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再找渡口
作者:卯牛      更新:2021-05-31 07:13      字數:5515
  林夢瑤望著河邊的幾條小船繼續發呆,思緒已經飄散的很遠……

  此地距離臨海城還有數百裏路,要說她不想餘一丁保護著一起前往那肯定是假話,原來在有張五保護的情況下他們還被夷人襲擊並一死一傷,若不是碰巧遇見餘一丁,也許此時她已經被夷人殺害了也說不準,可是她哪裏又能開得了這個口呢?

  既然不能請求餘一丁幫助,那也就沒有必要再將平西關內的怪事以及自己為何要前往臨海城的原因告訴他了,這才是林夢瑤對餘一丁閃爍其辭的主要原因,她自覺實在不能再欠下餘一丁的恩情了,否則真的是無以為報呢。

  就在林夢瑤出神發呆這一陣子,那些事情全是她心中的所思所想,並未對餘一丁言明,餘一丁又不是她肚子裏的蛔蟲,所以根本感受不到她的鬱悶和苦惱,隻是判斷這位女子確實不擅水性,正在為此事犯愁而已,而他隻能在一旁抓耳撓腮地思考接下來該如何行動,幾個人就這麽傻站在河邊也不是個事啊。

  最後還是餘一丁有了決斷,大手一揮道,“走吧,我們幾個人都沒有駕船的本事,呆在此地那幾名船工也不會複活,還是趕緊騎馬沿著官道繼續往東吧,路上遇見渡口再說。”

  這個決定正合林夢瑤心意,連忙重重地點了點頭,柳翠和鍾離雪也正有此意,此刻周圍空無一人,隻有茅屋內的幾名艄公和不遠處三名夷人的屍體,雖然現在還是大白天,但是她們仍然隱隱地感覺出四下裏有股令人不寒而栗的氣息,這股氣息令她們實在不願意在此地多待。

  看著三位姑娘都沒有異議,餘一丁率先翻身上馬,剛才的那番打鬥耗費了小半個時辰的時間,沈辰基的車隊也已走遠,餘一丁估摸著現在他們怎麽都會走到十幾裏以外了。

  就在剛才林夢瑤發呆的時候餘一丁心頭突然有了計較,郡王府的車隊行進速度肯定比不上他們四個人輕裝簡行,要說追趕車隊或許也用不了多少時間,最為關鍵的是,既然現在無法護送林夢瑤前往臨海城,餘一丁完全可以將她托付給鐵振堂嘛,這位玄武營指揮的手下有那麽多墨衛,餘一丁就想著可以請求鐵振堂派人護送林夢瑤前去臨海城,大不了自己欠上鐵振堂一個人情,日後找機會還了就是,最最重要的是,餘一丁認為鐵振堂會很樂意幫他這個忙。

  離開渡口,四人全都快馬加鞭,餘一丁並未對林夢瑤言明要追趕車隊,但是不用他吩咐,三位姑娘騎上馬後也都非常自覺地就將速度提了起來,這並非是她們知道餘一丁心中所想,而是全都想盡快離開渡口而已。

  四匹駿馬飛速疾馳,在黃土官道上留下一溜煙塵……

  就這樣狂奔了一刻鍾,除了林夢瑤的火紅駿馬,另外那三匹馬也是李盛從軍中挑選出來的優質戰馬,壓根沒有一點點疲憊的跡象,依舊四蹄如風般往前狂奔。

  但是三位姑娘卻已感覺出了不對勁,此時他們離開渡口已經超過了十裏路,可以說早已遠離了渡口,卻不知餘一丁為何沒有一點點愛惜馬力的表現,要知道他們接下來還有很長的一斷路要走,這種跑法壓根就不是長途撥涉的馭馬之道,除非是不懂騎術的莽人,這樣隻會活活將這些牲畜累死,要知道長途跋涉,不可能讓馬匹一路狂奔,那可不是汽車而是真正的“馬力”,有經驗的旅人都是讓馬匹踏著碎步緩緩前行,這樣才能保持長距離的行走,除非是遇見了特別緊急的狀況。何況長時間飛奔,不僅是馬匹受不了,坐在馬背上的人也受不了啊。

