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終於轉完了
作者:龍月半      更新:2020-06-27 01:51      字數:3785
  聽罷安樂王的精妙布局,越王微笑道:

  “我弱冠之齡,能得封疆多年威名赫赫的安樂王如此嘔心瀝血以待,實在不勝榮幸。”

  “就算不是為了一絕後患,”安樂王抬手一指,“我也要在兄長的飛星亭前為其雪恨!”

  越王苦笑:“你口口聲聲為了兄長,可是飛星亭建成之後,今日,方第一次到此。”

  安樂王嗤笑:“正如你所說,我有封疆大任,無暇他顧!便是把對兄長的懷念之情深埋於心又如何?何必做這些表麵功夫?”

  越王輕歎一聲,“哪怕你之前隻來過一次,也不會不知道,你此番籌謀,其實天(why?)衣有縫。”

  “天子昨晚派出宮去的侍從,是從我處索要而來,安樂王可知,為何天子不指派自己的人手?”

  “因為我的侍從是皇家部曲。”

  安樂王眉頭一皺,皇家部曲,遴選嚴格,一旦入選,會行問名之禮,留名而去姓,隻有其主方知其姓。其經嚴苛訓練,得驚人勇武。

  “我的兩個侍從,阿洪、阿濤,是父皇對我最後的饋贈。昨晚,天子要走了阿洪。”

  “你是想說,你的侍從比天子的人手更有能力?”安樂王不屑道。

  “非也,隻因,我的侍從才能搬動那所謂‘救兵’,若是其他人,那人必不相信。”

  安樂王一頭霧水,繼而一聲嗤笑。

  “休要唬弄我!救兵不就是龍驤將軍嗎?今日除他之外,還有人能出城?該不會城中還有其他不為人知的藩王……”

  安樂王突然一凜,然而很快鎮定下來:

  “封王可不是天子想封誰就能隨意封的。天子下詔,中書令審過之後,方會將詔書送至宗府。中書令其人……”

  “即便是遵禮循製如中書令也不會認為那人不夠資格封王。”

  安樂王麵色蒼白,反推到:

  “然而過千乘門需有藩王玉碟,宗府需經天子親自主持祭祀才會發出藩王玉碟。”

  他頓時放下心來:

  “天子近來並未主持祭祀……最近的一場……”

  突然,他四肢百骸的血液都凝固了。

  “是……你父親的葬禮!”

  “父親其實一直隱於燕都之中,並無任何不軌之行,唯一反常之舉,便是,日日都會到這飛星亭來,憑吊昔日愛將。”

  越王閑時來過飛星亭數次,其實次次都能看到喬裝改扮的父親。

  縱然再改頭換麵,骨肉至親,血脈相連,他又怎會認不出。

  ——父皇,你為什麽喚我萬年郎啊,萬年是人們喊陛下萬年的萬年嗎?

  ——是啊,不過朕希望吾兒將來無論是不是“陛下”都萬年康寧,長樂未央。

  不去相認,非是心懷怨懟,實在是,近鄉情怯。

  “天子此番籌謀,其實並未與我商議。”

  越王輕聲說,神色頗見動容,似有萬般柔情隱於其中。

  “然而我雖不若天子那般玲瓏多思,但與他心意相通。昨晚得天子一句暗示,今早看到假的狂飆劍,哪有不明之理?”

  越王話音剛落,一旁的阿濤又憨憨地笑起來。

  主上暗示什麽了?阿濤無奈地想:主上難道不是明示嗎?

  ========================================

  燕帝揉著腰從房間走出來,真是老了,經不起折騰了。

  “東郎已經睡著了,阿洪你這就出發吧,如朕所說的對那人說。”燕帝眼角微紅,眉間略帶倦色。

  “若是他不願和我同去則如何?畢竟他為了不背亡國之君的罵名,竟能不顧父子之情,死遁讓殿下做替罪羊。”阿洪忿忿道,“當日我們把他假死的消息和越國降書一並送交主上,主上怎麽不同殿下說呢,殿下白白傷心生病不說,還對主上心生怨懟。”

  “這個嘛……”燕帝搖搖頭,無奈又心酸,“你們殿下的腦回路比較奇葩,你說他這麽多年已經是‘誰敢比我慘’了吧?因為朕失怙,他還是覺得朕比較慘,就借此讓他明白自己不比朕幸運了吧。”

  阿洪無語:主上你這個思路難道不奇葩嘛。

  卻又不由得想到,當年越帝將北平王用於自絕的佩劍扔到東宮麵前時,東宮滾滾而落的熱淚,和幾不可聞的一句低訴:

  “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哎,主上與殿下之事,著實是旁觀者迷,當局者清啊。

  隻見燕帝斂容沉吟許久,方展顏續道:

  “那人隱姓埋名,盤桓於此,不正是因為惦念東郎嗎?而且朕相信,一個喚兒子作‘萬年郎’的父親不會在生死關頭放著兒子不管的。”

  “放心去吧。”燕帝抬手拍了拍阿洪的肩膀鼓勵道,卻似乎牽扯到了什麽傷處,臉色頓時蒼白起來,這小冤家,真是上天派來克他的,不過也是自己沒用,堂堂赤帝,如何能——

  搬點重物就把腰扭了。

  “你們以後少給他買那麽多豬肉!”燕帝發泄道。

  “省下來的錢,全都拿去給他買豬耳朵!‘按個頭,習洪是應該和普濤做朋友’,他是怎麽聽成西紅柿和葡萄的?”

