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 攔截
作者:金屬裂紋      更新:2020-03-07 12:12      字數:2213
  永不沉沒的星艦最新章節

  (鞠躬感謝書友“jerbeae”同學50000起點幣的慷慨打賞!)

  長戈號上隻有秦虎和葉婧雯這對狗男女還清醒著,但這裏是戰區,長戈號時刻準備與敵軍接戰,所以不需要任何準備,通訊結束之後,戰艦馬上出發。

  說起攔截,長戈號絕對算是行家裏手,可是現在這種情況卻是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最大的問題在於敵軍已被長戈號攪散,它們不再聚擾在一起集體行軍,而是把戰艦散開,毫無規律地往雷州方向走,除了目標一致,就再也沒有相似的地方。

  想要成功攔截,就必須先定位敵艦,連敵人的位置都不知道,還談什麽攔與不攔?

  秦虎在這個問題上沒什麽主意,要是有,他也不至於在敵軍脫離量子通訊網後返回哨所。

  他把希望寄托在陶瀚和雷州身上,結果一樣是沒有,最後秦虎隻能用最笨的辦法,讓青衣出手,算出敵軍離開哨所的絕對時間,再把敵軍的飛行速度套進去,算出敵軍目前的大概位置。

  接下來,青衣算好提前量,把長戈號送到敵軍前方,將艦上攜帶的量子衛星全都放出去。

  量子衛星數量有限,隻能有效監控很小一片空域,為了盡可能擴展監控區域,秦虎迎著敵艦來向,把所有量子衛星排成一個平麵,組成臨時量子通訊網。

  秦虎盡力了,可臨時通訊網真的太小了,而敵軍又太分散了,敵艦恰好途經通訊網的幾率低得可憐。

  然而這已經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秦虎隻能耐心地等待,直到敵軍越過臨時通訊網為止……敵軍的飛越時間也是青衣算出來的,按青衣的說法,誤差在半個月左右。

  秦虎聽得嘴角直抽抽,半個月啊,以敵軍的速度,半個月的航程大約在四到五光年之間。

  在這個時代,四、五光年確實不算什麽,可在母星時代,或者說人類剛開始星際殖民那段時間,殖民者必須在途中耗上幾輩子,爺爺輩出發,孫子輩都未必能到地方。

  再多吐槽也改變不了既定事實,秦虎能做的就隻有耐心等待,而這一等就是整整八天。

  長戈號運氣不錯,第九天頭上,臨時網絡發現了超光速輻射,雖然隻是在網絡邊緣一掠而過,時間短的令人發指,卻沒能逃過青衣的眼睛,立刻算出了敵艦的航線。

  長戈號馬上把分散的衛星收回戰艦,接著打開蟲洞,搶到目標前方,再次布置通訊衛星。

  這一次不再平鋪,而是縱向排列在敵艦的航向上,長戈號就等在縱列的盡頭,做好攔截的一切準備。

  直到這個時候,秦虎仍然沒叫醒其他人,一是這種強度的對抗不需要那麽多人;二是嫌人多了礙眼,影響他和葉婧雯的二人世界……就眼下這種情況,戰鬥隻是一瞬間,等待和準備才是常態。

  青衣的計算非常準確,這一次隻等了四天,敵艦就出現在臨時網絡邊緣。

  量子衛星數量有限,分布範圍也沒那麽大,青衣趕緊調整戰艦位置,戰艦就位後立即開火。

  一枚電磁導彈衝出炮膛,疾速飛向目標,青衣時刻關注敵艦的航向,不斷微調導彈的方向,十多秒後,導彈準確命中,黑暗的虛空中爆開一朵藍色的光焰。

  雖然這樣的景象早不是第一次目睹,可秦虎還是開心地笑了。

  即將這一次成功了,就等於說這個辦法有效!

  將整個過程打包發給奔雷號之後,長戈號回收量子衛星,重新選擇位置,再次以量子衛星布下平麵陣列……

  陶瀚接到秦虎的藥方時,還在趕往七號哨所的路上,長戈號的成功出乎他的意料,卻也讓他非常欣慰,於是在抵達預設戰場之後,毫不猶豫地照方抓藥。

  奔雷號的運氣不大好,第一次和第二次攔截都沒成功,直到第三次才抓到了敵艦的行蹤,成功摧毀敵艦。

  長戈號的情況也差不多,布設衛星十次,能逮住敵艦尾巴的時候最多隻有四次,少的時候甚至隻有一兩次。

  必須承認,在不能掌握敵軍位置的情況下,攔截的極其低下,往往數日甚至十數日才能找到一次機會,運氣最差的時候,甚至整整一個多月都沒發現敵艦的蹤影。

  目前隻有長戈號和奔雷號趕到地頭,其他人類戰艦還在路上,盡管兩艘戰艦盡了全力,收獲卻是寥寥無幾,以至於很多時候,秦虎和陶瀚都會懷疑這樣勞心勞力的攔截到底有沒有用。

  可不攔又能怎麽樣呢?趕到73572幹等?那還不如勞心勞力呢!

  就這樣一次又一次,時間在不斷的轉場中過的飛快,秦虎還沒什麽感覺呢,兩年時間就在不知不覺間悄然流逝。

  整整兩年零七個月後,秦虎和陶瀚終於等來了援軍:隸屬雷州軍第四艦隊的主力艦:隕星四號。

  之所以有個四號的後綴,是因為雷州軍太龐大,戰艦太多,根本起不出那麽多合適的艦名,又不願意拿歪瓜劣棗將就誰不想自己服役的戰艦有個響亮的名字呢?

  於是就出現了這種在艦名後麵後綴數字的取名方法,當初接秦虎離開哨所的掣電號,實際上應該是掣電六號,沉沒在小行星群裏的飛梭號,應該是飛梭五號。

  一般來說,一個艦名隻配十艘戰艦,也就是一到十號,如果給予更多戰艦,就要增加更多數字,叫起來比較麻煩,所以很少出現超過十的數字。

  大多數情況下,同一艦名隻給予同級姐妹艦,拿隕星號來說,十艦隕星號都是同一型號,外觀特征基本一致,隻在很細微的地方稍有區別,假如十艘隕星號組成個編隊,不看敵我識別信號根本分不出誰是誰。

  將同一個艦名給予不同型號的戰艦,倒是容易區分了,可是這樣容易引起誤會,比如來的明明是運輸艦,卻被誤以為是主力艦,若是在戰時出現這種情況,麻煩不是一般的大,所以軍方寧可混淆也不肯這樣做。

  對此,軍方的解決辦法是把同名戰艦分散到不同的艦隊,在各艦隊內部,平時提起某一艘戰艦的時候,都習慣省略艦名後麵的數字,方便平時的使用和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