿,殺了天子和十幾位皇子,帶著家眷潛逃,哪怕王妃明知是曹華帶著洛兒離開,也隻能對外說賊子擄走了兩位公主。

  曹華救了康王,王妃記在心裏,可繼承大統後的第一件事,必然是對這個女婿開始永無止境的追殺。哪怕康王心裏不想,也不得不這麽做。不然史書上必然記下‘康王趙轍,命女婿入京謀殺君主皇子,從而得位’。

  曹華這一走,很可能天人永隔,那尚在腹中的外孫兒,恐怕永遠也見不到了。

  趙轍頭戴金冠,隻是左側的額頭有塊傷疤,依舊用紗布包紮,左手也微微顫動,不過眼神很平靜,看著跪在兩旁的大宋官民,久久默然不語。

  終於穿過宮牆,看到了禦道上方的大殿。

  已經是太子的趙淮,茫然的看著巍峨的宮城,沉默許久,還是沒忍住,輕聲詢問:

  “父王,姐姐和姐夫該怎麽辦?”

  趙轍幽幽歎了口氣,在趙淮的攙扶下走過禦道,回頭看了眼,後方是看不到盡頭的人群和官吏。

  “曹華成了別人手裏的刀

  皇兄想坐在這張位置上,坐不穩,摔了下來

  本王不想坐這個位置,卻容不得人拒絕

  帝王不好當,你以後,要收心了”

  趙淮扶著身著龍袍的父親,想了想:

  “那姐夫”

  趙轍搖了搖頭:“從今以後,便再無瓜葛。大勢之下,人人都身不由己,容不得半點私情曹華本事大,十年、二十年,等本王死後,你恐怕就不會再叫他姐夫了。”

  趙淮不太明白康王的話,皺了皺眉:“姐夫是個好人,對父王和我,都沒有異心,這次是身不由己”

  “嗬嗬”

  趙轍搖了搖頭,思索良久,語重心長的說了一句:

  “黃袍加身的典故,你可還記得?”

  趙淮點了點頭:“太祖皇帝忠於前朝,卻被將領擁立為天子,被迫無奈登基”

  趙轍一節節走上石梯,進入大殿,看著上方的龍椅:

  “自願還是被迫,誰都說不清楚。但人走到那一步,想不想當皇帝,就不是自己說的算了。便如本王一樣,已經走到這一步,背上殺兄弑君的罵名,也得當,不然嗬嗬”趙轍歎了口氣,沒有再說。

  趙淮微微蹙眉,思索了下:

  “姐姐肯定不答應”

  “無情最是帝王家。

  等你姐姐有了兒子,就不這麽想了”

  ------

  怒海擒龍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