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0.形勢再變
作者:貳蛋      更新:2020-03-07 06:07      字數:2965
  信鴿飛往夔州府。

  而此時,在夔州府開州、南平軍、培州境內,嶽鵬、肖玉林、趙大等人大軍還在護送各城百姓往通川、重慶匯聚。

  新宋白馬軍深入大宋境內,而大宋諸城守卒數量不多。這樣做,是為避免百姓們生靈塗炭,同時也是減少白馬軍能占據之地。

  這便是清野。

  隻要大宋將越來越多的城池內百姓、糧草都集中到那些有重兵把守的城池之內,新宋軍在大宋境內便再難找到糧草來源。到時候這股深入夔州的新宋軍也將成為孤軍,離落敗便也就不遠了。

  等趙洞庭的密信傳到通川和重慶府,兩城之內便都有快馬分別向著培陵、南川、開江等城而去,而後又蔓延向清水等縣。

  趙洞庭的意思傳達到諸軍之中。

  僅僅兩日,清水縣內禁軍到開江和劉子俊、肖玉林大軍重新匯聚。出開江,往旁側雲安州去。

  趙大、趙虎匯聚於培州龍武縣,向東往黔州彭水。

  嶽鵬親率天魁軍本也欲經過培洲往黔州去,但在這日卻是有騎士匆匆趕到軍營。

  南川城內軍營。

  數個士卒馳馬跑到嶽鵬帥帳之外,翻身下馬跪倒:“樂源守軍團長王大鋼求見嶽帥!”

  看他們軍服樣式,和嶽鵬的天魁軍有些差別。

  禁軍多用墨色或是血色,隻有守軍才穿著深棕色或銀白色甲胄。

  “進!”

  營帳內傳出來嶽鵬的聲音。

  他是鎮西軍區元帥,也算是這樂源守軍團長王達鋼的頂頭上司。因為各城守軍都是受兵部、軍區雙重統轄。

  王達鋼起身走進營帳內,隨他而來的幾個親衛在外等候。

  剛進去,王達鋼便瞧見坐在主位上的嶽鵬,不禁微愣。

  嶽鵬如他想象中的那般年輕,但身上氣勢卻是比他想象中要來得濃鬱得多。

  論年紀,人約四旬的王達鋼可以說是嶽鵬的老大哥輩。但此刻在嶽鵬麵前,竟是油然生出些緊張的感覺來。

  嶽鵬也從未見過他,先是打量,然後道:“王團長來此所為何事?”

  作為守軍團長,王達鋼顯然不可能平白無故離開樂源。

  臉上長著些許紅痘痘的王達鋼單膝跪倒,喊道:“大理軍攻陷綏陽,樂源告急,末將請求嶽帥出兵援助!”

  “嗯?”

  嶽鵬微怔,“大理軍到得綏陽了?”

  有大理軍入夔州,這件事情他早就知曉。但大理軍到綏陽的時間,卻是比他預料中的要快。

  王達鋼咬牙,“大理軍兵逾十萬,於前日僅僅用兩個時辰就攻陷了綏陽。綏陽守軍,僅剩數十袍澤幸存。”

  他臉上有著不加掩飾的恨意。

  嶽鵬卻是皺起了眉頭。

  按著趙洞庭火速覆滅白馬軍的旨意,他現在理應出兵往黔州和趙大、趙虎匯合才是,但樂源卻又不能不管。

  樂源、綏陽都屬珍州,而珍州就在南平軍東側。若是對這股大理軍置之不理,他們便有可能長驅直入殺到南川,威逼重慶。

  超過十萬的大軍,這可不是個小數目。

  此時重慶府內雖有苗右裏天傷軍和鄭益杭的天猛軍以及重慶守軍鎮守,但要麵對過十萬的大理軍,也隻能說是勝負難料。

  沉吟過後,嶽鵬問王大鋼,“據本帥所知,張元帥率軍緊追著這支大理軍。此時張元帥兵在何處?”

  王大鋼搖頭道:“末將不知。”

  然後有些遲疑道:“末將擔心的是張帥未必能夠敢在大理軍兵犯樂源以前趕到。如此,樂源將血流成河。”

  嶽鵬輕輕點頭,又沉吟起來。

  向黔州還是守樂源,這於他而言的確是個難題。

  大宋禁軍數量遠遠不如新宋、大理兩國匯聚在夔州的多,這是沒法改變的事實。

  王大鋼看著嶽鵬如此,不禁焦急,“嶽帥,若是您不出兵守樂源,那樂源的百姓……真是沒有半點希望了啊!”

  “好!”

