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功(續)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0-12-12 17:10      字數:4500
  清河郡治,武城,剛從鄴城趕來的和士開,入了城外軍營後,顧不得風塵仆仆,直接找到主帥、趙郡王高睿。

  要求對方立刻揮師南下,前往南邊(其實是西南方向)的館陶,將攻破館陶的梁軍殲滅。

  高睿已經知道館陶失守,因為白溝上漂來大量兵卒屍體,一看,就知道白溝上遊館陶出事了。

  但正因為有大量浮屍漂下來,所以高睿判斷,占據館陶的梁軍是故意這麽做,目的就是希望他率軍往館陶而去。

  對方孤軍深入,求的是速戰,他決不能上當,所以要沉住氣。

  梁軍是從聊城出擊,攻打西邊的館陶,那麽,他可以分兵去取聊城,斷其糧道,將愈發冒進的這支梁軍困在館陶。

  隻要十餘日,對方必然因為缺糧而軍心大亂。

  屆時,才是決戰的好時機。

  “等個十餘日?”和士開看著高睿,冷笑起來:“大王莫非想請徐州賊到鄴城作客?”

  這話就過分了,高睿心中不快,但不好發作,因為和士開是皇帝高湛的心腹,如今是給事黃門侍郎,為“八貴”之一。

  對方突然來武城,明顯是奉了高湛之命來督戰。

  高睿不想如梁軍所願,這麽快便決戰,試圖挽回:“侍郎莫非認為,徐州賊是流寇,輕易就能殲滅?”

  和士開搖頭:“當然不是,但正因為如此,陛下憂慮,館陶西距鄴城也就一百餘裏。”

  “大王若讓徐州賊盤踞館陶十餘日,形勢會越來越危險。”

  “徐州賊占了館陶,即便不往鄴城而去,也可往南走,直達濮陽津北岸。”

  “濮陽津南岸官軍營壘如今危在旦夕,梁賊晝夜攻打,未必能撐多久。”

  “一旦讓更多梁賊渡河,與徐州賊合兵,大王覺得,陛下會怎麽想?”

  高睿剛聽說濮陽津(南岸)被梁軍晝夜攻打,心中一驚,但想到一個可能,問:“濮陽津守了幾日?”

  和士開麵無表情:“若算今天,四日。”

  “這...”高睿想說梁軍恐怕是佯攻濮陽津,所以未盡全力,不然按照對方以往的攻堅表現,拿下黃河南岸濮陽津營壘,不需要這麽久。

  如果對方的最終目標是鄴城,不該在濮陽津耽擱這麽久

  他認為,梁軍這就是營造一種假象,讓己方斷定,占據館陶的徐州軍,是要南下攻打濮陽津北岸,以策應更多的梁軍渡河,進攻鄴城。

  所以,對方明顯想要速戰,在館陶嚴陣以待,己方若急著決戰,正中對方下懷。

  對方是想要盡快決戰,殲滅官軍主力,之後,才會考慮對鄴城發動進攻,或者繼續襲擊各地。

  但這話不能說出來,因為他無法保證梁軍對濮陽津的進攻是佯攻。

  一開始,梁軍渡河進入河北,高睿勸皇帝乘著徐州軍來犯,布下天羅地網,將其堵在河北,然後殲滅。

  因為高睿頗得高湛信任,於是掛帥出征。

  他故布疑陣,讓位於聊城以東的梁軍,以為官軍主力在聊城、館陶一帶,擋在鄴城麵前。

  自己則率軍迂回,經聊城以北的清河郡地區往東去,要繞到梁軍後麵(東麵),斷對方退路。

  還廣撒騎兵,攔截梁軍遊騎,不讓對方探出己方主力動向。

  沒想到聊城一戰,五千餘騎兵戰敗,使得館陶暴露在對方麵前。

  而梁軍騎兵瘋了一般四處亂竄,居然有一支騎兵突破攔截,跑到清河郡,摸清楚他們的動向。

  於是,聊城梁軍直接攻打館陶,並拿下城池,對鄴城構成了威脅。

  如此一來,皇帝坐不住了,不想再等,現在他再怎麽分析敵軍動機,恐怕都難以讓皇帝心安。

  然而就這麽去館陶,與梁軍決戰,高睿覺得不妥,畢竟,對方兵力構成,以驍勇善戰的徐州軍為主。

  徐州軍猛如虎,他們不該如其所願,在館陶決戰。

  和士開見高睿不語,便讓一同趕來的領軍將軍、巨鹿郡公高長恭入帳。

  高長恭為高澄之子,當今天子侄兒,驍勇善戰,為宗室之中的後起之秀,和士開不說那麽多廢話,直接問:

  “陛下命巨鹿公率軍助戰,定要將徐州賊殲滅,大王還有何疑慮?若能全殲徐州賊,這可是大功一件!”

