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意圖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0-08-31 12:38      字數:3689
  網 ,最快更新亂世棟梁</a>最新章節!

  健身房,熱身完畢的李笠身著“背心、短褲,穿上護膝,紮上寬寬的‘運動腰帶’,來到杠鈴架前。

  幾名身材魁梧的壯漢,圍在他身後以及兩側,個個表情凝重,注意力高度集中。

  而在一旁的黃姈,也目不轉睛的看著李笠。

  李笠站好,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隨後,四名部曲一起合作,將一個杠鈴從杠鈴架上抬起,緩緩放到李笠脖子後麵。

  李笠用頸後部位‘挑’著杠鈴,雙手向上,握著杠鈴杆,身體挺直,兩眼平視前方。

  深呼吸片刻後,慢慢屈膝下蹲,至大腿稍低於膝蓋,保持姿勢。

  黃姈緊張的看著李笠,看著那繃緊的護膝,繃緊的腰帶,以及全身繃緊的肌肉。

  她就怕李笠在鍛煉時出意外,一如書上所說,秦王嬴蕩舉鼎而亡那樣。

  這一鍛煉項目名為“負重深蹲,很危險,因為李笠此刻‘挑’著的杠鈴很重,重量正好是李笠自己體重的兩倍。

  一旦出意外,不僅腰很容易受傷,甚至雙臂或雙腿都會折斷,即便不死,也會癱瘓或者殘疾。

  卻見李笠不慌不忙,深呼吸後,蹬腿、伸膝,緩緩站起來,恢複一開始的站姿。

  整個過程,部曲們都伸出手,虛接杠鈴,且手臂隨著杠鈴下、上,以免李笠因為撐不住導致失手,他們能立刻接住杠鈴,避免意外發生。

  片刻,李笠又緩緩下蹲。

  往複做了幾次,站直後,站在側麵的一名部曲見李笠點點頭,趕緊說了聲“卸杠鈴!

  其他幾個部曲便一起抬著杠鈴,李笠隨後鬆手、向前走,部曲們將杠鈴放到杠鈴架上。

  負重深蹲結束,出了一身汗的李笠,見黃姈為自己擦汗,笑道:“莫要這麽緊張,我們的鍛煉很正規,防護到位。

  “可也不能、不能挑戰兩倍體重啊...黃姈抱怨著,一邊給李笠擦汗,又遞水。

  “這不是挑戰,是極限練習,放心,不是天天練的重量,日常鍛煉重量沒那麽高。

  李笠笑起來,坐在胡床上,“另外兩項,臥推、硬拉,都是兩倍體重,如此,身體才能維持在最佳狀態。

  “真的沒關係麽?黃姈看著李笠,李笠點點頭:“我有分寸的,而且,他們日常訓練總結出來的動作要領,確實有效,又不是我拍腦袋想出來的。

  現代的健身運動,力量訓練有三大項目最為實用,即(負重)深蹲、臥推、硬拉,器械為杠鈴。

  臥推可以鍛煉上半身力量,硬拉鍛煉全身力量,深蹲號稱健身動作之王,也能鍛煉全身力量。

  這“健身三大項,練好了,就是名副其實的肌肉男。

  但鍛煉時必須有人在旁邊守著,避免出意外。

  李笠知道“健身三大項的名號,也看見過別人進行這三項的鍛煉,卻不知道具體動作要領。

  所以,他的部曲慢慢摸索這三個項目的鍛煉方式,摸索多年,總結出較為安全、有效的動作,並且予以實踐。

  實踐有效後,李笠才進行練習,從輕到重,慢慢增加杠鈴重量。

  經過不斷努力,達到了最終目標:杠鈴重量為二倍體重。

  深蹲、臥推、硬拉,各自的杠鈴重量達到二倍體重,是健身狂人的標準,即自己體重若為一百五十斤,所用杠鈴重量要有三百斤。

  對於冷兵器時代的武人來說,能達到這個標準,意味著力量極強,加上嫻熟的武藝,可以躋身猛將行列。

  但不代表能夠穩穩力壓其他武將,因為這個時代的武人,也有自己的力量鍛煉方式。

  這些鍛煉方式或許比不上三大項那麽‘高大上’,卻一樣能練出驚人的力氣。

  李笠說起自己及部下琢磨出來的訓練體係,十分自豪:“不過,我們的訓練體係更科學,效率更高。

  “不僅鍛煉力量,還有許多項目來鍛煉心肺功能、反應、柔韌、協調、平衡等等。

  “最關鍵的是,運動損傷率相對較低,這就意味著,不僅僅是幾個或者十幾個人能練出神力,數百、上千人,也能練出來。

  “你是知道的,戰場交鋒,幾個人的匹夫之勇對於取勝沒有太多用處,戰陣之中,勇者不能進、怯者不能退,要打勝仗靠的是集體的力量。

  “上千個力量達到三大項‘二倍體重’的精銳,騎上強壯的戰馬,在適當的時機發動突擊,才是取勝的依仗。

  黃姈見李笠說得眉飛色舞,笑道:“知道了知道了,知道你在以身作則,可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你確定都知道?李笠眉毛一挑,“我把腰練得棒棒的,你們也舒服,不是麽?

