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利器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0-12-19 19:35      字數:2794
  網 ,最快更新亂世棟梁</a>最新章節!

  清晨,陽光明媚,李笠躺在床上回神,皇帝“班師回朝,他當然跟著回到淮陰行在,和家人團聚。

  因為睡得晚,所以還有些困,他手裏拿著一張花花綠綠的兌換券,看看正坐在窗邊對鏡梳妝的黃姈,想想昨夜一番折騰,覺得有些恍惚。

  “黃姨,我、我不想努力了...

  “小李呀,昨晚辛苦了,這錢你拿著,補補身子...

  李笠幹咳一聲,把擴散的思緒收回來,看著手中的兌換券。

  左看右看,這都是一張僅限在徐州寒山使用的兌換券,現在處於有效期內。

  卻被帶離寒山,在淮陰稅關交易市場裏當做流通貨幣使用。

  這不是偶發事件,相反,在淮陰稅關交易市場裏,徐州的兌換券,真的被許多商賈接受,當做流通貨幣使用。

  一葉知秋,由此可見,兌換券的信用,已經初步建立起來。

  但兌換券(紙幣)是不可能成為貨幣的,因為條件不成熟,商賈們用兌換券替代貨幣做交易,純粹是為了方便。

  即便如此,李笠還是很振奮,隨著泰安五銖、泰安通寶的流通,江州以東地區,市麵上各類粗製濫造的鐵錢漸漸被新錢取代。

  幣製改革正在漸漸走上正軌。

  做買賣時,動輒以車拉鐵錢的情形,已經開始改觀,各大商埠、大城內市集裏的大額貨物貿易,漸漸變得方便起來。

  雖然民間依舊對“直百錢泰安通寶抵觸,但至少開了個好頭。

  李笠看著兌換券入了神,梳洗完畢的黃姈過來,坐在床邊。

  黃姈見他端詳兌換券的模樣,猜出心中所想,便說:“如今,行商奔波各地做買賣,方便許多,靠著稅署支持的異地存取業務,可以懷揣一張紙,從容往返各地,存取大額錢幣。

  “不僅商賈得了便利,許多官宦人家也沾了光,譬如產業在建康、乃至三吳,卻在外地任職的官員,其日常生活費用,靠著異地存取來流轉,方便許多。

  “各地稅署不光管著交易市場、支持異地存取,開辦的郵傳業務,也讓許多人能較為方便的與家人通信。

  說到這裏,黃姈感慨:“總稅司不是因為收商稅而設立的麽?怎麽現在玩起這麽多花樣來?還幹起郵傳了。

  “這就叫專業,不僅是專業收稅,還有專業服務。李笠把兌換券放好,坐起身,黃姈趕緊幫他換衣服。

  “總稅司的設立,是為了收商稅,商稅分為過稅、住稅,稅關收的是過稅。

  “為了更好地收住稅,於是辦起交易市場,收住稅,並讓行商、坐賈有一個相對公平的交易環境,避免中間商壟斷渠道。

  “為了服務商賈,組織尋常商家經營住宿、倉儲,並予以監督,確保行商吃、住放心,人、貨安全都有保障。

  “再定期公布商訊,讓行商和坐賈明白行情,更容易找到商機,這叫信息發布和共享。

  “行商往來各地,攜帶大額金錢十分不易,於是總稅司挑頭,組織有信用、財力雄厚的商家,開展異地存儲業務,極大方便跨地區商業活動的開展。

  “以此為基礎,監督合作商家開展放貸業務,提供低息貸款,讓有需求的商賈,關鍵時刻能借到寶貴的流動資金。

  “而行商行走各地,要和親朋好友聯係十分不易,家人想要聯係他們,也不容易,這年頭,不是隨便哪個人都可以借助驛傳來傳遞私人書信。

  “那麽,稅署牽線搭橋,組建一個民用郵傳體係,提供收費服務,也是理所當然。

  “受益的不僅僅是商賈,還有許多民間人士,甚至連在外做官的小官員,也可以受益。

  “這麽一番服務下來,自然吸引大量商賈聚集在各地稅署的交易市場,要麽分享消息,要麽尋求商機,可以更好地做買賣。

