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聰明人
作者:青玄      更新:2020-06-22 05:42      字數:2258
  此日下午,張飛率領郡衛返回了漢陽城,將郡衛安置妥當,他便來到了郡守府。

  “主公,五千郡衛已經擴充完成,其中有五百郡衛被我留在雲華城駐守,由康台和龐白兩人帶領。”

  康台和龐白便是雲華宗那兩名活下來的執事,在李長秋的招攬下加入了郡衛。

  看著單膝跪在麵前的張飛,李長秋滿意的點了點頭,當即朗聲笑道:

  “張將軍辛苦了,不過你回來的正好,近期可能要有大動作,你這幾日便抓緊操練新招收的這些郡衛。”

  聽到李長秋說有大動作,張飛頓時咧開嘴興奮的大笑起來。

  “哈哈哈,主公請放心,屬下定然將這五千郡衛訓練成一直百戰百勝的精兵,為主公開疆辟土。”

  說完這話,張飛似乎想到了什麽,臉色有些為難的開口道:

  “主公,因為我們覆滅雲華宗的影響,還有大量武者想要加入郡衛,您看是不是……”

  沒等張飛說完,李長秋便知曉他要說什麽,頓時輕笑一聲打斷道:

  “準了,允許你將郡衛的規模擴充到兩萬人,但是……這兩萬郡衛裏邊,我決不允許出現任何一個濫竽充數的無能之輩。”

  見李長秋直接答應,張飛頓時興奮無比的拍著胸脯朗聲道:

  “嘿嘿,主公,您就放心吧,若是有一個濫竽充數之輩,屬下以死謝罪。”

  恰在此時,武媚帶著張居正來到了前廳。

  “主公。”

  行禮過後,李長秋當即讓單膝跪地的三人起身坐下,然後笑著看向了張居正。

  “叔大,賦稅製度製定的如何了?”

  “主公,賦稅製度已經初步製定完成,正要請您過目,看有哪些疏忽遺漏之處。”

  說話的同時,張居正從儲物戒中取出一枚玉簡,武媚接過來上前遞給李長秋。

  從武媚手中接過玉簡,李長秋當即心神探入其中開始查看起來。

  玉簡裏邊的內容很詳細,製定的內容和李長秋理想的相差無幾。

  玉簡裏邊,共劃分了五個勢力等級,從最低等級的四級勢力到最高等級的一級勢力。

  有武師坐鎮的是四級勢力,有武王坐鎮的便是一級勢力。

  按照不同等級的勢力執行不同的交稅數量,除過每年繳納稅賦靈石和各種修煉資源外,每個勢力每年必須派遣弟子加入郡衛服兵役,每三年輪換一次。

  看到這裏,李長秋不由暗暗的為張居正點了個讚。

  尤其是服兵役這個想法,實在是太好了,從兩方麵控製這些勢力。

  更讓李長秋滿意的是張居正設置的對這些勢力的管理方法。

  設立軍機處,整個軍機處聽命於自己的指揮,而軍機處則統領所有的一級勢力。

  一級勢力統治不等數量的二級勢力,二級勢力統治不等數量的三級勢力,以此類推。

  一層接著一層,猶如金字塔般的管理方式,將所有的權利集中在自己手中。

  繳納稅賦也是一樣,四級繳納給三級,三級繳納給二級,最後由一級勢力繳納軍機處。

  看到這一處時李長秋眉頭微微皺起。

  這個方法倒是沒錯,最大程度的省卻了麻煩,也避免了人手不足的情況。

  但這種情況卻有一個最大的麻煩,那便是特別容易滋生貪腐。

  一層一層克扣,當四級勢力繳納的靈石送到軍機處時,怕是所剩無幾了。

  如此一來,不僅沒有起到控製修煉資源的目的,反而將除過四級勢力以外的三個等級勢力給養肥了。

  不過李長秋並沒有說什麽,繼續往下看了起來。

  片刻後,李長秋將玉簡中所有的賦稅製度全部查看完畢。

  心神從玉簡中退出來,李長秋輕呼一口氣,將玉簡遞給武媚道:

  “媚娘,你也看看。”

  武媚點點頭將玉簡接過去開始查看,李長秋則從儲物戒中拿出了便宜父皇交給自己的那枚儲物戒。

  “叔大,以後收繳的修煉資源暫時由你統一看管,你也配合張將軍進行郡衛擴充事宜。”

  “對了,但凡加入郡衛的武者,每月都固定發放靈石,然後設置一些獎勵製度,具體如何設置,如何操作,叔大你和張將軍兩人商議,做出決定後匯報給我即可。”

  張居正點了點頭,上前將儲物戒收起來,武媚這時也看完了玉簡內容。

  “媚娘,如何?”

  “暫時在漢陽郡內實施倒是足夠了,不夠等主公成為國主,可能要進行適當的補充。”

  聽武媚說完,李長秋笑著點了點頭,看著神色依舊沉穩的張居正道:

  “暫時就這樣吧,目前最要緊的便是統一漢陽郡,等四天後的宴會結束,便是我們邁開腳步的時候。”

  “張將軍,這四天內抓緊磨煉郡衛,熟悉熟悉,免得到時候出現混亂。”

  如今這五千郡衛中也算是魚龍混雜,有原本的一千郡衛,有孫家和劉家的子弟,也有雲華宗弟子和新加入的武者。

  若是不提前磨合,一旦發生戰鬥,恐怕郡衛內部就率先混亂了起來。

  張飛乃是沙場老將,自然明白李長秋的意思,當即重重點頭稱是。

  交代完這些事情,張飛和張居正兩人結伴離開,去商議給郡衛發放靈石和獎勵製度事宜。

  看著兩人離去的背影,武媚走到李長秋背後輕輕的為其揉捏肩膀。

  “主公,張大哥當真是走一步看三步,運籌帷幄的治世能臣啊。”

  武媚是真心實意的感慨,她看出了玉簡中賦稅製度的弊端,但正是因為這些弊端讓她更加佩服張居正。

  不僅是治世能臣,更是熟知為官之道,伴君之策,能同時擁有這樣兩樣的人才當真是為數不多。

  聽著武媚的感慨,李長秋亦是嘴角微翹,眼中浮現出濃濃的欣賞神色。

  他和武媚都能看出來的弊端,張居正又豈會不知道呢,偏偏他沒有做任何補充。

  這便是聰明人,李長秋喜歡聰明的屬下,張居正治世能臣的評價絕對沒有絲毫水分。

  至於如何解決玉簡中的弊端,李長秋心裏也有定論,不過想要實施,還需要召喚出自己認定的那幾英雄豪傑。

  就在李長秋和武媚笑談的時候,二十家有武靈坐鎮的勢力也收到了武媚送出的請柬,紛紛開始商議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