  不過還沒等三位姑娘發出疑問,餘一丁已經在減速了。

  隻見他放慢了馬速,左手握著韁繩,右手在額頭之上搭著涼棚,似乎是在朝遠處觀望什麽。

  三位姑娘連忙學著他的模樣一起朝前方望去,果然,隨著官道一直往前延伸,就在極遠處與地平線的交匯點上,似乎有大隊的人馬正在移動。

  她們立刻明白那裏就是郡王府的車隊,當然還有飛龍營的那一千名重甲騎兵。

  三位姑娘都算是冰雪聰慧之人,立刻便明白了餘一丁的意圖,柳翠和鍾離雪笑嘻嘻地望向林夢瑤。

  看見那些人馬後林夢瑤也反應了過來,瞬間便明白餘一丁是要讓她同車隊一起前行,這樣一來至少到偃師這段路上她的安全沒有問題,隻不過一時之間她也不會去想偃師前往臨海城的那段路又該怎麽辦。

  “夢瑤謝過餘公子。”

  林夢瑤坐在馬背上對著餘一丁拱手抱拳,這幅做派完全就似男子一般。

  餘一丁卻早已習慣,鍾離雪這個妮子不也是這樣嘛,而且林夢瑤會說出道謝的話,餘一丁清楚她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打算,於是不再客套,微笑道,“林姑娘,你跟隨郡王府車隊前往偃師,這一路必定不會遇險,等一會兒我們追上車隊,我再讓玄武營的鐵指揮派人將你護送至臨海城。”

  “啊?”

  林夢瑤吃驚,她沒有想到餘一丁已經將她前往臨海城的事情全都安排好了,對於她來說,前往臨海城尋找師傅才是大事,何況她也清楚墨衛的實力,那些人的能力絕對在張五之上,如果餘一丁請求鐵振堂派出墨衛護送她前往臨海城,幾乎可以保證她一路無憂了。

  林夢瑤大喜過望,不過還沒等她再繼續客氣,餘一丁笑道,“哈哈,既然林姑娘沒有意見,那我們就趕緊追上車隊再說吧。”

  說完一抖韁繩,餘一丁胯下的駿馬率先衝了出去,緊跟著三位姑娘也揚鞭策馬,口中發出“籲籲”的叫聲,官道上便再次揚起一陣煙塵……

  這次也就用了大半炷香的工夫,餘一丁四人便追上了郡王府車隊,馬車的行進速度比他們四人慢了許多,餘一丁幾人的快馬從後方趕來時,還把整個車隊和飛龍營的騎兵弄得一陣緊張,不怕敵人來的多,就怕來了數量極少的精兵猛將,不與大軍纏鬥,直取沈辰基的車駕,萬一郡王有何閃失,這些護衛的騎兵全都擔待不起。

  看清了是餘一丁四人後,沈辰基和鐵振堂還在奇怪,心想他們不是要渡黃河南下嗎,怎麽又從官道攆了上來?若不是坤陽渡口出了變故,那就必定是餘一丁改變了主意。

  後來餘一丁將前後經過一說,又把林夢瑤將要前往臨海城的事告訴了鐵振堂,後者恍然大悟,立刻笑道,“餘老弟跟哥哥就不必客氣了,這樣吧,林姑娘跟隨我們一起前往偃師,然後我再派出兩名手下護送她前去臨海城,你看這樣安排可好?”

  餘一丁大喜,趕忙拱手抱拳道,“我這不是就等著鐵指揮這句話嘛,多謝了!”

  鐵振堂接著道,“你我兄弟就不必客氣了,不過餘老弟在望桑和餘桐辦完事後返回老家玉泉時,若是路過偃師莫要忘記來找哥哥啊。”

  餘一丁急忙答道,“那是一定的,隻要我到了偃師,必定會去禁軍校場尋找鐵指揮!”

  鐵振堂點點頭道,“嗯,如此便好,那麽接下來你們夫妻是繼續跟隨我們車隊往東,還是就近尋找渡口過黃河?”

  餘一丁略加思索,有些疑惑地問道,“剛才我在坤陽城的渡口發現那裏並沒有緊鄰黃河,而是需要乘船沿清河向南順流而下,再有十幾裏才會匯入黃河,不知道繼續往前走這條官道在何處才能走到黃河岸邊?”

  鐵振堂驚訝,“哦?餘老弟莫非忘記了坤陽城到偃師的官道是如何走向了嗎?還是說前去大梁多年居然忘記了回家的路?”

  餘一丁心中一驚,這問話說出口確實是自己考慮不周,既然他是玉泉鎮人氏,又前往大梁,豈能不知偃師與坤陽城之間官道是何種情況的道理?

