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狂熱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1-02-19 12:38      字數:3294
  ??淮陰,行在西郊,軍營校場,皇帝蕭詢在文武官員陪伴下,校閱府兵。

  ??秋風中,身著紅色戎服、披著玄甲的將士,排起整齊的隊伍,遠遠看去,宛若紅黑色海洋。

  ??赫赫軍威,至少從隊列上展示出來,蕭詢見著這些府兵有如此氣勢,心中激動不已。

  ??一旁,李笠看著麵前人海,不為所動。

  ??隊伍很整齊,兵卒們很有精神,這不錯。

  ??但未經實戰考驗的新隊伍,就這麽投入戰略決戰中去,怎麽看,都不能讓人放心。

  ??所以李笠認為,慎重起見,北伐得緩緩,至少等府兵磨煉過一番後,再承擔重任比較好。

  ??但是,情況不對。

  ??看看喜形於色的皇帝,以及周圍開始議論北伐的文武官員,李笠意識到事情有些嚴重。

  ??當菜市場買菜的大媽都在議論股市的時候,意味著股災要到了。

  ??伴駕的駙馬都尉王?,也被眼前情景震撼。

  ??他心中豪氣激蕩,見李笠若有所思的模樣,認為這位一定是琢磨如何收複河南,便低聲說:

  ??“大將軍,官軍若北伐,定然勢如破竹呀!”

  ??“嗯?那是自然。”李笠微微一笑,這讓王?覺得歡欣鼓舞。

  ??大將軍都說“那是自然”,說明收複河南勝算很大。

  ??李笠見這位不通兵事的駙馬都如此樂觀,補充:“不過,齊國不會坐視河南失守,必然全力來爭。”

  ??“他們也不想丟掉青州,卻依舊奪不回去。”王?依舊樂觀,他覺得隻要北伐軍由李笠來指揮,加上善戰的徐州軍,那是必然不會打敗仗的。

  ??李笠沒再說下去,如今對於北伐形勢,幾乎是人人樂觀,他就不好明著唱反調了。

  ??王?作為琅琊王氏子弟,本來對這種事沒必要上心,現在都如此樂觀,可見,滿朝上下,都陷入了“北伐必勝”的狂熱狀態。

  ??收複河南,指日可待,經營數年後,發兵攻打齊國、收複河北,也不是不可能。

  ??如此一來,數百年的戰亂,或許就要結束,天下,統一了。

  ??誰不想親眼見證這一時刻的到來?

  ??所以,今年就該北伐了。

  ??這種事情,即便是想,也確實能讓人激動,但李笠可沒那麽樂觀。

  ??齊國實力雄厚,一防二都沒問題,就算丟了河南,還有河北,血條厚,撐得住。

  ??且齊軍戰鬥力很強,河南戰役打起來可不輕鬆。

  ??李笠能看到的問題,別人也能看出來,但如今人人熱議北伐,怎麽回事?

  ??他認為,那些呼籲北伐的官員,估計有不少是屬於看熱鬧不怕事大的類型,這些人應當知道,若今年北伐,真的很勉強。

  ??雖然前年收複青州,也算事發突然,但參戰隊伍,以正經官軍為主,

  ??現在不一樣,剛編練不到兩年的府兵,來源主要是各地豪族、大戶及其部曲,以及鄉兵,小規模戰鬥或許能打,可大軍團作戰時表現如何,尚未可知。

  ??而北伐河南,必然引來齊軍主力,爆發戰略決戰,在這種高強度的交戰狀態下,豪強武裝構成的府兵能經受得住考驗麽?

  ??李笠覺得懸,所以按照他原來的設想,是今年校閱結束後,府兵返回各自軍府,待到來年,先參加一些邊境摩擦戰,磨練一番,再說北伐。

  ??現在看來,在無數人的推波助瀾下,立刻北伐的呼聲越來越高。

  ??皇帝本來就心癢癢的,見人心可用,自然就安耐不住,今年就要北伐,想要重現收複青州的壯舉。

  ??所以,臨時改變計劃,主動出巡到壽陽,就近校閱淮西官軍,其中就包括淮西地區府兵。

  ??然後返回鍾離,校閱淮中地區府兵,最後返回淮陰,校閱淮東地區府兵。

  ??此舉確實省了不少開支,避免大量府兵前往淮陰後又返回駐地,進而省下不少因此產生的費用。

  ??但是,皇帝急於北伐的心態也暴露無遺。

  ??那麽,在一片樂觀的輿論氛圍裏,年輕氣盛的少年皇帝禦駕親征,一旦戰事不利或者遭到重挫,心態必然會從一個極端,掉到另一個極端。

  ??想到這裏,李笠不由得看了看皇帝。

  ??隻見這位少年,激動地滿臉通紅,已然是陷入“北伐!北伐!”的狂熱狀態。

  ??果然是中二期少年,極易衝動。

  ??李笠收回視線,思考起來。

  ??事已至此,抱怨無用,還好,他有所應對。

  ??。。。。。。

  ??府邸,李笠和來訪的王琳交談,王琳身為亳州刺史,此次隨府兵來行在,除了接受校閱,也要參與商議北伐河南之事。

  ??說到如今人人熱議的北伐,王琳憂心忡忡:

