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震天雷
作者:卯牛      更新:2020-04-20 08:22      字數:5152
  午飯之時,淩雲子簡單弄了幾個小菜,柳翠也在一旁幫忙,餘一丁又取出自帶的肉脯幹糧,淩雲子也不矯情,三人就這樣隨意吃了一頓。

  飯後淩雲子寫好傳書,由信鴿傳回臨雲郡王府,隨後便帶著餘一丁夫妻來到小院後麵的懸崖處。

  自崖頂有幾道涓涓細流滴落在三人眼前的一個小水窪中,發出滴滴答答的聲響,岩壁自上而下向內傾斜,在那幾道水簾後赫然就是一個一人多高的洞口,洞口上方也是龍飛鳳舞四個大字:淩雲洞府,看筆跡跟小院門口的雲築二字是同一人,應該就是淩雲子所書。

  水窪中有兩三塊露出水麵的岩石,淩雲子領著二人踏著岩石來到洞口,邊走邊介紹道,“這座洞府是貧道早年偶然間發現,隨後做了些擴建,才變成如今這個模樣。”

  說著率先進入洞口,並用火折子點燃了牆壁上的油燈,待洞內光線逐漸明亮起來,餘一丁慢慢適應了洞內的亮度後,才看出這山洞是一個長約三四丈內寬不過丈許的狹長空間,洞口處最窄,隻有不到三尺寬,隨著三人魚貫而入,可以看見其中的石床石桌石椅一應俱全,牆麵上挖鑿的痕跡也曆曆在目,再往深處就是丹爐和一些藥石之物。

  這時淩雲子又說道,“貧道最初在這座洞府內修行了七年,期間時常有人獸前來搔擾,於是便在鬆林外設置了那座迷陣,後來貧道又於鬆林內修建了三座小屋,此後這座洞府就作為貧道煉丹的所在,至今已有十六年了。”

  餘一丁聞言不住點頭,心頭暗暗讚許,這淩雲子雖說不似天殘道人那種風餐露宿的遊方道士一般艱辛,但這份修行的執著就令人欽佩,若不是心中有個堅定的修道目標,自身又有莫大的毅力,不要說在這山高人稀之處修行,就是獨居十六年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想到此處,餘一丁不禁恭敬地拱手執禮道,“道長真奇人也。”

  淩雲子嗬嗬一笑道,“小友說哪裏話,以貧道的閱曆,似小友這般年紀能有如此功力者乃貧道生平所僅見,切莫再過自謙。”

  餘一丁隻得打了個哈哈,他的異能全拜雲獸所賜,哪裏費了什麽工夫?隻是這話他不好意思說出口,隻得轉開話題說道,“淩道長,你帶我們來此不會是就讓我們參觀洞府的吧?”

  淩雲子道,“當然,小友不是對火石丹製作有疑問嗎,現在這淩雲洞府已經是貧道專門用來製作丹藥的場所,一會兒我就親自演示給小友觀看。”

  說罷也不等餘一丁回答,淩雲子徑自走到丹爐旁,指著地上的藥石說道,“火石丹的幾個主要原料為硝石、硫磺和木炭,貧道最初煉製此丹的目的隻是用來治瘡癬及殺蟲,或辟濕氣和瘟疫,後來用竹筒儲存時發現此丹極易燃燒並會發生劇烈爆炸,因此貧道就在其內加以碎石鐵片之類製成攻敵防身的利器,不知送與小友的幾個竹筒是否使用過?”

