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餘波
作者:關關公子      更新:2020-06-27 14:55      字數:2395
  西子湖畔騷亂持續了許久,虎捷軍、廂軍、衙役、黑羽衛,密密麻麻的朝廷暴力機關全部趕到了西湖附近。官兵持著火把來回奔走,把整個西子湖圍的水泄不通,嚴格排查附近所有的住戶商賈遊人。從深夜到淩晨,杭州城都是火光通明。

  因為事情太大,連康王都被驚動,從床上爬起來跑到了西子湖畔坐鎮,以免受了驚嚇的杭州大小官吏鬧出更大的亂子。

  朱勔的身死,絕不是一件小事。

  在曹華的印象中,朱勔直接導致了江南的方臘起義,數百萬民眾揭竿而起,光杭州一地遭到兵禍身死的百姓就有十餘萬。而朱勔依舊安然無恙,直到北宋滅亡之際,才被皇帝賜死。

  這樣一個人物,猛然就死在了一場酒宴上,帶來的衝擊可想而知。天子必然震怒,大小官吏怕受到牽連,都聚集在一起商量如何撇清關係,讓誰來背這口鍋。而杭州附近的江湖人,心中暢快之餘,也有些禍從天降的感覺。因為朱勔死在杭州,接下來朝廷必然大力清剿當地江湖人,一時間不少三教九流連夜開始往外逃。

  而造成這一切的幕後主謀,被刺殺的另一個目標曹太歲,此時正躺在病榻之上,當著諸多官吏的麵給康王請罪,若不是康王攔著,都能當場自裁謝罪。

  杭州當地的官吏,肯定是想把這口大鍋甩在曹華頭上,畢竟這次是曹華請的客,而且典魁司有清剿江湖匪人的職責。但曹華也受了重傷,他們親眼看著那群賊子逮著曹華砍,曹華又在休假,這口鍋不太好扣。

  好在曹太歲‘深明大義’,重傷之下仍然安慰當地官吏不要驚慌,讓康王代筆寫了封請罪書信給聖上和太師蔡京,把失察之責扛了下來。

  諸多官吏還能說什麽,連聲安慰,然後又寫折子給曹華辯護,說此事也不能怪曹大都督,賊人太過強橫,曹大都督已經盡力。

  江湖人無數次刺殺朱勔都沒成功,這次忽然成了,消息根本就壓不住,幾乎第二天淩晨時分,‘謝怡君與方七佛聯手夜襲西子湖,手刃狗官朱勔,重創奸宦曹太歲’的消息就傳遍了杭州,繼而又往外迅速擴散,恐怕過不了多久整個大宋都會知道。

  這個消息,無異議給江南百姓打了一針強心計,無數被禍害的家破人亡的百姓痛哭流涕,感歎朱勔死有餘辜。謝怡君的名字一夜之間如日中天,成了百姓心中的英雄,江湖人眼中的豪俠,甚至有人在家裏供上了長生牌位,三拜九叩以答謝謝怡君報仇雪恨的大恩。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時間回到當前,曹華托著重傷之軀,在病榻上與諸多官吏商議完事情後,便被黑羽衛護送上了馬車,回王府治療傷勢。

  馬車之中,曹華渾身都是繃帶,氣若遊絲的靠在榻上,連抬手都困難。窗簾開著,街邊巡邏的官兵和被驚醒的百姓,都能遙遙瞧見一個輪廓。

  寒兒用繃帶仔細包紮曹華完好無損的胳膊,小臉兒有幾分激動,不過隱藏的很好,小聲嘀咕:

  “公子,下一個殺誰?”

  曹華微微蹙眉,沉思了下:

  “今天方七佛出手救朱勔,定然是方臘想要以討伐朱勔為借口起兵。現在朱勔死了,方臘師出無名,但絕不會就此了事。”

  寒兒思索了下:“方七佛武藝太高,李百仁隻擋了三招便被打傷,武藝恐怕真不下於公子,我實在攔不住。”

  “說這些沒用。”

  曹華歎了口氣:“這次的事情,不光謝怡君會名聲大震,方臘也一樣。既然沒了討伐朱勔的由頭,我估計方臘會乘熱打鐵,直接借著這次刺殺成功起兵讓探子打起精神注意著江南一帶的動靜,有任何苗頭都提前告知與我,免得這把火燒起來。”

  寒兒輕輕點頭,想了想,又有些為難:“我們在江南的人手本就不多,方臘有一向謹慎”

  曹華自然知曉這個道理,沉默了少許:“黑羽衛能調過來嘛?借朱勔遇刺剿匪的由頭。”

  寒兒皺了皺眉:“江南不比匪患嚴重的徐州,官強匪弱本就有廂軍駐紮,又遠離邊關長年無戰事。真要剿匪,聖上應該就近調動當地駐軍,而不是讓黑羽衛千裏迢迢跑過來,而且這不是公子的地盤,蔡太師也不會答應。”

  江南的官吏大部分都是蔡太師一係的人,無論文武。真要出兵剿匪,康王臨危受命都有可能,獨獨不可能讓曹華一個半點關係沒有的外來人操盤。

  曹華輕輕歎了口氣,也隻能吩咐:“讓探子密切注意,有消息第一時間匯報上去,方臘很厲害的,宋江都沒打過。”

  “嗯?”

  寒兒愣了下,略顯莫名:“方臘和宋江沒有交集,而且在珊嶺河,宋江的屍首被找到,已經死了。”

  曹華嗬嗬一笑,倒也沒有解釋,轉而詢問:“梁山那邊什麽情況?”

  “當天還是有人逃了出去,宋江死後,梁山重新選了寨主,隻是人心散了,有向朝廷求和的意思百刀莊的祁進海接下了百刀盟,收納了青州不少山寨的人手,不過舉止安分,沒有向都督尋仇的意向”

  曹華安靜聽完,點了點頭:“把祁虎的兩把刀送去青州,還給祁進海。”

  寒兒眨了眨眼睛,思索了下,便點頭:“諾。”

  ------

  馬車經過宜春樓,因為官兵封街的緣故,樓裏麵沒有客人,不是姑娘都站在窗口打量。

  湖底兩旁的兵甲嚴防死守,火把的光芒一眼看不到盡頭。

  李師師站在宜春樓的大門外,依舊是方才的打扮,不過臉頰有些發白,湯夫人滿臉後怕的站在旁邊扶著,絮絮叨叨說著些什麽。

  李師師不敢越過士兵,隻是墊著腳尖看向馬車,車廂比較高,隻能看到曹華半個側臉。

  瞧見曹華的目光望過來,李師師眸子睜大了幾分,張了張嘴,欲言又止,還沒醞釀好說辭,曹華的目光便偏開了,望向了別處。

  馬車擦肩而過。

  李師師稍稍愣了下,想了想,便沿著街道,在官兵後麵跟著馬車小跑,抬起眼簾張望著。

  一步,兩步

  直至走到湖堤的盡頭,車廂裏的男人,目光都沒有再望過來。

  李師師停下腳步,看著遠去的馬車,愣愣出神。

  “師師,快回去,兵荒馬亂的”

  此時,湯夫人絮叨了一路的話語,才傳入耳中。

  李師師回過了神,睫毛輕顫,雙眸閃過微不可覺的失落。

  馬車漸行漸遠,快要消失在街道盡頭之時,一隻女孩的手從窗口伸出來,晃了晃,又收了回去。

  李師師眨了眨眼,良久後,雙手疊在腰間,對著遠去的車架,輕盈如水般福了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