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信心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1-04-09 21:30      字數:2557
  網 ,最快更新亂世棟梁</a>最新章節!

  清晨,瞿塘峽江麵上水汽氳氤,楚軍船隊逆流而上,向上遊江關靠近。

  江關,在白帝城以東,自古以來就是江路要地,楚軍要入蜀,就得先拿下蜀地東麵門戶白帝城,而白帝城的門戶,就是江關。

  白帝城和江關,亦是長江三峽之一(最西端)瞿塘峽的西麵出口。

  現在是冬天,呼嘯而來的北風,在南北走向的瞿塘峽內打了個轉,往東而去。

  所以,逆水行舟的楚軍船隊,還逆風,所以帆都沒有升,走起來頗為吃力。

  若想要派出纖夫在岸上拉纖,亦不可能,因為駐守江關的周軍,派出不少哨騎在江邊巡視,此刻如影隨形,走在岸上。

  所以楚軍船隻的前進,全靠各船棹手劃棹,航行速度很慢。

  每艘船,動輒有幾十長棹,棹手們喊著號子,跟著鼓點聲,整齊劃一的劃長棹,聲音此起彼伏,回蕩在

  南北兩岸山壁上,時不時有怪叫傳來,仿佛山精野怪站在山頭,對著江麵上航行的船隻狂呼亂喊。

  船上的人們聽了,隻覺有些毛骨悚然。

  一艘船上,抽空吃朝食的幾個水手,看著兩岸峭壁,議論著怪叫。

  “那是山上猿猴的叫聲,不是什麽妖怪。一個五十多歲年紀的中年人,指著南麵山壁,笑眯眯的說著。

  “想當年,我十來歲時,跟著家裏人出來跑船,入了三峽,夜裏靠泊岸邊,睡得迷迷糊糊的,被山上的怪叫吵醒,嚇得不行。

  “他們唬我,說是山裏的女妖要抓男人回去,玩夠了就吸**血,所以夜裏潛伏在江邊山上,盯著靠泊的船,一有機會就抓人。

  “嚇得我喲,連小解都不敢,蹲在船艙裏,拿個瓦罐做夜壺...

  “後來才知道,這是他們戲弄我,嗨....

  中年人自嘲的笑了笑,啃了一口蒸餅,繼續說:

  “聽說啊,兩百多年前,那是晉時,晉軍伐蜀,船隊過三峽時,岸上有一隻大猿猴,一直跟著,一邊跟,一邊嚎叫,聽起來很淒涼。

  “就這麽跟了一百多裏,後來一天,船隊靠岸時,那大猿跳上一艘船,嗷嗷叫了幾聲,氣絕身亡,卻是隻母猿。

  “當時許多人都覺得莫名其妙,檢查屍體,剖開肚子一看,隻見肝腸寸斷。

  “而船上有一隻關在籠子裏的小猿,見了這母猿,叫得十分淒慘,後來一問才知道,原來,小猿,是不久前靠岸時,被人從岸上抓來的。

  “想來是母猿要救兒子,跟了一百多裏,撕心裂肺的嚎,嚎得肝腸寸斷,最後累死了,唉..

