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嘩啦啦
作者:米糕羊      更新:2020-05-17 12:47      字數:2750
  上午,湖麵上數艘風帆漁船正在作業,船員們齊心協力轉動絞盤,要將沉甸甸的漁網收回來。

  捕魚最好的辦法就是網捕,而網捕的收獲,根據網的大小各有不同。

  龐秋指揮著船員收網,大夥有節奏的喊著號子,一齊發力,絞盤緩緩轉動,漁網緩緩收回。

  跟船看熱鬧的李昕和梁淼,以及其他幾個幼童,扶著欄杆,好奇看著船尾的大槽,這個大槽名為“滑道”,位於船尾。

  大槽平時放著大漁網,上方橫著粗大的橫梁,掛著起重“滑輪組”,船尾又有開口,大漁網就是從這裏滑下去,現在要被拖上來。

  這是李家的風帆漁船,名為“拖網漁船”,和尋常的船不一樣,船尾開著大口子,有可以開合的大蓋板,用的漁網很大很重,需要“滑輪組”來收放。

  現在,先被收回來的是一根根粗碩麻繩,然後大漁網的一角被扯起,如漏鬥狀,漏鬥越來越大,轉動絞盤的船員們越來越吃力。

  “加把勁!把網拖上來!”

  龐秋大聲呼喊著,眼見絞盤轉得越來越慢,趕緊帶著其他人一起,跑過去幫忙。

  咯吱聲中,絞盤繼續轉動,漁網漸漸進入滑道,船尾也漸漸下沉。

  李昕和梁淼,興奮地看著漁網裏掙紮的魚兒,歡呼雀躍,無數人齊聲喊著號子,將這兜著無數漁獲的大網完全扯進滑道。

  碩大的漁網,被無數大魚小魚擠得鼓囊囊,船員將船尾蓋板關上,然後跳下滑道,將蓋板鎖好。

  所有人都看著大漁網裏的魚,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下了滑道的船員,拿出鐵撬棍,將漁網底部的麻繩結逐一解開,隨後趕緊離開,於是這個大網兜開始‘漏底’,大量白花花的魚兒噴湧而出。

  發出“嘩啦啦”的聲音。

  有一個船員動作慢了些,沒來得及爬上來,險些被洶湧的魚群淹沒,虧得同伴眼疾手快,拚命扯著他,將他從魚群之中扯了上來。

  船員們繼續轉動絞盤,將漁網收起(吊起),大夥看著船艙裏擠得滿滿當當、活蹦亂跳的魚兒,笑逐顏開。

  李笠定做的這種拖網漁船,拖網捕魚的能力很強,隻要找對魚群所在水域,一網下去,就會滿載而歸,比同尺寸的一般漁船,捕魚快很多。

  早已準備就緒的船員,拎著尖刀,騰空甲板,擺好木桶、水盆,準備現殺活魚。

  龐秋拿著個紙皮大喇叭,吼起來:“大夥努力,把這一艙魚殺幹淨,清空了滑道,我們再來一網!”

