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劉黻病死
作者:貳蛋      更新:2020-03-07 06:00      字數:3189
  剛剛到院中落座,楊淑妃就準備再次說及納妃的事。

  然而,話還未說出口,外頭就有太監跑進來稟報,“皇上,國務令、監察令率著諸位大人前來覲見。”

  這讓得楊淑妃不爽地哼了聲,直嚇得小太監連忙跪倒在地上。

  楊淑妃嘴裏嘀咕道:“連想聊點家事的時間都沒有了。”

  趙洞庭卻是鬆口氣,連道:“快去請諸位大人進來。”

  這讓得楊淑妃又是白了他一眼。

  她知道,趙洞庭始終在抵觸納妃。隻是她不明白,趙洞庭已經到這個年紀,為何會這般抵觸這種事。

  小太監從地上爬起來,連忙往外跑去。

  楊淑妃早已不再垂簾聽政,不便聽政,心有不甘地帶著張茹、穎兒幾女離開,去房中說話。

  倒是趙昺仍留在這裏。

  她們剛走,眾大臣魚貫而入。

  陸秀夫、張世傑分別為國務令、監察令,行在最前,其後跟著副國務令陳文龍,副軍機令蘇劉義、財務部尚書陳江涵等大串人。早些時間從平南趕往雷州的國子監祭酒王文富也在列中,相當於是教育部部長。還有在梧州城下落下殘疾被送回來的殿前司都虞候張希在,也跟在後頭。

  他們走進大堂便跪倒在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然後等趙洞庭讓他們起身,又向趙昺拱手,“見過廣王。”

  趙昺輕輕點頭,年歲雖小,但臉上也有著超乎尋常的成熟。皇室家的孩子,總是要比尋常孩子早熟些。

  趙洞庭笑吟吟看著麵前數十位官員,連柳弘屹還有希逸都在列中,這般大陣仗,不禁問道:“諸位愛卿找朕有事?”

  陸秀夫道:“我等隻是聽聞皇上回來,心中激動,連忙趕過來覲見而已。”

  說完,沉吟兩秒,又道:“皇上為何獨自回來了?”

  眾臣眼中多少都有著些疑惑。

  這些時日來捷報頻傳,他們知道趙洞庭收複廣西的事。按理說,趙洞庭大捷後,應帶著大軍凱旋才是。

  至於重慶府那邊的事,他們卻是還並未得知消息。

  趙洞庭道:“那邊還有些事情要處理,朕便將軍機令和蘇將軍、嶽將軍等人留在那了。”

  “原來如此。”

  陸秀夫輕輕點頭,又道:“皇上收複廣西,真乃我朝幸事。”

  群臣跟著附和,“吾王萬歲!”

  趙洞庭隻是不以為然地點頭。相較武將,這些文臣溜須拍馬已成習慣,他也漸漸習慣了。

  還別說,長時間沒有受人追捧,此時看他們滿眼佩服之色,心裏還真有點小得意。

  但是,眼神再度在群臣中掃過時,他卻發現,好似少了個人。

  微微皺眉,趙洞庭問道:“怎不見副國務令劉黻劉大人?”

  群臣忽然都是低下頭去。

  陸秀夫歎息道:“皇上,劉黻劉大人他身患重病,已於半月前薨了。”

  薨了,也就是死了。

  自唐朝時起,皇上皇後去世用“崩”,嬪妃和二品官員以上用“薨”,二品以下到六品用“卒”,其餘的全部用“死”。

  “這!”

  趙洞庭驚得眼睛猛地瞪大起來,“劉大人薨了?”

  陸秀夫又是點頭,麵有戚戚。

  趙洞庭怔怔出神。

  劉黻的年紀是朝臣中最大的,宋寧宗嘉定十一年生人,現年已是六十二歲的年紀。

  史書上記載,他本是景炎元年患病去世,也就是說,按著史實,他本是在三年以前就死了,可能是因為趙洞庭的到來,他沒有如史書上那樣病死,而是得以跟著朝廷到了碙州島。

  但趙洞庭沒有想到的是,過去三年,劉黻竟然還是沒能逃脫病死的命運。

  雖然誰都會死,但趙洞庭不禁在想,自己雖然現在改變曆史,但以後,還會如曆史那樣,南宋滅麽?

  他突然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夠完全改變曆史滾滾的車輪。

  眾臣見他出神,神色凝重,也隻以為他是傷心,沒有說話。

  過半晌,趙洞庭才道:“劉黻大人薨的事情,怎不見你們呈報廣西?”

  陸秀夫又跪倒在地,道:“皇上率軍和阿裏海牙大戰,臣怕紛擾皇上心神,是以私自做主,未曾上報,請皇上責罰。”

  趙洞庭擺擺手讓他起來,“此事你無罪,無需責罰。劉黻大人的後事處理得如何?”

