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6.連下兩城
作者:貳蛋      更新:2020-03-07 06:11      字數:2908
  周圍幾個正在掏錢的舉生也是微怔,臉色忽的有些尷尬。

  他們這些人裏,還真沒有人如趙洞庭這般將錢囊都給直接拿出來的。

  隻想到剛剛趙洞庭念的那首《泊秦淮》,又是了然。

  這才是真正的心懷社稷的讀書人啊……

  幾個舉生想想,要多從袖袍中掏出了幾張銀鈔。

  隻那侍女打開趙洞庭的錢囊後,卻是愣在了當場。

  溫慶書有些疑惑偏頭,“怎麽了?”

  她始終低頭在寫,周遭又有眾人環繞,剛剛倒也未注意到趙洞庭來了。

  侍女回神,有些結巴道:“這位、這位公子捐獻了……一、一萬兩……”

  周圍瞬間鴉雀無聲。

  雖然趙洞庭這錢囊鼓鼓囊囊的,但也沒誰想過,這裏麵竟然會有這麽多的錢。

  以現在大宋的生產力和銀鈔數量來論,雖然不再如銀鈔剛剛麵世時那麽值錢,但一萬兩……怕也相當於後世一百萬了。

  這當然是筆巨款。

  溫慶書滿是驚訝地向前看,卻隻看到趙洞庭和阿詩瑪離去的背影。

  她張張嘴,欲喊住趙洞庭,隻眼神卻又不經意瞥過錢囊上的那個圖案,眼中有道光芒掠過,忽的閉了嘴。

  然後她又低頭,“趙洞庭趙公子捐獻銀鈔一萬兩……”

  但她些微顫抖的聲音,顯然說明她現在心情並不平靜。

  趙洞庭和阿詩瑪的離去,並未驚起什麽波瀾。隻有不少舉生,都是看著他們的背影,久久不能回神。

  趙洞庭帶著阿詩瑪、李狗蛋還有君天放直接回了宮。

  之後那詩會是什麽樣,他自是不知道了。

  但他也沒有必要看下去。

  看到那些舉生們都各自捐獻銀鈔,他的心情已然好上許多。也的確有靈光在腦海中閃現。

  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大家都是大宋人,那也應當同甘共苦。

  他意識到之前自己太過嗬護百姓,乃至於如嗬護溫室裏的花朵似的,讓他們沒有半點居安思危的想法,是不對的。

  雖前線廝殺真不是百姓們應該去做的事情,但總也得讓百姓們知道,前線還有將士在浴血奮戰。

  讓他們明白,將士也不是生下來就該為國家、為百姓們打仗的。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回到宮中時夜色已是頗深,但趙洞庭還是將自己關在了禦書房內。

  又是兩日。

  在譚嗣原率軍攻下唐州以後,嶽鵬、趙虎兩人也終是率軍分別到得鄧州、蔡州城外。

  元朝南京路境內各支兵馬匆忙向著這兩城匯聚。

  同時間,開封府、鄭州等地也是有大股援軍聚集。

  元皇真金在收到唐州被破的消息以後據說是在朝會之上大發雷霆,責令各軍將宋軍驅逐出境。

  同時,還派遣使臣向大宋而來。

  隻這些,當然還是沒有對嶽鵬、趙虎兩人造成什麽影響。

  他們都聽趙洞庭的命令,隻管拿下鄧州、蔡州。其餘的事,哪怕是天塌下來,大概也不會去理會。

  大宋淮南東路。

  天罡軍軍長文起率領天罡軍,在元帥蘇泉蕩的令下先行,趕在天英、天富等軍匯聚以前,也是兵臨到泗州城外。

  鄧州。

  嶽鵬親率五千天魁軍到城下。

  軍中旌旗蔓延。

  嶽鵬穿金甲立於軍前,如同天將。

  他回首看後方大軍。

  自從成為元帥以後,他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再率領數量如此之少的士卒了。

  這讓得他恍惚又回到硇洲,回到在廣南西路和元軍作戰的時候。

  那時候他還是主管侍衛步軍副公事、天魁軍都指揮使,鮮少在後方運籌帷幄,每逢大戰,都是身先士卒。

  想想那些畫麵,嶽鵬隱隱覺得自己身上許多處都微微發熱起來。

  那是以前作戰時留下的傷疤。

  他眼中戰意越來越濃。

  再看高聳的鄧州城頭時,他豁然舉槍,大喝道:“破城!”

