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諜在身邊
作者:風三十五      更新:2020-03-12 20:13      字數:2428
  李震口中的ss級情報,是情報等級劃分的一種。

  情報作為一種商品在地下世界流通,也被細分為了不同等級,根據現在大部分國家保密條令,從低到高為e至sss級八個等級。

  e等級最低,對應的情報就是大眾所知的東西,這些內容已經不算是情報範疇,你花十塊錢或者一根煙在路邊和人閑聊或者找人打聽一下就可以探得,這種等級情報沒有太大的價值,比如a市要再某個地方進行建設一棟建築,或者對於一片區域進行整改,不過頂尖的情報分析人員,可以從這些無用情報之中分析出有用的數據。

  d級情報為倒數第二檔,大致可以理解為,區域性消息,比如a市發生了一件事,a市不少人知道,但是隔壁的b市就鮮為人知,這類情報被歸類於d類情報,不過由於互聯網高度發達,這一類信息價值也並不高。

  c級情報則大多數為普通人接觸不到的情報消息,比如說警局的案件調查卷宗,某家公司標書,投資計劃等等,這一類情報有一定的價值,可以賣出一些價格,大多數商業間諜販賣的都是c級情報,不過一般來說c級情報價值並不是很高,因為可以通過關係運作就可以得到。

  b類情報已經屬於機密類情報,也是掮客販賣的最多的情報,一些國家組織的內部,會議備忘錄或者一些大型企業的調整規劃,世界名人的一些黑料等等,b類情報由於限製問題,檔次也會有些參差不齊,價格浮動很大,比如蘋果公司iphone13設計圖和斯嘉麗今日內內顏色都屬於b級情報,隻不過需求的人不同,都可以賣出高價。

  a類情報,已經是全球百分之99。9的人無法接觸或者知道的消息,可以理解為一些機密研究所的研究成果,進度,大部分國家領導人日程或者一些國家私下簽訂的合約,這類情報魚龍混雜,真假難辨,有很多a類情報都是一些國家故意放出的煙霧彈。

  至於s類,ss類和最高等級的sss類情報,雖然每年都會有不少,但是真正買家賣家的消息大家都不清楚,這一類的情報關係重大,這些情報可能會引起一次地區衝突,一場政變等等,比如土雞之前的政變,就有人拿著土雞參與政變軍人資料售賣,被人高價買走,結果就是,凱末爾最後的榮光結束,土雞革命光榮傳統結束,淪為……

  s,ss,sss三個等級具體劃分無法用言語去斷定,根據需求的人不同,等級也會不同,就像當年大胡子藏身位置就可以當做s級情報售賣,但是遇到美國買家,你可以當成sss級情報售賣,畢竟美國人急需。

  在此之上還有sss+的情報等級,這一類情報被歸類為絕密,最典型的就是肯尼迪被刺殺的真相,這就是絕密檔案,知情人士基本全部滅口,世界上知曉真相的人不超過五個。

  有著完善的等級劃分同時,情報交易十分複雜,有著一套複雜的流程,一個情報商人售賣情報,但是往往卻卻無法去佐證這一份情報的真實性,他們的任務就是負責收集情報,再尋找合適買家,而買家則通過買來的情報進行分析,找出有用的消息。

  這是傳統的情報交易手段,一直沿用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但是隨著世界信息技術越來越發達,情報的時效性也變得越來越短,買家需要著急出手,賣家需要準確情報,於是李震這樣的情報掮客就孕育而生。

  情報掮客的工作內容比較複雜,大致會被分成三類,第一類就是買情報,比如情報商a獲得了美軍最新調動情報,目標是y國,這份情報隻有賣給y國才會有價值,但是請報商卻無法聯係到y國的情報人員,這個時候就需要李震這類掮客來做中間商,促成交易,這樣的交易是李震最喜歡的交易方式,安全,高效,還有不菲的抽成。

  第二種則稍微的複雜一些,同樣是美軍最新調動情報,情報商得到情報之後,直接賣給李震,李震會根據經驗付出一定的價格購買這個情報,接著轉手賣給y國的情報商,賺取中間的差價,但是如果遇到一家情報多賣,或者情報超過時效,就要砸在自己的手中,這一類交易存在一定的風險,一般來說隻有大的掮客才會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可以利益最大化。

  最後一種就是證實情報的真實性,這筆費用可以是情報商人需要付給李震,根據情報等級不同,價格也不同,當然了一般來說情報商人都不會主動去驗證情報的真實性,大多數驗證情報真實性的都是賣家提出,李震也可以收取到不菲的費用,但是相比於第二種,賺的並不是很多。

  驗證情報真假,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情報掮客做的最多的工作,大多數買家買到的十個情報,最多有三四條有用,更多的都是無用情報或者虛假情報,當然了,如果買到假情報,那麽隻能說明自己倒黴,畢竟這是一種見不得光的交易,沒有任何法律約束。

  這也讓情報商成為了一個危險職業,因為購買情報的人背後往往都會有組織或者國家,因為假情報而喋血家中的情報商不在少數,就像前年倫敦死掉的那名俄羅斯人一樣,雙麵間諜,同時也是一名情報商,結果他的一封情報忽悠了大帝,大帝一怒……

  和情報商人,情報掮客,情報買家共存的還有一個特殊的群體,間諜,隻不過到了二十一世紀之後,各國對於間諜的防範已經到了最大,同時由於信息過於發達還有各種因素,間諜這類群體也開始出現了一些變化,大部分國家除了自己培養的死間之外,大部分間諜都是雙麵,三麵甚至十幾麵間諜。

  不過這些間諜扮演的更像是情報商人這一角色,拿到情報之後匯報回去之後,再拿到市場上販賣,這也是很多情報缺少時效性的主要原因。

  間諜,情報商這一類工作者,普通人看似接觸不到,但是很多時候又隱藏在普通人中間,比如當年美國對於中國地圖勘測,動用的就是不是間諜,而是大量進入中國的外國遊客。

  這也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和二十世紀初驢友組織橫行的原因,這些人很多時候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已經在從事著間諜工作,他們會在入境之前受到委托,帶著簡易設備去測量某一個地區,最後將數據帶回國,最後根據衛星拍攝畫麵,就構成了一副完整的地圖,甚至隱藏在山中的一些基地都在這個時候被泄露。

  除此之外,隨著各種論壇開始如同雨後春筍一樣的冒出來,也成為了一些情報商人經常關顧和收集情報的地方,某些人知道一些秘密之後,忍不住內心激動拿出去炫耀,結果……這種例子,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