  “主上,那個時候你……好像是有點走音……”

  “啊,還走音了嗎?朕以為隻有臉抽筋了呢。但是你們知道朕那個時候多緊張心跳有多塊嗎?朕之前告訴自己,他要是當時就問朕為什麽知道你倆姓什麽你倆是不是都是朕的無間道,朕就把一切都告訴他……”

  “呃……然後?”

  “朕要將他留在身邊,朕還有好多話想跟他說,好多事想和他做,咳咳,完成。反正結局是,我們雙雙掛印而去,踏遍萬裏河山,行俠仗義!”

  “幸虧殿下沒選這條線,地獄難度啊。”

  “戲文哪有按難度分的。你們倆一看就是隻受過美食文化的熏陶,一點藝術都不懂。如今我們可是舍小清新而就狗血了,銷量是有了,逼格卻掉了。”

  燕帝歎了口氣,不過看著天邊朝陽初升,他很快又樂觀起來:

  狗血就狗血吧,使我心愛之人不失為子之孝,不失於國之責,不亦美乎?

  誰能保證狗血版的結局,不會也是“帶他踏遍萬裏河山,行俠仗義。”呢?

  畢竟來日方長,可徐徐圖之。

  ========================================

  安樂王知道大勢已去,便狠狠挖苦到:

  “天子真是昏了頭了,讓我想想上一對父子亡國之君,哈,連女真蠻夷尚且知道封宋徽宗為昏德公,其子欽宗為重昏侯,他居然父子同封王。”

  “戲文裏倒是有一個皇帝封了一個藩王之子為王,那藩王之子叫做李世民,那皇帝叫做楊廣,哈,天子心真大。”

  “你與天子情比金堅,當然不會反他,但你父親可不會忘了亡國之恨,一旦和你一起回到越地,他安能……”

  越王輕笑著打斷安樂王的忿忿之語。

  “安樂王為何如此矛盾。先是篤定我野心勃勃會行謀逆之事,現在又擔心我會甘心成為父親的傀儡?”

  “你放心,我會用心侍奉父親,讓他頤養天年,絕不會讓他再為軍務政務有絲毫操心。”

  安樂王七竅生煙,順氣良久,又不平道:

  “此前我與天子對弈三局,二勝一敗,誰知天子終於棋高一著,竟能一招翻盤。”

  越王微笑著搖搖頭:

  “安樂王可知,縱使現在你與天子算作平手,決勝局,你也毫無勝算。”

  越王拿起尬荻劍,沉沉凝視。

  “我受父親冷落多年,絲毫不得觸碰軍政。等閑白日,漫漫長夜,我隻能苦練劍技,想著總不能辜負這英雄之劍,聊以慰藉。”

  “都說天子劍技天下僅見,非也,因為,我並不遜色於他。”

  越王非驕狂之人,話一出口,便略覺不妥,補充到:

  “縱使現在不如他,也隻是差之毫厘。”

  “當年我與天子二人斬殺刺客三十人,不,二十九人,方才逃脫。如今,安樂王想憑五十府兵對付我,莫說阿濤亦是勇武過人,隻我一人,恐怕亦是遊刃有餘。”

  越王帶著淡淡笑意的麵容終於與安樂王記憶中事事凡試必成的東宮重合。

  ========================================

  “我如此處心積慮要置你於死地,你居然放過我?”

  安樂王十分不可思議。

  越王微笑著點點頭,一臉理所當然。

  此情此景竟然有一種詭異的熟悉感。

  安樂王略一思索,啊,是當年燕山公和東宮死裏逃生之後……

  他怒不可遏地質問道:“你們已經取勝,為何不斬草除根?你們不殺他,他回去報告,兄長他們頃刻間就會追殺至此!我們能有多少時間準備?”

  “我們已經拚殺了那麽多了。那人已無戰意,如何能痛下殺手?”燕山公臉色蒼白,但神色篤定。

  世上怎麽會有如此之人!

  他簡直想剝開侄子的心肝看看那絕無僅有的構造。

  卻忽然看到……

  一旁亦是滿身血汙的小東宮微笑著點點頭,也一臉理所當然。

  哼,一對蠢貨!

  “這麽多年了,你們真是一點都沒變。”安樂王無力道。

  越王淺淺一笑,真誠地說:

  “承蒙老師當年教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

  安樂王嗤笑一聲:

  磨而不磷,涅而不緇?

  哈,確實。

  非但足以形容你二人之愚蠢品性,更兼你二人之孽情寫照!

  “哦?喊我老師啦?為何隻記得這一句?我教你們的別的,卻不聽呢?萬年郎,你幼時,我反複對你和紫薇郎說‘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你們倒好,全當作耳旁風。非但‘匹夫之勇,婦人之仁’還‘英雄氣短,兒……兒情長’,須知此二項使多少英雄遺憾收場,斷送江山霸業不說,還留下千古之譏,你們為何如此執拗,不聽我教誨,須知若是屢教不改……”

  眼見安樂王似乎沉浸於昔日為人師表的角色中,有滔滔不絕之勢,越王無奈地提醒道:“太傅,紫薇郎沒有告訴過你,反派一般都死於話多嗎?快走吧,若是父皇趕到,你就走不了啦。”

  安樂王麵上波雲詭譎,再不多言,縱馬驅馳揚長而去。

  馬蹄鏟起的沙塵和他放肆驕狂的大笑一並飛揚。

  繼而是聲破長空的一句:

  “終有一日,你們會後悔萬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