  “而稅署便可以更好地收稅,可謂皆大歡喜。

  李笠換完衣服,拿起那張兌換券:“稅關,不隻是征稅的地方,還為商業活動提供各種便利,而這便利的兌換券,自然就活躍起來。

  黃姈搖搖頭:“不,方便的不隻有商賈,還有三郎,三郎可以借助這張大網,把各地的消息都網起來。

  “物價也好,各地風情也罷,亦或是風吹草動,都能探聽到。

  “本來就消息靈通的商賈,在稅署交易市場聚集,於是,他們所掌握的消息,也聚集在稅署,最後匯總到你這裏來。

  “這是服務費,又不貴。李笠笑起來,“別人以為總稅司隻是個收稅的機構,可在我手裏,就是一件利器,如同千裏眼,順風耳。

  “皇帝和朝堂諸公,要了解各地的情況,得通過地方官以及各色官僚,這套體係陳舊、低效,如同人眼花耳背,不好使,我就不一樣了。

  “三郎的消息真這麽靈通?黃姈問,李笠聽出語氣不對,眉毛一挑:“當然。

  黃姈問:“那,那位鄭氏,身份到底是真是假?

  李笠笑著搖搖頭:“是真是假,已經不重要了,皇帝認為是,那就一定是。

  “江山美人,缺一不可,以出身高貴的世家女為妃嬪,哪個皇帝擋得住這種誘惑?

  “會不會有問題?黃姈還是糾結,她不是擔心女兒失寵,是覺得這事情好像不對勁。

  李笠收起笑容:“疑罪從無,誰懷疑這女子身份,就必須拿出切實的證據,若是空口無憑,隻會讓皇帝愈發反感,愈發認定對方身份為真。

  “加上皇後和貴人都有身孕,長夜漫漫,皇帝如何能讓枕邊空空?這幾日,皇帝纏著太後做決定,你說,這心急火燎的,誰拉得住。

  黃姈還是不死心:“就找不到人來認一認?

  李笠回答:“你想得太多了,養在深閨的女郎,豈是隨便什麽人都能見的?官吏算什麽?左鄰右舍都未必認得。

  “不說別人,就說平安,平安的樣貌,豈是隨便在我幕府找個官吏來認,就能認出來的?

  “或者,在左鄰右舍找個人來認,就一定能認得出?

  道理沒錯,黃姈無話可說。

  她希望李平安這次生的還是女兒,也好讓某人不要猶豫。

  朝廷收複河南,大量立功將士在河南落戶,並要推行均田製,主要以立功將領為州郡縣主官,一切的一切,都和“慣例不同。

  一個軍功群體初具雛形,李笠的布局實現,黃姈認為,那一天遲早要來,所以...

  所以不要生下男孩,免得到時為難。

  “想什麽呢?李笠問,滿懷心事的黃姈趕緊掩飾:“妾在想,如今北伐戰事告一段落,三郎接下來,要做些什麽呢?

  李笠聳聳肩:“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如今皇帝兩次禦駕親征都獲得成功,聲望大漲,哪裏會安於現狀,必然有許多人來投皇帝之好。

  “皇帝腦子會越來越熱,我就在一旁看戲。

  黃姈想了想,問:“你是說,親政?可皇帝年紀小了些。

  李笠答道:“不妨礙有人投機,造聲勢,隻要讓皇帝記住這份情,留下好印象,過幾年,皇帝真的親政,就是這些人扶搖直上的時候了。

  “那三郎怎麽辦?黃姈又問,李笠撓撓頭:“當然是靠邊站唄,做個悠哉悠哉的虛職大司馬,立功的機會,當然要留給新人。

  這話有些陰陽怪調,黃姈聽後反倒放了心。

  氣血方剛的少年皇帝,兩次北伐大獲成功,心態必然大變。

  當皇帝覺得翅膀硬了,不想再聽別人擺布,要乾綱獨斷時,不要說錄尚書事的皇叔,就連丈人,也會越來越顯得礙眼。

  到時候,李笠就再也不能回避。

  黃姈就是覺得鬱悶,某人明明身懷利器,卻死要麵子,遲遲不下決心,這不是浪費時間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