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節 一個字頭的誕生.三
作者:二樓的元素      更新:2020-06-20 01:55      字數:3784
  張英夏原本想玩一把金蟬脫殼。莫媛媛做法人的話,兩人合約移到了工作室名下,找個計劃就自己解約。想天高任鳥飛。可是塵緣不傻。一把就跟懟回來了。

  不過張英夏也雞賊。工作室收入要跟塵緣分。他把藝人合約中跟工作室的分成,打算改成了九比一。要不是莫媛媛攔著,龔莎勸著,估計真的改了。

  最後,計算了一下工作室的運轉成本,還是定成了七三。畢竟工作室是掛著他的名頭,運轉不了的時候,他也得先往裏扔錢。

  塵緣調過來的人裏,除了一個叫楊叔的五十歲老人外。還有一個叫潘蘭財務,不過這位就是掛個名,每次月底的時候,才會來對賬報賬,幫著整理稅務報表。

  待接下來看到那三個策劃組的逗逼策劃時,張英夏跟楊璿都一臉驚悚,特麽的李部長不會早就想到張英夏會自立門戶,提前就把那三個倒黴蛋給塞到龔莎手底下。然後這一次打包,全都塞過來了吧?

  此外,還有龔莎,陸家明,以及幾個不認識的年輕人。陸家明這家夥居然是自己打報告跟過來的,這倒是讓張英夏吃驚了一下。

  龔莎指著幾個不認識的人介紹道:“這幾位是我以前帶過的……人,”張英夏可以確定,龔莎省略掉了一個‘藝’字。

  “這個叫李雲,另外兩個是馮建山和羅青。之前他們是調到了攝製部去了,因為跟塵緣的藝人合約期快滿了,他們也沒什麽興趣在娛樂圈繼續幹。因此,塵緣那邊就直接把他們的合同的關係,轉到了你工作室這邊來。等明年六月,他們的合同就到期了。所以,你不用擔心太多!”

  張英夏聽得一臉目瞪口呆,合著我這是養老院加期滿人員離職遣散基地麽?

  幾人反倒是沒有一點不好意思。大大方方的跟新老板打聲招呼後,就不吭氣了。

  “莎姐”張英夏揮手把龔莎招過來,咬著牙低聲問道:“塵緣這是什麽意思?當我這是勸退公司麽?”

  龔莎聞言,惱羞成怒,低聲道:“這些人的工作關係都轉的這了,你要開除,我也沒辦法的。”隨即又低聲道:“不過你也得應付稅務部門的。何況,你現在一切初創的,他們當個助理跑跑腿,還是可以的。算我求你,給個麵子,過了年底再開除唄!”

  張英夏倒是驚訝了一下,他倒是沒想到一向雷厲風行的龔莎,也有軟語求人的時候,看來當初她帶這幾人混圈子失敗的經曆,對她的影響蠻大的。

  看著三人麵上雖然一臉平靜,張英夏莫名就想到了一句:哀大莫過於心死。

  往好處說是:磨平了棱角,打磨了心誌。但何嚐不是說,幾人對成名這條路,已經死心了。

  在攝製部哪裏混,估計也不怎麽樣,攝製部那地方,張英夏也聽張坤他們說過,等級分明,新老人分得很清,每次有新人加入的時候,前一輩的新人才算是熬成了老人,然後就由新來者接手各種累活髒活。

  ……

  張英夏的工作室是在塵緣南世總部後麵的一片堡樓建築社區裏。這裏是很多小娛樂公司,和明星工作室的首選之地。

  堡樓,幾十年前,準備世界大戰時候的一種戰備建築,當初計劃每一棟建築都是一個碉堡,故而得名。

  每棟堡樓都是框架結構,分為地上七層,地下兩層。地上七層,一二層是全通結構,其他層都是兩米寬樓道隔開了兩邊,每邊各有一排房間的結構。

  地下兩層則是便於存儲各種生活資源,老舊式的堡樓還有小型的鍋爐房。唯一的缺點是,沒有獨立的供水係統。還得是統一的管道供水。幾十年前,這種建築遍布在大小城市。數量不知道有多少,已經是屬於一種‘一代人的專屬記憶’的建築。

  現在張英夏基本就是包下了這個堡樓四樓的半層,一列房子足足七八間。辦公室會議室,休息室。全都有了。另一邊居然就是林展的音樂工作室。

  工作室的地點離塵緣南世總部,直線距離不超過五百米。

  張英夏倒是想過弄個一整棟堡樓的。卻被龔莎給懟了回來:你就是弄個工作室避稅的。弄老大一棟建築幹嘛?滿打滿算十一個人,三間辦公室都塞不滿。

  九月五日上午十點。

  張英夏的工作室,正式開業了。

  王宛中王宛可。張琪導演。分別送了個花籃子祝賀。韓勤也送了一個。

  陳君,孫誌友~則是親自過來。李政道帶著李錦文過來祝賀。

  不過那位金麗金姐也來了,倒是稀客。不僅帶了兩個藝人,還代表她手下那位趙良軍,送了一個花籃。

  範亞楠托人送了一個花籃子。謝一寧也是一樣。黨林老大跟馬凱徐美珊也分別送了一個,聊表關係。

  王蕾沒過來,隻是來了個電話祝賀的同時,順帶還驚訝了一下:“還以為你們到合約的才會出來的。想不到現在就弄工作室啦?我還想著你合約到期了,拉你進金風細雨樓呐。”

  莫欣欣幫著介紹了兩家報紙媒體,還有《娛樂早知道》新聞組也派了幾個人來

  李紹林的秘書送了一個花籃。也帶來幾家塵緣相熟的媒體。當然,塞紅包的事情,就是張英夏自己弄了。

  這秘書還順便問了下歌曲的進度。弄得張英夏很是不爽,這特麽開業耶。就不能不提工作的事情麽?

