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分田製度
作者:貳蛋      更新:2020-03-07 05:59      字數:3068
  這日清晨,照例早朝。

  海關司司長率先奏道:“皇上,今日來往商船逐漸增多,但是海盜為患,伺機而動,讓得不少商販受到損失,紛紛到我海關司來報案。微臣奏請皇上派兵剿匪。”

  古代盜匪橫行,尤其是戰亂時代更加。

  趙洞庭聞言不禁皺眉,上次劫寶船的事情還沒清算,沒想到這些海盜竟然變本加厲。

  他詢問過李元秀那兩個探查海盜的大內高手所得的情報,剩餘的珠寶他們始終放在老巢裏,未曾動用。

  寶庫裏的錢財不動,卻寧願出來冒險劫掠海船,這不合常理。

  趙洞庭真假確信,海盜勢力的背後絕對有人。革離君已死,那幕後之人絕對不是他。

  可是,又會是誰呢?

  正當他思索時,柳弘屹已是走出行列,道:“皇上,末將願領軍剿滅海盜!”

  他是雷州軍舊將,雷州沿海,軍卒擅長水戰,由他率軍,倒是再為合適不過。但趙洞庭心裏卻是在想,若是如此清剿海盜,那幕後的人還能夠浮出水麵麽?

  可若不對海盜采取行動,任由他們這麽肆意妄為下去,雷州府的海外貿易便始終難以開展。

  沉吟半晌,趙洞庭才點頭道:“好,那便由柳將軍你率軍清剿海盜!”

  幕後真凶雖然事大,但到底隻是牽扯到兩艘寶船,和民生比起來,自然還是民生更為重要。

  雷州府被革離君搜刮得民不聊生,南宋朝廷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將雷州府的經濟盤活起來。

  海關司司長大喜,連道:“多謝皇上!”

  他執掌海關司,手下不過是些小吏,並無兵卒。海盜鬧事,他也隻能望洋興歎,若是趙洞庭不派兵剿匪,他的工作施展不開,那對他的政績也會是大有影響的。南宋以前就有官員考核製度,趙洞庭執政後,更是將那考核製度完善不少,他們這些當官的,也都開始重視政績起來。

  趙洞庭點點頭,環視眾人,“哪位愛卿還有事要奏?”

  堂下無人說話。現在各部各司工作開展起來,不再像前幾天那樣總是有大批的事情要奏。

  趙洞庭見他們不說話,又道:“既然諸位愛卿無事要奏了,那朕便來說件事情。朕打算在雷州府境內實行分田到戶製,每家每戶,不論貧富貴賤,皆以人數重新分配土地,人均兩畝。這件事,便交由農業部去辦。”

  南宋時候並非是沒有過分田製度,隻是多未成功實施下去。這在朝廷裏,可謂是個老生常談,卻又始終無法解決的問題。

  相對於教育、貿易等等問題,分田製度涉及大地主階層的根本利益,又和平民百姓息息相關,其實施難度著實要艱難百倍。

  堂下群臣聽得趙洞庭說要實行分田製度,都是大驚,隨即國務令陸秀夫拱手道:“皇上,我們初到雷州,此時分田怕是有些操之過急了。分田之事牽扯甚廣,勢必引起貴族豪紳的不滿,神宗年間,宰相王安石變法之時便遇到貴族豪紳竭力反對,到最後不了了之。我們現在根基未穩,若是引得這雷州府貴族不滿,以後的各種工作怕都很難持續下去。”

  緊接著又有幾名各部官員走出列來,各有說法,不過都是反對現在實行分田製的。

  趙洞庭聽完,隻道:“大宋的天下,不是那些貴族豪紳的天下,而是黎民百姓的天下。朕這些天整治貪官,已經觸犯到不少貴族利息,朕不在乎再觸犯他們的利益。他們要田,可以,拿錢去農戶們的手裏租嘛,那樣農戶也有飯吃,不至於祖祖輩輩都在那些貴族田裏打工,連飯都吃不飽。”

  頓了頓,他又道:“當然,朕也不是說非要打壓貴族豪紳,朕的目的,隻是讓百姓們能有飯吃。他們有吃的,才有人為我大宋效力,而且也隻有這樣,我們大宋的賦稅才能夠真正收繳上來,而不是像以前那樣,去剝削那些百姓們的命。”

  現在時局未穩,南宋實力微弱,趙洞庭也不想將那些貴族階層得罪得太狠。

  “可是……”

  陸秀夫道:“那些貴族豪紳的土地多是賞賜或者購買所得,他們如何願意交出來?”

