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熱度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0-08-21 12:34      字數:2761
  網 ,最快更新亂世棟梁</a>最新章節!

  上午,陽光燦爛,利國北,曠野裏,大量青壯正在挖溝渠。

  工地自西向東綿延數裏,無數人揮舞鐵鍬、鐵鏟施工,又有大量獨輪車來回運泥,現場十分壯觀。

  參與勞作的人之中,絕大部分是戰俘,所以為了以防萬一,工地邊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支小隊駐守。

  遠處又有零星騎兵巡弋,如同獄卒巡邏一般,提防‘囚犯’出逃。

  一處土丘上,樹下,李笠看著輿圖,研究著新運瀆(運河)的施工進度,許多官吏在一旁候著,聆聽李使君的指示。

  如今是夏末,打完仗的李笠並未休息太久,便張羅著一件大事:修建一條東西走向的運瀆,將泗水(位置在西)和沂水(位置在東)連接起來。

  這條運瀆,全長約二百裏,西邊起點在沛縣附近泗水河段,過利國(北邊),沿著地勢走向往東南方向去,東入下邳地區的沂水河段。

  一旦運瀆通航,利國鐵冶的鐵製品就可以走水路外運,路線有二。

  路線一,往西五十裏入泗水,銷往泗水上遊沿岸地區,也可以走這條水路,把鐵製品運入‘彭城湖’,抵達寒山。

  路線二,往東南走一百五十裏入沂水,轉向北,運抵北徐州、南青州地界。

  或者順著沂水運抵下邳,入泗水,再運到下遊各地,甚至入淮。

  這是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是在這條運瀆的利國段修一條南北走向的支流,全長約六十裏,和一期工程構成一個“丁字。

  如此一來,利國和南邊的“彭城湖就有運瀆直接連通,這條運瀆還會經過露天煤礦區,方便煤炭北運,擴大利國的冶鐵產量。

  兩期工程累計裏程將近三百裏,施工的主力是齊軍戰俘,州廨又花錢雇傭青壯,並組織營兵來參與施工,爭取入冬前,把‘一期工程’完成。

  前提是今年齊軍不再進攻。

  李笠認為,徐州地界今年不會再有戰事了。

  “此次齊軍傷亡不小,秋後應該不會出動,今年肯定消停。李笠緩緩說著,給屬下吃定心丸。

  “就算他們還敢來,本官也會率軍將其擊退,你們按計劃施工,進度不得耽擱。

  眾人回答:“是,使君。

  “還有,屯田事宜也要著手布置,運瀆兩岸地區,河水能灌溉的地方,優先開荒...