  高睿還能怎麽說,皇帝這麽安排,他若是不肯出戰,怕是要被臨陣易帥了。

  。。。。。。

  天色昏暗,北風呼嘯,館陶北,曠野裏,梁、齊兩軍對峙,梁軍在東,齊軍在西,自卯時開始布陣。

  梁軍主帥梁森,排開了他的四萬大軍,另有兩千兵,守著館陶城。

  梁軍左翼步騎,由行軍都督東方白額率領,麾下兵力,為徐、兗州軍府營兵混編。

  右翼步騎,由行軍都督趙清率領,麾下將士主要為參戰的淮東府兵諸軍。

  遊軍,為雲騎將軍李昕率領,麾下均為騎兵,過半兵力抽調至禁軍,另一部分,是從諸軍抽調、混編的騎兵,經曆過青州之役。

  中軍,為徐州軍構成,前軍主將為徐州州將夏侯安。

  東方白額、趙清和夏侯安,都是出自徐州軍的將領。

  中軍後軍,由主帥梁森親自指揮,為全軍總預備隊。

  梁森已經得知,當麵齊軍主帥,為齊國宗室、趙郡王高睿,其人能力出眾,無論是治軍還是治民,都很有成績。

  而對方的兵力,大概是五萬左右,騎兵不少,打起來,即便己方獲勝,恐怕也隻能是擊潰,難以將其殲滅。

  若己方輸了,怕是要全軍覆沒,跑都跑不掉。

  辰時,戰鬥開始。

  梁、齊兩軍不約而同從兩翼開始推進,戰場北麵,齊軍左翼騎兵出動,各小隊宛若一條條長蛇,扭動著身軀向東而去,迎向梁軍右翼騎兵。

  兩軍距離拉近,齊軍騎兵猛地轉向,側身拉弓,以騎射密集放箭,箭矢如同蝗蟲般飛向梁軍騎兵。

  箭雨中,不少梁軍輕騎滾翻落馬,因為摔倒的人、馬不少,導致後續騎兵匆忙勒韁躲避,激起一陣陣塵土,隨即陣型混亂。

  齊軍輕騎繼續騎射放箭,卻見塵土飛揚之中,數隊人馬俱甲的騎兵衝了出來,箭矢落在對方身上,似乎不起任何作用。

  這是梁軍具裝騎兵,竟然在一開始就投入作戰,在輕騎的掩護下,不慌不忙向齊軍弓騎靠過去,很快將其“趕走”走。

  隨後轉彎,依舊在己方輕騎掩護下,徑直往齊軍左翼步陣撞去。

  這時,齊軍左翼剛好和梁軍右翼碰撞,雖然側翼也有長矛兵,但麵對梁軍具裝甲騎不要命的直接衝鋒,步陣還是被撞出一道道缺口。

  隨後,梁軍輕騎蜂擁而入,擠入陣中。

  一時間血肉橫飛,馬蹄揚起的泥塊剛剛落地便被染做猩紅。

  齊軍左翼步陣承受著梁騎的側麵撞擊,以及步兵的正麵強攻,兵卒們很快便驚慌起來,呼喊聲、叫聲混雜在一起,聲浪向四周擴散。

  戰場南側,梁、齊兩軍展開了勢均力敵的碰撞,騎兵相互間追逐廝殺,步陣相互“擠壓”,戰線呈膠著狀態。

  不一會,齊軍左翼波推浪開,隻見兩兩成對的輕騎呼喊著疾馳而出。

  遊走在外圍的齊軍輕騎見到了可怕一幕:一個個烈焰騰騰的碩大火球,被梁軍騎兵牽引著,在平地上翻滾彈跳向前進。

  熊熊火光映紅了齊軍右翼將士的雙眼。

  當火球伴著梁軍騎兵的怪叫滾過來時,許多人嚇得手足無措,眼睜睜看著火球就這麽撞入陣中。

  慘叫聲中,焦臭味彌漫,大量著火的齊兵掙紮著亂跑,自己變成火人的同時,也點燃周圍同伴。

  齊軍中軍,巨鹿公高長恭見己方左右兩翼竟然同時陷入混亂,心知不妙。

  不等他主動請戰,主帥高睿命他帶著隨行參戰的的精銳騎兵出擊,支援左翼。

  這些精銳騎兵隸屬禁軍,名為“百保鮮卑”,均為百裏挑一的鮮卑勇士,無論是騎戰還是步戰,都驍勇無比。

  高長恭很快便帶著部下出擊,馳援左翼。

  趁著梁軍甲騎、輕騎撞入陣中,速度驟然下降,他尾隨而去,衝散入陣梁騎,追著對方,透陣而過。

  再在己方輕騎的掩護下掉頭,突破梁軍輕騎攔截,然後畫了個弧線,撞向梁軍右翼肋部。

  高長恭和部下人馬俱甲,緊握馬槊,不顧一切前衝,憑借巨大的衝擊力,擊倒擋在麵前的所有敵人。

  梁軍右翼陣容嚴整,本來步騎夾擊即將擊潰齊軍左翼,結果被撞進來的齊軍甲騎撼動。