  餘一丁答道,“幸虧有道長的爆炸竹筒,要不然我們夫妻今日可能已經命喪黃泉了。”

  淩雲子笑道,“嗬嗬,看來小友對這個火石丹極為推崇啊,那貧道這就給你演示製丹過程,到時候小友自己也可以尋找原料製作。”

  餘一丁急忙點頭,淩雲子也不再說話,開始在丹爐內點燃木炭,然後隨手取來一個砂罐,將硝石硫磺木炭各自研成粉末,取硝石和硫磺各二兩,木炭一兩,砒霜二錢置於砂罐內攪拌均勻,又取來鬆脂五錢置於其中,然後將砂罐放進地麵的一個凹坑內,看那凹坑肯定是依照砂罐的大小挖成的,砂罐放於其內邊沿剛好與地麵齊平。

  這時淩雲子邊從丹爐內用火鉗夾出一小塊燃燒的木炭,邊說道,“這一步就是‘伏火法’,最初貧道用此法主要是為了去除原料中的猛毒,使藥性中和,後來發現經過伏火後的火石丹爆炸威力更甚。”

  說著他就將那塊炭火扔進砂罐中,隻聽“嗤嗤”升起,餘一丁就見砂罐內騰起一股煙霧,隨即便聞到小時候放煙花爆竹時那股特有的硝煙味道,片刻之後,待砂罐內的煙霧逐漸減少到幾近於無時,淩雲子又迅速地將半斤多研磨成粉的木炭加入其中,並用一隻銅勺不斷攪拌,直到最後砂罐內不再升起煙霧。

  在等待砂罐徹底冷卻的這段時間,淩雲子又仔細地給餘一丁介紹了“煆”、“灸”、“抽”、“飛”等煉丹術語的各自含義。

  隨後他取出砂罐置於煉丹爐頂,依靠丹爐內的木炭燃燒不斷地加熱砂罐,同時不停攪拌其內的藥石,使其充分受熱,期間還添加了蜂蜜、雄黃等物,這個步驟稱之為“煆”,經過三炷香的工夫,淩雲子將砂罐從丹爐上拿下來,將其中的經過加熱後的藥石倒在一個銅缽內,又放在一個簡易的灶台之上,然後用小塊的木炭在其下烘烤,其名為“灸”。

  餘一丁見淩雲子在“煆”和“灸”的過程中一直小心翼翼,急忙開口問道,“道長,是不是這兩步非常危險?我看你操作得非常小心。”

  淩雲子聞言一邊熟練地攪拌藥石一邊笑道,“那是當然,想當初因為火候掌握的不好,貧道在進行煆和灸時不知道發生了多少次火焰燃起燒傷手的情形,現在想想還是心有餘悸,所以進行得異常小心,小友以後也要特別當心,一開始時寧可火候不夠也不能過了,否則就有苦頭吃了。”

  餘一丁這才仔細觀察了一下淩雲子持著銅勺的右手,其上果然是傷痕累累觸目驚心,可見在製作火藥的過程中經受過怎樣的傷害和煎熬。

  隨著淩雲子不斷地攪拌銅缽內的藥石,接著他又說道,“至於‘抽’和‘飛’,剛才貧道已經給你詳細講解了,就是將這些半成品的藥石在火焰加熱的情形下不斷熔化升華的過程,貧道從開始到現在大約加入了一斤左右的原料,經過這幾個步驟後,剩下的大概還有半斤左右,而且色澤黑亮,特別易於燃燒,到那時火石丹則大功告成。”

  餘一丁就見隨著淩雲子的翻攪,那些藥石在銅缽內又不斷地升騰著煙霧,但是比開始時的分量確實減少了很多,如此又經過小半個時辰,淩雲子終於將銅缽下的木炭撤走,並再次攪拌了一陣缽內的藥石,然後對餘一丁說道,“成了,再等片刻,待缽內的藥石完全冷卻後火石丹就煉成了。”

  餘一丁伸頭看著銅缽內那些黑亮的細小顆粒狀物體,似乎跟自己小時候認知的煙花爆竹裏的火藥有很大差別,於是抬頭看著淩雲子疑惑地問道,“這樣就算成了?”

