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女捕頭
作者:大木喬      更新:2020-06-27 00:20      字數:3626
  隨後的幾天裏,宋言全身心撲在印刷術上,淨根和尚則跟著周清清到處跑案子,顧問之名名副其實。

  按宋言的觀察,自家師兄一開始或許是為了討好周清清而去,但是幾個案子跟下來之後,頗有些樂在其中的意思,已經大半是衝著案子去了。

  難道說,這還是個被出家耽誤了的名偵探?淨·福爾摩根?

  淨根還邀請過幾次宋言,但宋言對於普通案子並沒有多大興趣,基本上都是“婉拒”——類似“不去,滾”這樣的。

  畢竟他現在鬼怪見識過了,100級易筋經帶來的“大佛”狀態,也已經親自驗證過效果,宋言決定接下來一段時間保持低調。

  而淨根和尚也不在意,他們師兄弟兩人的關係很好,在這種小事上向來是有什麽說什麽,誰也不會多客套。

  況且淨根其實也不是真想著找宋言幫忙幹活,更像是發現了新奇事物,跑來找好友分享一下。

  另一方麵,燕兒在那天昏迷之後,當天下午就醒了過來,接著又跟沒事人似的繼續幹活,還是一如既往的任勞任怨。

  如果不是宋言親自檢查過,差點要以為她是裝的昏迷。

  不過既然查不出什麽端倪,宋言也不再去欺負燕兒,省得她整天一副受氣包的模樣。

  隻是燕兒的學習能力確實相當驚人,隻是幾天時間下來,她不但能很好完成宋言的吩咐,還能自主處理宋家遞上來的請款條子,剔除掉一些擺明了騙經費的要求。

  現在的燕兒儼然已經是個高級助理,如果不是時間比較緊張,宋言甚至想教她幾門武學試試。

  印刷術的研究進度穩步提升,宋言很明白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先摸索、總結出一套較為成熟的工藝流程,再由工匠直接進行學習和使用,比起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探索要省力許多。

  於是在這個過程中,燕兒成了宋言最好的實驗工具人,由她負責實操各個工種,宋言再根據實際表現來改進工藝。

  畢竟等印刷廠開辦之後,不可能找來一堆武修以內力操作,頂多由宋言產出書板,其他工序都是由普通工人來完成。

  不過工藝標準的製定雖然很順利,但之前方興書院出現過的問題,再度出現在了宋言這裏——成本過高。

  哪怕是現在宋言親手製作模具,再由燕兒壓製成品,省去了大量的人工成本,一份經文的平均造價還是偏高。

  蓋因以大周如今的生產力,銅板煉製和紙張製作技術都談不上成熟,這兩樣原材料的成本降不下去,印刷術自然就難以普及。

  宋言大概計算了一下,假設一塊銅板能夠印刷五百次,那麽綜合材料成本、人工、損耗等因素,一份易筋經的造價,大約在三兩銀子左右。

  甚至大規模刊印的話,由於銅材儲量有限,後續不得不使用石板,造價可能還要更高。

  這幾天宋言光是做實驗,就已經造進去上千兩銀子,真要拿宋家的錢大規模刊印,怕是一兩個月就能把宋家拖垮。

  “這個時代印書還真不是一般人家玩得起的……果然還是得想辦法賣書斂財。”宋言不由搖頭。

  要是銷售的話,換做其他武學也差不多的成本價,那麽再考慮運輸、營銷、倉儲等支出,一本書籍得賣四兩、五兩銀子才能有的賺,也難怪方興書院做不下去。

  這年頭的一名普通上京居民,月收入大約在二十到三十貫錢,扣除日常的用度,一個月大約能有一半左右的自由支配收入。

  不能說完全買不起書,但如果隻是些閑暇讀物,銷量自然高不上去,武學心法還差不多。

  “果然印刷成本比手抄還要高,可惜手抄效率太低,而且容易出錯,否則還不如招人抄書算了。”

  他在北地的弘文書院裏就嚐試招人手抄,雖說要求每人每天上交十份易筋經,但實際上裏麵小半都是水貨,提供不了多少經驗。

  都是些山野村夫,本來就大字不識幾個,抄錯幾個字再正常不過了,哪怕換做上京,其實也避免不了這個問題,隻是錯漏率的高低而已。

  他的易筋經到100級之後,每升一級需要十萬經驗,如果是普通級的易筋經提供100點經驗,那就是一千份才能升一級……

  手抄不知道要等多久,而印刷的話,成本價就要三千兩銀子,把整個宋家的流動資金搭進去,也就勉強夠他升個十幾級而已。

  按照宋言的猜測,易筋經下一次迎來質變,恐怕至少要150級,甚至可能是200級。

  而宋家是以商業起家,論實力或許在上京不算什麽,論有錢已經屬於中上遊了,可想而知宋言對於資金的需求。

  “歸根結底還是……沒錢啊!”