  不過他的臉上卻沒有絲毫異色顯露,隻是有些訕訕地答道,“唉,鐵指揮說的是,我前去大梁時還是年幼,距今也有近十年的時間,多年未曾返回家鄉,對於返回老家的路也有些記不清楚了,真是慚愧得很。”

  鐵振堂恍然道,“哦,原來餘老弟離開家鄉這麽多年了啊,而且走時還是少年,如今返回老家都已成親了,而且一娶就是兩位夫人,哈哈哈……”

  餘一丁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鐵振堂不以為意地繼續道,“難怪如此,此路前往偃師,幾乎與黃河並行,不過官道距黃河最近處也有十幾裏遠,至少要到偃師附近才會沿著河岸前行。”

  餘一丁聞言皺眉道,“若是這樣的話,我看我們還是就近尋找黃河渡口吧,偃師那邊隻能等我辦完事返回時再去了。”

  鐵振堂當然知道如果餘一丁跟隨車隊前往偃師後再向東南前往望桑或者餘桐將會繞上一個大圈,任誰都不會選擇這條路,又不是遊山玩水,萬一有什麽急事這種走法隻會誤事。

  於是鐵振堂便道,“餘老弟所言極是,不過據哥哥所知,前麵不到二十裏就有一座名為魚骨石的小鎮,正好位於黃河岸邊,也是這一帶比較大的一處黃河渡口,而且此鎮遠離坤陽城數十裏地,夷人在沒有馬匹的情況下肯定沒有那麽快趕到魚骨石鎮,隻不過我們前去偃師的官道並不會經過該鎮,看來在這裏就要和老弟再次分開了。”

  這時沒等餘一丁搭話,坐在馬車內的沈辰基突然開口道,“此地已經離開坤陽城二十裏遠,再往前飛龍營的騎兵便會折返回城,這樣吧,為了以防萬一,本王讓飛龍營分出一百騎護送餘仙人一家前去魚骨石鎮,就算在途中遭遇夷人,他們也不是那些重甲騎兵的對手。”

  沈辰基這個安排確實算是給餘一丁的行程加了一道保險櫃,一百名騎兵絕對可以保證餘一丁和二女安全抵達魚骨石鎮,等到他們上船後騎兵們再返回坤陽城便可。

  餘一丁連忙感激地拱手對沈辰基道,“那就多謝沈郡王了!”

  沈辰基笑道,“嗬嗬嗬,餘仙人太客氣了,仙人對本王有救命之恩,本王又豈是不知好歹之人,這點小事無需掛齒,無需掛齒啊。”

  言者似乎無意,但聞者絕對有心,餘一丁不禁有些尷尬,在坤陽城外與沈辰基分別時他就對著二女說出過“救命之恩,不敢相忘”的話,當時確實有旁敲側擊地說給沈辰基聽的成分,要知道郡王是何等人精,豈能聽不出餘一丁的言外之意,於是便在此時稍稍點了他一下,順便也算是還了一些餘一丁的恩情。

  不過沈辰基確實是位忠厚長者,他也就是點到為止,並不會再有什麽其他的話語說出來嗆人,這也省了接下來二人麵對時的更多尷尬。

  正在餘一丁還想再說兩句什麽話的時候,隻聽馬蹄聲響,林夢瑤騎著她的火紅駿馬踏著碎步來到幾人麵前,隨即翻身下馬,依舊像個男子一般對著餘一丁拱手抱拳道,“餘公子,你的大恩大德夢瑤一定銘記在心,惟願公子此去望桑餘桐一路平安,待到他日返回河口郡時,千萬要去寒舍小坐,給夢瑤一個答謝公子的機會。”

  餘一丁嗬嗬笑道,“還請林小姐不要再客氣了,你跟隨郡王府車隊就此上路吧,我們也要繼續往南前往魚骨石鎮,後會有期!”

