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凱旋海康
作者:貳蛋      更新:2020-03-07 06:02      字數:2894
  翌日的上午,海康縣北門外數裏。

  又是無數文臣武將,百姓夾道相迎的場麵。

  百姓們聽得皇上凱旋即將回到海康,神色俱是充滿喜色。

  宋朝已經很有沒有這般解過氣了。

  趙洞庭執政以前,接連被元軍打得狼狽鼠竄,而趙洞庭執政以後,廣西決戰以前也隻是始終在元軍大軍的威逼下艱難掙紮。如果,廣西大捷,宋朝終於得到喘息的機會。江山恢複近半,已是指日可待。

  朝廷有傳出來風聲,短時間內元朝定然再無力攻宋。百姓們自然高興。

  這意味著,他們終於可以過上安定的生活。

  故土難離,有的背井離鄉趕來海康的百姓甚至已經在打算著回鄉去。

  將近中午時分,大軍終於遙遙在望。

  烈日炎炎下,臣子們、士卒們、百姓們皆是汗流浹背,但都翹首以盼,幾乎沒有任何人離去。

  大軍離著他們還有近千米時,百姓們就已是紛紛跪倒在地,山呼:“皇上萬歲!皇上萬歲!”

  在這刻,趙洞庭在宋朝的聲望可謂達到頂點。

  他是力挽大宋於狂瀾的中興之帝。

  嶽鵬、蘇泉蕩、苗右裏、文天祥等人馳馬在軍伍最前頭,聽得山呼聲,都是露出笑容。

  士卒們個個昂首挺胸,滿是自豪。

  龍輦內,連趙洞庭、圖蘭朵等人亦是聽到這震耳欲聾的山呼聲。

  趙洞庭嘴角隱露笑意,而圖蘭朵,則是眼神複雜地瞧了眼趙洞庭。

  她很難想象,以趙洞庭的年紀,在民間竟然就能擁有這等聲望。

  大軍離著人群越近,山呼聲越大。

  戰馬邁著悠閑而高傲的步子,載著文天祥等人先行經過人群,其後是旌旗招展的馬軍士卒。

  也有人大喊文丞相、嶽將軍、蘇將軍等等。

  如嶽鵬他們這些跟著趙洞庭南征北戰的將領,現在在民間亦是都有著不低聲望。

  而當趙洞庭的龍輦到時,那鋪天蓋地的山呼聲,更好似是能將車輦都掀翻。

  趙洞庭能在這些聲音中聽出濃濃的感激和期待。

  他走出龍輦,站在門簾外,對著官道兩旁的百姓和士卒們招手。

  這讓得人群更是激動,甚至有跪著的人熱淚盈眶。

  民族情感,這是很難言喻的東西。

  洶湧的人群甚至差點將擋在官道兩旁的士卒都撞開。

  圖蘭朵掀開龍輦車輦,看著外頭,怔怔出神。

  她以前曾跟著皇爺爺出過皇宮,但大都百姓,似乎對皇爺爺都未有這般熱情。

  在趙洞庭這個同齡人麵前,她感到濃濃的挫敗。以前她自以為了不起,現在才發現,自己不過如此。

  而在趙洞庭龍輦後,又是連綿的步卒。而後,才是步卒和元朝降卒交錯。

  包括蒙托在內,元朝軍卒俱是驚訝。

  而其中最為驚訝、激動的,莫過於是宋碧濤了。他大概遠遠沒有料到,皇上竟會這般得人心。

  他不知道,趙洞庭將雷州打造成世外桃源,這讓得雷州百姓們對他、對朝廷有多麽感激。

  當軍隊到得陸秀夫等人近前時,文天祥舉起手,後頭馬軍緩緩停下來。

  馬前陸秀夫等人對著文天祥等人拱手,都是麵帶笑容。

  文天祥、嶽鵬、蘇泉蕩等將並未下馬,也是拱拱手,而後向著兩旁讓去。

  後頭的軍卒也緊跟著讓開道路。

  趙洞庭的龍輦緩緩上前來。

  到陸秀夫等人近前時,以了陸秀夫為首的宋朝文武官員皆是跪倒在地,“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若說以前大宋朝中可能還有老臣對趙洞庭的年紀頗有詬病,畢竟有句話叫嘴上無毛,辦事不牢,而且趙洞庭的重重舉措都頗為大膽,全部都是前朝為嚐試過的新政。但現在,眾臣都可謂是趙洞庭心服口服。

  趙洞庭的成績擺在這裏,在他執政以後,宋朝連戰連捷,將氣勢洶洶的元朝都挫敗了。

  莫說現在趙洞庭已經十六歲,便是他隻有十歲,以他功績,也沒有誰敢不服。

  誰捫心自問後,敢說自己掌軍的話也能大敗元朝?