  淩雲子道,“是啊,火石丹到這一步就算大功告成了,不過要製作那種爆炸竹筒還有幾道工序需要完成,小友莫急,貧道既然答應教你製作方法,自然會將餘下的步驟傾囊相授,絕不藏私。”

  餘一丁聞言急忙道,“道長這是說哪裏話,我絕沒有質疑的意思,隻是奇怪就這些黑乎乎的東西放進竹筒內就能產生那麽大的威力,實在是令人有些難以置信。”

  他可不敢說自己以前就玩過煙花爆竹,那樣的話淩雲子絕對會把他當作怪物看待了。

  淩雲子微笑著說道,“嗬嗬,竹筒內當然不會隻有這些火石丹,嚴格地講,火石丹隻是起到增加威力的作用,真正殺傷敵人的是那些填充在竹筒內的碎石和鐵片啊,不過這些貧道接下來都會一一給小友展示的。”

  說著淩雲子就取來一根六七寸長兩三寸粗細一頭帶節的薄皮竹筒,待銅缽內的火藥完全冷卻後,淩雲子就將其中一部分倒入竹筒內,大概裝填了兩三寸高度,然後用一根細木棍伸入其中,使勁地將火藥搗實,然後取來一些碎石和鐵片倒入竹筒,又將剩下的火藥填入其中。

  接著用一張浸過猛火油晾幹後的草紙,包裹著混合均勻的硝石木炭硫磺粉末,撚成繩狀後表麵又被封了一層石蠟做成引線,再將引線插入竹筒內的火藥中並再次將火藥搗實,最後再在竹筒口塞入用特殊油料浸泡過的棉布壓緊,一個爆炸竹筒就算做好了。

  淩雲子拿著這個做好的爆炸竹筒對餘一丁說道,“小友請看,這下才算是完工了,我們到洞外去試試它的威力。”

  餘一丁連忙拉著柳翠跟隨淩雲子來到洞外,三人找了鬆林旁的一塊空地,淩雲子看著新做好的這個爆炸竹筒的引線長度,比劃著對餘一丁說道,“貧道一般是預留這麽長一截引線,點燃後數五個數拋出,大概過三四個數就會爆炸,看這次留的引線稍長,可能需要數六七個數再拋出。”

  說完就讓餘一丁點燃引線,然後默念六個數後淩雲子將那竹筒奮力拋出大約有十丈左右距離,片刻後那邊傳來一聲巨響,同時還有火光和煙霧騰起,三人過去一看,地麵上果然有一個丈許左右的大坑,裏麵的泥土上還微微冒著硝煙。

  餘一丁看這個威力就跟淩雲子送給他的爆炸竹筒差不多,不禁滿意地點了點頭,開口問道,“很不錯啊,不知道長可否給這個玩意兒起過名字?”

  淩雲子道,“這個爆炸竹筒不是貧道所創,貧道乃是一散修,沒有師門,幾年前尋道交友的時候偶然得到一位高人贈與貧道火石丹的丹方,貧道初時也僅僅是將此丹作為治瘡癬及殺蟲,或辟濕氣和瘟疫所用,後來在製作過程中發現了此丹的厲害,又自行摸索了許久才製成這爆炸竹筒,主要用來防身,至今仍未給這個東西起過名字,其實貧道內心一直當那位高人為宗師的,也想等日後有緣再見時讓他給起個名。”

  餘一丁點頭道,“哦,原來如此,要不我給這個爆炸竹筒起個名字,道長看如何?”

  淩雲子笑道,“這個倒無所謂,現在貧道已經將製作方法教於小友了,小友以後也可自行製作,何況貧道本就沒有命名,那麽小友給自己做的東西起名字有何不可呢?”

  餘一丁聞言思索片刻後道,“既然道長不以為忤,我就鬥膽給這個爆炸竹筒起個‘震天雷’的名字,道長覺得怎樣?”

  “震天雷?”淩雲子念叨著不住點頭,“嗯,既形象又貼切,不錯的名字,那以後就叫這東西震天雷吧。”

  於是接下來兩三天餘一丁就一直待在淩雲洞府內,由淩雲子手把手的教授他親自製作震天雷,當餘一丁拿著三支自己製成的震天雷出現在柳翠麵前時,付出的代價是燒了四次手,又燎了半邊發髻,而且衣衫襤褸蓬頭垢麵,整個就是一副叫花子形象,惹得柳翠不住地哈哈大笑。

