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初抵豐星(二)
作者:金屬裂紋      更新:2020-03-07 12:09      字數:2159
  永不沉沒的星艦最新章節

  星係內部環境複雜,哪怕有豐星提供的航線,青衣也不敢大意,從一開始就放慢速度,以低倍光速飛進航線。

  經過九個小時的連續飛行,長戈號總算在第四行星附近脫出超光速,青衣馬上把主屏幕一分為三,分別顯示第三、第四和第五行星。

  三顆行星都有非常明顯的殖民特征,但眾人立刻確定第四行星就是豐星豐星上空有個非常顯眼的非同步軌道環!

  大家隻是聽說過這玩意,還從來沒人親眼看過。

  在秦虎的印象裏,軌道環分成兩種,一種是同步軌道環,另一種是非同步軌道環。

  顧名思義,同步軌道環必須建設在同步軌道,殖民星的體積和質量都不會太小,因而同步軌道環的高度動輒數萬公裏,有工程量大,施工時間長,特別耗費材料、必須建造在赤道上空等諸多缺陷。

  但同步軌道環的優點同樣明顯,那就是相對地麵位置固定,可以把軌道電梯的地麵端安置在地麵的固定位置。

  非同步軌道環的優點在於軌道不必固定在某個高度,施工相對簡單,工程難度相對較低,缺點是軌道環必須繞行星旋轉,擁有足夠的速度並且定期維護,才能保證軌道環的高度。

  它的缺點是地麵端不能固定,必須懸浮在空中,跟隨軌道環同步運動,軌道環的高度越低,運動的速度就越快,必須靠飛行器才能解決交通問題。

  而且地麵端懸空對軌道環的強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多數情況下,都需要反重力設備減輕重量。

  綜合來看,還是非同步軌道環的難度更高。

  秦虎發現第四行得的軌道環並沒有旋轉,不過他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關節:人類早就掌握了反重力技術,在軌道環上用一用難道非常困難麽?

  正是因為有這個軌道環,大家才不約而同地確定第四行星就是豐星不管哪個星係,都是優先建設最早的殖民星,等這顆殖民星發展的差不多了,才有時間和精力開發第二殖民星。

  豐星這裏也不可能例外,所以第四行星一定是豐星。

  除了非同步軌道環,豐星本身也非常有特點,這顆行星沒有大片的海域,數個特別大的湖泊分散在行星各處,湖與湖之間由蜿蜒江河連接,看起來有一種特別的感觸。

  更讓人意外的是這顆行星很少看到山脈和高原,反倒是大片的平原隨處可見,哪怕不放大畫麵,也能看到平原上一片片整齊的田地,可以想象,每到秋天,這裏的豐收將是多麽喜人的景象。

  秦虎突然明白這裏為什麽叫做豐星。

  豐星的城市不多,而且都在赤道附近,每一座城市都有一部軌道電梯直通外空,看起來特別有規律,充滿了秩序的美感。

  想必殖民艦隊剛到這裏的時候,就做好了豐星的建設規劃,否則豐星不會是眼前這副模樣。

  隨即秦虎的目光落到了第三行星。

  他不知道這顆行星原本是什麽模樣,但殖民艦隊既然選擇豐星落腳,那麽第三行星肯定不是那種特別適合殖民的行星,必定是豐星發展起來之後,花了大力氣改造行星環境,才漸漸變得適合殖民。

  第三行星的海洋麵積就比較大了,但秦虎隻是掃了一眼,目光就落到第三行星外空那裏有幾段還沒連接在一起的軌道環,可以確定,第三行星的軌道環正在建設之中,卻因為某種原因為不得不停工。

  不用想也知道,九成九是因為這場戰爭。

  再看第五行星,那裏根本沒有軌道環的影子,隻有幾部孤零零的軌道電梯。

  隻看基建水平,就能將三顆行星的開發順序一目了然。

  等大夥把三顆行星的情況看得差不多了,長戈號也飛近了第四行星。

  距離遠的時候還看不大清楚,飛近了才發現,軌道環附近到處都是各式各樣的飛船,大的小的、長的短的、圓的扁的,各種外形應有盡有,就好像不把飛船的外形設計出一點花樣就不算飛船似的。

  軌道環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向外的凸起的平台,那些飛船整整齊齊地排列在平台一側,靜悄悄地等著。

  平台上的的閘門每隔一段時間就開啟一回,每當閘門開啟,排在最前麵的飛船就會緩緩飛進去。

  與此同時,平台另一側的閘門也會打開,另一艘飛船會從那裏起飛離開。

  所有的一切秩序井然,看不到分毫混亂。

  眾人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平台居然是軌道環上的空港!

  長戈號的正前方也有這樣一個空港,但是與其他空港不同,這裏空蕩蕩的一艘飛船都沒有。

  直至看到平台上的軍徽,大家才意識到這裏是一處軍港。

  嗯,豐星聯盟和敵人的戰事可不緩和,這裏沒有戰艦是正常,有戰艦才叫奇怪。

  長戈號飛近空港,海倫再度出現:“歡迎各位,請貴艦從二號閘門進港,聯絡官已經在二號船塢等待各位。”

  “非常感謝。”青衣言簡意賅。

  長戈號按海倫的指引飛近軍港,緩緩靠近二號閘門。

  巨大的閘門緩緩打開,露出門裏燈火通明的船塢。

  戰艦以極慢的速度挪進船塢,閘門在戰艦後方合攏,直到這個時候大家才發現,閘門居然是雙層對開,而且每一層都異常厚重。

  不愧是軍港,就憑這兩層閘門,最少都能頂住幾輪炮火。

  長戈號慢慢停住,兩旁探出數支機械臂,鉗住長戈號之後,以極其輕柔的動作把戰艦放在艦托之上。

  隨即空港啟動人工重力,與此同時,向船塢中釋放空氣,沒多一會兒,艦外的氣壓就達到了標準值,氣體成分也是最標準的氮氧組合。

  外界環境徹底達到生存標準之後,一群身穿筆挺軍裝的人走進船塢。

  秦虎知道該自己出麵了,他立刻吩咐:“羅老,您和馮老留下主持大局,王鎮、葉婧雯、伍欣怡,還有突擊隊全體跟我出去,現在回去準備一下,一會兒底艙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