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感慨
作者:秋李子      更新:2020-06-19 15:05      字數:3127
  潘太皇太後又不滿了:“永和,我知道你是疼你孫女,況且還有前車之鑒。可是永和,把一個女兒嫁進宮,成為皇後,這不是最能彌補皇家和趙家之間裂痕的事?”

  “嫂嫂,趙家和皇家之間,何時有了裂痕?”永和長公主盯住潘太皇太後,潘太皇太後的眉不由皺起:“永和,你難道忘了……”

  宮 規兩字潘太皇太後沒有說出來,永和長公主已經站起身,對潘太皇太後行禮:“妾自然沒有忘記宮規,可是嫂嫂,皇家哪有家事?嫂嫂在這裏妄議皇家和大臣之間, 這樣的話傳出去,是嫂嫂您親口所說,嫂嫂雖非攝政,卻也是皇家的太皇太後。嫂嫂,您,是知道的,很多話不能隨便說。”

  潘太皇太後看著永和長公主,久久不語。永和長公主低垂眼簾:“嫂嫂,官家娶什麽樣的皇後,既然母親已經有了成算,嫂嫂也就不用再多管。嫂嫂沒事時候,多讀幾卷經書就是!”說完永和長公主行禮退出。

  潘太皇太後看著永和長公主的背影,氣的雙手都有些發抖。柴昭從簾後轉出,看向潘太皇太後,眼中似乎有淚。潘太皇太後心疼地把孫子摟在懷裏:“你是天子,連娶一個自己喜歡的人都不能做到,還有什麽……”

  “還是祖母疼我!”柴昭乖巧地說,這讓潘太皇太後更加心疼了,唇緊緊抿起,不就是個趙家女兒,有什麽稀奇?符太皇太後,從前就這樣護著,現在也這樣護著。

  接著潘太皇太後突然搖頭:“罷了,現在是你曾祖母說了算,我也不過是兒媳!”柴昭眼中的淚更多了些:“可是,祖母,您才是我的祖母,除非……”

  除非符太皇太後的身體突然不好,這樣才能……潘太皇太後被自己這個念頭嚇了一跳。雖然符太皇太後是婆婆,可她大潘太皇太後也不超過十歲,身體比潘太皇太後還要好。怎會突然不好?

  柴昭乖乖地伏在潘太皇太後懷裏,現在,潘太皇太後已經被自己說動了,到時,讓符太皇太後心甘情願退下來,祖母攝政,那時,曾祖母想做什麽都是鞭長莫及。

  永和長公主離開潘太皇太後的宮殿之後,走了好長一段路才停下腳步,長長地喘氣,柴昭到底要做什麽?這個孩子,不,他真的不能被看成孩子了。這樣看來,趙瓊花當年對柴昭的教導很不錯。

  隻希望趙鎮的期望能夠早點實現,免得再生枝節。想清楚之後,永和長公主往寧壽殿走去。

  聽永和長公主說完之後,符太皇太後眉頭緊皺:“昭郎他,總覺得……”

  “母親,現在不去管昭郎心裏想什麽,大郎的性情你是曉得,他隻願一家子好好過日子。不願再生枝節。”

  符太皇太後點頭:“我知道,我當然知道,這也是最好的主意,這天下太平下來也沒多久,如果再生枝節,再生動蕩,對誰都不好。”

  永和長公主原本是該放心的,但現在的柴昭和原來不一樣,永和長公主不免又道:“母親,孩兒隻願您能長長久久地,這是社稷之福。”

  符太皇太後能聽出永和長公主這話是真心實意的,不由也露出笑容,又安慰永和長公主幾句,永和長公主也就告退出宮。

  選皇後的風聲放出去,但大家都知道,這總還要有個一兩年,才能有個分曉。故此除了延請老師在家教女外,京中還興起了結詩社,幾個小娘子,玩的好的,就會結個詩社,做的出色的,詩詞也會傳到外麵。

  這也是先傳個名聲的意思,誰不明白呢?隻是這樣做的不是一個兩個,於是汴京城內,這個時候,大街小巷,那填詞作詩的,處處可見。

  “娘,最近這些帖子可真多,可我不耐煩作詩!”趙嫣拿著帖子,愁眉苦臉地來尋胭脂,胭脂接過帖子,細細瞧了瞧才笑著道:“那你想不想去?”

  “又想去又不想去!”趙嫣的回答讓胭脂笑了:“為何又想去又不想去?”

  “不想去,是我不想去作詩,我作詩本就平平,更別提填詞了,能合了韻腳就好。”永和長公主疼愛趙嫣,這些琴棋書畫的事,並不需延師教,而是永和長公主親自教授。

  不過趙嫣畫畫還成,下棋就缺了耐心,到了作詩填詞,就更要了命。永和長公主也不需要孫女做什麽大才女,隻要略知一二,以後和人談起來不缺少談資就好。

  隻是現在和原來不一樣,汴京城內處處都是才女,趙嫣頂了趙家女兒的名頭,自然有人好強,想把她踩下去。

  這樣對趙嫣來說就沒意思極了,可是若不去,趙嫣又覺得難道就任人譏笑?