  中午要吃飯的時候,除了工作室的十一人外,就隻有陳君孫誌友,跟他倆的經紀人,和莫欣欣這些個‘外人’。其他人都是一副事忙的樣子,剪彩完後全都走了。

  張英夏看著眼前稀拉的人數。

  頓時覺得自己在這圈子,貌似關係還不怎麽多啊!最大的關係戶,居然還是塵緣。

  一種任重道遠的想法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啊。

  ……

  第一次例會。

  張英夏莫媛媛,龔莎,楊璿,還有那位楊天樂,楊叔。原本以為這位是奔著退休而來,結果見林沐南小北跟向清冉三人一臉恭敬的喊人家“楊叔”的時候。張英夏就知道,這位也不是小人物。

  看著他居然坐在了策劃組代表的位置上。張英夏更是臉抽抽。

  加上後勤組的李雲。

  這就是張英夏工作室的‘核心’了。

  “張總?”龔莎一臉戲虐的看著張英夏,開著玩笑道:“咱們今天會議的內容是什麽啊?”

  “莎姐,好歹我現在是你老板,尊重一下唄。要知道惹惱了我,明天你就下崗了喲!”張英夏挑著眉毛一臉得瑟。

  “下就下唄,明天下崗,後天我就回塵緣了!”龔莎一臉無所謂。

  “誒誒誒,這就沒意思了,這新開張的日子,就不能配合一下,裝作尊敬一點!”張英夏無奈道。

  “行啦,整這些虛頭巴腦的幹什麽,”龔莎擺手道:“話說,你什麽時候準備曲子啊,李部長那邊一天催三遍的!”

  “急什麽?”輪到張英夏無所謂道:“上吊還得喘口氣的,明年六月份前給出去就是了,時間長著呐!”

  “你這是覺得時間長了。策劃部那邊可不覺得,人家還得根據你的曲子,才能確定歌手的形象風格,然後能決定什麽時間進行推廣最有利。要不然,像今年你一樣,一不留神撞上個天王。哭都沒地方哭去。策劃部說了,最遲年底,定下曲目風格。”

  “哦~合著策劃部今年沒怎麽用心給我準備的啊?”張英夏故意瞪大了眼睛。

  “已經很用心了好吧?”龔莎無奈道:“都充分的利用了《南愛》這電視劇的資源了,一切都照著正規的走,一個多月的時間,才遇上天王李天澤。你還想怎麽樣?”

  “開個玩笑唄!何必那麽認真啊!”張英夏一攤手。莫媛媛則是丟過來一個眼神,那意思是:差不多得啦,得理不饒人,這是剛開業就準備散夥啊?

  張英夏衝著老婆一吐舌頭。

  張英夏從自己帶來的包裏掏出幾個本子:往桌子上一拍:“我決定拍電視劇!”

  龔莎湊過去,隻見本子上寫著五個大字:

  仙劍齊瞎轉!

  哦,錯了,是‘仙劍奇俠傳’。

  這是前世電視劇仙劍一的本子,是張英夏沒事的時候,帶著眼鏡,根據圖像一字一句的寫下來的。跟那個遊戲版自然是大不同了。少了不少古色古香的詞句,但是也簡單了好多。

  在眾人麵前的隻是故事前麵一部分。

  龔莎無奈道:“張英夏啊,別叫你兩聲張總,你就飄了,你弄這工作室是避稅的,現在你就搞起了影視項目。不是準備賠錢的吧?是,現在都知道《魔神劫》火了,這兩年跟風的仙俠電影電視劇,可一點不少。賠多賺少。何苦就眼巴巴的往裏湊?”

  聽了龔莎的話,張英夏也是臉抽抽的不行。

  對於這兩年那些跟風《魔神劫》的電視劇,張英夏也看過,惡心的不行。

  電影《魔神劫》之所以經典,就是它在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裏,不光是講了一個好故事,活了一大批的人物,更重要的是,樹立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反派--魔王。能把男二號,樹立的鮮活生動。這劇基本就成功一大半了。

  但是很多跟風劇卻是什麽都沒學到。要麽就是主推男主顏值的。要麽就是男女主角的愛情線,占據故事的一半以上。還有的學了個四不像,也學著《魔神劫》堆演員,演員雖然多,但是主次不分,而且很多人都不出名,演技啥的看得人心煩。

  仙劍奇俠傳這個IP之所以經典,就是它在構建人物的時候,不光是男一女一,還有其他角色。各種支線人物豐滿,形象鮮活。

  當然,估計當初遊戲開發商是為了提高遊戲的可玩性和耐玩性。畢竟角色扮演遊戲,靠的就是故事線撐著。這點咱們就不細討論了。

  最經典的仙劍一,成功之處莫過於林月如形象的塑造,不是如偶像都市劇中,那種可有可無,或者是完全是陪襯的女二,而是能在觀眾心中留下眼淚的那類角色。

  通俗的說,這是一部打著仙俠的愛情偶像劇。而且還是很成功的那種。

  見張英夏一再的堅持,龔莎則是打算從劇本上打擊一下他。

  結果,看了張英夏弄出來的第一部分的劇本,龔莎撓撓頭,改口道:“故事是不錯,你想怎麽拍?”

  反正勸也沒用,陪著這位爺玩一次心跳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