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龍淩城規劃
作者:陌武      更新:2020-12-29 06:00      字數:2217
  回到龍淩營地,晉淩仔細地想了想,決定先穩,後打。

  先穩,就是要建設。

  後打,就是建設好之好,再出擊。

  建設的規劃是,將龍淩營地作為一個切入點,死死釘住,往前可以應對孤竹國內的形勢變動,往後可以前後夾擊,將整座靈山山脈在兩國國境線上的支脈牢牢把握在晉園手中。

  為此,他決定將這個營地,擴建為一座城。

  龍淩城。

  這個規劃很宏大,以致於後方的青涵及晉園盟友們,還沒有從三蠻之地的建設中緩過勁來,又要大張旗鼓地將建設重點轉移。好在的是,在蠻族之地,他們以相當合適的傭金,從三蠻之地征調了近十萬名青壯蠻人參與了建設。

  有了這個底子,三蠻之地的人手就可以大量地抽調出來。

  甚至,為了表示對晉園建設的支援,山鬼部族長噶喇瓦爾直接調派索維爾將軍,帶兵三千,以及一萬山鬼族壯年的族人,一萬百越部壯年的族人,押送著兩萬婁方部戰俘,直接來到了北晉王國。這些人有男有女,合計四萬三千人,被晉園的大船運過近蠻澤後,直接抵達了晉淩的男爵領地,靈山仙鄉。

  噶喇瓦爾如此大方不是沒有原因的。三蠻之地此前的大戰,消耗了大量財富和糧食,毀壞了大量的田地。蠻族本來就是物產不豐,還需要維係大量人口的糧食供給,實在是捉襟見肘。而晉園現在擁有的財富富可敵國,食物充足。 大戰之後,派這些壯年人為晉園幹活,既可以緩解部族的糧食危機,又可以緩解晉園由於急速擴張帶來的人力不足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晉園給工資,這錢被蠻人們寄回家裏,可以大大的緩解蠻族之地由於戰亂帶來的經濟創傷。

  雖然晉園總部已經由靈山仙鄉搬至了晉華城,可是靈山仙鄉作為晉淩的私人領地,也是晉園的大本營。晉園匠堂、信堂、藥堂、錢莊、車馬行、拍賣行、草園居客棧、煙酒工廠.......等等的總部,都在這裏。這裏還有著不斷擴大範圍的晉園書院,有晉園獸場和士兵訓練場等等要地。而且各級的建設,仍在蒸蒸日上,急需要大量的人手。

  是以,這四萬餘名蠻族勞力的到來,立馬解決了晉園的燃眉之急。蠻兵們即使在家鄉三蠻之地,本來也就是平時幹活,戰時才被征集為兵員。所以,幹活對於他們來說並不算什麽。他們不但不埋怨,反而很樂意。因為他們非常明白一個道理,給晉園幹活,不但能吃飽肚子,還能掙錢。錢,可以在北晉王國這花花世界,買上很多好東西,好吃的,好玩的,好多自己從來沒有見過的漂亮的東西。

  靈山仙鄉有名義上的王國派駐的官員,楊樸是名義上的北晉王國的鄉主,也是實際上被晉淩委任的協助管轄領地的鄉主。可以說,他是身兼兩方的官職,名義是北晉王國的人,實際上是晉園的人。

  晉淩自己詳細製定了靈山仙鄉的建設規劃,而把實際執行工作交給了楊樸。後者自知這個幼時的玩伴早已經今非昔比,也就心悅誠服地為其做事,老老實實,一絲不苟。後來,在現任晉華城主馮遠道的運作下,昔日雙石仙村的村主、曾任城主府聚英樓樓主的周奕,也被調派至靈山仙鄉,擔任副鄉主,也就是楊樸的副手。

  周奕非常清楚,在大王子商炯、二王子商煜先後身死,這個異姓公主晉青涵掌握王國大權的時期,就連馮遠道也對其表示了忠誠,她作為馮遠道心腹之一,自然也必須全力輔助。更何況,晉園的崛起,確實讓她看到了一股非同一般的,來自於王國底層百姓們的力量。

  昔日的上司變成了下屬,這讓楊樸誠惶誠恐。不過周奕對此可是毫不介意,凡是晉園或是楊樸有所命令,都是全力執行落實。

  在對四萬餘名蠻族之人接收安置完畢後,按照青涵的指示,楊樸和周奕開始根據晉園的建設發展規劃,合適地調配著他們的建設方向。

  其中,來自晉園及盟友的兩百名工匠們,以及一千名蠻族男女壯年,在晉園靈山營地先遣大隊的護衛之下,開山伐木,鑿石穿壁,開始修建自靈山軍營至龍淩營地的山路。他們之中,有擁有仙力的仙士,有力氣強健的蠻族,一路之上的地形多數也 是自上而下,所以修建的速度很快。

  在一千多人的努力之下,僅僅用了不到十天的功夫,他們就修建起了一條自靈山軍營至龍淩營地的山路。這條山路連結了靈山原有的一些小路,進行聯結與拓展,有四人寬,以石為基,以木為欄,總長一百四十餘裏。

  每隔十裏,設有一處崗樓。由於靈山魔獸獸患未除,存在一定的危險,所以暫未派人駐守。不過,按晉淩的規劃,晉園將不定時地派出巡邏隊,進行巡視。

  修建者一邊修,一邊前行。到最後,路修完了,他們也來到了龍淩營地。

  他們都攜帶著各類的營造工具,到來之後休息也不多休息一下,就開始開采山石、木材,按規劃修建房屋。

  龍淩營地本來已經開始了擴張建設,有了他們的加入,建設速度規模一日千裏。晉園和盟友的工匠們此前有著修建晉鬆城的經驗,這次更是駕輕就熟。晉淩隻給了他們一個規劃草稿,他們就立即能夠領會意思,把工作做得絲毫不差。

  龍淩營地在經曆著日新月異的變化,營地範圍不斷向外擴張。石料廠、木料廠、草料廠、草園居客棧、車馬行、錢莊等功能性的建築,也都開始建了起來。

  來自北晉王國的大量物資,也隨著晉園商隊的到來,大量充實著營地的每一個角落。

  除了營地建設之外,成百千畝的周邊土地得到開墾,播下種子。最早一批的種子是孤兒們種下,許多地段已經發芽了,長成了一片片蔥綠的希望。現在在這片農地之外,向外百十裏,原先的原野,都成了農田。

  而蠻族人的開墾仍未止歇。除了預留的龍淩城城建用地外,其它地方,方圓二十裏內,幾乎都是他們開墾的目標。他們一邊開墾,一邊還不住地說,這裏的地,比起三蠻之地好多了,就像是豆腐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