  ??“今年北伐,太勉強,編練的府兵,大多未打過硬仗,如今士氣高漲,無非是盲目樂觀罷了。”

  ??“官軍攻打河南,齊軍必然全力來救,河南地區地勢平坦,四麵八方無險可守,騎兵來去自如,防不勝防,可不比當初青州之役。”

  ??“而且,現在到處都在議論北伐,齊國必然有所耳聞,早早做好準備,那麽...”

  ??“要收複河南,其實是兩場大戰,第一場是攻,第二場是防,攻得下、守不住,就等於沒攻下。”

  ??“若寄希望於周軍出擊、牽製齊軍主力,我看,根本就不穩妥。”

  ??李笠見王琳絮絮叨叨的抱怨,像個老嫗,笑起來:“王郎的銳氣都到哪裏去了?”

  ??“哎喲,彭城公,你不可能看不出今年北伐隱患有多大,就這麽袖手旁觀?”王琳說完,一臉嚴肅的看著李笠:

  ??“陛下銳意進取,這是好事,兩淮豪傑踴躍參戰,也難能可貴,可事關重大,怎能兒戲,若是此次北伐不利,我怕,我怕陛下會大受打擊....”

  ??李笠收起笑容,也一臉嚴肅的看著王琳:“毫無疑問,河南之戰,就是兩國決戰,事關國運,不能兒戲。”

  ??“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有人唯恐天下不亂,所以煽風點火,攛掇皇帝今年北伐。”

  ??“這種時候,誰要是阻攔,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我倒是可以強行阻止,然後呢?幾位皇叔要麽讚成,要麽沉默,你不覺得,這像是在看熱鬧?”

  ??王琳還是希望李笠能出手:“那也得勸啊,勉強北伐,極易受挫,若如此,可就前功盡棄。”

  ??他希望李笠能拉住皇帝,請皇帝再忍耐一兩年。

  ??“不,沒必要,勝算大小,得看怎麽打。”李笠很淡定,自從他發現皇帝進入北伐的狂熱狀態後,立刻找人商量對策,聽了不少人的建議,所以,有了應變之策。

  ??他問王琳:“我且問你,讓你在目前局勢下主持北伐,想要確保勝算,該怎麽打?”

  ??王琳想了想,回答:“若正麵攻河南,怕是要糟,不如,分兵入河北,在河北燒殺搶掠,掣肘齊軍主力。”

  ??“當然,這種打法,恐怕隻有徐州軍...”說到這裏,王琳瞪大眼睛:“莫非...你打算這麽來?”

  ??李笠沒有正麵回答,而是說:“收複河南,關鍵是野戰殲滅齊軍主力,隻要殲滅齊國的野戰主力,哪怕隻是部分,河南,便如甕中之鱉。”

  ??“既然是決戰,在哪打,不都是打?”

  ??王琳還是覺得驚訝:“這又是何苦,河北可是齊國的地盤,徐州軍渡河入河北,僅僅是牽製,風險就不小,還要和對方決戰,這太冒險了。”

  ??李笠回答:“不,不,與其在河南拉著一群烏合之眾和齊軍主力野戰決勝,還不如,就在對方地盤,打一場...”

  ??“當淮陰熱議北伐的消息,傳到鄴城時,齊國君臣必然開始做準備,他們的注意力,會集中在河南,那麽...”

  ??王琳還是覺得這太冒險:“若徐州軍先出發,攻入河北,那就是孤立無援,在敵人地盤作戰,稍有不慎,可就...”

  ??“此時此刻,徐州軍主力,應該已經渡河了。”李笠忽然說,王琳驚訝的看著他,被這消息震動。

  ??李笠拿起酒壺,給自己斟酒:“放心,提前和陛下說過了,這叫出其不意。”

  ??“這一次出擊,若大名鼎鼎的徐州軍全軍覆沒,想來,會讓北伐的狂熱,冷下來吧。”

  ??李笠語氣平靜,甚至笑了幾聲,王琳隻覺笑聲裏帶著殺氣。

  ??“然而沒有任何一支齊隊,可以從正麵擊敗徐州軍,沒有。”李笠舉杯,“因為那是我一手帶出來的軍隊。”

  ??王琳舉杯,看著李笠,心中有些不安。

  ??既擔心徐州軍孤軍深入,一番廝殺後無法突出重圍,折在河北。

  ??又擔心一旦徐州軍真的在河北來去自如,彰顯強悍作戰能力後,朝廷會怎麽看。

  ??杯中酒一飲而盡,李笠說:“北伐,不是徐州軍一軍之事,等到戰事開啟,亳州軍的表現,我可是拭目以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