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 一觸即發
作者:金屬裂紋      更新:2020-03-07 12:13      字數:2162
  秦虎認為,這應該是外域基地沒有製造獨角艦的能力,或者幹脆就是維都人不肯把獨角艦的建造技術交給奴隸,所以必須等星門完工,遠在不知道多少光年之外的獨角艦才能通過星門抵達。

  另外還有一種可能,是一號星門給敵軍留下了足夠深刻的教訓,讓他們不得不更加小心,把獨角艦全都藏了起來。

  完成了偵察任務的長戈號並沒有立刻離開,而是悄悄釋放量子衛星,將新星門所在的星係籠罩在臨時通訊網之內,然後返回禾州,將早就準備好的通訊艦,一艘艘送到指定位置,將禾州與覆蓋新星門的通訊網絡連接起來。

  秦虎不禁感慨,禾州這些年的變化還真不小,擱在前幾年,根本就沒能力修建這樣一條通訊專線。

  不過說句老實話,禾州的進步雖大,卻遠遠達不到雷州的層次,不然幾百光年的距離完全可以直接通訊,壓根兒用不著什麽通訊基站。

  這也是禾州能及時通知聯盟的原因……嗯,從禾州到聯盟的專線,就不是禾州出工出力了,聯盟為此支援了禾州不少緊缺物資,都是禾州最需要的原料。

  沒有聯盟的支持,禾州也不可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建好那麽多基地。

  接下來,長戈號長駐新星門附近,二十四小時不間斷觀察星門的情況。

  秦虎發現,這個新星門看起來已經接近完工,但仍有許多小型工程艦來來回回忙個不停,最重要的一點,是連接恒星的取裝置還沒到位,如果不是這樣,估計星門也不用打了,光是盟軍在路上浪費的時間,就足夠敵軍完成星門。

  說起這事兒,秦虎就一肚子牢騷,紫星人實在是太不靠譜了,如果他們早點通知這個消息,說不定長戈號一個衝鋒就能把問題解決,哪還用得著如此興師動眾?

  不過轉念一想也沒什麽不對,敵軍剛開始造星門的時候,投入不多工程也不大,紫星人自己就能解決,但是那樣一來,敵人就會知道這裏已經暴露,很可能另選一個位置,屆時紫星人還有沒有機會找到新星門就不好說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紫星人為給維都聯盟找麻煩,也算殫思竭慮——星門即將完工,敵人無論如何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放棄,這就是敵人必須堅守的理由,也是人類必須進攻的理由!

  秦虎明白,站在紫星人的立場上,這樣做並沒有什麽不對,可他更願意把主動權抓在自己手裏,而不是讓紫星人牽著鼻子走。

  秦虎恨不得把紫星人抓來,狠狠打一頓屁股。

  如果紫星人隻是沒那麽強的能力,剛找到新星門的位置還好說,若是真有什麽算計,今後可就不好說了。

  這一回是卡時間,下一回萬一是個坑呢?

  秦虎不想自己變成一個多疑的變態,但防人之心不可無,紫星人對人類保留的東西太多了,他秦虎得傻到什麽地步,才會到紫星人掏心掏肺?

  這種感覺很不好,但秦虎沒有選擇,也不能選擇。

  從聯盟到新星門隻有三百多光年,等聯盟艦隊趕到地頭,已經是兩年零四個月之後,這個時候,二號星門附近的禾州基地,已經積攢了八萬多艘鱗梭艦,勉強夠發起一次全麵進攻。

  趁著各個外域基地實力空虛,這批戰艦秘密出發,悄悄飛到各外域基地附近潛伏,打算趁機吃個肥的。

  當然了,為防暴露,所有鱗梭艦都在安全距離之外脫出超光速,安靜地等待禾州的命令。

  八萬多艘鱗梭艦裏,隻有不到十分之一有人類控製,其他的都是無人戰艦,需要有人是四艘遙控。

  當然了,星禾或者青衣也可以遠程遙控,但通訊專線容量不足,通訊網也無法覆蓋所有外域基地,隻有在必要的時候,星禾與青衣才會幹涉戰場。

  另外,三號和四號星門附近的禾州基地,也將所有鱗梭艦派了出去,但是這兩個方向的基地太少,鱗梭艦數量也遠不如二號星門。

  按說這兩個方向不該動,但二號星門一旦打起來,還是星門和外域同時遭遇進攻,敵人馬上就會意識到人類一直潛伏在星門附近,屆時看守其他星門的敵人肯定會探索附近的星係,與其到時候被敵人逼得無處可逃,不如現在冒險一搏。

  當然了,也不是胡亂搏,三處星門的禾州艦隊各有不同的計劃,各有不同的實施方案,就連進攻的時間都不一樣,絕不是那種毫無準備的一擁而上,更不是沒腦子的強攻。

  可惜時間太短了,包圍五號星門的計劃已經提上日程,隻是被新星門的行動方案影響,暫時沒能實施。

  同樣是這個時候,大批敵艦已經趕到處於禾州監控下的星門附近,列陣做好傳送準備,看那意思,隨時都有可能出發。

  也就是說,新星門的完工就在眼前!

  盟軍艦隊還沒到地方,就接到了長戈號的最新通報,將外域基地的分布範圍,危險區域之類的關鍵信息通知盟軍。

  近兩萬艘鱗甲艦小心地繞開危險空域,成功抵達新星門附近,與早一步抵達的禾州軍匯合。

  禾州已經參與進來,雖然不想從前方抽調艦隊,可是總不能一點動靜都沒有,因此星禾經過慎重考慮,派了一百二十艘雷擊艦過來!

  戰艦雖然不多,但每艘雷擊艦攜帶五十六枚超光速魚雷,也是一股不容輕視的力量。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盟軍旗艦一聲令下,已經就位的一萬九千四百八十二艘鱗甲艦同時進入超光速,兵鋒直指0.8光年外的新星門!

  離的太近容易暴露,0.8光年是最佳突擊距離。

  作為配合力量,來自禾州的雷擊艦並沒有立即出發,而是跟在友軍後方,準備在最合適的時候投入戰場,為友軍創造機會,或是抓住友軍創造的機會。

  長戈號本該留在後方,不過考慮到隊伍中有己方戰艦,長戈號留在後麵太影響士氣,秦虎放棄了躲在後麵的想法,和雷擊艦隊一道出發。

  大戰一觸即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