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惡少年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0-03-07 12:39      字數:4322
  .,

  上午,鄱陽城南魚市,魚販們向行人們高聲吆喝、招攬生意,各魚販攤位的地上、案上擺著大小容器,裏麵有各式各樣的魚和水產。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鄱陽城外有鄱水,且距離彭蠡湖也不算遠,所以水產豐富、價格低廉(相對),尋常百姓吃得起魚。

  對於江南(長江以南)百姓來說,飲食就是飯稻羹魚,自古以來就是如此,鄱陽也不例外,所以魚市的人氣很旺。

  加上往來鄱陽城的客商不少,城內外邸店生意不錯,雖然比不上州治尋陽、湓城以及南昌這三個江州大城,但鄱陽城也頗為繁華,對於水產的需求很大。

  因此,鄱陽城南魚市基本上一年到頭每天都在“開市”,在魚市裏賣魚的魚販很多,前來賣魚的人也絡繹不絕。

  眼下在魚市裏擺地攤的李笠,算是魚市的常客,當年他二兄還在時,就常帶著他來魚市賣魚。

  魚梁吏每月都要給官府提供定額魚獲,除此之外多出來的水產,一般都會拿到魚市來賣,所以李笠出現在魚市,並不奇怪,也不怕那吏曹“吳扒皮”來找茬。

  但是,現在有一群人來找茬。

  一個十四歲左右年紀的總角少年,帶著同樣年紀的幾個少年,把李笠的攤團團圍住。

  其人右手扯著李笠的手,左手攥著一條魚不住揮舞,嚷嚷著:

  “麻利些,趕緊的!賣或不賣,給個話,莫要咿咿呀呀像個小娘子!”

  少年皮膚黝黑,嘴有些大,相比李笠要強壯些,麵相有些凶,嗓門也很大,圍觀的人們大多認得此人:

  此人諢號‘大鯰彭’,因為嘴大,又有諢號“大口鯰”,是魚市裏一個小刺頭。

  李笠知道此人,在他看來大鯰彭就是“小混混”,當然這個時代沒有“混混”一詞,常見詞是“惡少年”,亦或是“潑皮”。

  現在,他在魚市賣黃芽子,被大鯰彭帶著人上門“強買”。

  被惡少年圍住的李笠毫不畏懼,他麵無表情的看著對方,被兩個惡少年堵在一旁的武祥,滿臉通紅,瞪著眯眯眼,一副要拚命的模樣。

  大鯰彭說起話來唾沫橫飛,加上靠得近,弄得李笠臉上就沾著不少唾沫。

  李笠後世跑業務時,什麽場麵沒見過,等對方說完了,淡定開口:“我說大鯰彭,這黃芽子尺寸不小,一尾賣十二文夠公道了,你出價五文,還鐵錢,什麽意思?”

  “大鯰彭”繼續嚷嚷:“什麽意思?你把要死的黃芽子拿來賣,也有臉賣一尾十二文!”

  一聽說有人拿要將死的魚冒充活魚來賣,圍觀的人們齊刷刷看向地上木盆裏擠著的黃芽丁(黃顙魚),又看向李笠。

  “首先,我說過這是三日魚,也就是最多活三日...”李笠淡淡地說,“其次,魚市裏又不是沒人賣釣上來的一日黃芽丁,差不多的個頭,十二文一尾很貴?”

  大鯰彭冷笑著,把手中攥著的魚向旁人展示。

  黃芽丁身上三魚鰭帶著毒刺,不懂抓的很容易被刺中,然後傷口腫脹、疼痛難忍,但此人抓魚的手法嫻熟,看得出是個好手。

  展示片刻,大鯰彭看向李笠:“你這魚兒都吐血了!還敢說比人家一日魚多活二日!”

  李笠反駁:“那是你掐的,魚腸都快被你掐得吐出來了。”

  “你還狡辯!我是何等樣人,如何會誣陷你!”大鯰彭舉起手中魚大聲嚷嚷著,周圍的人見了暗道要糟。

  這小子家裏有些來頭,其阿耶是有名的魚主,家裏還開著魚肆,兄弟多,親戚也多,自己糾集幾個惡少年在魚市做買賣,平日裏咋咋呼呼的。

  遇見勢單力薄的賣魚人,經常仗著人多勢眾圍住對方,壓價強買對方的魚,然後轉手賣掉。

  眼下這瘦弱的小子,雖然有個同伴,但比起大鯰彭一夥,明顯落下風,現在大鯰彭尋了個由頭不依不饒,大家都覺得這兩個小子要吃虧。

  李笠見大鯰彭老拿魚說事,嘿嘿一笑,看著圍觀的人,說:“我,可是剛把魚擺出來,就說清楚這是釣上來的魚。”

  “我若是心裏有鬼,幹嘛說出來?”