  天魁軍中擲彈筒的數量自不是襄陽府守備軍可比,自趙洞庭增派軍火之後,如今已是有整五百之數。

  天魁軍中,擲彈筒團千人、飛天團千人。再有,其餘諸軍騎兵四千,步兵四千,但不管是什麽兵種,都已經配置有神龍銃。

  嶽鵬率五千人,占天魁軍半數。擲彈筒兩百五十挺,在他令下,齊齊對著鄧州城頭開炮了。

  炮聲震徹不歇。

  兩百熱氣球緩緩升空。

  有衝天炮營炮手就地架起衝天炮。

  炮火紛飛中,天魁軍全軍將士除去擲彈筒手、衝天炮手以外,連帶著嶽鵬和他的親軍,俱是向著鄧州城下殺去。

  鄧州城頭瞧見這幕的將領、士卒們全是懵了。

  然後有人喃喃念道:“瘋了……這些宋軍瘋了……”

  哪怕是有兩百五十挺擲彈筒,以區區五千兵力,就敢這樣攻城,實是頗為瘋狂的舉動。

  其後,城頭的擲彈筒也是響徹起來。

  廝殺剛剛開始,便是白熱化。

  城頭、城下都有硝煙彌漫。

  一團團硝煙、塵土炸開。

  戰事,比想象中要結束得快上許多。

  在兩百五十挺擲彈筒的齊齊轟炸下,城頭上的鄧州守軍並沒有能夠堅持許長時間。

  許多處城牆都被不停宣泄而出的炮彈給炸出豁口。

  那些守軍更是不敢在城頭露頭。

  嶽鵬率領著天魁軍將士直直殺進城內,和鄧州守軍在城內進行了槍戰。

  鄧州守軍節節潰敗。

  前後不到兩個時辰,守軍便是陣亡無數,僅剩兩千人,在氣勢如虹的天魁軍麵前選擇了投降。

  直到徹底落敗的那刻,仍舊有許多守軍將領眼神茫然。

  他們不明白,為何就這樣敗了。

  這絕對不僅僅隻是宋軍擲彈筒占著優勢。

  那些宋軍怎的就不怕死?

  有守軍看著周遭的天魁軍將士們,眼中竟是膽寒和疑惑之色。

  他們剛剛看著有許多人頂著槍炮衝將上來。

  真不明白,這些宋軍將士到底是如何具備的這樣悍不畏死的勇氣。

  蔡州。

  趙虎自飛龍軍出身,率著大軍到城外以後,倒是沒有直接向著蔡州城發起總攻。

  大軍尚且在距離著蔡州城尚且還有數十裏之遙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接連襲擾蔡州城周遭的村鎮。

  隻大軍卻也並未去荼毒那些百姓們。

  不計其數的蔡州城周百姓向著城內匯聚。

  蔡州知州根本沒法阻攔。因若是將這些百姓攔在城外,光是輿論和民憤,就能讓這蔡州城翻天覆地。

  為防止有宋軍混淆入城,他隻能讓城門士卒對進城的百姓嚴加盤查。

  如今,匯聚到蔡州城內的百姓已是不知凡幾。一路秋風掃落葉般的天魁軍也終是到得城外。

  蔡州城門緊閉。

  城頭守軍將士林立。

  城外,有天魁軍將領立軍前,卻始終未下達進攻的命令。

  直到夜深,城外才是忽的炮響。

  兩百五十挺擲彈筒齊齊對著城頭開炮。

  大戰一觸即發。

  而就在蔡州城內守軍將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城外的天魁軍上時,城內卻是忽的起了動亂。

  有近千人趁著夜亂,強闖進子城,將蔡州城眾文官武將的府邸都給占據了。

  這過程前後竟是隻有短短不到兩刻鍾的時間。

  當蔡州城內守軍還躲在城下,躲避城外宋軍炮轟的時候。蔡州知州等官吏,以及無數家眷,在眾守軍瞠目結舌中被押到了南城門下。

  誰也不知道這些宋軍到底是怎麽混進城內來的,更不知,他們是如何做到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將城內官員、家眷們俘虜的。

  但城內稍微上得台麵的文臣武將,或是其家眷,多是都未能幸免。

  這場仗,自然也沒法打下去。

  或許有的人願意為國而不顧自己的家人,但又怎麽可能整個蔡州城內的官員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