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攻勢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0-11-02 19:34      字數:2888
  冬去春來,新年剛過,泗水上,一列船隊往南航行,觀其旗號,為卸任回京的前徐州牧之船隊。

  當中一艘船上,船艙裏,祖珽正在向李笠講解自己的心得:如何偷稅漏稅。

  祖珽是一個敢在權臣、皇帝眼皮子底下坑蒙拐騙的奇葩,有這位“行家”現身說法,讓李笠深刻體會到什麽叫做“天下烏鴉一般黑”。

  無論是魏國(東魏)、齊國還是梁國,官僚體係的弊病都是一樣的,北朝體製下的陰暗麵,南朝也有。

  其中,偷稅漏稅乃至抗稅,也是如此。

  簡而言之,稅製好定,稅難收。

  以商稅為例,無非分為過稅(對行商征收的稅,可看做流通稅),住稅(對坐賈征收的稅,可看做營業稅)。

  過稅主要體現為關津稅,也就是運送貨物的隊伍經過關隘、津口時要繳稅。

  這時,稅吏根據檢查結果,估算貨物的價值,按比例向行商征稅。

  至於住稅,就是各城的市,由稅吏對市內商家(坐賈)的營業額征稅。

  但因為營業額很難準確核算,所以一般這種稅是按商家進貨數量來征收。

  然而,稅吏估算過關的貨物總價值,有很大的“活動餘地”,同理,查閱商家的進貨賬簿,稅吏有很大的“操作空間”。

  且店家必然做假賬、有陰陽賬簿,稅吏要如何核對真實的進貨數量呢?

  若要核對清楚,要付出多大的核算成本?

  所以,曆朝曆代製定的稅製,看起來很不錯,執行起來,效果很差,原因就在於收稅的人身上。

  再好的製度,也得人去執行,執行的人出了問題,製度自然就會出問題。

  若執行的人沒問題,但執行起來碰到問題,執行不下去,這製度也形同虛設。

  稅製要靠稅官、稅吏來執行,所以,祖珽和一幫官宦子弟偷稅漏稅乃至抗稅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針對稅吏進行“攻心”,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

  其實這並不是什麽很難的事,隻要官位夠大,或者能夠狐假虎威,稅吏是很好打發的。

  根本就用不上偽造公文的招數。

  而商稅的征收,能否實現有貨必征,不在於如何定稅率、征稅的辦法,而在於如何從特權者那裏征稅。

  小商販做的小本買賣,賣一些日常用品,本身貨值就不算高,能征上來多少稅?

  商稅的大頭,在於那些大宗貨物交易,以及各類奢侈品交易上。

  能夠做這些買賣的商賈,哪個不是豪商巨賈,哪個不是有著一山還比一山高的靠山?

  這種特權者,對於稅製的破壞是很嚴重的,而更嚴重的行為,是皇族帶頭搞“例外”。

  試問天底下,誰敢對皇帝的東西征稅?

  而打著“皇室專供”招牌的貨物,誰能去驗偽?誰敢去驗偽!

  即便隻是號稱某某王、某某侯的貨物,就算稅吏想征稅,押送貨物的官軍、吏員,打死這稅吏,和打死一條狗沒多大區別。

  所以,稅製能否實行,能否收上該收的稅,就看能否收特權者的稅。

  收不上來,意味著商稅的大頭就收不上來,那麽所謂的“增收”自然就成了笑話。

  祖珽就直言,在鄴城,有哪個不長眼的稅吏,敢收那些官商、豪商的稅?

  更別說打著給皇家、宗室王侯置辦貨物招牌的商賈,看到稅吏,就像看到街邊癩皮狗那樣,一臉的不屑。

  李笠點點頭:“說的也是,讓一個拖家帶口的小小稅吏,去收虎豹財狼的稅,那就是讓他送命,傻子才會認真幹活。”

  “所以,君侯監建康稅事,是立威的大好機會。”祖珽回答,這是他為李笠“更上一層樓”而想的辦法。

  高洋忽然去世,梁國新逢河南之敗,所以祖珽判斷兩國近幾年不會有戰事,那麽李笠與其在徐州虛度光陰,還不換個地方,有所作為。

  “要麽,君侯成為建康城裏人人喊打的惡人,要麽,成為建康城裏人人畏服的強人。”