  說完餘一丁又對著沈辰基的車駕和鐵振堂鄭重行禮,鐵振堂也在馬上回禮,餘一丁不再猶豫,撥轉馬頭便往向南的一條岔道而去,柳翠和鍾離雪急忙打馬跟上。

  飛龍營的一支百人騎兵隊已經在一名校尉的率領下從大軍中分出,那校尉眼見餘一丁往南,急忙打了一個呼哨,向飛龍營帶隊的偏將行禮告別,隨後便急匆匆地帶著他的百人隊追隨餘一丁三人而去……

  此去魚骨石鎮不到二十裏路,也就是將近半個時辰的時間,這一百多騎便來到小鎮旁邊。

  雖然昨日坤陽城才發生了慘烈的戰鬥,可是消息並沒有那麽快傳到此地,而且這裏又是更加靠近大晉京都的地方,雖然有坤陽河口等地順河而下的商船,那些商人之中定會有躲避戰亂之人,但是畢竟戰火並未燒到此地,而且大晉強盛太久,百姓們哪裏還能立刻感受到戰爭的危險,所以餘一丁他們到達此鎮時看見的就是一派繁忙祥和的景象。

  官道兩旁也有能看見販夫走卒,雖然算不上車水馬龍,但也是人來人往。

  所有百姓都站立在路邊詫異地望著這支重裝騎兵隊伍,披著鎧甲的騎士以及他們的坐騎,隨著隊伍前行時的馬蹄聲發出一陣陣嘩啦嘩啦的摩擦聲,讓路邊的百姓們全都噤若寒蟬,不知道小鎮中發生了什麽大事。

  鎮上的衙門早已接到報信,五六名差役如臨大敵一般站在鎮口的牌坊下,領頭的麵上雖然極力裝作鎮定的樣子,但是他放在腰間官刀把柄上不住顫抖的手還是出賣了他內心的恐懼,直到那名飛龍營的校尉已經來到了此人麵前一丈多遠後停下腳步時,那名捕頭都沒有開口出聲詢問。

  校尉騎在馬背上麵帶不屑地望著傻站在官道中間的捕頭,沉聲說道,“我乃大晉禁軍飛龍營校尉李虎,特奉平洛沈郡王之令,護送餘一丁仙人前來魚骨石鎮乘船渡河,此地何人主事?”

  那名捕頭聞言身子猛然一抖,直到此刻才算真正回過神來,磕磕巴巴地答道,“回、回將軍話,小、小人就是本……鎮捕頭,特在此迎候將軍一行,渡口就在鎮南黃河邊,請將軍隨小人前去。”

  說到最後捕頭終於完全清醒了,嘴裏也不再結巴了,說完趕緊伸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轉過身又同幾名手下差役不停地使著眼色,其餘幾人這才誠惶誠恐地跟著他們的老大一起往鎮內走去。

  校尉倨傲地輕輕一抖韁繩,胯下披掛鎧甲的戰馬繼續往前邁步,帶出一陣嘩啦啦的甲片響聲,緊接著跟在校尉身後的兩匹戰馬以及再往後的餘一丁三人,包括整支隊伍這才緩緩啟動,在幾名差役的引領下向著鎮南的渡口魚貫而行。

  小鎮確實不大,按照餘一丁的估算也就百十戶人家,數百居民,居住在黃河岸邊,他們的休養生息完全與黃河息息相關,船工、纖夫、漁民以及碼頭的夥計等等職業成為了小鎮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當然在附近還是會有農民聚集的村落,組成了這個以黃河渡口為核心的一個村鎮群落。

  有李虎上前交涉,餘一丁正好落得清閑,又等了好一陣,眼看著就到了晌午,那名捕頭讓手下準備飯菜給餘一丁三人送來,又安排白人騎兵隊就近解決午飯。

  等到餘一丁和二女酒足飯飽,又在碼頭附近小憩了一陣,李虎和捕頭這才恭恭敬敬地上前,請餘一丁三人登上準備好的一艘豪華渡船。

  李虎當然清楚沈辰基對餘一丁的看重,所以這一路他表現得非常恭敬,捕頭眼見禁軍校尉對餘一丁的態度,又聽李虎稱呼他為“仙人”,更加不敢怠慢,為他們準備飯菜,安排最上等的渡船等等事務全都辦得盡心盡力,而且還不敢收取哪怕一個銅板。

  不需要餘一丁多說一句話,自然有人會為他安排好一切。

  餘一丁漸漸習慣了這種內在能力在現實之中的反映,因為他有這個實力,所以享受這些服務時已經絲毫不覺得有什麽別扭,鍾離雪早就對此見慣不驚,甚至連柳翠也妻憑夫貴,慢慢習慣了餘一丁帶給她的別樣生活。

  修行者,特別是能被稱為“仙人”的修行者,在這片大陸上,無論走到哪裏都會被世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