  李笠換了一張輿圖,布置起來。

  齊國接連在軍事上遇到慘敗,正常情況下,往後一兩年都不會對徐州發動進攻,所以李笠要抓緊時間組織軍民開荒屯田。

  開荒屯田的首要目的不是種糧食自給自足,而是要給立功將士分田地,穩定軍心。

  畢竟,對於這個時代的人們來說,土地才是最寶貴的財富。

  春、夏季節的大戰,徐州軍許多將士立了戰功,但朝廷的實際封賞有限,所以得徐州公廨、軍府來想辦法解決犒賞問題。

  李笠想出的解決辦法就是分田地。

  徐州周邊有不少未開墾的曠野,之所以未開墾,無非灌溉不便,或者太過於偏僻。

  而連接泗水、沂水的運瀆完工,運瀆沿岸的大片曠野就成了香餑餑,不僅不會缺水灌溉,交通還很便利。

  這是傻子都能看出來的美好前景,把這些前景一片光明的地分給立功將士,再合適不過。

  然後以運瀆為“主動脈,再修許多溝渠作為“毛細血管,讓周邊更多地區能得到灌溉,那麽,徐州軍將士們的殺敵立功之心隻會越發灼熱。

  這就是李笠挖運瀆的用意之一,但好處不止這些。

  他要維持自己在徐州刺史任上的“熱度,免得被人取而代之。

  遠處空地上,黃?陪著外甥、外甥女們放風箏,做舅舅的當仁不讓,牽著風箏不停跑,東南風吹拂,風箏飛得很高。

  李家的小家夥們高興得手舞足蹈,跟在舅舅後麵跑著。

  黃?鎮守利國,妹夫一家過來,他於公於私都要陪著。

  旁邊,黃姈看著兒女玩得高興,心裏也很高興。

  李笠打了半年的仗,如今看樣子齊國不得不消停,那麽李笠就有更多時間陪著家人。

  兒女一天天長大,若阿耶總是不在家,可不好。

  陪同李笠一家出遊的龐秋,見黃姈心情不錯,笑道:“夫人放心,齊人不會再來襲擾,就算來,也會被新平公趕走,如今寒山城裏,許多人都這麽想。

  “龐叔,聽說新一輪許可經營牌照的競爭,很激烈?

  黃姈問,龐秋回答:“可不是,誰都看出來,這運瀆一通,財源滾滾來,那不是爭得頭破血流?

  “別的不說,就說海鹽,沂水通往海州的運瀆一開航,海州的海鹽西運來徐州,再往各地銷售,這可是暴利,誰不眼饞?

  “所以州廨要修運瀆,連接泗水、沂水,又連接海州,商賈們踴躍低息借貸給州廨,求的,就是許可經營的牌照。

  “朝廷也知道這幾條運瀆幹係重大,所以沿途州郡軍民也調動起來,我看,也就一年,運瀆全線通航,徐州可就更興旺了。

  說著說著,龐秋頗為激動:“到時候,按新平公所說,徐州的製品運到海州,北風起時走海路南下去嶺表廣州,徐州鐵鍋的銷路,更加不得了了。

  黃姈笑著搖搖頭:“嶺表廣州...唉,那太遠了。

  龐秋解釋:“商賈逐利,哪裏管他遠不遠,別的不說,從湘州販賣木材到建康,兩千多裏路程,大把行商願意跑。

  “從海州去廣州,走沿海航線,這是既有的航線,肯定不缺商賈販賣鐵鍋到廣州。

  黃姈隻是不信,但既然李笠覺得可行,那就一定可行。

  雖然她不清楚李笠把海州州治稱為“連雲港是何原因,但這一規劃“走漏風聲之後,引得許多商賈聞風而動是事實。

  因為李笠的表現,愈發讓所與人對其有信心。

  今年上半年,李笠率軍出征,擊退齊國三支來犯兵馬,打下齊國北徐州、南青州,使得大峴山以南地區為梁國所有,皇帝很高興,又有封賞。

  封賞前幾日下來了。

  李笠依舊是徐州刺史,由“都督徐州諸軍事,變成“都督徐、北徐、南青、海、武、睢州諸軍事。

  含徐州在內,淮北過半的州,都由李笠來“都督諸軍事。

  爵位依舊是新平(縣)公,加食邑一千戶,軍號由班秩三十的平北將軍,升至班秩三十一的北安將軍(八安將軍之一)。

  毫無疑問,李笠的表現,稱得上‘獨當一麵’,所以皇帝讓李笠都督淮北過半州諸軍事,就是讓李笠成為名副其實的“淮北屏藩。

  李笠以寒微出身,二十七歲年紀,靠著軍功坐到這個位置,已經是難能可貴,黃姈不喜反憂,對李笠的未來,憂心忡忡。

  李笠當然也知道如今自己處境有些微妙,所以得變著法子經營徐州,要盡可能維持“熱度,創造更多的利益,把更多的人拉進來。

  如此,才能坐穩徐州刺史這個位置。

  而不是被皇帝用虛位架回建康,當一個醉生夢死的擺設。

  不能讓辛辛苦苦打下的徐州地盤,輕易被人摘了去。

  之所以會有如此顧慮,是因為一旦梁、齊兩國交好,化幹戈為玉帛,徐州這種重鎮,極有可能由皇子或者宗王來鎮守。

  徐州刺史一職,和李笠再沒關係了。

  黃姈想著想著,眉頭緊鎖。

  這不是不可能,齊帝來硬的,打不過李笠,搞不好會來個以柔克剛,和梁國交好。

  屆時徐州局勢不再吃緊,說不定,皇帝還真就讓一個皇子或宗王來鎮守徐州。

  畢竟,李笠再有才能,也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