  陸秀夫答道:“劉大人後事已處理妥當,葬於宋軍山義士祠,隻是諡號……還等請皇上定奪。”

  趙洞庭稍作沉吟,“劉黻大人忠心為國,鞠躬盡瘁,便賜號文獻吧!”

  眾臣山呼,“皇上聖明。”

  除去像李元秀那般特定的“忠武”諡號外,以“文”字為首的諡號,搭配“正”字是最高等級,其次為“貞”,然後依次是成、忠、獻、端等字,趙洞庭賜劉黻的諡號“文獻”,已經是等級極高的諡號了。

  趙洞庭得知劉黻病死,心情也有些低落,擺擺手,“若是無事,諸位愛卿便退下罷!”

  眾臣見到趙洞庭,該表現的已經表現,也就順勢退出去。

  寢宮本不是商量政事的地方,他們隻是過來看看。真有事,也得到明日早朝時再說。

  趙洞庭坐在座位上發呆。

  劉黻病死,讓他聯想到很多問題。

  南宋是否會仍是按著曆史的軌跡滅亡?這些朝臣大臣們,是否也會逐個逝去?

  劉黻的位置誰來接替?

  現在的大宋朝廷極為缺乏棟梁之才,劉黻病死,讓趙洞庭忽然意識到,自己不僅僅隻是招募江湖好手就行。武方麵要發展,文方麵同樣也要壯大。武將開疆,文臣守業,需得兩者配合,大宋才能強大起來。

  而就在他發呆的時候,楊淑妃又帶著張茹等女出來了。

  楊淑妃剛落座便說道:“昰兒,眼下年關將近,咱們便趕在年關之前,宣布納妃之事如何?”

  趙洞庭愕然。

  納妃?娶誰啊?

  她瞧瞧韻錦、穎兒四女,發現她們都是俏臉暈紅,心裏想著,隻怕楊淑妃剛剛跟她們說過什麽。

  雖然四女他也都中意,尤其穎兒,以後定是要成為嬪妃的,但是,他還是不想現在就納妃。

  樂嬋還在百草穀等著他。

  五年之約,趙洞庭是誓要娶到樂嬋的。

  他歎息著道:“母後,昰兒剛剛得知劉大人病逝之事,心情不好,此事還是以後再說罷!”

  楊淑妃有些氣悶,“你!”

  她站起身,語氣有些重道:“本宮真不知你想娶什麽樣的女子。”

  說著她回頭牽起趙昺,“昺兒,咱們走。”

  然後,楊淑妃便這般氣衝衝走了。雖然有幾分作秀,但心裏肯定也是著實生氣。

  趙洞庭苦笑。

  楊淑妃這般焦急,他有些擔心自己還能夠拖延多久。他是皇上,但這也就注定他的婚姻同樣很難自己做主。

  百姓成婚尚且隻要看父母的意思,可他,卻還得聽楊淑妃和群臣的意見。

  皇上難做。

  不過,這還是不改趙洞庭要取樂嬋為皇上的決心。

  見楊淑妃離開,穎兒輕聲安慰道:“皇上,太後娘娘也隻是為您婚事焦慮而已,並未真的生氣。”

  “朕知道。”

  趙洞庭道:“隻是朕現在真的沒有納妃的心思啊……”

  幾女聞言,眼神各異。

  趙洞庭本來心情好好的,因為劉黻病死和催婚的事情,也有些沉悶了。

  然而,還有件讓他更為鬱悶的事情在後頭。

  到夜裏,他到浴池洗澡的時候,發現原本那些伺候他洗澡的漂亮侍女不見了,換成了清一色的小太監。

  這是楊淑妃生氣之下,特意安排的?

  本來趙洞庭對這也不是十分排斥,但看到這些小太監,卻不禁讓他又想起在百草穀時趙大給自己擦身子時的場景,這讓得他渾身寒毛直豎。

  有小太監上前,尖著嗓子道:“皇上,奴婢為您寬衣。”

  趙洞庭嚇得連忙抱住自己的胸,“別,原本伺候朕的那些宮女呢?”

  小太監有些委屈道:“太後說,您既然不想納妃,不喜歡女子,那也沒必要讓宮女伺候。”

  趙洞庭愕然,臥槽,誰說我不喜歡女人了?

  不納妃就是不喜歡女人?

  他很是有些無奈地揮揮手,“得得得,你們都出去,朕自個兒洗就行了。”

  小太監們卻是不動。

  趙洞庭故意皺起眉頭,沉聲道:“朕讓你們下去!”

  小太監們色變,這才連忙退出屋去。

  趙洞庭三下五除二脫掉自己衣服,跳到浴池裏,麵色發苦,“這可怎麽對付?”

  他雖是皇上,但楊淑妃是他娘,為他主張婚事,他也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