  “不想去那就不去了!”胭脂拍拍女兒的臉,趙嫣歎氣:“娘,話不是這麽說,不知道汴京的人怎麽總是這樣,說話總要繞上幾個彎子。不去了,下回做客時候遇到,話裏話外都要說是怕了。可我本就小她們好幾歲呢,作的詩不如她們好不是平常事嗎?”

  “小娘子,下回要遇到這樣說你的人,你啊,就直接回過去,怕什麽呢?”老衛的聲音已經在門外響起。趙嫣歎了口氣:“我也想這樣呢,但隻要一說,有幾個就開始裝哭,說她們本是玩笑話,說多了,就跟我自己小心眼,不會開玩笑似的。”

  “那也不怕!”老衛已經坐在趙嫣身邊,笑著道:“她們下回要再這樣說,你就直接說,是啊,隻有那小家小戶出來的人,才會動不動就說別人小心眼,動不動就用開玩笑諷刺別人。還要說別人不曉得開玩笑。”

  這樣啊?趙嫣的眼又眨了眨:“那,婆婆,別人會不會說我是仗勢欺人?”

  “小娘子,你這不叫仗勢欺人,你本來就有勢。人,是要懂得順勢而為的,而不是因為害怕別人不高興,就把自己的優勢藏起來。”老衛語重心長地說,趙嫣已經點頭,滿麵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到時她們說我做的不好,我就直接說了。”

  說著趙嫣就站起來:“那我現在就去準備,娘,我要那支祖母送我的金步搖!”胭脂搖頭:“聽風就是雨,真和她爹爹是一樣的。”

  “和夫人您也是一樣的,小娘子總會長大的!”胭脂聽到老衛這話,不由勾唇一笑,沒有說話。趙嫣已經又跑出來,發上還戴了隻金步搖,隻是走路時候,還是叮叮當當地響。

  胭脂把女兒拉過來:“你啊,難道不知道戴了這個,不能叮叮當當地響?”趙嫣吐舌一笑,胭脂搖頭也笑了。

  “這一轉眼,嫣娘就這樣大了,我記得你進汴京城的時候,也比嫣娘大不了幾歲,這一轉眼,就這樣了。”胭脂回胡府探王氏的時候,說到這件事,王氏忍不住憶起當年。

  胭脂不由一笑:“初進汴京城的時候,那時好害怕,害怕別人看不起我,害怕……”

  “你是在為你自己當初的好強找理由嗎?”王氏的話讓胭脂又笑了:“不是找理由,隻是回過頭來想想,很多事情沒必要。”

  “那兩個男子,也並不是什麽良人。胭脂,若你真的委屈自己,我會心疼的。”王氏看著女兒,語氣溫柔。

  那兩個男子,好像都是上輩子的事,胭脂都快不記得了。別說他們的樣貌,連他們的名字都快記不清楚了。

  胭脂不由一笑:“那趙鎮呢?”

  “他是個有擔當的人。胭脂,看一個男子,不是看他家世相貌如何,而是要看他是不是有擔當。”

  “我記得,娘,您當初對我說過,還說,做錯事不要緊,誰不會做錯事呢,可要緊的是,做錯事了要敢於承認。”

  胭脂的話讓王氏想起當年,王氏唇邊有追憶笑容:“是啊,若當日你爹爹說,錯全在劉姬身上,我會覺得,我瞎了眼,嫁了這麽一個男人。”

  “劉姐她,還是不肯回來?”這個許久不被提到的人被提到,胭脂不由多問一句。王氏歎氣:“她隻要覺得在外麵過的開心,回不回來又如何呢?”

  “娘和姊姊說什麽呢?晚飯都好了,娘吩咐燉的爛爛的雞肉,已經燉的很爛,連湯帶肉都端過來。”鄒蒹葭已經走進來,身後跟了個丫鬟,手裏還提了個食盒。

  “娘近來的牙,越來越鬆動了?”胭脂擔憂地看向王氏。王氏笑了:“都說人老牙先老,這也是平常事,燉爛些就好。”

  見胭脂神色擔憂,王氏拍一拍胭脂的手:“想那麽多做什麽,我還要好好地過,瞧著我的曾孫娶媳婦呢。”

  鄒蒹葭不由噗嗤一聲笑出來,丫鬟已經把飯擺好,胭脂見這雞肉果然燉的很爛,忙給王氏打一碗湯。

  王氏招呼鄒蒹葭也坐下:“大家一起坐下吃,吃飯最要緊的是吃著香,我最怕去赴宴,就是每回都一群人在那服侍,都沒法吃香了。”