  趙洞庭淡漠道:“朕可以將田地賞給他們,自然也可以收回來。至於那些購買的田地,補償他們些錢財就是。”

  說著他看向陳江涵,“陳尚書,我朝從臨安帶過來的那些財寶,回收這雷州已販賣的土地應該是綽綽有餘吧?”

  陳江涵眨著眼睛抹額頭上瞬間竄出來的汗,“有的,有的。”

  但他有句話實在想說,照趙洞庭這麽敗下去,再多的珠寶也遲早得用完,隻是沒敢說而已。

  這時副國務令陳文龍站出身來,“皇上,那要是有貴族豪紳鬧事,可如何是好?”

  “鬧事?”

  趙洞庭道:“他們若是鬧事,那就查的查,抓的抓。朕的數萬將士都不是吃白飯的,那些行徑無道的貴族豪紳,更是可以抄沒他們的家產,以充國庫。朕不信隻是買回他們的田產,他們還能以命相博。”

  堂下群臣聽得這話,心中微凜。皇上怕是聖意已定。

  不過他們倒也真有幾分心動。皇上說的沒錯,有人造反鬧事,派官兵鎮壓就是,數萬官兵不至於連個雷州府的治不住。當然,因為他們大多都不是雷州人,和這事利益牽扯不深,分田也不會受到什麽損害,所以這才心頭也沒什麽抵觸。

  柳弘屹以前雖是飛天軍統帥,但向來心存大義,將大義看得比性命還要重要。皇上施行新政,要收回他們這些人的田產,他也沒覺得有什麽心疼的。他已經在思量著,等下回軍營如何去勸說那些家中有大量田產的統帥。

  革離君以前為拉攏人心,的確曾賞賜不少田產給雷州府的各階文官武將。

  見得陳文龍也不再說話,群臣都是拱手道:“臣等謹遵聖令。”

  趙洞庭心滿意足,又道:“分田製度實行的同時,允諾百姓免稅兩年,讓他們有餘錢耕種。另外,其餘各種賦稅能免則免,不能免也要大幅調整,我們大宋不能苛捐雜稅。國務省五日內擬出改稅條例呈交給朕。”

  陸秀夫又是拱手,“臣遵旨。”

  陳江涵卻是急了,額頭上的汗水真個冒出來,連道:“皇上,若是減稅,那我朝財政……”

  趙洞庭咬咬牙道:“再難也要堅持住這兩年,讓百姓的生活好起來。以後朝廷自朕開始,宮內的所有開支用度全部減半。”

  群臣驚訝。

  古往今來,荒淫無度的皇帝不少,但向趙洞庭這樣自願自少開支的,絕對是屈指可數。

  誰心裏都對趙洞庭生出敬佩,齊聲喊道:“皇上聖明。”

  趙洞庭小小年紀,知大意,體民情,又行事果斷,計智百出,著實讓這些大臣對朝廷生出莫大希望來。

  又過兩日,柳弘屹率領原飛天軍卒,戰船百艘,從南渡河開往西流渡口,出征討賊。

  同時,文天祥也率領三萬餘興國軍將士,整軍出發,準備馳援廣西。

  元將阿裏海牙早前奉忽必烈命平定湖南、廣西兩地,時至今日,潭州民間義士周隆、賀十二等人戰敗已被斬首,連湖南製置使張烈良也力戰而死。湖南境內隻剩下小股力量還在抵抗元軍,阿裏海軍前鋒部隊已禁軍到廣西境內,不用多少時日,廣西必定會有大戰。

  雷州就挨著廣西,朝廷內誰都知曉,廣西萬萬不能失守,不然雷州危矣。

  趙洞庭禦輦親自送文天祥到海康縣城門外三裏處。

  晨風徐徐,君臣將別。

  趙洞庭雖然早知道文天祥會離開,但此時心裏還是不舍。曆史上,文天祥的結果並不好。

  他戰敗被擒,寧死不降,最後在菜市口刑場被殺。

  死時,他的衣帶上留有一首絕命詩: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趙洞庭擔心文天祥會出事。當初將文天祥從江西叫來雷州,也是因為按照史書所寫,文天祥將會在江西兵敗。趙洞庭叫他率軍來援,有防範革離君的意思,但同時也有救文天祥的用意。

  他終究還是害怕事情會按照曆史的車輪發展下去,如周隆、賀十二、張烈良等人戰死這樣。

  但是,此時朝野之中隻有文天祥在民間的威望最高,不派他去,誰也無法組織民間力量抵抗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