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出洞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0-08-17 19:34      字數:2986
  蘭陵郡,氶縣,城頭放哨的兵卒,見南麵曠野裏有烽煙升起,又有大量塵土飛揚,知道情況不妙,趕緊吹響號角、敲起鑼。

  各城門守門兵卒得了示警,奮力驅散進出城的百姓,拉起吊橋,將城門關閉。

  事發突然,許多人被這一變故弄得莫名其妙,又聽兵卒們大呼“賊人來了!”,陸續回過神,如鳥獸散。

  城中鼓聲大作,向居民警示敵人的到來,又有鑼鼓聲不斷響起,大量兵卒陸續湧上城頭,看著郊外疾馳而來的敵騎,一個個麵色凝重。

  氶縣為蘭陵郡治,為齊國城池,西南距彭城約兩百裏,自從彭城淪陷後,氶縣就時刻麵臨梁軍的威脅,所以一年來做了許多準備。

  城外挖有壕溝,並積攢了雨水,如同水塘,起到護城河的作用。

  城牆重新修整,又建敵樓、戰棚等設施,還備下大量滾木礌石,並且加派了駐軍,要在敵軍圍攻之下至少撐上月餘,撐到援軍抵達。

  州治即丘在氶縣東北七八十裏,一旦徐州梁軍來犯,援軍從即丘出發,能立刻救援氶縣。

  求援的使者已經出城,策馬疾馳往東北而去,匆匆登城的守將,下令將各城城門堵死,防止敵軍破門而入。

  這是因為鎮守徐州的梁將“李賊”據說擅長攻城,所以上頭早有安排。

  “李賊”姓李,名卻不是“賊”,之所以稱為“李賊”,是因為上頭的公文裏,用的是這個稱呼。

  據說是天子極度厭惡此人,所以稱之為“李賊”。

  馬蹄聲越來越密集,大量騎兵接近城池,守軍舉目望去,城外空地一片黑紅。

  紅,是梁軍戎服的紅,黑,是梁軍鐵甲的黑。

  許多來不及逃亡的百姓,被梁軍騎兵包圍,驅趕做一處,向一邊帶去,看樣子是要被抓去南邊當苦工。

  在氶縣和彭城之間,梁人開鐵礦、石炭礦,需要大量勞力,於是這大半年來,多有賊人到氶縣地界擄掠人口,運到這些礦裏做奴工。

  現在,一旦城破,大概全城軍民都要淪為礦山奴工。

  想到這裏,守城兵卒和青壯們鬥誌昂揚,氶縣城防牢固,又備下大量物資,所以他們對堅守到援軍抵達很有信心。

  城外,正在聚集的騎兵之中,李笠騎在馬上,用望遠鏡觀察氶縣城頭。

  幾名麵色慘白的平民,被人帶到李笠麵前,李笠看著這幾位雙腿發抖、一臉驚恐,收起望遠鏡,擺擺手:

  “沒必要問什麽,讓他們走吧,莫要為難。”

  一名部下回答:“是,郎主。”

  這些被帶過來的平民,很快便離開梁軍隊伍,跌跌撞撞往別處跑去,李笠看著後方緩緩過來的馬車,又看看天色,下令:

  “開始吧。”

  乘坐馬車而來的兵卒,下車後忙碌起來,梁軍將士全都身著布麵甲,頭戴‘長針漏鬥盔’,所以李笠看著看著,忽然眼前一花。

  仿佛明清時代的軍隊穿越時空,出現在蘭陵郡地界。

  蘭陵郡,是梁國皇族蘭陵蕭氏的郡望所在,西晉末年,北方士族南下,蘭陵蕭氏子弟渡江之後在江南的聚居地,也稱為蘭陵(僑置)。

  劉宋時,青、徐之地一度納入建康朝廷治下,後來隨著徐州丟失,這裏也不再歸建康朝廷所有。

  現在,若陛下得知官軍收複蘭陵故地,想來會高興的。

  而對於徐州刺史李笠來說,位於利國東北的氶縣,是必須拿下的,隻有這樣,才能確保利國鐵礦的安全。

  之所以拖了一年才動手,是因為需要時間練兵、囤糧,且攻下氶縣不是問題,擋住齊軍反撲守住氶縣,才是更難的難題。

  此次出擊,拿下蘭陵郡所在北徐州,以及南青州地區,便能將大峴山以南地區,納入梁國治下。

  就等於和齊國的青州隔大峴山對峙,能確保徐州東境安全。

  所以,齊軍不可能坐視不理,一旦梁軍進攻氶縣、即丘,青州、南青州齊軍必然南下,屆時免不了一場大戰。

  然而,朝堂諸公隻想維持現狀,不想繼續和齊國打曠日持久的大戰,李笠隻能“便宜行事”,自己挑事,然後平事。

  拿下氶縣、即丘,就能確保利國鐵礦及其東南麵、‘彭城湖’畔露天煤礦的安全,這個理由很充分,如今一起在徐州發財的‘利益相關人士’會理解的。

  但是,因此挑起的兩國大戰,他也得負責搞定,不然一旦局勢糜爛,徐州雞飛狗跳、煤鐵礦停工,責任就隻能他來扛。

  不知過了多久,兵卒們準備完畢,李笠看著城池,下令:“開始!”