  眾臣的頭都叩到地上。

  此時,大宋的重臣可謂全部聚集於此了,連瓊州的趙與珞都在軍中。

  趙洞庭讓眾臣平身,繼續向著周圍百姓招手,軍隊繼續緩緩前行。

  如此直到海康縣城內,兩旁的百姓都仍是不見盡頭。

  直到行宮前大街上,百姓們還在後頭翹首觀望。

  趙洞庭帶眾臣入宮,而嶽鵬、蘇泉蕩等人則是帶著軍卒往軍營中而去。

  宮內大道兩旁,亦是士卒林立,見到趙洞庭和眾臣到,接連跪倒。

  楊淑妃和穎兒等女在大殿前等候趙洞庭。

  見到趙洞庭來,幾女都是露出激動之色。如果不是為顧及禮儀,怕是已經跑上前去。

  趙洞庭下龍輦快步走到楊淑妃麵前,跪倒在地,“母後。”

  楊淑妃忙不迭將趙洞庭攙起來,左瞧右瞧,眼眶已是有些泛紅。

  旁邊穎兒更是已經落下淚來。

  她和趙洞庭已是真正的夫妻,趙洞庭在外帶軍征戰時,她和尋常百姓女子其實並沒有什麽區別,天天都在期待著自己的丈夫平安歸來。

  樂舞丫頭眼眶也是紅了。

  趙洞庭對著幾女笑笑,然後牽起楊淑妃和穎兒的手,道:“諸位隨朕進殿。”

  說罷,他率先向著大殿內走去。

  眾臣魚貫而入。

  其後在大殿內,趙洞庭又問過海康近況,但並未說犒賞眾將之事,隻是說明日前往翔龍祭奠陣亡將士。

  眾臣原本欣喜的表情漸漸沉溺下去。

  大宋雖贏得喘息的時間,但這,卻是用無數將士的性命換回來的。

  趙洞庭早讓人在大殿龍榻上掛著“國泰民安”的牌匾,但此時看來,這四個字上,好似都沾著無數血液。

  這是悲哀,也是無奈。

  趙洞庭讓士卒將戚天狼、燕明領、劉勇、葛立春、葛修鴻等將的骨灰請進大殿。

  有老臣見到這些骨灰盒,眼眶泛紅。

  他們都是從各地趕來勤王的義軍、廂軍將領,可到廣西以後,卻沒能再跟著趙洞庭活著回海康。

  他們,個個都是忠烈。

  趙洞庭走下龍輦,手掌自個個骨灰盒上緩緩拂過。

  有大臣泣不成聲。

  趙洞庭輕聲道:“他們都是我大宋忠烈,諸位,應牢記他們的功勞,以他們為榜樣。”

  他有意在朝中拔高這些陣亡將士的地位,因為,他們的精神,便是現在南宋的魂。

  大宋和元、大理的征戰遲早還會爆發,趙洞庭必須將戚天狼等人那種敢為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發揚開去。軍中隻有永遠秉承著這種精神,國家才能永盛不衰。

  等到嶽鵬、蘇泉蕩、苗右裏等人趕來大殿,見到士卒們捧著的骨灰盒,都是神色複雜。

  他們臉上原本欣喜的神情都是很快隱去,心中的驕傲或是自滿,也在這刻全然散去。

  趙洞庭坐回到龍輦上,隻讓陸秀夫、張世傑等人準備舉薦賢能,然後便讓眾臣都退去。

  事情都得按部就班的辦,他剛剛趕回海康,不可能馬上就將全部的政事都處理好。派遣官員到各地去任職之前,對這些預備官員的考究是絕不可省的步驟。千裏長堤尚且會潰於蟻穴,現在大宋注定將會以極快的速度壯大起來,趙洞庭卻也不敢將隨便什麽人都派去地方為官。

  他深知貪官之害。

  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說起來,治理國家自然是比打仗更為傷神費腦的事。

  在眾臣陸續退出大殿時,趙洞庭卻又忽地開口,“肖指揮使,你且慢走。”

  肖玉林轉身,對著趙洞庭施禮,“皇上……”

  趙洞庭偏頭看向旁邊樂舞,輕聲道:“樂舞丫頭,這是你未婚夫,可還滿意?”

  樂舞明媚的雙眸猛然瞪大,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