  黃姈聞言隻覺麵頰微燙,虧得旁邊無人,不然她真是尷尬得無地自容。

  持續的鍛煉下,李笠很強壯,各種意義上的強壯,如同一頭強壯的公牛,耕起地來不知疲倦。

  所以,她總是會被李笠弄得欲仙欲死,對於女人來說,這確實幸福。

  “力量和體力,是冷兵器戰鬥獲勝的保障,當然,必要的武藝以及作戰經驗,同樣不可少。

  李笠言歸正傳:“比起百保鮮卑,我們的精銳,身體素質不會差,甚至會更強,武藝或許差些,但不會差太多,隻是作戰經驗這一塊有所欠缺。

  “畢竟,這種經驗是在屍山血海浸泡出來的,不是在訓練場上訓練出來的。

  黃姈忽然打斷:“我們不是有熱兵器麽?熱兵器,可以直接無視人的體格和作戰經驗。

  熱兵器是相對於冷兵器而言,但這兩個詞,本不該出現在這個時代。

  黃姈能說出這個詞,當然是李笠教的。

  “我們能公開用麽?不能的話,這兵器就等於不存在。李笠笑起來,反正身邊無人,可以和黃姈說起秘密。

  “不能用,三郎製作出來,又是何故呢?

  黃姈緩緩說著,火炮這種秘密兵器,她已經知道了,但話鋒一轉,“所以,三郎莫要總是琢磨那百保鮮卑。

  “他們再厲害也是人,若真的所向披靡,怎麽沒見他們把魏國給滅了?不是說兩國不死不休麽?

  熱兵器一事,黃玲隻是點到即止,李笠心知肚明,順水推舟:“料敵從寬,我們可以在戰略上藐視敵人,但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不然,驕兵必敗。

  黃姈點點頭:“嗯,三郎這麽說,妾便放心了。

  李笠說的是真心話,他可不想落到侯景、楊忠、高嶽、段韶的下場。

  侯景、楊忠、高嶽、段韶,都是久經戰陣的宿將,帶兵多年,什麽大場麵沒見過?

  結果無一例外敗在他手下,當然,楊忠純屬被偷襲。

  問題出在,他一個無名之輩,得不到這幾位的重視,結果這幾位陰溝翻船。

  同理,他若也有如此心態,總有一天,打仗時也會陰溝翻船。

  李笠時刻不忘提醒自己這一點:無論對手實力有多弱,交戰時,在戰術上一定要重視對方。

  齊國的百保鮮卑,其實是一隻突擊騎兵,李笠對其念念不忘,也是為了提醒自己,和齊軍作戰時,一定要提防對方的騎兵突擊戰術。

  同理,和齊國旗鼓相當的魏國(西魏),將來與其交手時,也要提防騎兵突擊戰術。

  畢竟,這可是演化出隋唐的勢力集團,李淵、李世民父子,本身就是這個集團的後代。

  李世民那大名鼎鼎的玄甲軍,其‘師承’,恐怕就是魏國(西魏)乃至北朝數百年來不斷精煉的騎兵戰術。

  李笠關注的其實並不是百保鮮卑這個團體,而是以其為代表符號的騎兵戰術。

  在機槍沒有出現之前,騎兵在戰場上威力巨大,甚至能夠決定戰爭的勝負。

  所以騎兵的地位,不是火炮可以替代的。

  他也想擁有這樣的突擊騎兵,想要有一支“玄甲軍,那就得立個具體的假想敵,鼓舞將士們為之努力。

  李笠借助徐州的地利(容易弄到馬),開始把跟在身邊的作戰部曲全都轉變為騎兵,又選拔表現出色的兵卒,強化騎兵訓練。

  訓練精銳騎兵,需要付出極高的成本,但李笠認為很劃算,因為兩三千精銳騎兵若用得好,足以摧毀數萬大軍。

  這樣的騎兵,他一定要有。

  而要用好,還得帶兵的將領精通騎兵戰術,帶著精銳在戰場四處移動上尋覓戰機,這也是這個時代騎兵將領的普遍做法。

  隻有親臨戰場一線,騎兵主將才能直接觀察敵軍動態,一旦發現戰機,立刻率領隨行精銳直接發動致命一擊。

  若是靠遊騎在前方觀察,再向後方傳遞消息,坐鎮中軍的主將得知後下令,命令一級一級傳達,兵馬付諸實施,恐怕已經過去不少時間,戰機早就消失了。

  沒有無線電的時代,要抓住戰機破敵,最好的辦法就是主將身處一線指揮,雖然危險,但收益也很大。

  李笠手頭上沒什麽精通騎兵戰術的將領,他自己就和同伴一起,學著如何使用騎兵打仗,所以,他也得成為一名出色的騎兵。

  必要的騎術、騎戰武藝以及身體素質,一定不能落下。

  黃姈在一旁,見李笠若有所思的樣子,自己心中也在想著事情。

  李笠的實力漸長,但一直在回避一個問題,所以,張鋌時常有意無意的向她提起一些事。

  提起晉、宋、齊三代許多武人出身大臣的結局。

  黃姈當然知道對方的意圖:希望她對李笠施加影響,讓李笠麵對現實。

  她知道李笠的路,走到一定程度之後,極大概率就隻剩下死路一條。

  因為功勳卓越的武人,必然會成為皇帝倚重的鷹犬,然後不可避免卷入各種權力鬥爭旋渦。

  然後,遲早會因為各種權力鬥爭,淪為祭壇上的犧牲。

  這樣的事情,在百餘年間重演無數次,雖然也有個別例外,但李笠如何有把握成為那個例外?

  那麽,無論李笠之前有多麽的戰功卓越,多麽的勞苦功高,行事多麽的問心無愧,多麽的忠心耿耿,最後的結局,就隻能是身死、家滅。

  男丁被殺光,女眷沒為奴婢。

  黃姈不希望這樣的結局出現,因為李笠完全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堂堂正正換來一切。

  憑什麽,我們一大家子人,就要走向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