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出擊(上)
作者:塗抹記憶      更新:2020-03-07 16:26      字數:2215
  .,

  對來自後世的索科夫來說,瞞天過海的戰術簡直是老掉牙了。古代有太史慈用此計,從黃巾軍層層圍困的北海城成功地衝了出來,趕到劉備處求援;在現代戰爭中,埃及軍隊用此計,成功地突破了以色列的“巴列夫防線”。

  欺騙戰術的效果,和索科夫想象的一樣。對岸的德軍見蘇軍源源不斷地將部隊開進前沿,以為他們將在這個方向發起攻擊,於是加強了河邊陣地的防禦力量,以阻止蘇軍部隊從此處突破防線。

  見對岸的敵人在源源不斷地増兵,索科夫立即向羅科索夫斯基進行了匯報。在匯報的最後,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司令員同誌,敵人在我們正麵的陣地裏集結了大量的兵力,並不是什麽壞事。根據我們的偵察,那裏並沒有什麽堅固的防禦工事,假如在戰鬥打響後,集團軍炮兵可以集中炮火轟擊,勢必會給敵人造成重大的傷亡。”

  對於索科夫的提議,羅科索夫斯基饒有興趣地說:“沒想到你的計策這麽有效果,居然讓德國人把這麽多的兵力,都擺在了你們的對麵,而且還沒有什麽防禦縱深。隻要我們的一頓炮彈砸過去,至少能消滅他們一半的兵力。”

  索科夫的心裏很明白,沒準蘇軍在進攻前的炮擊一開始,德軍除了在第一道防線留少量的觀察哨外,主力都撤到了第二道防線,以躲避蘇軍的炮擊。而如今對岸的敵人,都擠在了第一道防線裏,就算密集的炮火無法消滅他們一半的兵力,也能給他們造成極大的傷亡。

  羅科索夫斯基在感慨了一番後,接著問索科夫:“索科夫少校,你們的出擊部隊都準備好了嗎?”

  “是的,司令員同誌,都準備好了。”索科夫回答說:“第1137和第1139團的部隊已經完成了集結,等天黑之後,他們將借助夜色和森林的掩護,沿著日茲德拉河而上,從上遊渡過河去,攻擊德軍的側翼。”

  雖然羅科索夫斯基早已知道該師的主力將在今晚向日茲德拉河的上遊移動,但此刻聽完索科夫的報告,還是叫了一聲好,隨後說道:“那我就在司令部裏等你們的好消息。”

  結束和羅科索夫斯基的通話後,索科夫給第1137的代理團長帕維爾中校打去電話,問道:“中校同誌,你那裏的情況怎麽樣,指戰員們都做好準備了嗎?”

  “兩個團已經集結完畢,隻等天一黑,我們就立即出發。”負責統一指揮兩個團的帕維爾中校,沒等索科夫再問,便主動說道:“師長同誌,我已經派出了偵察兵,前往渡河地段進行偵察。如果那裏出現敵人,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得知。”

  在事先選擇的渡河地點,與剛趕到的敵人遭遇,這也是索科夫擔心的事情。此刻既然帕維爾主動提起,索科夫便順水推舟的問道:“中校同誌,我想問問你,假如等你們趕到渡河地點時,對岸卻出現了敵人,你們該怎麽辦?”

  索科夫的話將帕維爾問住了,他沉默了許久,才回答說:“師長同誌,我們所選擇的地點可以徒涉。假如對岸發現敵人,我們完全可以采用強渡的方式,衝到對岸去消滅敵人。”

  等帕維爾一說完,索科夫便接著說道:“中校同誌,你的這種方式,可以說是正確,也可以說是錯誤的。”

  “為什麽?”帕維爾驚詫地問道。

  “渡河地點的對岸發現了敵人,是否繼續渡河,要取決於對岸德軍的兵力情況。”索科夫耐心地向帕維爾解釋說:“假如對岸出現的隻是德軍的步兵,那麽你們采用強渡的方式,是有機會渡過日茲德拉河的。但假如敵人不光有步兵,另外還有相當數量的坦克,你們再采用這種戰術,隻會給部隊增加不必要的傷亡。”

  “那我們該怎麽辦?”帕維爾問道。

  “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也很簡單。”索科夫說道:“在接近渡河地點時,你要再次派出偵察兵,搞清楚對岸有沒有敵人。如果沒有,你們可以立即渡河。如果有敵人,可以根據敵人兵力的情況,分別采用強渡,或者用一部分兵力吸引敵人的注意,而主力選擇其它地段渡河的方式,渡過日茲德拉河。”

  “師長同誌,請您放心。”帕維爾等索科夫說完後,立即表態:“我們在行軍的過程中,會隨時派出偵察兵,對前進道路和渡河地點進行不間斷的偵察,確保師的主力能順利地渡過日茲德拉河。”

  看到索科夫放下電話,波圖金有些擔心地問:“師長同誌,帕維爾以前不過是第1137團的團參謀長,這次讓他同時指揮兩個團,是不是有點冒險?”

  對於波圖金的擔憂,索科夫真是有點哭笑不得。當初自己在製定作戰方案時,是波圖金主動向自己推薦帕維爾,說他是一名有著豐富戰鬥經驗的指揮員,由他率領兩個團渡河,襲擊德軍的側翼,是再合適不過了。

  正是因為波圖金的推薦,才使索科夫放棄了親自帶隊渡河的念頭,並將這項重任交給了帕維爾。眼看著部隊就要出發了,波圖金卻忽然變得瞻前顧後起來。不過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就算索科夫想親自帶隊,也有點太遲了。他苦笑著對波圖金說:“參謀長同誌,我相信你的眼光。既然你推薦了帕維爾中校,那麽我想他一定能圓滿地完成任務。”

  索科夫的話多少給了波圖金一些信心,他站在地圖前,長出一口氣,隨後說道:“沒錯沒錯,師長同誌,你的話提醒了我,是我向你推薦的帕維爾。別看他以前隻是一名團參謀長,但能力卻遠在賓達索夫上校之上,想必他不會辜負我們的信任。”

  兩人正說話時,賓達索夫打來電話,向索科夫請示道:“師長同誌,今晚還把調到前沿的部隊撤下來嗎?”

  “上校同誌,沒錯,還是和前兩天一樣,等天黑之後,就悄悄地將部隊撤出陣地。”為了消除賓達索夫的疑惑,他還特意解釋說:“把一個團的兵力擺在這麽小的陣地裏,未免太擁擠了一點,如果德國人對我軍陣地實施炮擊的話,每發炮彈都將給我們造成不小的傷亡。明白了嗎,上校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