  隨後餘一丁在岩壁下的水窪把自己洗刷幹淨,柳翠拿了他的衣物縫補,隨後淩雲子卻將餘一丁叫到茅屋內品茶論道。

  餘一丁頭大如鬥,他對這些東西一無所知,但是在和淩雲子的聊天中卻了解了不少東西,淩雲子告訴他修行也有內外之分,比如火石丹就屬外丹的一種,以鍾鼎為爐;而修行氣功,悟道練氣就屬內丹,那是以己身為爐。

  在淩雲子看來,修行的根本還是練氣,他見識過餘一丁的初級無形罡氣和氣指攻擊,本能地就認為餘一丁肯定是修煉過內丹之人,所以才萌生了結交之心,甚至將自己的火石丹煉製方法都無私奉送,隻願與餘一丁交流修煉心得。

  可餘一丁卻是啞巴吃黃連,他不敢將自己的異能來源據實相告,又不願意欺騙對他以誠相待的淩雲子,正在無計可施之時,他忽然想到了偷襲庫賽人大營時淩雲子的表現,急忙問道,“淩道長,其實我還有個疑問,在我們偷襲庫賽人大營時,你身輕如燕,居然可以在半空中漂浮,是否就是因為修煉了內丹的緣故?”

  淩雲子詫異道,“正是,難道小友的師門隻修氣功,不曾修煉過內丹?”

  淩雲子在此之前絕不相信餘一丁未曾修行過,以他看來,餘一丁的師承肯定是個極為厲害的門派,他應該不僅修煉了內丹,而且還是那種極為厲害的練氣術,否則怎能直接用真氣護身甚至攻敵?可剛才餘一丁的問話著實讓他驚詫,這種問題完全就是一個修行的門外漢才能提出來的嘛。

  淩雲子這邊還在詫異,餘一丁卻誠懇地說道,“不瞞道長,我真是一天都沒有修行過,僅僅是因為有過一段奇異的經曆才有了這一身的本事。”

  淩雲子目瞪口呆中,半晌才道,“小友此話當真?”

  餘一丁點點頭,淩雲子恍然道,“怪不得小友的護體真氣和以氣攻擊如此厲害,卻不會飛縱之術,貧道原以為是小友的師承原因,哪想到小友居然另有奇遇。”

  淩雲子相信餘一丁沒有必要在這個問題上欺瞞他,況且自己已經拿出了足夠的誠意,又沒有要求從餘一丁那裏得到什麽,僅僅是希望二人坐而論道,交流一下修行感悟,這也是每個修行者的願望,在悟道的過程中能夠通過相互交流以便參悟甚至突破瓶頸,這對於交流的雙方都是有好處的事情。

  想到此處,淩雲子突然道,“不過小友能有此奇遇,也說明小友是個適合修行之人,不知小友今後有何打算?”

  餘一丁明白他的意思,這就是說老天爺都給了你別人刻苦修行都不一定能得到的好處,說明自己可能真是一個適合修行的異類,若是朝著這條道路繼續前進,說不定日後還真能窺得大道,修得正果呢。

  於是便道,“修行?我都不知道該怎樣開始呢。至於打算嘛,現在我隻是想帶著內子先回大晉再做打算。”

  淩雲子聞言道,“既如此,貧道有一本修行入門的書籍,可以贈與小友。”

  淩雲子聽聞餘一丁的奇遇後,不僅沒有看低他,反而更加認為他是個萬中無一的修行奇才,這就是老天爺的選擇,要不然為什麽偏偏餘一丁能得到這般奇遇呢,這明明就是上天的恩賜好不好。

  所以淩雲子起身又在他的床頭一陣翻找,不一會兒拿過一本書來交給餘一丁,說道,“小友不妨試試按照此書修習,若覺得有興趣日後可以隨時來玉屏山。”

  餘一丁接過後隻見封頁上寫著“練氣術”三個正楷字,雖然他暫時沒有修行的念頭,但也不能拂了淩雲子的好意,連忙將書收進懷手鄭重道,“多謝道長贈書。”

  淩雲子撫須頷首,他相信自己的判斷,而且本能的直覺告訴他可能自己也會因這一段善緣而受益匪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