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節
作者:二樓的元素      更新:2020-06-20 01:55      字數:3378
  好在,接下來的拍攝中,並沒有出現讓張英夏這個“非處男”出事的情況。

  進入十二月,工作室出品的兩部作品都進入了收尾階段。

  但是一部電視劇,一部電影。都有人對於結尾提出了異議。

  對於仙劍一,王政導演,龔莎,甚至王蕾都委婉的提出了意見:結局不要那麽悲慘。

  媽媽咪呀,兩個女主全都掛了。這是虐主苦情啊?大哥,你這是偶像劇好伐。

  於是每日在劇組裏,龔莎,楊璿,王蕾,都是旁敲側擊的規勸。

  人家是一副好心,總不能當成驢肝肺吧?

  難道還能跟人家說,這劇就是這麽一個結局的?

  隻能是不言語,不答應不拒絕。

  這樣死硬撐著,才又導致了勸說人數的增加。當莫媛媛都出現的時候,張英夏知道,特麽的死撐不是辦法了。

  行,不就是補拍鏡頭嗎?怕個甚,三種結局都來一個。大圓滿的一個,兩女都沒死。林月如死的算一個。趙靈兒死的算一個。這麽幾個鏡頭拍下來。

  眾人反倒是迷糊了。因為一番爭執過後,她們也不能決定到底是那個結局才算好。雖然大團圓很好,但是很多人都不傾向這個結局,無他,跟前麵的劇情太不搭。

  看得張英夏一陣無語:就知道會這樣。

  有時候,觀眾是你給他一個結果後,他們才會討論合適不合適,喜歡不喜歡,接受不接受。這些就像似發哥版《上海灘》的結局,又或者是《新白娘子傳奇》的結局,前者幾乎就是引起公憤,後者則是接受無能。

  而如果一下給他們幾種結果,那麽除了爭執,還是爭執。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仙劍係列之所以經典,很多人都歸類與都是悲劇結局的原因。

  卻沒有人想到過,一個悲劇的故事或許會讓人記住,但是能讓人永遠記住的,是故事裏的青年愛人們,對愛的執著與無悔。

  李逍遙林月如趙靈兒,王小虎蘇媚沈欺霜,雲天河韓菱紗柳夢璃。癡男怨女,生離死別。

  就像現在,她們吵歸吵,改結局不改結局什麽的。

  有什麽用?

  電視劇畢竟不是遊戲,玩不了那種所謂多種結局。

  尤其是不能預知收視率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這邊仙劍一安撫好了。

  那邊《魔王崛起》,則是又一次起了風波。話說這一次,隨著《魔王崛起》的進程推進,劇組能得到的各種道具也是越來的越多。但是來者也是一副忌諱莫深,一問三不答。

  不過在朱戎看來,好多都用不上。

  以至於張英夏隻能說租了一個小倉庫在堆放這些東西。畢竟不是什麽東西都能往片場堆的。

  而電影進入收尾階段,朱戎則是對一個已經可以預知的結局很是不滿意。他覺得應該讓魔王在最後一個鏡頭裏,複活起來。

  對於這個想法,朱戎已經跟羅辰商量了很多次。全是無疾而終。

  雖然羅辰隻是一心想把自己的這個故事搬上大熒幕。遇到這樣的事情,也是死不鬆口。在他想來,故事就是故事,這片子又不弄續集什麽的,畢竟在《魔神劫》這個主線劇情裏,魔王已經死了。你現在魔王複活的話。你張英夏以後還能拍續集不成?你確定這還有觀眾去看一個支線劇情?

  這外傳的票房還不能確定,就去想續集,是不是過了一點?

  兩人也是吵吵嚷嚷,以至於張英夏頭都大了。

  最後,還是楊叔跟張英夏說道,這故事就老了點,怎麽結局也的有點新意吧。

  張英夏秒懂,就以投資人的身份,跟朱戎羅辰說道,那就弄個彩蛋,讓魔王睜眼吧。羅辰張張嘴,卻沒有反對。

  畢竟再怎麽,這也是一部商業片,能提高票房的東西,他也不能太過分反對。

  他羅辰見識過太多的商業片的運作了。這樣一個爆點,沒人會隨意丟掉的。哪怕這是一個支線劇情。

  事情定下之後,

  十二月底,兩個片子都進入了後期製作中。王政導演在負責帶著人剪輯成片,而在後期音樂製作方麵,張英夏倒是有了大膽的指手劃腳的機會了,尤其是對仙劍一的BGM。當初跟張坤他們說好了,這後期可是要他們幫忙的,四人也是應承下來。

  雖說是仙劍一,但是張英夏熟撚的卻是仙劍三裏的配樂,從‘玉滿堂’到‘少年行’。如果能在這一世把仙劍給延續下去的話,那張英夏真的希望,這些曲子,都是仙劍係列永遠的BGM。

  張坤看著張英夏弄來的曲譜,倒是驚歎了一番:“你小子,都準備好了,自己做就是。還讓我們來做什麽?打算白送錢?”