  “你心裏沒鬼?”大鯰彭也笑起來:“誰不知道,這釣上來的黃芽丁,肚子都被魚鉤鉤爛了?活不長,你憑什麽說,這些魚比別人釣上來的魚多活一兩日?”

  “憑什麽?”李笠依舊笑著,從腰間抽出一根竹棍,大小如竹筷,頂端似乎有鐵鉤。

  大鯰彭以為李笠要動手,正要握緊拳頭迎戰,卻見李笠將竹棍舉起,向旁人展示:“大家看,這是我取鉤的工具,可以把魚鉤取出來,卻不勾爛黃芽子的肚子。”

  說完,他伸手到一個小水桶,熟練的捉起一尾黃芽丁:“大家看我如何取鉤。”

  “釣黃芽丁時,性急的黃芽丁會直接把餌和鉤吞到肚子裏,然後腸子被魚鉤鉤住,取鉤很麻煩,取出來後,黃芽丁的肚子也被鉤爛了。”

  “既然肚子被鉤爛了,自然就活不了多久。”

  旁人聽得李笠這麽說,默默點頭,確實,但凡釣過黃牙丁的人,都知道黃芽丁會把魚鉤吞到肚子裏,而不是鉤在嘴上。

  無論怎麽取魚鉤,都免不了鉤爛黃芽丁的肚子。

  李笠先向大家展示手中的黃芽丁,人們發現這黃芽丁的嘴巴有一截線露在外麵,看樣子是上鉤後把魚線剪斷,魚鉤帶著一截線留在黃芽丁肚子裏。

  這如今人們常用來延長上鉤黃芽丁生命的辦法,讓帶著一截線的魚鉤留在魚腹,傷口小,黃芽丁能活長些,等賣魚時再把魚鉤取出來。

  李笠將自製的“取鉤器”晃了晃,人們可以看見這“竹筷”頂端鐵鉤形狀很特別,彎彎曲曲,又帶著缺口。

  李笠將“取鉤器”順著魚線伸入黃芽丁口中,

  隻見他動了動手腕,然後把宛若竹筷的“取鉤器”抽出來,其上,夾著一枚帶線的魚鉤。

  “大家看見了,這鉤上沒多少血跡,魚兒也沒吐血,我這取鉤器,能把鉤輕鬆取出來,卻不會鉤爛黃芽丁的肚子。”

  “所以,我釣上來的黃芽丁,能多活一些日子。”

  眾人看著李笠手中的“竹筷”,恍然大悟的點點頭:“原來如此,難怪敢說這是‘三日魚’。”

  李笠把魚遞給大鯰彭:“呐,見識少不要緊,不要到處大聲嚷嚷!”

  大鯰彭看著這嘴角無血跡的黃芽丁,聽著周圍人的議論,臉上一陣青一陣白。

  隻覺大失顏麵,拿著魚的手微微顫抖,呼哧呼哧喘著氣,狠狠瞪著李笠。

  他平日裏行事咋咋呼呼,實際上心虛得很。

  帶著幾個少年在魚市混,就靠虛張聲勢唬人,如今被不起眼的李笠說“沒見識”,隻覺一股邪火冒上來。

  大鯰彭將手一揚,就要把手中魚往李笠臉上砸,而李笠瞬間暴起,忽然前衝,一手掐住對方喉嚨,高聲罵起來:

  “王八蛋!我給郡廨交魚,交這般魚上去,上佐都沒多說什麽,就你個大口鯰話多!”

  忽如其來的變故,讓大鯰彭猝不及防,想要揮舞著雙手要打人,卻被李笠繞到身後,用手扼著他的脖子。

  其他少年們見著瘦弱的李笠居然敢如此行事,驚得手足無措,武祥抄起地上放著的扁擔,雙目圓瞪,盯著這幫惡少年。

  李笠認為惡少年大多色厲內荏,欺軟怕硬,遇到這樣的人,越軟越吃虧。

  後世的混混是如此,古代的惡少年也不會錯,李笠知道大鯰彭的虛實,所以不怕翻臉:“鬧,鬧!今日你不給我一個說法,我便給你一個說法!”

  大鯰彭掙紮著,卻無法掙脫,圍觀的人們見這刺頭遇到克星,個個來了精神,想要看看大鯰彭會吃什麽虧。

  隻見李笠一把將大鯰彭推開,不等對方撲過來,拿起一把殺魚的刀:“大口鯰!要麽按十文銅錢一尾買我的魚,要麽拿刀與我單挑,今日你不捅死我,便是我捅死你!”