  旁邊,另幾艘拖網漁船也已經收網,按照既定的作業流程,現殺活魚,然後把魚塊放到前來接貨的快船上,再繼續拖網捕魚。

  李昕和梁淼也來幫忙,大人小孩都在為美好的生活而忙碌。

  。。。。。。

  某處河汊邊上,某處莊園,兩座熔鐵爐正冒著濃煙,爐工在四周忙碌,小工推著推車來到頂部爐口,將一車車鐵錢倒進去。

  “嘩啦啦”的聲音中,這個熔鐵爐如同饑餓的雛鳥,昂頭、張嘴,拚命吞食大量食物。

  爐旁,爐工們奮力操作風囊給熔鐵爐鼓風,以便將火燒得更旺。

  與此同時,旁邊一座已經開爐的熔鐵爐旁,大量生鐵水流入地麵溝槽,漸漸冷卻。

  秋冬之際,天氣漸涼,但這兩座熔鐵爐冒出的熱氣,讓周圍十餘步距離內熱浪滾滾,以至於在一旁參觀的賈成不得不脫去外衣,甚至時不時擦擦額頭上冒出的汗。

  一名年輕人,陪同賈成觀看煉鐵爐的運作,見賈成對熔鐵很感興趣,便找來一名爐工,講解工藝。

  賈成仔細聽著,想要知道自己用船運來的萬斤鐵錢,是如何被爐子熔化,去除雜質,製成可用的生鐵。

  再經過鍛打,製成質量尚可的熟鐵條。

  一石等於一百二十斤,萬斤鐵錢,不到九十石,一艘尋常的百石船就能裝完。

  這些鐵錢若存儲起來,很容易就鏽蝕得不像話,所以還不如‘回爐煉鐵’,繼續發揮作用。

  賈成看著這熔鐵爐,看著一車車倒入爐內的鐵錢,想起李笠說的許多事情。

  梁國缺銅,加上到處都是佛寺,需要大量銅料製作佛像,所以朝廷發行鐵五銖錢,取代銅五銖錢。

  鐵比銅賤,所以一文銅五銖,抵得上幾枚鐵五銖,百姓不喜歡用,卻沒辦法不用,拿在手裏,總想盡快用出去,或者換回銅錢。

  於是,對於各地私爐而言,最好的煉鐵材料,就是朝廷發行的鐵錢,這種錢又稱公式錢。

  公式錢為官府批量鑄造,因為要保證一定的耐用性,所以用的生鐵質量尚可,雜質不算多。

  各地私爐大規模收集公式錢,熔化後鑄造成各種鐵器來牟利。

  亦或是進一步鍛造成熟鐵,鍛打成各種鐵器銷售,以此牟利。

  與此同時,各地私爐還用劣質鐵礦石熔煉劣質生鐵,批量鑄造劣質鐵錢,此為朝廷明令禁止的行為,卻屢禁不絕。

  賈成現在所見熔鐵爐,就是一處私鑄鐵錢的私爐,因為主人是當地大戶,所以官府視而不見。

  不止這裏,梁國各地多有一些地方官府管不了或者不敢管的私爐,無數朝廷發行的公式鐵錢被這些私爐吞食,然後又產生大量劣質鐵錢,在各地流通。

  按照李笠的說法,如此行為導致幣製混亂,物價飛漲,各種劣幣充斥市麵,鐵五銖和傳統的銅五銖根本就做不到一比一的兌換。

  官府強製百姓接受鐵五銖和銅五銖‘一比一’兌換,但官府自己收稅時,不按一比一的比例收自己發行的鐵五銖,甚至隻收完好的銅五銖(即好錢)。

  許多百姓為了繳稅,不得不花更多的錢,到囤積有大量好錢的豪商那裏換銅錢,本來理論上隻需繳納一千文的稅(以銅錢計),百姓實際上要花將近兩千文。

  故而梁國雖然經曆了數十年的太平,但因為幣製混亂、物價飛漲,百姓的日子越來越難過,許多地方都是以物易物,不再以錢作為通貨。

  這就是賈成從李笠口中所知道的事情,而他如今與私爐主人做買賣,按照梁國律法,是重罪,該服苦役。

  然而,隻有良民犯禁才會倒黴,那些宛若地頭蛇的豪強大戶們,即便弄起私爐來,地方官府也不敢管。

  所以,賈成來到這裏做交易,不需要擔心因為有人告發而被捕入獄,因為這私爐的主人,就有在官府為吏者。

  他聽了老爐工的一番介紹後,問年輕人:“我這一船鐵錢可是如約送到了,那說好的鐵條?”

  “放心,明日便可裝船。”年輕人說完,指著旁邊的打鐵鋪:“這不前兩日剛出爐,他們日夜鍛打,今晚就能足額完成了。”

  賈成點點頭,不再說什麽,沒急著去休息,而是繼續問一些事情。

  這裏是地頭蛇的地盤,他就帶著幾個少年過來,若對方‘黑吃黑’,真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但賈成不擔心,因為雙方是互惠互利的關係,做過幾次交易,已經是‘熟人’了。

  賈成負責一部分作場事務,其中就有最重要的鐵料供應,包括把鐵錢送去熔了,換回熟鐵,用錢生錢。

  把熟鐵製作成魚鉤,換回鐵錢,然後把鐵錢變成熟鐵,再製作成魚鉤出售,就這麽循環下去,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而合作的私爐,同樣獲利不菲,雙方互惠互利,私爐主沒必要‘黑吃黑’。

  毫無疑問,李笠很有本事,可以想出這種辦法‘錢生錢’,賈成佩服不已,所以,當李笠入王府餉家後,他要擔負起‘分管責任’來。

  一定要把李笠托付的每一件事情,辦得妥妥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