  這個故事,聽得幾個年輕人默然。

  兩岸猿聲再起,他們也不覺得那麽恐怖了。

  旁邊,巡視的兵大聲提醒:“抓緊時間吃,如今是打仗,還有人要換上來吃飯呢。

  “就好,就好!中年人應了幾聲,卻依舊慢慢的啃炊餅,還不忘交代幾個同鄉年輕人:“莫要急,慢慢吃,別噎著。

  天還沒亮時,船隊就開始準備出航,應募從軍的棹手們,當時就分批吃了朝食。

  如今太陽升起來了,船隊也走了一段距離,因為逆水又逆風,棹手們體力消耗較大,所以能有第二餐朝食。

  中年人年輕時跑船,對三峽頗為熟悉,仔細看了看兩岸山景,判斷如今船隊的位置。

  “大概午時之前,就會抵達江關,到時打起仗來,大夥各安天命。

  忽有喧囂聲起,是從北岸傳來,眾人舉目望去,見北岸陸地上,一些官軍騎兵似乎已經和周軍哨騎交戰了。

  這些官軍騎兵,走陸路西進,算是和船隊並行,驅逐岸上那些窺探的零星敵人。

  但他們是打不了惡仗的,要突破江關,還得靠船隊。

  然而大夥都聽說了,江關那裏,周軍拉起了數道橫江鐵索,還打造不少戰船,以及火船,就等著官軍來。

  本書由公眾號整理製作。關注VX 看書領現金紅包!

  對方順風順水,隻要等官軍船隊近了,釋放火船,屆時,己方船隻怎麽躲?

  江麵狹窄,那麽多船在一起行動,要躲,真是不好躲。

  但棹手們都對官軍打勝仗有信心。

  因為官軍從來都沒打過敗仗。

  “官軍的主帥,那位大都督,可不得了,當年啊,那是二十多年前了...中年人又提起往事。

  “那年,有大王在臨湘造反,被官軍精銳突入城中活捉了去,嘖嘖,當時我在城外碼頭修船,事情可鬧得很大。

  “那支精銳的主將,就是如今率軍入蜀的大都督,這位可是皇帝兒時的夥伴,你看,皇帝派心腹大將率軍入蜀,怎麽會沒把握贏呢?

  這話說得有道理,幾位年輕人心中的些許不安,很快消散。

  他們都是湘州人,是漁民,平日在洞庭湖裏打漁為生。

  現在,朝廷要收複蜀地,在荊、湘各地招募棹手,待遇不錯。

  所以應者如雲,據說有數萬之眾,他們就是其中幾個。

  當中,將近三十歲的白五郎,不僅是奔著混口飯吃而來,還想著若是有機會,要在戰場上立功,改變人生。

  現在,說到主帥“大都督,白五郎甚至還能扯一句:“當年,我可是和大都督打過照麵的。

  當然,說出來沒人信,但他是真的有一段經曆。

  二十多年前,官軍精銳突入臨湘城、抓造反的大王時,年幼的他在公廨附近街頭玩耍,還真是和這幫人打過照麵。

  當然,他不認得這些人,也不知道這些人之中,有沒有現在的“大都督。

  但是,當官府張榜公告,招募棹手隨官軍入蜀,他毫不猶豫應了募,就想著若有機會,或許能如當年那些突入臨湘的官軍一般,立下大功。

  其實有許多年輕人也有這種心思,湘州已經太平將近二十年,這可是一代人的時間。

  當初戰亂時年紀還小或者沒有出生的人,現在已經成年,而朝廷愈發厲害了。

  他們通過報紙,得知官軍收複河南、河北,大敗氣焰囂張的草原霸主——突厥汗國。

  得知官軍攻入河東,攻下晉陽、又攻入洛州,收複洛陽。

  官軍一直都在打勝仗,立功將士加官進爵,封妻蔭子,亦或是分田分地分女人。

  許多出身江南的兵,憑軍功在北方分田地,又呼朋喚友去那邊定居,有田有地成了家,日子過得那是不錯。

  這些“新聞,報紙上經常提起,讓人期盼不已。

  所以,許多湘州子弟也盼著哪天有機會從軍,也跟著官軍打勝仗,也分田地分女人。

  現在,官軍要入蜀,收複失地,大量招募青壯從軍,對於許多人來說,就是難得的機會,自然是應者如雲。

  用餐時間到,他們進入甲板下的船艙,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握著長棹,開始劃船。

  船艙裏,看不到外麵的情況,白五郎跟著夥伴們一起喊號子,心中愈發期盼。

  首先,不能死。

  其次,若有機會,可得立功啊! <ter class="cle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