  ……

  就在宋言苦思冥想賺錢大計的時候,時間轉眼間就來到十二月的初一,這一天也是宋母的忌辰。

  在宋家不計花費的投入下,一間小祠堂已經在宋言的小院中蓋起,裏麵供奉的唯有宋母單獨一個靈位。

  於是這一天,以往從未來到小院的宋家眾人,借著拜祭宋母的名義,開始一波一波地造訪,絡繹不絕。

  宋言則老神在在地坐在搖椅上,打發燕兒去逐一接待,他自己則連站都懶得站起來,全然沒把宋家眾人放在眼裏。

  這態度自然也引起了不少埋怨,但礙於宋言此前的赫赫凶名,這時候硬是沒人敢當麵開口理論,頂多回去背地裏罵兩句。

  宋言也不在意,他巴不得少跟這群親戚有接觸,免得什麽事情都找到他頭上來求助。與其到時候再冷著臉拒絕,還不如一開始就是生人勿進。

  這樣一來,日後宋家真遇上什麽難事,隻要宋言出手解決,宋家人反而會感恩戴德,而非認為這是宋言的義務。

  人之本性大抵如此。

  另一方麵,宋言也早就料到宋母忌日之時,就是宋家嚐試與他接觸之日,不過這些人不是宋言要等的目標。

  直到十幾波拜祭者逐一離去,老管家宋安才出現在宋言身邊,口中道:“弘文少爺,老爺有請。”

  “宋雨山終於肯見我了?”宋言有些好笑地說道,他回來宋府已經好幾天了,跟宋家掌門人還沒有真正見過麵。

  老管家臉上露出些苦笑,倒也不在意他言語上的冒犯:“弘文少爺想見老爺,自然是隨時都可以的。”

  宋言起身拍了拍老管家的肩膀,也不多為難他,隻是道:“走吧……燕兒,我出去一趟,你留在這好好印書。”

  “交給我吧,少爺!”燕兒帶著一幅粗布手套,臉上還沾著些油墨,但依然元氣滿滿。

  好孩子,不幹活可惜了。

  ……

  就在宋言起身會見宋雨山的時候,六扇門總部之內,聞亦奇也召見了兩名下屬,而且是平時最不對路的兩人。

  周清清和戚慕詩同時站在聞亦奇的麵前,大眼瞪小眼,誰也不服誰。

  戚慕詩很早就回到上京,但她自從在秦寧的遭遇之後,也意識到自己已經暴露在仙音宗的眼裏,澄清嫌疑之後,很快調整了計劃。

  而周清清這幾天正忙著審訊那驅鬼修士,剛剛得到了些結果,沒想到就被聞亦奇叫來這裏。

  聞亦奇看著兩人這架勢,不由笑著說道:“接下來這個行動,需要你們兩人通力合作。”

  “師傅……”

  “門主……”

  二女頓時大驚失色,同時開口就要推辭,聞亦奇卻把臉一沉:“這是命令。行動成功,慕詩記一等功,清清提地字級捕頭;行動失敗,慕詩降為玄字級,清清三年內不得晉升。”

  “這……”戚慕詩和周清清不由對視一眼,心知聞亦奇是鐵了心要她們合作了,隻好各自低頭不說話。

  其實兩人也沒什麽深仇大恨,隻是互相看不順眼而已,畢竟六扇門裏的高層捕頭,隻有她們兩個年紀相仿的女性,屬於最直接的競爭關係。

  況且二女的出身、經曆迥異,戚慕詩是聞亦奇嫡傳弟子,起點就遠高於普通捕頭,周清清則正好相反,是從地方上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的。

  所以兩人難免有些互相看不起,在戚慕詩被提拔到地字級後,周清清就更加不服氣,認為她是靠的是後台,隻是不好明著說出來罷了。

  聞亦奇知道兩人的矛盾,卻依然決定讓兩人合作,緊接著便道:“把你們各自查到的情報說一下吧,霍老鬼和四皇子的案子,其實都是一回事。”

  他這話讓二女齊齊一愣,再度對視了一眼,這次看到的卻都是詫異。

  她們本來都在沿著各自的方向往下查,卯足了勁想辦成一次大案,誰料聞亦奇竟然說這是一回事?

  周清清沉默了片刻,率先開口道:“我們前幾天在南城抓到了百鬼道人霍岩,他自稱是為四皇子的佩劍而來。”

  “佩劍?”戚慕詩忍不住皺眉,“四皇子的佩劍有何奇異之處?”

  周清清看她一眼道:“霍岩招供,江湖流傳四皇子佩劍有九幽玄鐵成分,落到他這等魔修散人手上,便是一件金丹級法寶的主材……但我們去確認過,四皇子的佩劍隻是一把普通寶劍而已。”

  “也就是說,是有人故意散播這個消息,引道聽途說的魔修對四皇子下手……”

  戚慕詩凝神自語,隨即也將自己查到的消息坦言:“我之前就收到消息,有仙音宗的人在嚐試接近四皇子,初步懷疑是趙婧華,也就是四皇子即將要納下的那名妾室。”

  “我之前去大光明寺找來宋言,想通過他插手四皇子納妾的事,沒想到已經暴露,結果在秦寧被仙音宗的人設計栽贓……對了,宋言這人很古怪,他自稱沒有學過武功,但實力不弱,能輕易通過大光明寺的銅人陣。”

  戚慕詩倒也沒有藏私,將自己所知的信息和盤托出,隻是說到“宋言的實力不弱”這一部分時,周清清的神情不由有些怪異。

  何止是不弱……原來這個怪物是你招惹出來的?

  周清清用一種奇怪的目光看著戚慕詩,把後者看得有些發毛,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側臉,這才莫名其妙地對視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