  “君侯要想新稅製成功,對皇族、宗室王侯背景的商賈乃至官商征稅就成必然,征得來,意味著君侯能夠壓製這些特權者的走狗。”

  “征不來嗬嗬,想來這對君侯不是問題。”

  “宗室這邊既然湘東王、鄱陽王都表態會帶頭遵守稅製,想來,有這兩位做表率,也不是問題。”

  “至於皇族給皇族辦事的太府寺、少府寺,聽命於皇帝皇帝年幼,是太後做主,這孤兒寡母,好打發得很”

  孤兒寡母,好打發的很,這是一語雙關,李笠幹咳一聲:“從來都是惡仆難纏,可不能掉以輕心。”

  祖珽笑起來:“惡仆敢囂張,不過是狗仗人勢,君侯連其主都不怕,還會怕惡仆?”

  “那惡仆打死稅吏,躲到主人家裏不出,如之奈何?譬如宗室王侯的惡仆,國朝向來寬待宗室,宗室殺人,都不懲罰的。”李笠發問,意有所指。

  祖珽依舊在笑:“抗稅者,直接當場擊殺,多省事。”

  “若宗室阻攔呢?”李笠又問,祖珽聳聳肩:“爭執之下發生意外,在所難免,習慣了就好。”

  李笠聞言眉頭一挑,不再說什麽。

  他來當惡人,就得有惡人的樣,後果當然就是得罪大量權貴。

  張鋌和祖珽巴不得他得罪完所有皇族、宗室乃至權貴,也好斷了當忠臣的念想。

  然而連收個稅都要弄得天怒人怨,鄱陽李三郎有這麽無能麽?

  “新稅製的實行細則,你已經看過了。”李笠拿出厚厚一疊資料,遞給祖珽:“這是建康城內的物價匯總。”

  “以及這些貨物曆年的價格走向,按年分,以月計。”

  祖珽大概翻了翻,被資料裏密密麻麻的數據震驚:“君侯從何處得來這曆年價格資料?”

  “早幾年,我讓人收集的,一開始,隻是想更好的做買賣而已。”

  李笠笑起來,他雖然在建康的時間很少,但從十年前起,就安排人手在建康進行“市場調查”。

  這十年來,他的手下收集了大量的數據,對於建康市麵上各種貨物、商品的物價走勢,以及大概的銷售額都了若指掌。

  正是因為有了各種充分的準備,李笠才敢接這種誰都不敢接的“劇本”。

  按照他的安排,張鋌負責幕府的日常事務,祖珽則負責監稅事宜,協助武祥一起把新稅製立起來。

  “我在建康,一直有人幫忙打理產業,其中一人姓胡名煒,是個好手,到了建康,我讓他給你做助手,打贏第一仗。”

  祖珽聽了,心中一動:用一個管產業的人給我當助手,打贏第一仗?莫非第一仗的對手是

  李笠繼續說:“年前,我要回京任職,順帶著監稅、立行稅製的消息,已經在建康傳開了。”

  “新稅製,其實沒什麽好瞞的,饒州和徐州就在實行,所以,有心人稍微打聽一下就能弄清楚。”

  “年前我已經派人到建康,籌辦相關事宜,並在建康周邊各關津張榜公告,向過往商旅們宣傳,所以,人們有的是時間來琢磨新稅製。”

  “這也意味著,某些奸商,有充足的時間來準備攻勢,而現在,剛過完年,攻勢就開始了。”

  李笠說著說著笑起來:“同比近幾年年初,現在,建康的物價開始不正常上漲,明顯有人哄抬,而且是層層哄抬,尤其是糧價。”

  “如今開春,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尋常百姓對糧價十分敏感,有人便趁機發力。”

  “民以食為天,糧價一漲,其他的物價自然也就跟著漲。”

  “理由倒也出奇的一致,就是朝廷要加稅,都是小本生意,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提價呀。”

  祖珽聽到這裏,眼睛一亮:“這幫奸商,果然開始挑戰新稅製了,若真讓他們得逞,搞得城內人心惶惶,這新稅製還沒推行,恐怕就已經名聲狼藉。”

  “誰說不是呢,現在,不用惡仆衝擊稅關,光憑奸商哄抬物價,殺傷力就很強,這波攻勢扛不住,我這‘監建康稅事’就淪為笑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