  。。。。。。

  鄴城,皇宮,高洋看著急報,麵露喜色。

  急報不止一份,來自東南的北徐州、南青州,徐州梁軍入寇,攻打蘭陵郡治氶縣,又分兵進攻北徐州州治即丘,來勢洶洶,似乎有狼吞虎咽之勢。

  肮髒的癩皮狗,終於從臭烘烘的狗洞裏鑽出來,對著街邊肥肉下口了!

  高洋放下急報,查看輿圖。

  李笠這條癩皮狗如果縮在寒山(狗洞),他就沒辦法報仇,所以,得想辦法引誘對方出洞。

  但是李笠奸詐,稍有風吹草動就必然會把兵馬收回寒山,如此一來,如何能報仇?

  所以,高洋決定以退為進,任由李笠攻下蕭縣、沛縣,並且襲擾臨近州郡。

  隻要對方為了守住蕭縣、沛縣而投入兵力駐防,那麽當官軍進攻這兩座城池時,李笠必然得派兵增援。

  如此一來,就是引狗出洞。

  但沒想到,李笠竟折騰起鐵礦、石炭礦,還弄出鐵製炊具“鐵鍋”,以及石炭製品“蜂窩煤”,對外銷售。

  一年不到的時間,李笠靠著鐵礦、石炭礦,居然把相關買賣做得有聲有色。

  高洋不製止邊境州郡商賈與徐州梁人做買賣,而他派出的細作,扮做商賈潛入寒山暫居,刺探敵情。

  大半年來,細作已經把寒山的情況摸了個大概:李笠做起買賣,靠銷售“鐵鍋”、“蜂窩煤”,賺了許多錢糧。

  這種經營徐州的辦法,出乎高洋意料之外,不過也是意外之喜:兵法講的是攻其必救,那麽對於李笠而言,鐵礦和石炭礦,就是其要害。

  若把李笠比作癩皮狗,那麽其兩個爪子就是蕭縣、沛縣,而其狗頭,就是那鐵礦、石炭礦所在地。

  為了守住這地盤,就必須張口去咬氶縣、即丘這兩塊“肥肉”。

  因為隻有拿下氶縣、即丘,其新開采的鐵礦、石炭礦,才有安全的屏障。

  如此一來,這條癩皮狗就必然‘出洞’,所以,高洋等了一年,終於等到了複仇的機會。

  他忍了一年,就等著李笠出擊,而對方的出擊方向必然是北徐州蘭陵郡治氶縣,然後可能還有即丘。

  李笠沒了寒山堡寨(狗洞)的優勢,官軍要解決這條癩皮狗,容易許多。

  高洋看著琢磨了無數次的輿圖,看著三道指向彭城(寒山)的箭頭,真想放聲大笑。

  他已經做了安排,隻要梁軍進攻氶縣、即丘,三路大軍就會隨後出發,從東北、北、西三個方向,進攻徐州。

  三個方向同時進攻,足以讓李笠顧此失彼,兩條爪子,逐一被按住,而伸出來的頭

  就會被快刀砍下。

  今年年初,高洋已經調兵抵達青州駐紮,青州和南青州、北徐州隔著大峴山,遠遠地候著,就等李笠攻打北徐州的氶縣、即丘,然後立刻南下,全力進攻。

  南青州與北徐州南北接壤,均在大峴山南,李笠要攻北徐州,還得與南青州的兵馬交鋒。

  這時,南下大軍突然衝出來,野戰擊敗李笠的兵馬,然後攻下徐州鐵礦、煤礦所在地,其他兩路兵馬則圍了蕭縣、沛縣。

  如此一來,李笠不死也要半死不活。

  想到這裏,高洋卻忽然惱怒起來。

  之前他禦駕親征,損兵折將卻未有尺寸之功,隻能灰溜溜撤軍。

  不僅如此,他的表妹、愛妃段玉英,一位才色雙絕的美人,卻被李笠用法術給抓走了。

  一想到表妹被李笠占有、日夜蹂躪,高洋就氣得不行。

  這不僅僅是一個帝王的恥辱,也是一個男人的恥辱,所以,等到攻破寒山,他一定要把李笠押到鄴城街頭遊街,然後臠割。

  女眷,打入倡家為妓,全鄴城的男人都能光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