  此為強賣對強買,不服的話,拿刀互捅。

  旁人看向李笠,不由得驚歎:這小子看著身材瘦弱,卻是個狠人啊!

  但李笠的“強賣”價錢很合理,大家看了他盆裏的黃芽子,覺得按這尺寸以十文一尾的價錢收購,然後以十二文一尾轉賣也不愁賣,一尾賺二文。

  大鯰彭聽了李笠的話,臉漲得通紅,嘴巴一張一合,想說話卻不知該說什麽。

  他之前見過幾次李笠,而記憶裏的李笠,是一個畏畏縮縮的小子,往日來魚市,被他大嗓門一吼,立刻乖得如同小貓。

  如今卻變了個人,變得比他還像惡少年。

  大鯰彭向來欺負弱小,隻有他強買,從沒遇到過‘強賣’,一靠家裏名頭,二靠虛張聲勢。

  可現在碰見一個更凶的,他就凶不起來了,畢竟自己是賣魚的,不是賣命的。

  李笠開始催促:“嗯嗯啊啊的,行不行,痛快些!莫要像個小娘子。”

  大鯰彭聽得李笠這麽說,看看左右,先前的氣勢早已消失不見,他當然不敢拿刀來和對方互捅,而一尾魚倒個手就賺二文,這買賣還是劃算的。

  但是就這麽順了李笠的意,他覺得氣不順:“誰要與你單挑,晦氣!”

  李笠見這刺頭服軟了,便向圍觀的人們說:“大夥與我作證,我與他定下買賣,一尾黃芽丁十文銅錢,價格公道,對不對?”

  有人想附和說“對”,卻見大鯰彭瞪著眼,便沒有出聲,但也有人不管這位要殺人的目光,高聲說著:“對!”

  “大鯰彭,買不買,痛快些!”李笠看著大鯰彭,大鯰彭也看著他,呼哧呼哧喘著氣,片刻後說:“好吧。”

  李笠把刀一扔,拍拍這位的肩膀:“呐,買賣就這麽定了,我這裏有二百餘尾黃芽丁,共計兩千餘文,趕緊讓人把錢拿來。”

  氣鼓鼓的大鯰彭聽到“二百餘尾”,不由得驚訝起來,顧不得生氣,低頭看看地上幾個木盆,數了數。

  覺得手指不夠用,便苦著臉估算起來。

  片刻,覺得並沒有那麽多,又看向李笠:“你哪來這麽多黃芽丁?莫非是畫的?”

  李笠笑起來:“畫?你眼睛好不好使?我後麵推車上還有好多木桶,魚都在木桶裏裝著呢!”

  大鯰彭看著推車裏放著的許多木桶,看著桶裏的許多黃芽丁,有些回不過神,他大概知道李笠的底細,不過窮酸吏家子罷了。

  家裏麵沒成年男丁,沒什麽幫手,所以他不認為李笠有本事自己弄來這麽多黃芽丁。

  但魚確實很多,於是心中竊喜:發財了,發財了,這般大的黃芽丁有許多,即便每尾賺兩文,累計也能賺不少錢,阿耶會誇我的!

  大鯰彭心中高興,臉上卻藏不住事,不由自得笑起來,幾個惡少年見著這位都笑了,便訥訥走到一旁。

  他們隻是來助個場麵,帶頭的都不計較,自己又何必張牙舞爪。

  惡少年們看向李笠,想起方才李笠那凶神惡煞的模樣,眼中不由帶著敬畏。

  李笠讓武祥趕緊準備交魚,今日買賣成交,雖然售價比他的預期低了些,但也在接受範圍內,最主要的是把貨清了、變現,這才是最重要的。

  平民百姓做買賣,最怕被小混混糾纏,因為耗不起,李笠知道自己勢單力薄,和大鯰彭糾纏下去沒意思,所以要見好就收。

  正忙碌間,忽然耳邊傳來一聲:“咦?李笠?你在此作甚?”

  聲音很熟悉,李笠抬頭一看,卻見是“柳郎君”柳盼站在麵前。

  身邊跟著一個僮仆,一個中年人,還有一個吏員,後麵還有幾個隨從。

  吏員依舊是那位門下通事,這“出場陣容”,和那日常來食肆一模一樣。

  李笠從劉德才那裏確認了這位“柳郎君”的身份:鄱陽內史柳偃之子柳盼,但他知道分寸,不妄想能親近這個世家子。

  柳盼看著地上的木盆,又看看李笠及旁邊幾個人,愣了一下,隨後有些惱怒的問李笠:“你不去捕鰱魚,在此作甚?”

  “你竟敢躲懶,我讓人處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