  這句話似是觸動嶽鵬,他右手重重拍在案幾上,道:“本帥這就出兵樂源!”

  說罷便對著外麵喊道:“集結大軍,兵發樂源!”

  王大鋼滿臉喜色,“末將多謝嶽帥!”

  然後告辭,率著親衛又匆匆離開南川而去。

  嶽鵬在他走後,卻是傳信長沙,將這邊的形勢告知了趙洞庭。他擔心因為自己沒有率軍趕往黔州而影響趙洞庭的整個布局。

  就在這日,天魁軍出南川,向東往樂源而去。

  到翌日,在長沙皇宮的趙洞庭便收到嶽鵬的信。

  大理軍竟然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趕到綏陽,這也同樣出乎趙洞庭的意料。

  這無疑讓得夔州境內形勢又變得危急起來。

  而最讓趙洞庭心中不安的,是這支逾十萬的大理軍到底有何戰略意圖。

  他們從自杞進潼川府羅氏境內,繞這麽個大圈才到夔州境內。此時又兵鋒直殺向北,為的是什麽呢?

  禦書房內書案上,擺在趙洞庭麵前的是夔州地圖。

  他手指點在綏陽城那個點上,細細看著。

  綏陽往西北,可攻重慶。往東,可攻荊湖北路,然後直入荊湖南路,威逼大宋皇城長沙。

  當趙洞庭的眼睛最終聚焦於夔州路最東麵的思州之時,他的眼中有著精芒劃過。

  思州轄地寥落,但其境內僅僅隻北側有務川、南麵有安夷、邛水兩縣。在思州的中部,隻有些許散落村鎮。

  大理軍若是從綏陽直接向東,將不會遭遇到任何抵抗,可以長驅直入到荊湖北路。

  而此時荊湖北路境內,常德府守軍和蘇泉蕩的鎮北軍區都被元軍牽製,張玨鎮南軍區也不在境內,可謂空虛得很。

  趙洞庭喃喃自語,“莫非……這才是你段麒麟的殺招?”

  他設身處地的想,若是自己段麒麟,定然會讓這支大軍直搗黃龍,殺向長沙。

  至於糧草問題,完全可以在沿途攻城拔寨,讓大軍強搶便是。

  段麒麟讓這支大理軍帶著張玨兜圈子,怕是等待的就是夔州境內戰事陷入膠著的這個時機吧?

  “磨墨!”

  趙洞庭頭也不抬地說道。

  劉公公很是熟稔地拿起旁邊配有麝香的珍貴墨錠,在硯台上磨著。

  墨漿深黑,帶著點紅。

  這是難得的寶墨。說是滴字成金都不為過。

  趙洞庭提筆沾墨,擺開宣紙在紙上奮筆疾書,“命嶽鵬仍往黔州,樂源郡豎天魁軍旗,佯做有天魁軍守城之勢。”

  然後蓋上大印,便將這張宣紙撕開疊起。

  又鋪開張紙,寫道:“傳令張玨大軍,火速前進,繞往大理軍隊之東側,提防大理軍兵發荊湖北路!”

  這張紙,自是同樣也蓋上大印。

  做完這些,他對劉公公道:“將這兩封信都傳往珍州樂源。”

  劉公公小心翼翼接過信,跑出禦書房去。

  禦書房內僅剩趙洞庭,忽舉得有些空蕩蕩。

  他扭了扭脖子,走到外麵,問守候在門口的太監,“怎的今日不見吳供奉過來?”

  吳阿淼也被他安排在武鼎堂內,隻是並未任職,也並未細分到哪個殿去。

  小太監答道:“回稟皇上,奴才不知。”

  趙洞庭皺了皺眉,“去武鼎堂叫他過來。”

  沒有吳阿淼這沒大沒小的家夥陪在身邊,他總感覺缺少點什麽似的。

  說起這個,樂嬋、張茹等女倒是應該感謝吳阿淼。因為自吳阿淼進宮,她們也可以專心帶孩子的帶孩子,養胎的養胎。

  “是!”

  小太監匆匆向武鼎堂跑去。

  等得劉公公從信鴿豢養司回來,這小太監便也跑了回來,氣喘籲籲。

  他跟著劉公公走進禦書房,跪倒在趙洞庭麵前,卻是道:“皇上,吳供奉他出宮去了。”

  趙洞庭詫異,“出宮?去了哪裏?”

  小太監搖頭道:“奴才不知。已問過武鼎堂內諸位供奉,他們也同樣不知。”

  趙洞庭揉了揉眉心,眼睛猛地瞪得滾圓,“這家夥不會真去中興府了吧!”

  但隨即,卻是忽的又笑了,笑得很是有些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