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歡快的部落與鬱悶的韓成
作者:墨守白      更新:2020-03-07 20:15      字數:2297
  我是一個原始人最新章節

  相對於眾人的驚喜交加,韓成沒有想象中的那樣高興,他看著地上草灰堆裏的碎片,甚至於有些鬱悶。

  因為他清楚的記得,當初看視頻上,那個少數民族的老奶奶一窯可是燒了六七十件之多,後來開窯的時候,隻有兩個壞了,其餘的都是完好無損。

  而自己現在,總共有二十二個入窯,一窯出來之後,隻有八個囫圇的,將近三分之二的要麽上麵有裂縫,要麽裂的更徹底一些,成為了碎片一般的存在。

  即便這是自己是第一次燒陶,可差距也不能這樣大啊!

  不幸中的萬幸是黑娃製造的那口缸保存下來了,很囫圇,上麵沒有絲毫的裂縫,這讓韓成再一次的感慨,天賦果然很重要。

  被神的光環所籠罩的韓成,在猝不及防之下,接受了眾人的禮拜。

  相對於最初的手足無措,到了現在,他要淡定的多。

  他將巫扶起,然後讓眾人也都起身,為了不掃眾人的興,他臉上也露出了同樣歡快的笑容。

  對於陶這種新奇的東西,部落中的人展現出了足夠多的興趣,興奮中的他們,將所有的陶器裏都裝上水,往部落裏麵運。

  有了這些水,他們以後口渴的時候就不用再跑大老遠的來到河邊喝水了!

  二師兄累的臉紅脖子粗的,抱著裝著滿滿一缸水的大缸往前挪動著步子。

  一旁跟著的大師兄不時搖一下頭,表示這個做的太大了,用來裝水運水實在太不方便,不如那些小的用著順手。

  這一幕把一旁的韓成看的目瞪口呆,他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用缸的!

  您這樣用要是好用了才是怪事!

  這操作簡直比司馬光都要優秀啊。

  韓成目瞪口呆之後,哭笑不得,連忙上前告訴他們,連說帶比劃的好一陣,總算是讓他們明白了這個叫做‘缸’的東西是空著放在部落裏,然後再用小幾號的‘罐’拎水往裏麵倒的。

  大師兄二師兄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小心的將缸放在土地上,將這一缸的水倒掉,抱著輕了好幾倍的缸往部落中走去。

  整個青雀部落都顯得格外高興,神子果然沒有讓他們失望,說泥巴能製造出好東西,就製造出來了!

  眾人在巫的領導下,於洞穴之內再次進行了一場旨在感謝天神的祭祀。

  祭祀品不是食物,而是剛剛出窯的陶器。

  圖騰柱前方,頭戴羽冠手拿骨杖的巫口中念著韓成以及洞內其他人都聽不懂的語言,在跟他一直都不曾感應到過的天神溝通。

  感謝天神給他們部落降下神子,給部落帶來無邊的恩澤,

  在巫古樸的沒有人能夠理解的咒語之中,不時會蹦出一個‘陶’字,這是不久之前韓成教給他的。

  這讓原本應該充滿神秘感的祭祀,顯得有些出戲,韓成甚至於有些想笑,因為這讓他有了一種類似惡作劇得逞了一般的感覺。

  祭祀進行了大約進行了三十分鍾左右,在巫大汗淋漓之後,方才結束。

  部落裏麵的孩子,一個比一個的興奮,尤其是那些親自參與製造陶器的六七個孩子。

  跛也咧著嘴笑,因為這製造陶器,他同樣也參加了。

  跛用他的行動再次證實了跟著一個好老大的重要性,就比如戰場之上,將軍的貼身護衛一般都比旁人死的少……

  大師兄也很高興,因為韓成將一個碗分給了他。

  若是一般的東西,比如獵物這些,作為首領的大師兄是擁有絕對的分配權的,但這次不同,這次出現的是新東西,是天神啟示神子製造出來的,在部落的曆史上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大師兄也不敢輕舉妄動。

  韓成倒是沒有注意到這些,在他的潛意識裏覺得,這是他領導眾人製造出來的東西,他本來就擁有這些物品的分配權。

  這倒不是他太過於特立獨行,而是因為他很多的思維還是自居不自覺的受後世的影響,不太習慣部落之中的這種公有製度。

  八件陶器裏麵,除了黑娃製造的那個大缸之外,還有兩個罐子五個碗。

  缸以及罐子是公共物品,碗則比較私人。

  韓成將最好的一個碗給了巫,自己留下了次一的,剩下的三個,三位師兄弟一人一個。

  這樣的分配方法沒有人有什麽異議,因為他們平日裏分配食物就是這樣來的。

  就來沒少跟著忙活的跛,也一樣沒有異議,他和那些孩子們一樣,隻是有些羨慕罷了,並沒有覺得韓成這樣分配有什麽不好。

  缸以及罐子太少,根本就不夠用,不過倒也不用擔心,如今事實已經證明,這燒陶之法可以行,今後隻要多花費些時日,就能將所缺少的都給補充起來。

  昨日裏打到的食物足夠多,今天大師兄他們也就沒有出去狩獵,而是在韓成的一聲令下之後,隨著這些孩子們一起來到河邊,集體參與到製陶大業之中。

  韓成稍稍的點播一下,便讓他們這些人都跟著黑娃學習。

  這讓黑娃微微緊張的同時,也覺得倍有麵子,深感責任重大的他,將事情做的一絲不苟,不厭其煩的給眾人做示範,傳授經驗。

  韓成則在一邊看著。

  人大約都有其所擅長的東西,就比如這製陶。

  一日下來,有三四個人做的特別好,剩下的大部分都是中等水平,或偏上或偏下,也有幾個做的特別差的,比如二師兄。

  一天下來難為了一身汗,弄了一臉的泥,也沒有弄出一個像樣的出來。

  也正是因為人的差異,所以就出現了分工合作,把人放在他擅長的領域中去,做擅長的事情,就是一個提高生產效率的好辦法。

  所以今天一天下來之後,韓成便進行了人事安排,讓那四個做的最好的成年原始人,在空閑的時候、也就是不用打獵捕魚的時候,專攻泥胚之類的製作,而其餘人,則根據他們各自的特點,分別進行掘土、和泥、搜集幹草、將幹草弄碎等工作。

  當然,都是在不影響部落正常的生活下進行的,畢竟弄吃的才是部落的第一要務。

  前幾天製造的泥胚又一大批都可以燒了,但是韓成並沒有進行這項工作,因為他還沒有想通,為何同樣的方法下來,他的成品率會這樣的低。

  失敗一次總要從裏麵找出一些經驗出來才行,不然一直重複的進行下去,也沒有太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