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打草驚蛇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0-12-03 22:35      字數:2811
  公廨,刑房,剛被押進來的嚴氏,見形形色色的刑具擺在麵前,當場就嚇得雙腿發軟:“饒命,饒命啊!”

  負責拷問的吏員,眯著眼睛:“說,你是受何人指使,以行巫蠱為名,構陷他人!”

  “沒有受人指使,真沒有啊!”嚴氏一臉慘白,瑟瑟發抖:“小人不該貪財,為了多收一些好處,就讓那幫人把女兒帶走了!”

  “還不老實?”吏員冷笑著,招呼左右:“吊起來!先吃個十幾鞭,看你記不記得起,自己做了什麽事!”

  “不,不!小人冤枉,小人真的什麽也不知道哇!”嚴氏聲嘶力竭的求饒,卻被人捆著雙手,吊起,勉強踮腳站著。

  十幾鞭抽過去,嚴氏哭喊得更厲害:“饒命,饒命!小人真的不知情,能說的都說,都說!”

  “好,我問你!”那吏員示意手下停鞭,大聲問:“那阮氏的生辰八字,怎麽來的!!”

  “她自幼被拐,又如何記得自己的生辰八字?說!”

  “是小人編的,都這麽編...”嚴氏哭喊著,把編造“女兒”生辰八字的原因說出來。

  她們這些做幹娘的,哪裏有什麽親女兒,全都是買來的。

  有的人自幼被拐,不記得家鄉在何處,不記得父母姓名,更不可能記得什麽生辰八字。

  所以買回來後,決定養大時?幹娘們會給這些“女兒”起個姓名?編個出身,自然也要編個出生年月、生辰八字。

  畢竟?有的客人給看中的小娘子贖身前?或者喝“頭啖湯”前,要對生辰八字?求個好彩頭。

  至於編出來的生辰八字能否合客人的意,就看運氣了。

  此次差點成“犧牲”的阮氏?是嚴氏給取的姓?本姓不知,因為是被拐的女童。

  身世及生辰八字,當然也是嚴氏編的。

  所謂的身世,就是“年幼時與家人走散?顛沛流離?幸得幹娘收留”雲雲。

  幹娘們給幹女兒取姓名、編生辰八字、編身世,這是慣例,多少年了,都是如此。

  隻不過,此次倒了黴?那賊人是問了阮氏的生辰八字,才給的“聘禮”?至於身世,問都沒問。

  正好?嚴氏給女兒們編的身世,都是來自湘州一帶?因為她本人就是湘州人。

  湘州有洞庭湖?方圓數百裏?小娘子對恩客含糊的說“年幼時在洞庭湖畔與家人失散”,對方又能如何查證?

  然而嚴氏說了一通,依舊免不了一頓鞭子。

  她被打得奄奄一息、皮開肉綻,喉嚨都喊啞了,依舊隻能哭著說,事前真的不知情。

  最後,疼得暈厥過去。

  隔壁,旁聽的江夏王蕭大款,對嚴氏的招供聽得一清二楚。

  看看幾位旁聽的佐官,見對方都認為嚴氏應該沒說謊,便示意前來聽令的吏員,拷問結束,饒這嚴氏一命。

  他懷疑嚴氏和阮氏有問題,原因之一,就在阮氏的生辰八字上:若阮氏年幼時就被拐了,那麽她是如何記得自己的生辰八字?

  正常來說,小孩子都不會知道自己的生辰八字,更何況被拐的孩童。

  所以,蕭大款懷疑嚴氏是賊人同夥,讓阮氏演了一出戲。

  便有了方才一番嚴刑拷打。

  如今看來,嚴氏給阮氏編的生辰八字,隻是碰巧和皇後的生辰八字相同。

  被賊人摸清楚後,阮氏才倒了黴。

  “給她好好用藥,好好休養,莫要出人命。”蕭大款吩咐完,起身離開。

  嚴氏、阮氏“母女”,看來真的隻是倒黴而已,破案的關鍵,是要抓到那些賊人。

  案情暫時沒有進展,但這樣的結果,沒法給太後、皇帝一個像樣的交代。

  也沒法洗掉張貴人的嫌疑(張氏的正式身份是貴人),他,也免不了被人懷疑。

  接下來,該怎麽辦?