  張英夏笑道:“怎麽可能?這好多都用到專屬古典器樂的。這些我可玩不轉。”

  當然,真實情況是,特麽的兩部劇的後期音樂製作,他張英夏一個人要玩到什麽時候去。

  從‘靈兒的世界’,‘心在痛’,‘仙凡之戀’。一曲曲,一段段,熟悉的旋律仿佛就把人帶到了那個“既不回頭,何必不忘,既然無緣,何須誓言。今日種種,似水無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的世界裏。

  雖然現在,這是屬於張英夏一個人的記憶,或許,以後會屬於更多人。

  主題曲依舊是還是《殺破狼》,這首氣勢磅礴同時也充滿了悲涼感與宿命感的歌曲。

  這是一曲倔強中帶著一絲滄桑感的歌。以歌詞為筆,以音律為墨汁,勾勒出了一個宿命般輪回的故事。

  即便不配畫麵,這首歌也能讓人在腦海中浮現出一種戲劇感與畫麵感。

  接著的《逍遙歎》跟《六月的雨》。以及林月如專屬的催淚曲《一直很安靜》。

  因為熟撚,製作起來,自然是迅速無比,但是在片尾曲方麵。張英夏有點舉棋不定。原版中就是一曲平淡舒緩的《終於明白》,可是張英夏卻覺得《花與劍》更好。跟主題曲遙相呼應的。不過最後,卻是決定這片尾曲還是換著來。當鎖妖塔裏,月如為了李逍遙而死時,那集的片尾曲就改為《一直很安靜》,算是給觀眾對林月如做一個緬懷。

  如果說仙劍一的後期音樂製作一切順利的話。

  那《魔神崛起》的後期音樂製作,則是讓張英夏絞盡腦汁,頭發都被他自己薅下來不少。

  仙俠電影,所謂的靠特效撐起來,這事情,也對也不對。

  特效該有,但是一部電影,該有的故事情節,卻不能少。

  不得不知道,不過朱戎導演起碼講了一個好故事。

  《魔神崛起》,前麵的十五分鍾,基本就是一個悠閑愉悅的鄉村生活鏡頭。

  如何讓這樣一段十分鍾的時長變得不單調,那就是考究音樂人的了。

  不知為何,張英夏就想到了《故鄉的原風景》這樣一首被翡翠台的金庸片常用的配樂。

  悠揚的塤聲,額,張英夏不是康劍飛,他可吹不了,在張坤的團隊裏,就是那個胖胖的孫釗,吹陶笛卻是一把好手。

  到魔王神功大成之時。原本張坤他們考慮的,是用一些比較邪氣的音樂,用各種急變調的曲風要表現。

  張英夏卻不同意。

  既然早就決定了電影的風格就是洗白了,那他也幹脆放開了。

  神功大成嘛,管他是正是邪。張英夏幾乎就是獰笑著配上了一曲《大蛇》,這首張英夏從《蓮花爭霸》裏第一次聽聞的曲子,那首白玉川露麵時的經典配樂。讓初聞的人,整個身心都感受到一種顫栗。

  而殺上神山,張英夏掂量了再三,配上的是《鳴人的主題》。借鑒的就是很多日漫中,所謂的‘燃’和‘奮鬥’的兩種情緒釋放。

  這種風格跟《大蛇》完全不同的曲風,讓張坤四人都驚訝了一下。

  如果說《大蛇》還是傳統交響管弦樂隊跟電子音樂的結合,那麽這新的一曲,則電音吉他樂隊跟笛子的結合。風格變化太快,四人看張英夏的眼神都有點不對了。

  連續熬了半個多月。外掛開到極點的張英夏也終於垮了。哪怕年輕,他又是拍戲,有的顧上電影製作,後期音樂製作,他是音樂的提供者跟製定人,連續幾個月下來,也終於跨了。進醫院躺了兩天。

  好在這時候配樂的音樂主音已經完成,各種變奏方麵的,倒是能交給張坤幾人。

  畢竟是電影的製作人,躺了兩天,張英夏就又回來了。

  這事情不過去,沒法放心的休息,且熬著吧。

  又過了十天,看著張坤等人把配樂跟細剪過的電影結合好後。

  這部電影的內部試映會就塵緣幫著聯係好的一家電影發行公司的試映間裏進行。

  塵緣那邊,除了李紹林外,陳總還帶著‘幾個朋友’也來觀影的。

  張英夏工作室裏所有人,羅辰,朱戎,陳君全體到齊,也是看看這部工作室的第一部電影長片。

  眾人看了,都是久久不能言語。

  這片子的故事內容,很多人都有所耳聞,但是真正見識到了片子。都是一臉錯愕。

  聽說有的導演用無聲膠片,拍了一部複古的電影,可是故事講得好,因此照樣有人買賬。

  但是很多人想不到,有人會在電影裏,借著音樂來講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