  雖然梁軍騎兵奮力反擊,卻無法牽製這些狂暴的甲騎,一時間難以和數量更多的敵軍具裝甲騎抗衡。

  而步陣主要由新編練的府兵構成,咬牙撐了一陣之後,陣型開始潰散,梁軍右翼局勢不妙。

  高長恭策馬衝陣,身上鎧甲插著數箭,卻沒有一絲懼意,此戰,他定要將梁軍擊潰,讓鄴城化險為夷。

  總總跡象表明,周國也將發兵來犯,若不能先把梁軍擊退,同時多麵作戰的官軍,恐怕會很吃力,稍有不慎,就萬劫不複。

  眼見著梁軍右翼已無力維持陣型,高長恭振奮不已,卻不敢掉以輕心,因為眼前這支軍隊不會那麽容易認輸。

  果然,梁兵扯起了鐵絲網。

  在陣中臨時布設的鐵絲網,阻礙了齊軍騎兵的衝鋒,高長恭後撤,在輕騎的掩護下重整隊形,換個位置,再次衝鋒。

  反複衝擊之下,梁兵如同作繭自縛般不斷用鐵絲網護住陣腳,並對用“九頭蛇”索具破壞鐵絲網的騎兵予以反擊。

  反複對射之下,齊軍騎兵無法從容破網,攻勢減弱。

  高長恭不想這麽放棄,不斷派人去中軍,請求主帥高睿增兵,投入更多的騎兵,將梁軍右翼徹底摧毀。

  而趙郡王高睿,此刻卻麵臨著兩難選擇:

  增兵左翼,意味著有機會擊破梁軍右翼,但與此同時,己方右翼也需要增援,不然就撐不住了。

  而且,梁軍中軍開戰後一直發動猛烈進攻,己方中軍(前軍)也需要增援,後軍不能分兵太多,得留兵以防萬一。

  梁軍中軍就是徐州軍,對方的實力強勁,一旦應對不當,極易被徐州軍實行正麵突破,高睿可不敢大意。

  猶豫隻是一會,高睿很快做了決定,出動具裝甲騎,增援右翼,要將其當麵的梁軍左翼擊垮。

  如此一來,將梁軍兩翼必然很快崩潰,剩下最強悍的中軍徐州軍,已然是獨木難支。

  最硬的骨頭,要留在最後啃。

  人馬俱甲的騎兵出動,增援己方右翼,衝散了想要趁火打劫的梁軍騎兵。

  呼嘯而來的己方具裝甲騎,讓陷入混亂的右翼齊兵看到了希望,原先無人可擋的一個個火球,也停止了滾動。

  於是,齊軍右翼頹勢得到遏製,而齊軍具裝甲騎在輕騎掩護下,向梁軍左翼發動衝鋒。

  梁兵很快拉起鐵絲網,硬是穩住了陣腳。

  中軍處,高睿見左右兩翼均已穩住,卻未能有所進步,喜憂參半。

  梁軍的韌性很強,想贏,可不容易。

  忽然,歡呼聲起,同時從左右兩側傳來,高睿舉目遠眺,驚覺梁軍左右兩翼居然崩潰了。

  那一瞬間,高睿和身邊將領有些不敢相信:以徐州軍為主的梁軍,怎麽這麽快就被打崩了?

  高睿下意識認為這是梁軍的詐敗之計,但在這一片空曠的曠野裏,對方還能如何詐敗、設伏?

  是了,一定是因為對方把較弱的友軍放在左右兩翼,而這些友軍擋不住己方甲騎反複衝擊,所以才...

  高睿哪裏會放過如此良機,下令全軍進攻。

  徹底摧毀梁軍的兩翼,然後,將其中軍包圍、殲滅!

  這可是不得了的大功啊!

  高睿和將領們想到這裏,喜上眉梢。

  隻要殲滅了徐州軍,意味著梁國最能打的軍隊完蛋,消息傳開,必然撼動梁國君臣。

  那麽,對方蠢蠢欲動的所謂北伐,剛開始,就要結束了!

  密集的鼓聲響起,如同天上無數落雷擊中地麵,鼓舞著齊軍將士奮力進攻。

  忽然,更加響亮的聲音炸響,響聲此起彼伏,震得高睿耳朵嗡嗡作響。

  與此同時,地麵在震動,仿佛有人奮力錘打著地麵。

  他驚恐地看到,己方左右兩翼,為大量濃煙和火光吞沒,仿佛有許多妖怪從地底下鑽出,長開血盆大口,吞食著己方將士。

  被吞進去的,不僅有大量步兵,還有悉數投入衝擊的騎兵。

  驚慌的呼喊聲響徹戰場,高睿隻覺腦袋一片空白。

  怎、怎麽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