  蕭大款覺得頗為棘手。

  。。。。。。

  夜,李笠正在看書,學習權鬥技巧。

  書為新印刷的《戰國策》第三十三卷,《中山》。

  戰國時的一個小國中山國,國相司馬憙(又名司馬喜,熹同喜),被中山王的寵姬陰姬中傷,很鬱悶。

  恰逢趙國使者抵達,司馬憙策士田簡獻策:把陰姬的美貌告訴趙國使者,趙王得知,必定要她。

  若大王(中山王)畏懼趙國,將陰姬送給趙王,如此一來,朝中就無人說你(司馬憙)的壞話。

  若大王不肯,那你就勸大王立她為後,趙王便不好再要人。

  陰姬如願成為王後,就會對你感恩不盡。

  司馬熹覺得這辦法不錯,但認為光和趙國使者說沒用,且必須讓陰姬知道欠自己的恩情。

  此時,陰姬和江姬爭寵,都想成為王後,司馬憙便找到陰姬的父親,陳說利害關係:

  陰姬和江姬爭王後之位,事成,你父女便貴不可言,可若事不成,你全家都要倒黴,立後一事,為何不找我幫忙呢?

  陰姬之父激動不已,請司馬熹幫忙,說事成之後必然有重謝。

  於是司馬熹找了個借口,讓中山王派自己去趙國觀察虛實。

  見了趙王,司馬熹把陰姬誇成天下第一大美人,說得趙王動了心:你馬上回去傳話,讓中山王把陰姬送弄來我這裏!

  司馬熹和趙王約定此事不可外泄,省得中山王一怒之下把他殺了,若如此,他無法勸中山王以大局為重,獻美人保平安。

  司馬熹回國後,告訴中山王,說趙王極其好色,不知聽誰說陰姬為天下第一美人,要大王把陰姬獻出去。

  中山王當然不肯,卻又不知該如何拒絕,怕應對不當激怒趙王,導致社稷受難。

  司馬熹便建議:立陰姬為王後。

  妾(姬)可以當禮物送人,但正室(王後)那是絕對不行的,趙王也不好再開口。

  於是,陰姬如願成了王後,得父親相告,知道是司馬熹幫的忙,於是感激涕零,司馬熹的地位便穩固了。

  計謀很簡單,卻不簡陋。

  類似於打草驚蛇:司馬熹讓趙王對陰姬產生不軌之心,此舉如同“打草”,使得中山王受驚,於是,司馬熹達到了真實目的。

  李笠細細品味,感慨不已:無論哪個時代,頂尖的人才玩起權謀,都能有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他比起這個時代的人,無非是多了許多見識,論起權謀,未必占優。

  所以,必須小心行事,不可托大。

  江夏王蕭大款,往皇帝身邊送美人,此為陽謀,他不好明著阻擋,隻能認。

  那麽,現在蕭大款被他算計,也是“禮尚往來”。

  李笠合起書,放在案上,琢磨著“案情進展”。

  涉及皇帝的巫蠱案,曆來都是要見血的,然而此案,似乎有線索暗暗指向張貴人(張氏的正式身份),那麽,蕭大款該怎麽辦?

  一查到底?

  不好意思,李笠的布局,不會讓人找到蛛絲馬跡,所以是查不到“底”的。

  身份存疑的阮娘子,以及見錢眼看的嚴幹娘,純屬被利用的棋子,事前根本就不知情,即便被嚴刑拷打,也說不出有用的消息。

  所以巫蠱案,不可能破案,卻有得折騰。

  那些暗中起了壞心思,想算計他或皇帝的人,被案件一攪,心中驚疑不定,隻能偃旗息鼓,暫停行動,以避過風頭。

  到了來年,皇帝駐蹕淮陰,大局已定,李笠搞事的主要目的就達到了。

  此為張鋌所獻計策,宛若打草驚蛇:一個人走在草叢中,知道草裏有蛇,卻不知蛇在哪裏、有多少隻。

  索性以長棍不斷打草,驚動這些蛇,讓其遠遁,持棍人自然就暫時安全了。可以從容穿過草地,直奔目的地。

  當然,“打草驚蛇”的典故,這個時代還沒出現,但道理是一樣得。

  至於蕭大款,若是在處理此案的過程中,踩了他故意挖的“坑”,那就別怪他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